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了文化以後,生死觀也成為了人類文化的重要內容。對待生死的不同看法,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信仰,生死觀本身就是壹種信仰。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處於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生死觀。
先看看中國人的生死觀。中國人把人的出生看成是喜事,而人的死亡則是喪事,認為生離死別是人生最悲苦的壹件事情。平時忌諱言死,健康長壽是吉慶之言,對人的咒詛也莫過於“不得好死”。 古代官員遇到父母喪事,必須離職回家居喪三年,謂之“丁憂”。生死問題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更是佛教和道教的終極目標。
下面介紹中國古代儒家、道教和佛家的生死觀念。
儒家的生死觀。
幾千年來,儒家思想是中國人的思想基礎,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正統和主流。儒家重視品德修養,追求人生的福祉。儒家很重視人德生命,《尚書》中說的“五福”就是指:壽、富、康寧、攸好德(立德)、考終命(善終)。
活著的時候能健康長壽,生活富足康寧,具有高尚的品德,最後能得以善終,這就是儒家基本的生死觀。
在生死的問題上,儒家崇德、仁、義,認為這些比生命還重要,孔子說:“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任,有殺身以成仁”、“ 朝問道,夕死可矣。”,對於這壹點,孟子講了更清楚,他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就是說,人生在世,有比生更為重要的東西,就是仁義道德。孟子常用“性命”來代替“生命”,他認為如果從生命上講,則人與犬、牛沒有什麽不同,只有在性上,才有區別。“舍生取義”和“殺身成仁”歷來被儒家所推崇,“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的也是同樣的意思。即是婉約詞人李清照也能寫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樣悲壯的句子。
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無數視死如歸的人。貪生怕死和茍且偷生則是貶義詞。現代人所說的“有的人活著,卻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卻依舊活著。”也是講的生死和人生價值之間的關系,其中不乏有著儒家思想的影響。
道家及道教的生死觀。
道教是中國的國產,老子和莊子是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特別是生死的觀點形成了後來的道教,道教在生死問題上註重養生,追求長生不老,練就所謂的仙風道骨。古代很多出名的醫家也常常是道家,例如東晉的葛洪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道教學者、煉丹家,也是壹位名醫。
莊子認為人是“氣”的壹種存在形式,“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認為生死不過是形式的變化,生死是相對存在的,沒有了生也就沒有了死;反之,沒有死也就沒有了生,死也未必是壹件壞事。莊子主張齊生死,無論生死,都要順其自然。
莊子的這些觀點很具哲理,是古人對生死問題樸素的辯證看法,對今天的人來說仍有許多啟發和值得深思。
老莊的思想發展成後來的道教,道教的生死觀主張在精神上追求清靜無為,在身體上註重養生,即是在今天,在養生問題上道家依然獨樹壹幟。
道家認為生死是壹種自然現象和通過養生來達到延年益壽都具有積極意義,特別道家所發明的導引術(包括氣功、按摩、太極拳等)至今仍為人們健身的重要方法。
至於道教的長生不老和成仙,只能說是古人對生死問題的壹種善良願望,道家在這方面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傳說,這也是壹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3、佛教之生死觀
佛教在漢朝時候由印度傳入中國,曾經是我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宗教,直至今天佛教依然有著很大的思想影響和群眾基礎。
佛教對人生基本看法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認為人生來就是受苦受難的。佛教認為人世間充滿著苦難,人生不僅有生、老、病、死之苦,還有種種欲望得不到滿足的苦。現實生活的人們確實有著種種苦難和不幸,而且人生有著許多不確定性,佛教的生死觀點很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佛教認為生死是壹種輪回,根據妳生前的所作所為,死了以後將進入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道。佛教還認為人生的壹切富貴貧賤、禍福得失皆出於因果關系,人們的不同的行為會造成不同的報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為因緣所定。
佛教主張通過修行來達到超越自我,通過修行滅掉對自身的執著進入壹種忘我的境界,才能轉化成佛進入西方極樂世界,實現永恒幸福。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以後的兩千余年中,不斷地滲入了儒家思想,在積德行善等許多道德要求方面都能和儒家保持壹致。
道家主張長生不老;佛家主張生前受百般苦,死後投往極樂世界;儒家認為人生追求福祉但道德高於壹切,這些都是彼此在生死觀上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