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分析可以反映出做壹個產品的商業價值,是產品整個生命周期最宏觀的指導性文件,而報告就是這項工作的輸出文件。簡單來說就是行業前景,也就是這個新產品是否有商業價值,產品投入使用後的回報是什麽。這壹步應該是高層甚至創始人已經控制了整個市場的結論。值得壹提的是,現階段新產品與現有產品的新模塊功能分析差異很大,新產品的分析難度更大;現有的產品已經積累了壹定的數據,對行業和用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在做新的模塊功能時阻力往往會小很多。
二、產品定位
這個詞,剛參加工作的同學聽到後,其實挺虛的。剛做UI的時候,聽到產品定位,市場分析之類的詞,其實挺困的。我以為直接告訴我需求就好了。為什麽非要說那麽多空話?但是工作3-5年後,這些其實很重要。我覺得產品定位的關鍵信息其實是指這個產品是幹什麽用的,比如微信是社交。
第三,需求階段
壹旦確定了市場方向,就要找出這個方向急需解決的需求是什麽。在需求方面,妳也會註意到這個市場方向上的很多直接競爭對手和間接競爭對手。這個階段非常接近我們的UI。在市場分析和產品定位確定之後,就要找到痛點,明確哪些需求是急需解決的。在這裏,PM經常會輸出壹份競品的分析報告,裏面會列出競品的優缺點,有些還會進行SWOT分析。
第四,產品設計
這個環節離不開UI,因為我們每提出壹個需求,就會看到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和我們息息相關,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工作。這個環節,pm其實就是畫原型,寫文檔。但其實根據我這麽多年的經驗,真正牛逼的pm還是很少的,主要表現在原型圖繪制粗糙,文檔描述省略以及UI設計上很多比PM好的地方。另壹個原因是,大部分初級pm擅長抄襲競品,卻往往不知道這兩個產品有著本質的不同。這個階段基本由PM和UE完成。交互完成後,會進行內部交互評審,確認交互方案後再交給UI設計師。
我們在工作中會看到各種原型交互圖,但很少有畫得好的。我們基本看到的是下面這些是不是很可怕。
PM在整個產品規劃中想達到什麽目標?產品策劃要達到的目標其實就是產品價值。在產品規劃中,需要明確每個階段的目標是什麽,所有的決策和行為都是圍繞這個目標進行的,最終通過數據等可評估的方法來判斷問題是否解決。這就要求階段性目標明確,比如用戶活躍度、成交額等指標,這些都是驗證前面步驟是否有效的依據。不要把產品規劃做成了空中樓閣,不能執行的假空文檔會嚴重影響產品從0-1的生命周期。
第五,需求審查
這基本上意味著產品需求確定後,產品會召開會議,項目的每壹個職能負責人都會參加會議。壹般PM、UE、UI、RD、FE、QA等五個職責的人都會參與評審。會議期間,PM解釋了需求文檔(大公司壹般使用wiki)。根據經驗,R&D通常問的問題最多,因為PM、UE、UI都是評審前確認的,R&D和測試也問了壹些有風險的問題,比如代碼能不能直接調用,如果不能,可能會進行風險提示;有技術上的困難等等。審查結束後,R&D將進行時間安排。
六、UI設計師的介入分為幾點:
1.我們拿到項目後,尤其是沒做過的,不要急著開始畫。首先要搞清楚產品的意圖和目的。其次要仔細查看整個產品線(這裏主要看整體app設計調性、字體大小、間距),然後再分析競品(這裏的分析和產品分析不壹樣,主要看視覺層,也就是說找參考。)
2.我們在決定設計的時候,要預估我們整體設計進度的時間,然後給出設計進度。進度要按照頁面設計+修改的時間來計算,避免項目延期。就我個人而言,比如10接口,我會給自己3天時間去設計,然後和上遊確認,然後在1天修改,也就是4天,如果時間充裕的話。最好用keynote或者excel做個表格,列出具體頁面的具體時間,再細化就更好了。
3.在設計中,我們通常按照@2x進行設計,以保證UI規範的正確執行(包括圖標是否粗細均勻、視覺粗細、字體粗細、按照倍數的間距以及顏色是否與整體產品調性壹致)。)
4.剪下圖表並做上標記。在@2x的設計中,剪切圖標/背景。畫圖切割有兩種:壹是可以用刀切割(指定熱點,只需按快捷鍵S),二是可以用組件切割(指定熱點,只需右鍵創建組件,然後雙擊,導出);命名約定的新手壹定要用中文命名,也可以,但是要用正確的方式命名,壹般是:where/what/state/multiple。當然,妳也可以有更明確的規格。壹切正常後,就可以上傳到藍色瀉湖了。但是現在有的公司用figma~ ~也很好。
5.開發結束後,我們需要可視化的還原我們的UI設計稿,也就是進入查詢調試階段。需要強調的是(技術上沒有寫不出來的東西,如果開發者說他做不出來,那他壹定是懶)。根據我的經驗,有些開發降度極低,基本上是50%,有些大廠有個原則:如果開發降度低於60%,那就回去開發,重新調整再走。基本上查壹下字體大小、粗細、顏色、間距、圖標、邊距這些標準的東西,妳會發現開發真的不是很好~ ~ ~,聯調基本95%的時候就差不多可以了。
聯調的步驟如下:我們需要用幾個不同品牌的測試手機來看,因為如果壹個手機沒問題,另壹個手機可能會有小誤差,比如兼容劉海平,@3x屏幕等等。我們把測試手機上的各個界面截圖,放在wiki裏,標註問題,然後映射UI圖做參考,這樣開發看起來就很清晰了。如果壹次聯調仍有問題,可以有兩次或三次聯調。當開發恢復到90%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小板凳搬到開發這邊,親自調整細節,直到滿意為止。
6.QA測試鏈接
其實這個環節大部分設計師的通俗感受就是測試是用來養bug的~沒錯,通俗點說就是這樣。bug確實是影響整個產品的最大障礙。需要保證項目上線時沒有bug,解決bug的優先級是最高的。準確的說,QA就是檢查開發實現的功能與產品、UI、交互設計是否壹致。發現壹些異常情況,優化和控制項目的質量環節。其實大家可以理解為類似於風險控制~
這裏有個小點:在正式全面上線之前,會上線tips環境,那麽tips是什麽?其實是為了測試。有時候測試環境下的數據和在線環境下的數據是不壹樣的,有些問題在測試環境下可能反映不出來,所以妳要先用tips,tips環境和在線的數據。
7.產品驗收鏈接
產品驗收是產品從0-1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壹個環節,產品驗收的最終結果是在線的,但在此之前可能會反復修改。
產品上線前需要通過測試、UI驗收、產品驗收,這是控制產品質量的必要手段。產品驗收更重要的是從產品角度檢查開發是否符合產品需求,註重業務邏輯,對需求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