1.大豐倉
大豐倉庫位於鄖縣城關鎮北門社區,漢江北岸北坡崗地以西。始建於明朝成化十三年(1477),屬於府治的國家糧倉。明萬歷四十壹年(1613),因洪水在現址重修。清同治元年(1862),在太平軍攻打鄖縣的戰爭中損毀嚴重。光緒九年(1883)重修,民國時期是縣政府的集中倉庫。建國初期,確定為中央糧庫雲縣第壹分局。大豐倉庫有壹個主倉庫和兩個副倉庫,由主樓、樓外場地和圍墻基址組成。三個倉庫呈之字形布置,主倉庫朝南,1號子倉庫朝西,西向東,在主倉庫的西面。二號副倉在北面,朝南,與主倉相對。總建築面積1129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結構為清水青磚墻Kakiya框架,防潮木板墻,木門剎,木門可自由拆裝。倉庫的地面是木地板,距離真實地面約1米。主倉庫長35米,寬15米。屋架為重檐四坡灰瓦屋頂,屋頂平直無曲線。上檐周圍有16活動通風窗。倉庫正面有三扇門,每扇門的高度為2.15m,寬度為1.06m..屋架采用長度為***8的斜梁,中間部分砌縱向夾層木隔墻。倉庫底部懸空1米,墻根周圍有18個通風窗。1號分倉長47米,寬8米,僅留中間開間和北次間、微開間。中間的開間懸掛在山頂,有***5根橫梁。二號分倉長35米,寬8米,單檐四坡,三間房寬。大豐糧倉是湖北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官倉,為研究古代糧倉的形制、結構、布局和倉儲制度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大豐倉的設計獨具匠心,針對糧倉通風防潮的需要,外形美觀簡潔,具有較重要的科學和藝術價值。
2.雲縣古鎮天主教堂
雲縣老城區天主教堂位於雲縣漢江公路大橋以東,漢水以北,雲縣新城以南3公裏的伏牛山上。作為建築小區,由337平米的正廳、380平米的副廳和17間平房組成,建築面積1095.3平米,總面積3426平米。是雲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築。門墻上布滿了尖拱和直邊浮雕。門墻中間矗立著壹座高高的鐘樓,塔頂有壹個耀眼的青銅十字架。鐘樓兩側各有壹個對稱的三角形尖頂,塔頂也放了壹個十字架,但比中間的十字架略小。教堂大門在門墻中間,大門上方,上下拱門浮雕之間,豎著的中國楷書浮雕“天主教堂”三個大字赫然在目。大門兩側對稱的位置,各有壹組拉丁字母,左邊的意思是:耶穌,人類的救世主;右邊的意思是:萬福瑪利亞(耶穌的母親)。兩側拉丁字母上方,有兩個醒目的楷體漢字。左邊是“越明顯”,右邊是“主榮”,合起來就是“主榮越明顯”。所有這些裝飾使整個門墻給人壹種嚴謹、美觀、復雜的感覺。從大門進去就是大廳,也就是信徒做彌撒的地方。按照天主教徒的稱呼,這個大廳應該叫“聖廳”。聖堂深34.8米,寬9.3米,高10米,宮燈壁燈,相得益彰,氣勢恢宏。東西墻上有五根均勻排列的圓柱,直通塔頂,使大殿更加宏偉壯觀。廟的後半部分有壹個廂房,廂房之後就是祭壇。西廂房右側有壹個小門,與輔廳側門相通。副廳為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的二層建築,進深10.2米,寬20米。這曾經是教堂舉行彌撒的地方。輔廳的門是中式木門。從大門進去就是前廳,大廳兩邊都是臥室。再往裏,有壹個室內天井,二樓的轉角樓梯就在這裏。樓梯兩邊是客廳。天井再往下就是現在的臨時寺廟。在主教堂修復完成之前,信徒們會暫時把它放在這裏做彌撒。臨時避難所雖然面積不大,但其布局體現了典型的哥特式風格,以至於進入這裏就像進入了壹個深邃的聖經世界。這裏不僅有祭壇、讀書臺,還有懺悔廳和跪凳。前墻下的壹個大酒吧裏有序地擺滿了各種祭祀用品,但最引人註目的是酒吧中間壹座耶穌被釘死的雕像。除了正面墻上,其他三面墻上從西到東依次張貼了十四幅耶穌畫像。從第壹幅耶穌被定罪、被懲罰、背負沈重十字架的畫面,到埋葬十四具聖體,系統講述了耶穌為人類受難的歷程。所以這十四幅畫像也被稱為“苦路畫像”。
3.唐雪亮子遺址
唐雪亮子遺址位於湖北鄖縣青曲鎮彌陀寺村,漢水左岸第四級階地上。這是舊石器時代的遺址。在這個遺址中發現了兩個早期人類頭骨化石,發現了300多件石制品,主要是當地礫石制成的大型石器,包括石核、石屑、尖器和刮刀。還發現了大熊貓、東方劍齒象等20多種早更新世哺乳動物化石。地質時代為早更新世晚期,絕對年齡可能早於80萬年前。保存完好的人類頭骨化石不僅具有直立人的原始特征,而且與早期智人有相似之處,反映了古代人類進化的復雜性。唐雪亮子遺址發現豐富的石制品和動物化石,為研究中國和東亞早期人類文化和第四紀古地理環境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資料。
4.梅浦猿人遺址
梅鋪猿人遺址位於鄖縣梅鋪鎮杜家溝村亮子北麓的龍骨洞內。洞北100米處有洮河,距白梅公路約20米。屬於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洞穴內部容積約200立方米,堆積厚度約3.4米,其中化石堆積厚度約0.5 ~ 2.5米。該遺址發現於1970。65438年至0975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進行發掘,采集人類牙齒化石1枚,發掘人類牙齒化石3枚;有明顯擊打痕跡的石芯;伴生動物化石有20多種,主要有齒類、桑石鬣狗、獼猴、大熊貓、獾、馬、貘、犀牛、豬仔等,屬於華南常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梅浦猿人遺址發現的人類牙齒化石形態特征與北京人和爪哇人相似,是研究亞洲直立人的珍貴標本。伴生的哺乳動物化石代表了更早的地質時代,所以梅浦原始時代早於北京人,相當於或略晚於鄖縣人。該遺址的發現和發掘,為進壹步研究中國古人類的起源和發展以及第四紀古地理環境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