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又名雲林寺,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公元326年)。印度高僧慧利來到杭州,看到這裏奇峰異峰,認為這裏“藏著仙氣”,於是在這裏建了壹座寺廟,取名“靈隱”。清朝康熙南巡時,靈隱寺名為雲林寺。靈隱寺全盛時期,有九層,十八閣,七十二殿,僧人三千多人。在靈隱寺的中軸線上,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
少林寺少林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縣西北12公裏的少室山五乳峰腳下。因為寺廟位於茂密的叢林中,所以得名。創建於北魏太和年間(495年)。少林寺自唐代以來保存了300多塊石碑。其中壹幅《唐太宗禦書碑》記載了少林寺十三僧勇救唐王李世民的歷史記錄。碑文是唐太宗親自寫的。
寒山寺寒山寺始建於公元502年田亮監獄年間。兩百年後的唐朝,據說唐朝高僧寒山曾在寺中居住,故改名寒山寺。自從唐代詩人張繼寫下《楓橋夜泊》這首詩以來,寒山寺就很有名了。寒山寺的主要景點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題詞“楓橋夜泊”和楓江壹樓。
龍興寺龍興寺建於隋開帝六年(586年),原名“龍藏寺”。宋初,太祖趙匡胤下令在龍藏寺鑄造銅佛,並修建了大悲亭,於是以大悲亭為主體的壹批宋代建築到了清康乾年間,又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修繕和增建,寺廟發展到了頂峰。康熙四十八年(1709),龍藏寺改為龍興寺,俗稱大佛寺。
景清寺景清寺也被稱為愛蘇哈子寺。始建於1009年(北宋二年,400元月),其創建者和重建者均為阿拉伯穆斯林。景清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伊斯蘭建築風格的清真寺,是以西亞的形式建造的。景清廟占地265,438+000平方米,主要建在門樓裏,高20米,寬45米。它由葉蠟石和白色花崗巖制成,有三層圓頂形尖拱。
大昭寺,原名“雅舍”,建於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鼎盛時期。寺內供奉著文成公主從大唐長安帶來的12歲的釋迦牟尼像。後來,該寺改名為“大昭寺”。昭在藏語中解釋為“佛”,“大昭寺”指釋迦牟尼的佛,“大昭寺”指釋迦牟尼的佛寺。
世界上只有三尊佛像。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時反對偶像崇拜,不立廟供神像。彌留之際,釋迦牟尼只同意為自己制作三個不同年齡的雕像,並自己為雕像畫像。三尊佛像中,十二歲為太子的釋迦牟尼鍍金銅像最為精致高貴。佛像後來從古印度流入中國,唐朝由文成公主帶到西藏。最初用於大昭寺。大昭寺主供的八歲鍍金釋迦牟尼銅像,原為大昭寺所供,是三大珍貴佛像之壹。
臥佛寺即“什邡普覺寺”。位於西山北麓的首牛山南麓,香山以東,距市區30公裏。臥佛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627-649),原名竇律寺,又稱壽安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普覺寺。因為唐代寺廟裏有壹尊檀香木雕成的臥佛。後來到了元代,寺內鑄有壹尊巨大的釋迦牟尼涅槃銅像。因此,大多數人都稱這座寺廟為“臥佛寺”。
塔爾寺塔爾寺也叫塔爾寺。因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在大金瓦寺修建的大銀塔而得名。塔爾寺古稱“佛山”,藏語稱“滾本巴林”,意為“十萬頭獅子對著佛像咆哮的彌勒寺”。位於湟中縣柔查德鎮西南角的蓮花山坳,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出生地,也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壹。塔爾寺也是青海省第壹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爾寺始建於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塔爾寺全寺是由眾多寺廟、神龕、佛塔、寺院組成的宏偉建築群,融合了漢藏藝術,占地約600畝。
金山寺金山寺原名澤心寺,又名龍遊寺,清康熙皇帝賜名“江天寺”,沿用至今。雖然名字多變,但自唐代以來壹直被稱為金山寺。《白蛇傳》的故事和“水漫金山”這個成語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是金山在哪裏呢?但可能不為世人所知。寺位於鎮江市西北部,在這樣壹個美麗而舒適的氛圍中,海拔43.7米。金山寺始建於東晉,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唐代胡璋形容為“樹影裏見,兩邊鐘聲響”;北宋沈括贊曰:“塔兩岸水連,天映江南北鏡。”直到清朝同治初年(公元1861-1874),這座“千年江心殿”才開始與南岸的陸地連接起來,水景變成了陸地景區。因為金山位於長江邊上,所以景區建築風格獨特。大殿、亭臺、樓閣都依山而建,慈壽塔硬生生從金山之巔拔地而起。殿宇鱗次櫛比,城樓爭光。從河中央可以看到金山,但看不到寺廟裏的山。因此以“金山寺四面環山,見寺見塔不見山”的風格聞名中外。
說法2河南省的白馬寺,全國各地都有好幾個叫這個名字的寺廟,其中以河南省的白馬寺最為著名。白馬寺位於河南洛陽老城以東12km處,始建於東漢永平十壹年(68年)。它是佛教傳入中國後修建的第壹座寺廟,被稱為“祖廟”和“中國佛教的發源地”。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的幹漆造像,如佛三世、提督二天、十八羅漢等,十分珍貴。此外,還有安徽、青海、江西、山西等地的白馬寺。
河南少林寺,位於中國河南省登封市嵩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禪宗祖庭。因位於嵩山少室山下茂密的叢林中,故名少林寺。唐朝時期,少林寺被稱為禪宗和武術。民國時期差點被軍閥石友三燒了。少林寺現任方丈是釋永信。除了河南鄭州嵩山少林寺外,歷史上已證明福建也有壹座少林寺,稱為“南少林寺”。關於南少林寺的選址,* *有三種說法:莆田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另1976版影片;尤其是由李連傑主演的電影《少林寺》1982版,更是享譽海內外。
浙江靈隱寺靈隱寺始建於東晉鹹和元年(公元32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杭州最早的名剎。當時印度高僧慧麗來到杭州,看到了這裏的奇峰。他認為這是“隱藏的精靈”,所以他在這裏建了壹座寺廟,並命名為“靈隱”。靈隱寺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廟,又稱雲林寺。它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西北部,壹般認為屬於西湖風景區。也是江南著名的古剎之壹。
浙江省大久寺大久寺是中國最早創立的佛教宗派天臺宗的發源地。國會寺創建於隋開帝十八年(598年)。它最初被命名為天臺寺,後來改名為國會寺。國後宮位於浙江天臺以北3公裏處。與濟南靈巖寺、鎮江棲霞寺、江陵玉泉寺並稱“世界四大奇觀”。是佛教天臺宗的發源地,也是日本天臺宗的祖庭。
江蘇大明寺古城揚州北郊,江蘇大明寺,蜀岡蜿蜒如臥龍。大明寺,壹座舉世聞名的千年古剎,矗立在蜀岡之巔。大明寺及其附屬建築作為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民族文化瑰寶,以融佛寺、文物、園林景觀於壹體而著稱。大明寺因始建於南朝劉崧孝武年間(457-464)而得名。1500年來,寺廟名稱不斷變化,如隋代的“齊靈寺”、“西寺”,晚唐的“衡平”。到了清代,由於忌諱“大明”二字,曾被稱為“齊靈寺”。乾隆三十年,皇帝親筆寫了壹本書《法凈殿》。1980年,大明寺恢復原名。
江蘇棲霞寺江蘇棲霞寺位於南京東北22公裏的棲霞山上。1983年被國務院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佛教寺廟。棲霞寺始建於南齊永明七年(489)。梁和尚郎被譽為江南三論宗的始祖。
佘山棲霞寺是南朝時期的壹座古寺,因藥材豐富而得名佘山。齊初,禪師邵隱居於此,會禪。在黃龍讀書後,在山房裏講了《無量壽經》這本書,深得邵和尚的推崇,因為房子是獻給寺廟的。也是齊永明的第七年。後來的和尚朗大師來自遼東,在那裏被稱為大洪三論的始祖。和尚的解釋,法朗的老師跟隨,他們的學習受益匪淺。先是邵和尚在此山上造像未果,其子遂其誌,與禪師壹起在西峰石壁上造了無量壽佛和二菩薩,均高三尺余。梁朝大同時,齊王和諸王也吝嗇於在千佛巖建造大大小小的佛像。仁壽元年,隋文帝在八十三州建佛塔,以江州棲霞寺為頭。唐代寺廟繁盛,與泰州的國會寺、荊州的玉泉寺、濟州的靈巖寺並稱為天下四絕。
江西托林寺江西托林寺位於九江市廬山西麓,北距九江市區16km,東距廬山牯嶺街50km。因位於賽麟趾的東部而得名。托林寺建於東晉大元九年(384年),是廬山上歷史悠久的寺廟之壹。托林寺是佛教凈土宗(又稱蓮花宗)的發源地,對壹些國家的佛教徒影響很大。江西省三大國際交流道場之壹,另外兩個是久負盛名的雲居山道場和三和殿。
陜西法門寺陜西法門寺位於扶風縣城北十公裏的法門鎮。創立於東漢末年,興起於北魏,興盛於隋,興盛於唐。它被稱為“皇家寺院”,因安放了釋迦牟尼佛的指骨而成為舉國翹首的佛教聖地。
福建南普陀寺福建南普陀寺在廈門島南部的五老峰下。始建於唐代,是閩南佛教勝地之壹。寺內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建築精美,氣勢宏偉。每殿供奉彌勒佛、三世佛、千手觀音、四天王、十八羅漢。藏經閣內的佛教文物豐富多彩,有典籍、佛像、宋代銅鐘、古籍等。血書《蓮華經》和何朝宗著名的白瓷觀音最有價值。寺廟周圍有許多銘文。著名的有明萬歷年間的昌迪和沈有容的題詞石刻和清乾隆禦碑。寺後懸崖上刻有“佛”字,高10尺,寬10尺。寺後五峰聳立,蒼松翠竹,怪石幽谷。它被稱為“五老淩霄”,是廈門八大景觀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