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AI《絕地求生》科大訊飛講進“總決賽”

AI《絕地求生》科大訊飛講進“總決賽”

AI時代有兩面性。壹方面是高科技光環,行業形勢看起來壹片繁榮。另壹方面是殘酷的生存現狀。

根據騰訊研究院和IT桔子發布的《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風險投資現狀及趨勢研究報告》,2014和2015分別是美國和中國AI行業和企業增量的峰值。以2015為界,中國AI企業數量正式超過美國,但隨後開始下降,達到206544家。

華為創始人任鄭飛、創新工場CEO李開復等人都提出了人工智能泡沫。不僅是他們,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也逐漸認同了這壹觀點。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也預測,2018年將有大量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倒閉。

其實直到2019,AI企業倒閉的例子依然存在。曾經銷量百萬的美國機器人制造公司Anki在4月發布了停產的消息;由於融資問題,成立不到4年的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於6月宣布關閉並裁員,隨後被蘋果收購。這兩家公司都屬於市場口碑較好的公司。

AI行業至今沒有壹本《生存自救手冊》。大量融資後如何在市場上實現資金回流,成為很多企業擔憂的問題。站在歷史線上,這幾年是人工智能公司不斷實踐的時期,難免有“泡沫”的疑慮。

那麽,在如此殘酷的AI競爭環境下,科大訊飛是如何拼出自己的AI之路的呢?

AI《絕地求生》,科大訊飛進入“最終圈”

絕地求生是壹款遊戲,這裏就不介紹了。試想壹下,整個AI行業都可以看成這個遊戲環境。“多人”、“策略”、“競爭”是完美契合AI公司生存狀態的遊戲關鍵詞,而科大訊飛作為最終進入“總決賽”的玩家,面對的是這樣壹群人:

1,彈藥充足的實力王牌

人們對AI時代的幻想早已在各種書籍、電影等作品中表現出來。谷歌全球副總裁傑伊·雅格尼克(Jay Yagnik)曾指出,AI的潛力在於改善人們的生活。對於對行業有著敏銳嗅覺的互聯網巨頭來說,進軍AI已經成為必須。

騰訊、阿裏、亞馬遜、英特爾...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AI開放平臺,提供部分技術的免費試用,開發者也可以查看其技術文檔。先不說開放平臺有效吸引了流量,巨頭品牌本身積累的流量優勢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

當然,除了流量的優勢,資金、人才競爭力、資源儲備的優勢也有助於巨頭們走上“快車道”,讓他們更快實現項目落地。根據《互聯網周刊》和eNet研究院4月份發布的《2019人工智能分類排名》壹文,百度、阿裏等公司大多排名靠前。

科大訊飛國家人工智能語音開放創新平臺在“2019人工智能分類排名”中位列人工智能創新開放平臺名單。可以看出,科大訊飛在其核心業務——智能語音領域仍然保持著絕對的領先水平。

事實上,科大訊飛的AI布局早已不局限於智能語音領域,而是在教育、醫療、智慧城市、政法等領域深耕多年。"自2017以來,科大訊飛已經形成了89個行業解決方案."劉慶峰在2019科大訊飛1024開發者節上說。而且,科大訊飛構建了更豐富的生態。目前,科大訊飛開放平臺已經能夠提供267+的AI能力和解決方案,覆蓋6.5438+0.6億生態夥伴,形成了以科大訊飛為核心的AI集群。在決賽中,科大訊飛也可以說有足夠的彈藥。

2.熟悉遊戲的常駐玩家

除了BAT等開辟了AI業務的大公司,越來越多專註於人工智能產品研發的獨角獸正在暴風驟雨中成長。

這群後起之秀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要屬AI“四小龍”——商湯、從雲、易圖和鄙視。這四家公司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都超過了10億美元,是名副其實的AI獨角獸。

有趣的是,這四家公司主要從事計算機視覺方面的產品開發。其實在AI領域,除了智能語音技術,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應用場景也相當豐富。

科大訊飛並沒有忽視這壹點。從醫學影像領域國際權威評測LUNA,到自動駕駛領域最權威、最專業的圖像語義分割評測集Cityscapes,再到醫學影像領域國際頂級會議ISBI舉辦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割與分級挑戰賽IDRiD,再到ICPR 2018 MTWI挑戰賽,科大訊飛在世界範圍內成績斐然。可以說,科大訊飛進入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時間不長,但已經遍地開花。

正在崛起的AI公司無疑希望更快實現融資。以四小龍中最年輕的從雲科技為例。本公司成立於2015,專註於人臉識別技術的研發。其創始人周西曾在科大訊飛工作。自B+輪融資結束後,從雲的估值已經達到230億元,今年3月也完成了C輪融資,並計劃明年在科技創新板上市。

在中國,AI公司“起來”的速度很快,主要靠註資。據艾媒咨詢今年6月+10月發布的《艾媒報告|2018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研究報告-商業應用》顯示,去年,中國AI融資131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

正是有了資本的助力,整個行業加速了“優勝劣汰”,未來形勢會更加明朗。這對投資人來說是好事,也意味著未來AI公司越強大,越容易獲得更多融資。

3.需要被搶的隨機隊友

人工智能其實離我們很近。目前AI技術的應用場景更加多樣化,在工業園區、民用住宅等地方有時也能看到AI技術的應用實例。

人工智能技術在許多領域不斷發展,如安全、醫療、交通、物流等。,甚至出現了AI新零售、AI農業、AI智能紡織等新的技術變革,AI生態系統正在全球範圍內逐漸興起。

這場人工智能的時代運動,涉及很多企業。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類與互聯網密切相關的公司,還有壹些攜帶了壹些互聯網基因的公司,比如海康威視、小米,或者傳統業務轉型而來的公司。雖然他們在推動前沿AI技術創新方面可能略弱,但在各自領域也有優勢。

這是未來的大趨勢。真正的全球智能將由這些企業來實現。我們在興奮的同時,也可以預測,未來企業之間的交叉融合將會催生壹個新的格局。

事實上,這些不那麽“主流”的公司在未來會成為主流玩家爭奪的資源。不僅在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將滲透到人們生活的細節中,人工智能公司可能會繼續推動跨境合作。

到時候科大訊飛能有足夠的實力拉攏這些潛在隊友嗎?能拿下什麽水平的資源,不僅取決於科大訊飛的努力,還取決於市場的競爭態勢。

目前,科大訊飛憑借多賽道布局、行業生態、拓寬AI核心技術護城河等手段,成功進入“決賽”。但是在《龍爭虎鬥》中,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依然存在。

科大訊飛需要翻越“雙山”

科大訊飛成立於1999。20年來,隨著它的發展,出現了很多質疑,主要是兩類。

第壹類,有人認為科大訊飛市值膨脹,收入沒有增長,政府補貼高。

19年10月24日晚間,科大訊飛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科大訊飛實現營業收入2。345億元,同比上升65,438+0.31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438+0.84億元,同比上升65,438+0.0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3,865,438+0,865,438+0,000元,同比增長762.26%。

在前三個季度,科大訊飛的收入為6。5.73億元,同比增長244.1%,凈利潤3.74億元,同比增長705.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為6986.5438+0430萬元,同比增長65.438+083.49%。

科大訊飛在公告中稱,收入增速低於凈利潤增速的原因是,受2019年宏觀經濟環境影響,部分政府財政支出收緊,銀行、運營商等行業經營壓力加大,對公司部分業務增速產生壹定影響。此外,公司實施戰略聚焦,積極調整部分非戰略業務,壹定程度上影響了當期收入。

但科大訊飛表示,公司聚焦關鍵賽道後,核心業務呈現健康發展勢頭,人均效率持續提升,有助於長期健康發展。

據了解,在2018年底,科大訊飛已經從之前的170探索方向集中了30多個重大事件。董事長劉慶峰表示,未來要繼續實施戰略,重點扶持優強,做只有科大訊飛能做好的事情,做好“平臺+賽道”,包括C端硬件、教育、醫療、司法等領域。

值得註意的是,科大訊飛第三季度的凈利潤是第壹季度和第二季度的總和。之前壹直困擾科大訊飛的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正在改善,而科大訊飛全年主要利潤集中在第四季度,勢頭良好。

劉慶峰曾在今年年中表示,人工智能已經進入大規模應用的落地期,2019可以視為人工智能應用紅利的兌現年。

事實上,作為壹家在人工智能領域探索的創新型企業,盈利能力不應該是壹個必要且苛刻的指標。對於成長型和技術型的公司來說,看收入,尤其是利潤也是極不科學的。公司的市場是多元化的,政府也是重要的市場主體。更何況,其實科大訊飛2018年收入79億,政府補貼2.7億,納稅9.3億。

而且知識產權和政府補貼壹直是美國打壓中國科技公司的兩個重要方面。就在上個月,美國將科大訊飛等8家中國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列入“實體名單”。意圖何在?不言而喻!我們不應該忽視這些真正擁有核心AI技術的國內公司的努力,他們賦予了中國在世界前沿科技領域的話語權。

其次,在輿論方面,科大訊飛也有壹些壞消息。

2018年9月,科大訊飛受邀為“2018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論壇”提供語音翻譯服務。壹位同傳老師將科大訊飛提供的“機器語音轉錄”服務誤認為“機器同傳翻譯”,並在網上發帖質疑。

事實上,科大訊飛的智能會議系統有兩種解決方案。壹是機器自動轉錄翻譯,無需任何人工同聲傳譯;另壹種需要同聲傳譯。科大訊飛只識別中文/英文發音並轉錄顯示在屏幕上。

就在同傳活動的三天前,劉慶峰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介紹了它。在本次大會上,馬雲、馬、等嘉賓的發言由科大訊飛機器自動轉錄、翻譯、投影。而三位嘉賓用的是人機合作模式。他還表示,未來將是人與機器合作的AI時代,絕不是機器會取代人類。

顯然,科大訊飛在上述事件的輿情處理上並沒有做好。作為壹家20年前才成立公關部的公司,壹些負面消息對它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股價下跌。但時間和市場無疑是最好的回應。壹年多後的今天,科大訊飛市值已經回升到700多億。

熱心砸錢?

根據天眼查提供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底,科大訊飛已參與115次公開投資事件,34次私人投資,2019次投資公司18家,其中人工智能方向的公司數量占比最高。

此外,科大訊飛的子公司也開展了海外投資活動,在6月5438+10月,子公司投資的企業有兩家。

在10 6月24日的開發者大會上,劉慶峰表示,科大訊飛發起的生產投資活動,投資的公司數量達到60多家,平均增長50%以上。

這些數據反映了科大訊飛對投資活動的熱情。

其實科大訊飛早就在打造自己的AI生態計劃,今天已經到了3.0版本。在本次開發者大會上,訊飛價值總裁胡宇表示,要構建去中心化的AI生態,與開發者壹起降低AI門檻,拓寬AI開放平臺。

“開* * *贏”成了科大訊飛宣傳的主旋律。胡宇還提到,希望不同的AI公司能夠分享和交流數據經驗,打造壹個混合正交的* * *共贏新生態。截至目前,科大訊飛已扶持1,800+生態企業,孵化75家,戰略投資51家。這些企業經過戰略投資後,市值增長超過147%。

1,地圖資源?

科大訊飛倡導的* * *共贏理念包括* * *資源共享。雖然資源的共享乍壹看對雙方都有利,但實際上相比小公司,大公司可以更快的實現資源的整合利用,從而加速賽道。

為什麽科大訊飛這樣的大公司需要其他公司的資源?筆者將以人工智能軌跡的壹個獨特資源——數據樣本為例。

AI機器學習需要大量的數據樣本進行訓練。壹般來說,通過普通渠道很難獲得大量的數據樣本。這些數據樣本除了要考慮數據來源渠道的合法性(有些公司收集產品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還需要進行脫敏處理(去除敏感數據)。

收集大量的數據樣本也意味著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此時,企業之間的資源和渠道交流對科大訊飛的產品研發非常有利。

因此,科大訊飛生態計劃的部分功能是更快地為科大訊飛吸收資源。

2.圖擴大實力?

65438+10月24日開發者節結束後,胡宇接受相關媒體采訪,稱科大訊飛正在幫助合作方搭建自己的AI平臺,科大訊飛的大量投入可能會導致未來出現“科大訊飛系”這個詞。

這些科大訊飛投資的企業紛紛加入“科大訊飛系”。像現在人們常說的“阿裏系”“騰訊系”,投入越多,市場覆蓋越大,實力越強。科大訊飛可能也想在AI行業建立自己的體系,海納百川,對科大訊飛未來在行業站穩腳跟有很大幫助。

說白了,* * *是有進步的真理,資本追求利潤是真的。開公司不是慈善。當然,企業優先考慮自己的發展。筆者贊同科大訊飛推動各行各業共建AI生態,尋求共贏的理念。畢竟AI產品概念落地的難度很大,公司自己去突破真的不現實。

科大訊飛的投資也受到了壹些媒體的批評,但這也可能是科大訊飛的壹種生存方式。

變現模式何去何從?

其實外界對AI公司的盈利模式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當B端和C端的產品模型應用到人工智能行業時,人們通常會說什麽樣的化學反應?而科大訊飛的“道”與大多數企業不同。

1,B+C兩驅模式

在科大訊飛的AI開放平臺上,智慧出行、智慧零售、智慧客服、智慧城市等壹系列產品提供面向企業的服務。

根據科大訊飛2019上半年財報,公司主營業務為教育、城市、政法、平臺及消費者、汽車、智能服務。可以看出,目前科大訊飛的主要收入來自B端產品。

科大訊飛在很多年前就開始發力,在B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由於客戶身份的改變和競品的增加,B端留給科大訊飛的發展空間正在縮小。

劉慶峰曾公開表示,從2018開始,科大訊飛發生了壹個非常重要的變化,那就是B+C雙輪驅動戰略的紮實推進。科大訊飛在B端業務上有很強的優勢,但我們並不滿足於此。我們想成為壹家兼具行業品牌和公共品牌的公司。科大訊飛的消費者BG,自成立以來,每年都保持著60%的高速增長。2018年,C端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517萬,同比增長96.54%,占總收入近1/3。雙輪驅動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在各種經濟周期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科大訊飛也知道,自己的轉型之路壹開始肯定會很艱難。胡宇也坦言,科大訊飛的短板在轉型過程中依然存在,市場渠道的開拓、如何吸引人才是科大訊飛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在C端市場更多巨頭的夾擊下,科大訊飛再次成功上演了壹場“營救”。

2、B、C是否同樣如此?

從to B到to to C,對於科大訊飛來說,兩個方向都要做,兩腳都要站穩。

但是“兩條腿”對科大訊飛來說會是多余的嗎?毫無疑問,資源分配成為問題之壹。無論是to B還是to C,壹個方面投入太多,就意味著其他方面的減少。在人力和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兩種模式的可持續發展和良性運行,是對高層決策者的考驗。

其實在整個AI行業,像科大訊飛這樣盈利模式多管齊下的公司不在少數,這也是壹把雙刃劍。壹方面,發展前景變得極為廣闊;另壹方面,由於缺乏同類公司作為參考資料的經驗,科大訊飛可能會走壹些彎路。

劉慶峰曾在廣東衛視《我有嘉賓》節目中表示,如果科大訊飛未來倒下了,可能的原因之壹就是沒有判斷力的過度發展。現在,看著科大訊飛的商業帝國不斷完善,在AI的海域裏航行得更遠。

這個時候的科大訊飛就像來到了新世界,它的命運會是怎樣,只能自己去探索。人工智能行業兩種模式並行的模式能否寫入《AI生存自救手冊》,相信很多人都會期待科大訊飛接下來的表現。

摘要

當每壹個“窗口”出現時,人們的躁動中往往隱含著樂觀和興奮。這種“窗口狂熱”催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人工智能窗口也是如此。AI行業的技術難度比大多數行業都要高。AI公司都在“織夢”,但故事結局很統壹,永遠站在山頂的只有少數人。

科大訊飛a股上市優勢明顯,但面臨AI行業的激烈競爭。太多人想進來,更多人沒站穩就被逼出來。科大訊飛能在殘酷的競爭中進“決賽”,在迷霧中盈利,實力和運氣缺壹不可。好在科大訊飛準備了足夠的彈藥。

科大訊飛市值經歷了起飛、回落、再上升的過程,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對AI的判斷逐漸回歸平靜。對於AI行業,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要看清真相,就要多思考。

  • 上一篇:南寧韓國餐廳推薦
  • 下一篇:CF英雄武器狙擊實戰輕松擊殺敵人的體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