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雕之鄉四川省安嶽縣聞名中外,承載著中國石雕藝術史上的雲岡龍門、大足石雕,是目前中國已知古代佛教造像遺址最集中的縣。僅2000年,已發現石窟218個,造像65438+萬余尊,其中唐代造像之宏偉,宋代造像之精美,舉世聞名。安嶽石窟開鑿於南梁武帝二年(公元521),盛於唐宋,延續至明清及民國。幾乎每個鄉鎮都有大型石窟造像供民間協會使用,包括佛教石窟,壹些道教造像,三教合壹的造像也不在少數。安嶽石窟有幾個最大的:唐代左側最大的石刻臥佛和21000字的石刻佛經,我國最精美的觀音經像——毗盧洞北宋紫竹觀音,唐代最大的道教石刻群——玄妙寺,五代最集中的石窟群——安堂寺。安嶽石刻的內容以佛教造像為主,有少量道教造像和對社會現實生活的描寫。安嶽石窟大部分保存完好,只有少數化妝品受到自然和人為的破壞,特別是宋代,達到了中國石窟藝術的頂峰,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中國佛教和道教混合的石雕。石刻大多是在中國從北到南石窟藝術發展的高峰期,即唐、五代、北宋時期雕刻的。石雕以佛教題材為主,也有少數道教造像和儒釋道造像,多為摩崖造像。其藝術風格既有南北朝遺風,又有唐代神韻,體壯面全,又有宋代特色,雕刻精細,花圈飽滿,裝飾華麗。其中,毗盧洞雕刻的《劉本尊十精圖》保存完好,圖文並茂。觀音寺的“紫竹觀音”雕像聞名中外,被英國著名作家韓稱為“東方的維納斯”。覺遠洞北崖上的“西方三聖”雕像高大而美麗。華嚴洞內的“華嚴三聖”和十二門徒的塑像保存完好,雕刻精美。在明山寺的摩崖石刻中,文殊大量運用了機械原理,令人嘆為觀止。五代摩崖尊者,以千佛齋北摩崖96窟所刻《藥師佛經喬裝》為代表。此外,還有近40尊華嚴洞的華嚴三生像、高4~7米的明山寺、唐代神秘的道教造像,也是安嶽石雕的重要作品。臥佛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以北25公裏的八廟鄉臥佛谷,有139個龕窟,1600多尊佛像。臥佛為釋迦牟尼涅槃像,全長23米,頭長3米,肩寬3.1米。左側位於安嶽,是壹座海拔約10米的懸崖。頭東腳西,身材修長,單薄的衣服合身,表情安詳。有20多個弟子、菩薩、神和國王、力士的雕像等。,面部表情各不相同。佛背對觀眾而坐,把脈,壹縷火紅色立於佛腳前,是此洞獨有。這座雕像是在貞元年間雕刻的。至今壹千多年來,它的形體完整,像壹個巨大的“壹”字,幾乎占據了整個巖腰,堪稱我國唐代全身石雕臥佛的傑作。臥佛造型獨特,與《大菩薩經》描述的場景相反。臥佛頭部雕刻精美,頭戴小圓螺安嶽石髻,頭枕雕花方石枕,雙目微閉,俊臉慈祥端莊,準確自然地表現了佛家牟尼臨終前的從容神態。他的弟子阿難,腰前坐禪,面對臥佛的頭,微微弓背,做切脈的姿勢,表示對噩耗的悲痛。站在他腳邊的高大狂放的力士怒視著他,握緊了拳頭,看起來像是被悲痛撕裂了。臥佛上方展示的是釋迦牟尼與弟子、天龍八部壹起傳授意誌的場景。左臂以下是33個化身和32尊觀音菩薩像。有維摩詰,藥師佛和其他30厘米大的雕像。整尊雕像所表達的喜、怒、哀、樂,層次分明,完美對稱,體現了唐代高度發達的雕塑文化,讓人嘆為觀止。罕見的石質古建築——木門寺。石羊毗盧洞紫竹觀音高3米,懸於觀音體內,長約10米,寬約10米。她“含笑而立”,側身坐在壹片長達3m的弧形荷葉上,優雅自然,韻味十足,被前來觀賞的專家學者譽為東方的“維納斯”。藏品中保存完好的侏羅紀馬門溪恐龍化石、大量石刻文字和珍貴文物,尤其受到研究歷史和欣賞古跡的人們的稱贊。石雕在唐宋時期非常繁榮,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著名美學家王朝文稱贊它們“古老、多樣、精致、美麗”。它們真的很值得仔細閱讀和品味。
上一篇:14 80後的創業方式最靠譜。下一篇:哈爾濱有哪些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