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是壹種有效的管理方法,而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流是實現商品價值,使物理實體從生產者到達消費者的物理活動。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的物流管理是統壹規劃下的物流系統,具有供應鏈的管理特點,並顯示出集成的優勢,進壹步帶來物流系統的敏捷性,更有效地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使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成為可能。本文首先闡述了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的物流管理,並說明了應註意的問題。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供應鏈物流系統
20世紀80年代,隨著物流壹體化從企業內部物流活動的集成轉變為不同企業之間跨越企業邊界的合作,供應鏈管理的概念應運而生。壹些具有豐富物流管理經驗和先進物流管理水平的世界級頂尖企業能夠真正理解並率先提出供應鏈管理的概念。這些企業在研究企業發展戰略的過程中發現,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僅僅壹個企業、壹種產品的實力不足以占據優勢。企業必須與原材料供應商、產品經銷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結成持久緊密的聯盟,構建高效低成本的供應鏈,才能從容面對市場競爭,贏得最後的勝利。
壹,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概念
1,物流管理的概念
物流管理分為狹義和廣義。狹義的物流管理是指物資的采購、運輸、儲存和配送,是企業之間的壹種物資流通活動。廣義的物流管理包括生產過程中的物料轉化過程。基於這種廣義的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往往被認為是物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有相似之處,但在管理範圍、管理角度和組織內部關系上有明顯的區別。可見,供應鏈管理源於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供應鏈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采購、運輸、倉儲和配送等物流業務的管理和運作。因此,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發揮整體效益的前提和基礎。
2、供應鏈和供應鏈管理的概念。
供應鏈(Supply chain)是以核心企業為中心,通過控制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從采購原材料、制造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到通過銷售網絡將產品交付給消費者,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零售商連接到最終用戶的功能性網絡鏈結構模式。
供應鏈管理是指人們在了解和掌握供應鏈各環節內在規律和相互關系的基礎上,運用管理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激勵功能,對產品生產和流通各環節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價值流和業務流進行合理調控,以達到最佳組合,發揮最大效率,以最低成本為客戶提供最大價值的過程。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壹套有效整合供應商、制造商、倉庫和商店,並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數量的貨物運送到正確的地點,以便在滿足服務水平需求的同時最小化系統成本的方法。供應鏈管理考慮到了對成本有影響並在滿足客戶需求方面發揮作用的每壹個人,從供應商、制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到零售商,甚至是供應商的供應商和客戶。其目的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供應鏈管理將企業管理的範圍從單個企業擴展到整個供應鏈,並對其進行有效管理。通過信息共享,將錯過銷售機會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降低整個供應鏈的庫存,降低運營成本,縮短交貨時間,提高現金流,將市場需求變化的風險降到最低。
二、供應鏈管理下物流管理的應用
1,供應鏈管理在物流中應用的必然性
物流系統是壹個社會化的系統,制約其發展的因素有很多:不同消費區域的客戶和環境條件、配送環節、物流成本、庫存控制等等。供應鏈管理在物流中的應用是統壹規劃下的物流系統,具有供應鏈的管理特點和集成優勢。供應鏈管理中“業務流程再造”的思想極大地提高了快速流程再造的能力,促進了物流系統的敏捷性,通過剔除不增值的部分,為供應鏈物流系統的進壹步降本和精細化運營提供了基礎保障。
供應鏈是壹個整體,合作與協調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特征。在這種環境下,物流系統也需要無縫連接,要加強其整體協調。比如要運輸的貨物要準時到達,這樣才能及時滿足客戶的需求。只有采購的物料在途中不能受阻,供應鏈的合作才能增強,所以供應鏈物流系統的高度協調是保證供應鏈成功的前提。
物流管理主要關註企業內部的職能整合,而供應鏈管理則將供應鏈中的所有節點企業視為壹個整體,強調企業之間的整合,關註企業之間的關聯。物流管理是壹種計劃機制,而供應鏈管理是壹種談判機制,是壹個開放的系統。通過協調和共享“需求和庫存”的信息,可以減少或消除供應鏈成員之間的緩沖庫存。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不僅僅是物流的簡單延伸。物流管理主要著眼於組織內部的“流”的優化,而對於供應鏈管理來說,還不足以認識到內部整合的重要性。因此,供應鏈在物流中的應用不僅優化了傳統的物流系統,而且使物流系統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使物流的分支鏈更大更廣,使供應鏈管理發揮最佳作用。
2、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物流管理的特點
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顯著特征是整體性。信息傳遞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非常重要,供應鏈管理是在企業間逐級進行的,信息偏差會沿著傳遞方向逐級變大,必然導致信息失真,信息利用率降低。此外,壹般環境下的物流管理缺乏整體規劃的概念,鏈條上的各個組織只關心自己的資源(如庫存),相互之間很少溝通與合作。這往往導致壹方面庫存不斷增加,另壹方面市場需求出現時又無法滿足,企業庫存成本高,企業因為物流系統不暢而錯失市場機會。在供應鏈管理體系下,所有環節都是戰略合作,利益壹致。各方信息交流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信息流量增加,信息傳遞方式網絡化,從而各方提高信息享受程度,避免信息失真。此外,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的物流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1)提高物流系統的快速反應能力。供應鏈管理以互聯網為支撐,其成員企業可以及時獲取和處理信息,通過消除不增值的程序和時間,進壹步降低供應鏈的物流系統成本,為其敏捷、細致的運作提供基礎保障。
(2)物流系統的無縫連接得到改善。無縫連接是供應鏈協調運作的前提。沒有物流系統的無縫銜接,客戶的需求無法得到及時滿足,物資采購中途導致的有形和無形成本的增加,都會大大降低供應鏈的價值。
(3)客戶滿意度提高。在供應鏈管理體系下,企業可以快速掌握客戶現有的和潛在的(壹般的和特殊的)需求,使企業的供應活動根據市場需求而變化。這樣,企業可以比競爭對手更快、更經濟地向客戶供應商品或服務,大大提高了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4)物流服務模式多樣化。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的不斷發展,物流服務方式日益靈活多樣。為了適應國際化經營的要求,不同國家之間出現了國際物流、專門從事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和聯合庫存管理的配送中心。
3.供應鏈管理體系下物流管理的作用
(1)庫存管理。通過庫存管理縮短訂單-運輸-付款周期,加速庫存周轉,減少和消除缺貨事件的發生,有利於整個供應鏈的協調和運作。
(2)訂單管理。訂貨是向供應商發出訂單的過程,主要包括供應商管理、訂單合同管理和采購訂單管理。通過供應鏈管理,企業可以利用分銷單據等對整個補充網絡進行計劃,並自動向供應鏈發出采購訂單,通過合同管理建立供需雙方的長期關系,通過核對訂單數量將采購訂單發送給供應商,並對收到的貨物進行支付。
(3)分銷管理。對於進入配送中心的物料,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配送需求管理、實物庫存管理、運輸車隊管理、人工管理等。
(4)倉庫管理。倉庫管理包括進貨的接收、驗收、編碼、入庫和出庫的分揀、發貨、配送等壹般業務,以及購銷、委托運輸、配送加工、庫存控制等業務。
4.如何協調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的關系?
物流是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整個供應鏈,連接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成為企業合作的紐帶。在制定供應鏈物流策略的過程中,壹般需要註意以下問題:(1)對客戶進行細分,針對不同類型的客戶確定相應的客戶服務水平,如訂單周期、運輸方式庫存水平等;根據銷售情況對產品進行分組,可以對每壹類產品采取不同的策略。訂單錄入、訂單執行和交付作業在物流活動中占很大比重,因此需要通過技術和管理使整個供應鏈的物流流程更加高效,特別是對於成員企業之間的接口部分,通過集成可以消除冗余的工作流程,提高物流效益。各成員企業應通過改善合作關系,運用現代管理手段和技術,實現準確預測和信息共享,減少不確定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
供應鏈與物流密切相關,如何協調現階段物流與供應鏈的關系成為管理方向的重要研究課題。企業只有協調好物流與供應鏈的關系,才能更有序、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配置和控制,應用更適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模式,使企業獲得更大的利益。
第三,總結
供應鏈管理在物流中的應用已經得到廣泛認可,如沃爾瑪的銷售和分銷系統計劃、臺灣省雀巢公司和家樂福的VMI計劃等。這些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物流更加有效和高效。企業在供應鏈管理環境下通過物流建立新的企業管理模式,克服了傳統物流的缺陷,適應了企業的發展,可以為企業降低成本,創造利潤。
參考
[1]方美琪和鐘。電子商務與傳統企業[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閆冬梅:電子商務物流與配送[M].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
[3]杜榮華,劉忠,海霞:電子商務與物流[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朱桂平,李懷政:物流企業分銷網絡的戰略管理[M].中國材料出版社,2003。
[5]黃小原,陸震: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M].東北大學出版社,2002。
[6]查爾斯·C·波裏爾,邁克爾·j·鮑爾:電子供應鏈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7]梅紹祖,:電子商務與物流[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8]李紅欣,馬剛,楊興凱:電子商務概論[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