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籍收藏知識

古籍收藏知識

壹般來說,古代流傳下來的古籍分為抄本和刻本兩種。抄書就是手抄的書。古籍收藏知識是什麽?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古籍收藏知識。希望對妳有用。

古籍收藏,古籍裝訂

印刷術發明之前,書籍是抄在絲綢和紙上,以長卷的形式,讀書時展開,平時卷起。這個時期的書只能裝在卷軸裏。韓愈《送諸葛亮爵隨州讀書》詩中說:“葉侯家書多,茶甲三萬斧,牙簽壹根壹根掛,卻是新的。”歐陽修《歸田錄》也說:“唐朝的書都是卷軸。”雕版印刷普及後,由於書籍分塊,卷軸裝幀已不適用,古籍裝幀改良為冊頁形式,先後出現了旋風裝幀、經折、包北裝裝幀、線裝裝幀等幾種形式。線裝的形式壹直沿用至今。

卷軸裝,也稱為紙裝,是書籍裝訂的早期形式。類似於裝裱書畫。在長卷帛書和紙書的左端安裝壹根木軸,旋轉卷起(圖1)。敦煌石室中發現的大量唐五代書籍都采用了這種方法。據記載,古代宮廷收藏的卷軸書籍非常精美。《隋唐誌》記載秘閣藏書:“上品絳釉軸,中品釉軸,下品漆軸”;《唐六經》描述內府藏書:“其經,白牙斧,黃帶紅條牙簽;施貴寶,綠牙軸,朱砂白牙。在雕版印刷時代,書籍被改成了畫冊形式,有些還用卷軸包裝,如《開寶》、《趙金城藏》。

旋風裝在壹個長的普通紙卷上,頁面依次粘貼,每壹頁的兩面都寫著字。長卷展開後,可以翻頁閱讀。壽張邦基《墨莊漫錄》形容為“壹葉飛,散卷至末,仍合為壹卷。”這種裝幀的特點是外面還是長卷,裏面卻是拼湊的書頁,實際上是介於卷軸裝幀和經線折疊裝幀之間的壹種裝幀形式。它流行於唐朝。故宮博物院藏唐代書《刊誤、補缺、切韻》五卷,即旋風裝。

折疊衣又叫梵夾衣、折疊衣。將書卷按照壹定的寬度折疊起來,加上書皮,使之成為可以隨時翻閱的小冊子。這種裝幀形式,歷代多用於印刻佛經、收藏道經。這種形式常用於古代的奏章和書信中。

Butterfly suit會將每壹頁在版心對折,有字的壹面朝內,然後將幾個對折的頁面對齊,粘貼成壹本書。使用這種裝訂形式,外觀類似於現在的平裝書。看書的時候書頁像蝴蝶壹樣飛舞,所以叫蝴蝶服。蝶衣是宋元時期書籍出版的主要形式。它改變了沿襲了幾千年的卷軸形式,適應了雕版印刷的特點,這是壹個很大的進步。《明史藝文誌序》說,所有秘書閣書都是宋元時期留下的,都是精美絕倫的。容器倒置折疊,四面向外,蟲鼠不能損壞。“但是,這種向內版心的裝訂形式,人們在閱讀時,會遇到沒有文字的書頁,同時版心容易脫落,造成書頁脫落,所以逐漸被包北裝取代。

包北莊把印好的書頁向外折,書口朝外,然後用紙撚裝訂成冊,再穿上書衣。因為書是用厚紙包著當皮的,沒有線眼,所以叫猛背裝。保北莊出現於南宋,盛行於元代和明中葉以前。清代的宮廷書籍,如《歷代誌》、《四庫全書》等,也采用了這種裝訂方法。包北裝改變了蝴蝶版的內頁形式,無字頁不再有,但並沒有解決容易散頁的缺點,所以後來發展成線裝本。

線裝書和線裝書是傳世古籍最常用的裝訂方式。它和包北裝的區別在於,它不需要整頁包起來,而是前後用書皮,打孔穿線,裝訂成冊。這種裝幀形式可能出現在南宋時期,但在明代嘉靖以後才開始流行,到了清代基本采用。其特點是解決了蝴蝶服和寶貝裝容易掉頁的問題,同時方便維修和重新訂購。

從上面可以看出,古籍的裝幀有壹個發展演變的過程。不同時期流行不同的形式,了解這個過程對於古籍的編年鑒定非常重要。宋代流傳下來的書,大多被後人翻新,或改為包北裝或線裝。但仔細觀察,版本中央仍能發現粘貼的痕跡,而頁面外緣有磨損痕跡。

幾部古籍的比較研究

對版本的研究和討論始於宋代。漢唐雖然經歷了幾次大規模的古籍整理、註釋和編目,但印刷業尚未形成,零星的版本記載也僅限於正史的修訂。南宋尤懋的《歲出堂書目》開創了壹本書同時收錄多個版本的先河。(宋代)約克的《九經三傳刊刻沿革》被後人稱為第壹部系統記載版本知識的書。到了明代,宋版被視為稀世之物,藏書家和校勘家逐漸摸索出各版本的特點和優劣。遺憾的是,這些版本學史料只是散見於筆記和雜註中。清代學者開始羅列各種書籍,考證出處,登記刻本,詳細討論紙墨。錢曾的《讀邱敏集》奠定了古籍版本鑒定的基本原則。《天錄·林朗書目》及其《後目》將類型學的核心——善本的收集與鑒定推向了極致。清代學者對版本學最大的貢獻就是記錄版本狀況的各種題跋記錄,尤其是?顧魏?大多數情況下。後人匯集成冊,寫的《齋書後記》。書跋集是黃丕烈對《十裏居藏書》的題跋、續篇、續篇、對《園中藏書》的題跋。

現代是壹個綜合編輯學的時代。葉德輝的書林清華?《林紓余華》是古籍版本的第壹部專著;的《中國考證》(1916)和孫的《中國雕版源流考》(1918)把考證和歷史分開了。錢基博的《編輯的壹般含義》總結了前人的成果,將編輯學納入學術研究體系。

新中國成立後,毛春香的《古籍版本漫談》(第壹版1965,第二版1977)介紹了版本知識。這本書是集子,有插圖,通俗易懂。可惜明的部分亂,清的部分太簡單。陳國慶的《古籍版本學概論》對版本學術語的解釋比較簡略,但不全面,適合初學者。魏銀如的《古籍版本鑒定系列評論》(第壹版1984)體例完備,有實踐經驗總結,但不是講價格的,適合專業人士參考。的《古籍版本學概論》、《中國古籍史略》、的《中國圖書史略》、曹的《古籍版本學》、張紹勛的《中國印刷史》等,都是從歷史的角度論述版本、書目、內容體系的可靠性,都有最新的歷史發現作佐證,但都不實用。

說到版本學的專門著作,就不能不談兩部很少流傳的油印作品:壹部是北京大學陳紅天教授的《古籍版本學概要》(1987講義),其特點是專業性、系統性、表細、判準,尤其是清代版本;可惜,非專業人士對重視學術,忽視市場不感興趣。二、北京中國書店編古籍知識版(上、下冊),油印本1980。該書由古籍鑒定大師雷孟水、張宗緒撰寫,內部流傳。作者珍藏了這本書的初版,署名雷孟水先生,讀了20年,受益最大。書中列舉的資料極其豐富,有清代武英殿的雕版,有官書的雕版,有民國的雕版,這些都是所有書籍所不及的。在版本鑒定方面,該書也很有特色,真假皆有,詳細區分優劣,尤其是從價格上判斷版本的選擇。實戰?極具性;當然,光有系統性和組織性是不夠的。從價值和價格來判斷書的版本最有參考性,書迷們也比較關註,但學者們說的很少。筆者迷上古籍收藏多年,有幾本書從版本價格上來說非常實用,很有史料價值。把它們羅列在壹起,供愛書人參考:

1983第壹商業版《張元濟傅增湘論書集》,詳細記載了1912至1947古籍善本的收藏價格,以及善本的抄印歷史;

1980(中國文史補編)上海古籍第壹版《友人友人書信(上、下)》詳細記載了清末民初苗先生等70人收藏、販賣的善本價格,以及有關收藏、流散的歷史故事;

2000年,由李國慶主編的《米翁藏書年譜》由黃山書店出版。詳細收錄了藏書家周樹濤先生六十年來購書、訪書、藏書的史料。價格準確詳細。

目前,北京中國書店與中國嘉德、北京翰海、上海國拍、上海朵雲軒、上海京華等各大拍賣公司合作,編纂出版了《中國近九年拍賣古籍目錄》(5438年6月+2002年10月由上海書店出版)和《續編》(2002年8月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詳細介紹了100余件拍品(2000年底前)。書中對拍品的斷代、摘要、說明都經過了專家的檢查和把關。這恐怕是最新的類型學參考資料了。

古籍版本目錄與鑒定

在中國古代,雖然藏書家從書籍誕生之日起就開始編纂圖書目錄,但直到雕版印刷術的發明,人們才真正開始重視編纂圖書的版本目錄。

所謂版本目錄,是指記載圖書書名、主要內容,詳細描述圖書作者或編者,以及出版社、出版年份等內容的圖書。是記錄和記載版本簡要情況的專用工具書。南宋初年由尤懋所編的《歲出堂書目》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版本目錄。

明清是作品目錄的鼎盛時期。這壹時期的公、私圖書版本目錄對版本有較為詳細的著述,不僅記載了圖書的書名、主題、作者和出版者,還簡述了版本的特點和來源。但明代版本目錄的學術價值不大,清代版本目錄的學術價值和參考價值較高。比如錢曾的《讀集》、余敏忠的《天祿書目》、紀昀的《四庫全書總目》等。,是古籍中信息量最大的版本,在圖書收藏領域影響很大,是目錄書的高度權威版本。

民國以後,著名版本學家孫殿起撰寫的版本目錄《賣者的故事》和《賣者的故事續》,是近年來內蒙古地區最實用、最常用的版本目錄工具書。新中國成立後,全國專業古籍出版社先後編輯出版了《北京圖書館善本》、《上海圖書館善本》、《中國古籍提要》、《中國古籍善本》等壹些重要的書目工具書,成為當代圖書館、藏書家、古籍收藏者的最佳工具書。

根據不同的標準,古籍版本目錄的編纂可分為:壹是按國家目錄、私家目錄、史籍目錄;二、按學術內容分,有綜合目錄和專門目錄兩種;第三,按編纂目的分,目錄有三種:重要圖書目錄、缺書目錄和辨偽目錄;第四,按收藏範圍分,有叢書目錄、地方目錄、個人著述目錄、珍本圖書目錄、知識目錄。

版本目錄與古籍鑒定密切相關。因為從古至今的版本目錄系統地揭示了各個時代古籍的存在,記載了古籍不同版本的起源、特點和概況,成為鑒定古籍真偽和價值的重要依據。具體來說,版本目錄對古籍的鑒定有以下作用:

第壹,有助於了解古籍的概況。中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記載於正史、文獻、典籍、官方書目、私人書目等。閱讀這些目錄可以使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各個朝代古籍的出版、流通、收藏和流失的大致情況,從而便於對新發現和收藏的古籍進行比較和鑒定。如果看到古籍實物,可以先對其外觀、紙張等進行初步鑒定,再與相應時代的版本目錄進行對比。古籍實物與版本目錄中的作品壹致的,可以作出鑒定結果;如果實物與描述不符,要進壹步查找資料,弄清是非,不能輕易下結論。

二是便於鑒別版本的真偽。對版本目錄了如指掌的人,可以詳細了解古籍的書名、卷、作者、版本、書信本、摘要等,從而詳細考證和辨別古籍的真偽。比如漢代的劉向父子寫的《七觀》,在《隋書?《經濟誌》和《唐鑫書》?《易》兩本目錄中都有記載,但在《宋史》中!而《藝文誌》中沒有描述,說明唐宋時期《七律》已經失傳。如果發現宋代以後的署名“七略”的古籍,除了失傳版本外,其余均可判定為偽本。

第三,只審批版本值。當發現壹本古籍被收藏時,可以通過查閱《四庫全書目錄》、《書商夫婦》等版本目錄來了解該書的收藏傳承情況,從而正確判斷其收藏價值;如果該書不在上述目錄中記載,則有兩種可能:壹是偽書,二是中國孤本。在什麽情況下,需要查閱其他古籍,或者咨詢有經驗的鑒定師協助鑒定。通過使用各種方法來識別其背後的權利,可以準確判斷其價值。

古籍目錄有時會有壹些錯誤。所以,利用版本目錄鑒別古籍,壹定要有清醒的頭腦和獨立的頭腦,不能盲從,以免出錯。

古籍的收集與辨析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藏書的傳統。用放大鏡把幾本古籍放在書房裏,既能表現出高雅的生活情趣,又能體現藏書家的文化素養。如今太平盛世,收藏風越來越強。繼書法、繪畫、瓷器等藏品之後,古籍成為藏家收藏和投資的新熱點。尤其是在拍賣中,線裝古籍被以驚人的高價反復拍賣後,人們對古籍收藏的興趣被激發出來,同時,深藏在民間的古籍陸續浮出水面。近日,記者就古籍收藏問題采訪了南昌市古籍收藏愛好者王靈策和周海嬰。

哪些古籍有收藏價值?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古籍拍賣場就非常火爆,價格也越來越高。書價大幅上漲是否意味著所有古籍都能升值?王靈策認為,善本古籍和版畫古籍有很大的增值潛力。

古籍善本主要是指具有歷史文物、學術資料和藝術價值的版本圖書。包括故宮出版的殿本,國內外獨壹無二的版本,內容好、書法精的明清手抄本,以及清初以前的精美版本。越老的書越珍貴。壹個私人藏書量是否達到藏書家的水平,往往是以收藏多少好書為標準的。

宋版的書壹直被認為是最好的好書吧?壹頁宋版,壹兩黃金?說道。因為宋版書比較珍貴,擁有的人大多都不願意輕易賣掉,尤其是收藏者手中的宋版書,更別說讓他賣掉甚至給別人看了。所以,書壹旦註定遇到宋版,只要財力允許,下定決心買下來,是壹條增值的理財之路。元版雖不能與宋版相提並論,但藏家始終認為宋、元版是珍本、善本,粉絲值得關註。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比較近的古籍自然升華了。明版乃至清初版,凡是有文獻價值、刻工精美的古籍,也都進入了善本行列。王靈策表示,目前明清善本並不難找,價格也不算太高,但增值潛力相當大,值得藏家關註。

王靈策告訴記者,善本古籍有以下9種代表性:

①元及元以前刻抄的書籍;(2)明刻本、明抄本(刻本模糊、流傳較多者除外);

(3)清代乾隆以前不太流行的刻本、手抄本;(4)太平天國和農民政權歷年刻書;⑤辛亥革命前,學術研究中有獨到見解或學派特色,或收集了有系統見解的手稿,以及很少流傳的刻本、手稿;

⑥反映辛亥革命前某壹時期、某壹領域或某壹事件的手稿,以及很少流傳的刻本、手稿;

⑦有著名學者親自批校、題跋、評論;⑧在印刷上,能反映中國古代印刷技術的發展,以精美的印刷品代表壹定時期的各種活字版畫、套印、或雕版印刷。

⑨明代、清代古籍收藏版畫,名家篆刻版畫(有特色及整版或親筆題字)。

版畫古籍

藏家在關註珍稀古籍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版畫古籍的收藏。王靈策說,從歷屆圖書拍賣的目錄來看,拍賣目錄裏印的都是精美的印刷品,哪怕書中只有壹本,他們也從不放棄。中國古代版畫很多,如《芥子園》、《芥子園傳》、《晚笑堂傳》、《小白圖》、《紅樓夢圖》、《唐詩圖》、《洪雪圖》、《三才圖》、《孔子圖》、《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耕田圖》等。最精美的版畫傑作屬於胡,壹位明末畫家。這兩套古代版畫書不僅藝術成就突出,而且開創了木刻水印的先河。解放初期,阿明版十竹書畫只賣10元,現在價值已經超過10萬,顯示版本。

如何收藏古籍?科學價值、歷史價值、藝術(經濟)價值?但不是所有的古籍?值很多錢嗎?。李總結說,壹般來說,所有收藏品的壹般規律是要註意?真、精、新?。因為自古以來,好的東西都會被精心呵護,很多好的古董看起來都是新的。此外,古籍收藏還有獨特的原則:

年代是古籍收藏的壹個重要因素。現在拍賣的是宋版書,拍賣的是明版書。明版書壹般雕刻精美,萬歷以前的書越來越少,越來越珍貴。清代光緒以後,由於西方印刷技術的沖擊,圖書質量普遍下降。有圖的書比純文字的好,多色印刷的比黑色的好。

同時代版本,古籍的內容是什麽?經、史、子、紀?四節課。儒家經典除了佛道中有圖的,都不值錢。?歷史?多少?夠玩了嗎?,值在中間。然後呢。兒子?然後呢。設置?這中間,有很多珍貴的東西。越冷門,越不常見,越是珍貴的稀有。

看印刷同樣的內容,從版本上來說,第壹次印刷的副本是最珍貴的,壹般只有幾份,用紅色印刷,供業主校對和保管。其次是藍圖,壹般10到這個,送朋友。最後,就是大量印刷的黑色文案。在黑色的書裏,易讀的版本更好。印刷結束時,版材已經磨損甚至破損,此時書籍印刷模糊,價值較低。

此外,特殊內容(如禁書)、早期印本、精印本、廟堂印本、官印本、名印本更為珍貴。著名學者認可價值高的校本或藏書。白紙比黃紙更有價值。

  • 上一篇:華為的又壹個“上甘嶺”!妳為什麽選擇獲取有機發光二極管驅動芯片?
  • 下一篇:只有0.5公分傷口!微創手術從鼠蹊部換「心臟瓣膜」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