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南懷瑾先生:冥想的初學者方法。

南懷瑾先生:冥想的初學者方法。

南懷瑾先生:冥想的初學者方法。

入門智慧,首先要關註自己的內心,然後要修煉各種運勢,才能入道。揭秘修法,各自專註於四無量心,如果沒有人願意去做,最終都會誤入歧途。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執著於外在的六塵,追偽惑真,隨波逐流。《楞嚴經》中稱我們為六賊,如雲:“今眼、耳、鼻、舌與身心有關。六是賊媒,劫家寶。故無始,眾生之世界,被束縛,被束縛,故不可超越於世。”在今天,如果妳想依靠冥想的力量,回歸真理,那應該就像壹個世俗的東西,只是用了工具。修工具,莫待外求,即吾六根也。不管妳的眼耳鼻舌身意帶什麽,只要貼近自己的心,越來越精通,就能獲得最初的停止。但是每壹種塵埃都能產生許多不同的方法,很難分析;佛言念間有八萬四千煩惱,故雲:“佛說諸法,我無諸心,何用諸法?”今天修改的入門方法,也是跟我們的根,選壹個,換其余的。盡量列舉幾個熟悉的人說的話,但如果廣的話,就要學習各種經典(冷艷經中的二十五菩薩已經列舉過很多次了)。

首先,練習眨眼

接納分為兩類:是因事,關系光明。對於有邊緣物體的,如果是平放在看得見的地方,或者是佛菩薩的塑像,或者是其他任何物體,有壹點光是合適的,光色的選擇也必須符合個人的心理和生理。比如:神經緊張或腦充血的人,用綠燈;神經衰弱,有紅光;對於脾氣暴躁的人,用青色來柔化光體。這都要看實際情況。如果妳憋不住泥,可以選壹個,就是不換。如果時不時的變化,會很累。

那些必然明亮的,比如壹盞小燈(限於清亮的油燈),或者香燭、月月星光等。(催眠師使用水銀水晶球燈),被認為是壹類;不過用光線對視線是合適的。另外,如果看虛空,或者空氣中的自然光色,或者鏡子,或者水、火等事物的光色,也可以接受這種。只看鏡子裏的形狀,智是熟練的,但他對理性不感興趣,這會導致分心。幸運的是,不要掉以輕心。

如果法律,內部和外部的所有共同的。在佛教裏,首先要知道的是,壹切權利都是設定好的,只是方便妳壹開始入門。如果堅持是真的,那就說明脫離了魔鬼,因為心不能停在壹個邊緣,這個邊緣是用來阻止它的。在修改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同的情況。在光色環境下,容易產生錯覺,或者說容易看清,是壹條危險的路。但是,如果妳有利器,妳就永遠不會離開,如果妳在色塵的世界裏恍然大悟,妳就會被捕。如果妳看到壹顆星星或瞥見壹些東西,妳就能看到大自然。古靈雲禪師看到桃花就悟道了,很奇怪。悟道之後,壹個和尚說:“我尋劍士三十年,卻落了下風,拔了枝。”自從看到桃花,我到現在都沒有懷疑過。"後來聖賢步其後塵,又贊曰:"靈雲不相見,紅白枝頭不開花。我對漁船很寬容,但我來平地是為了舔魚蝦。“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超出了次要法律的範圍了。

二、耳聲學方法

大概有兩種:內在的和外在的。在裏面,他們發出自己的聲音,比如念佛,念各種經;這個綜合體分為三個部分:朗讀、微聲朗讀(稱為金剛朗讀)、發自內心的朗讀(稱為瑜伽朗讀)。當妳讀這個聲音的時候,妳可以用耳朵聽到它。剛開始是大聲朗讀,後來逐漸收藏。畢竟我集中精力看完了,這是我心靈的開始。在外面,任何壹種聲音都可以,但最好用流水、瀑布、風鈴、梵文吟唱等聲音。所有的聲音都很容易確定。《楞嚴經》中的二十五位菩薩,法門純熟,觀音是最重要的壹位。所以,他們說,“此岸真宗教,其清凈在於聲聞。”我專壹的時候,不沈不散。我已經下定決心,而且很執著,突然就沈默了,什麽都聽不到了。這是靜態極點的圖像。在定相出現之前,叫“靜結”,不可貪。當我們離開了動靜相,我們就無法遠離,我們就能知道中道,知道我們不是天生的,那麽我們就從定相進入了關暉的境界。智慧和嗅覺,不運動,不經常,身體是沒有生命的。但是,這仍然是第二種漸進的方法。禪宗的善德如果不經過樓梯,壹句話就說清楚了,頓悟、除音、忘象的人最多。所以通過禪宗入道的,都叫觀音法門。比如百丈會,壹個和尚聽到鐘聲悟道,百丈說:“好帥!此為觀音入道之門。”他擊竹如香,見雉飛而悟聲,或如五祖奏“香自南來,殿角微寒。”再比如唐朝的艷情詩,說“勤喚小玉,只要檀郎認得出聲音”等等,都是用文字證明的,大域必勝!世界上練耳朵的人很多。在動靜兩相中,他們知道死者不生,也是非常多的。即使與外界的聲音無關,也能變得沈默而平靜;誰知在定相出現之前,還是壹種靜止的狀態,不可能有自我意識。都在於動靜相,還是外在的。如果妳能超越這個,妳就可以開始了。

三、鼻呼吸法

統壹範疇,即邊緣之氣;然後呼吸就好了,就是壹口氣。所有修氣修脈的方法,練習各種氣功方法如饒有興趣的數氣息,都在此門取;天臺有兩個密室,特別重要。最高法則是心和利益息息相關。凡是想多了,心有雜念的人,都容易看到效果,早就收手了。可見心本來就是相依的。思想不是因為緣分而生,氣息是和思想壹起用的。氣是無聲的,安靜的。但是,兩者都是用於自然的功能,而不是用於道。道家有氣(氣或氣)散為氣的說法,氣是由聚而成的。總的來說,作為壹個局外人,誤持氣為立命之本,迷於物,不懂得體用和內外之道,所以我們不以為然。自覺了,就能越來越多的用自己的作品,就能安心的用自己的心,那就能回歸元,壹切就對了。

第四,觸法

這分為廣義和狹義兩類:廣義上,上面說的所有方法都是以身根為基礎的,而如果我沒有身,那六根是什麽?狹義的,比如集中在壹個地方,比如額頭、頭頂、肚臍、腳、尾巴、會陰等。或打坐,或養氣,修氣,修脈等。,並控制在這裏。根據身體的不同,很容易看出手感、觸感、涼暖、柔軟、光滑、細膩。堅持這壹點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以氣脈的現象來決定道力的深淺,最終陷入人、我、眾生、長生之相。密宗道教容易入此,但不易脫法。眼見身難忘,黃小檗大師嘆了口氣品嘗。《覺遠經》說:“我誤以為四大是我相,六塵緣影是我相。”古今無知也是如此,所以永嘉說“不要抓四大,壹聲不響就啄。”或者說:功德怎麽會比不上聖人呢?想借假修真,方便。這不是通往德國的大門嗎?嶽:知道這個就可以,免得自己迷茫困惑,難以自拔!老子說:“我有大病人,因為我有身體!”“多麽精彩的演講!知禪善德,那些充滿文字和情懷的人都信。

第五,意識的方法

廣至八萬四千,與《百法明辨》大致相同。若想出諸法,雖有五塵境界,但五感相對,五感受意識支配,如木偶上臺,被線縛。意識是主導所有臺詞的主力,心王是主導臺詞的主角。所有的法相都是由心而生的。所以所有的修行都是意識創造的。只指自性的意識,強為規範,那麽觀心、止觀、參禪的方法都是此門所取。所謂觀心,入門之初,不是指具體的真心,而是指對思想生滅的偽知;靜坐觀心,只向內看見光,找到這個生滅,並追溯,生滅之流就中斷了。前念已滅,後念未追,未生,未領,身空;就像香象過河,截斷了許多溪流,到了這個地方,就是“奢摩他”的終點然而,現在還不是,這還是活在空中,不是終點。當身體觀有了自己的空間,空間就有了自己的位置,生和死就是真理的運用。真的就像是壹個生死體,不是住在兩邊,而是看到了中道,不是站在中間,看到了,就是智慧的觀點。由此可以不看雙運為因,得慧等人持之果,腳踏實地的進步,可以證得菩提的圓滿。天臺之學,及藏黃教所撰菩提道居論,可見於中觀。至於禪修,早期的禪宗,不立法示人,言行失準,身敗名裂。如果後人參加禪修,參加交談,起疑,努力,而不是自覺,會怎樣?只有用意識入門,但又和別人不壹樣的人,也就是懷疑感情為用的人。所謂懷疑:它不像觀察心靈和學習智慧,也不是所有方法采取的懷疑。懷疑與愛,第八阿賴耶的原知,與生俱來的品質;這個心,彼此和諧,合而為壹。如果有東西橫在胸前,拔不出來,就當碰到東西,突然斷了。所以說“光獨照,塵除”,“壹切相皆虛妄”。如果“最後壹句以獄為始,斷其要津,而堵諸聖”,這就是踩在“毗盧”之上,拋向“印偉”之岸,難以思考二字,故深思而提出!

——南懷瑾先生《定慧初秀》

  • 上一篇: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加強行政監督,應該怎麽做?
  • 下一篇:古代紮頭發的女人叫什麽名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