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從《儒林外史》看古人的待客吃食

從《儒林外史》看古人的待客吃食

《儒林外史》第二回中寫薛家集眾人要在觀音庵商議鬧龍燈之事,庵中住持和尚端上茶盤,茶盤裏的東西都是我們熟知的,分別是:雲片糕,紅棗,瓜子,豆腐幹,栗子,雜色糖。

壹、雲片糕

雲片糕又名雪片糕,是江蘇地區傳統的糕類美食。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到淮安府城河下鎮汪姓鹽商處駐蹕,汪家拿出家傳糕點進獻,乾隆品嘗後贊不絕口,特許為此點心賜名。本應賜名為“雪片糕”,沒想到乾隆筆誤,將“雪”寫成“雲”,故用了雲片糕這個稱呼。

在四川,雲片糕又叫桃片糕,其身雪白或摻些炒香的核桃仁,切成薄片,入口綿軟香甜,是孩提時心心念念的零嘴。到大了,聽到路上有人吆喝:“桃片糕,綠豆糕,絲絲糕……”跑去買點回來,壹嘗,早已沒了童時的味道。不知道是雲片糕的味道變了,還是我變了?

二、紅棗

紅棗有大小之分。大棗肉厚,待曬幹後肉轉絮狀且略帶苦味,適合煲湯;有種名叫灰棗的小紅棗,果肉緊實,甜味十足,幹吃泡茶都是不錯的選擇。

紅棗雖然尋常,但種植歷史卻非常悠久。據考古研究表明,中國棗的栽培歷史至少有3000年,最早的栽培中心是在黃河中下遊壹帶,漢代以後遍及華夏南北大地。

棗樹結果量大,壽命也長,被古人予下“多子多福,早生貴子”的吉祥寓意。到了明朝,紅棗成為壹種普通的作物,走入尋常百姓家,也無怪乎被和尚拿來待客了。

三、瓜子

瓜子待客的習俗沿用至今。每逢過年過節,家裏人總愛去超市提壹大袋瓜子回來。小孩喜歡磕,大人也喜歡,麻將桌上等人出牌時,抓個放在嘴裏,上下牙齒壹碰,香脆的瓜子仁掉到了舌頭上,真是又解饞又打發了無聊的時間。

冬日磕瓜子是壹絕,縮在被窩裏,任憑北風呼嘯也帶不走壹室溫暖,這時候再配點瓜子:五香的、核桃味的、紅棗味的……任妳選擇,再追幾部時興的劇,即便神仙來了,也不肯換呢。

瓜子不是本土物種,起源於北美,直至明末嘉靖時期,才由南洋傳入中國。《儒林外史》以明成化末年為背景,此時向日葵尚未傳入中國,怎麽可能用來招待客人呢?但“瓜子”壹詞由來已久,最早載於北宋初年書《太平寰宇記》。由此可見,此“瓜子”非彼“瓜子”,晚明前磕的瓜子,更多是西瓜子。

噫!葵瓜子吃過,南瓜子吃過,連松子也吃過,就是沒有吃過西瓜子。不!也算是吃過的,每年夏天大啖西瓜時,也有不少“漏網之魚“鉆進肚裏,脆生生的,但也僅此罷了。

四、豆腐幹

“壹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瓦缸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瑕。”

要說最經濟的農作物當屬黃豆了。君不見,穿越種田文裏常常有賣豆腐的橋段,成本低廉、銷路廣、還不會造成浪費。不信?聽我壹壹道來:豆子磨漿可作早餐,賣不完點成豆腐可做菜,豆腐賣不完還可以做豆腐幹、豆腐乳,當零嘴也可以做菜,保質期還長,不正是壹本萬利的買賣嗎?

當然,這只是筆者的笑談,但黃豆制品確實是中國人食譜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且不說豆花、豆腐、腐竹……這些人盡皆知的東西,單單談壹談我們地方特產,就足以廢不少筆墨。

都說“食在四川,味在樂山”但論小吃,當首推犍為,犍為小吃又以哢哢兒最為特殊。

哢哢兒也就是三角狀的油炸豆腐幹。說它美味,也確實難以忘懷。但凡從本地出去的,只要有機會總得讓人捎壹大包帶過去,以解相思之苦;要說特殊,也只能說它像大姑娘壹樣,出不了遠門。妳說奇怪不奇怪?在城裏和附近的鄉鎮,隨處可見賣哢哢兒的小攤,更有甚者排起長隊,壹哢難求。然而,再往市區走,這東西就少見了。偶爾碰上賣家,那也是冷冷清清,少有人問津。買來壹嘗,嗬!醋太淡!豆面不香!豆腐幹太老,跟嚼木頭渣壹樣,難怪不受歡迎。

哢哢兒的做法簡單,但要做得好吃是不容易的。首先是靈魂醋汁,不能用原醋,須得加蔥蒜熬壹熬。太甜會膩口,太酸會掩蓋食材的味道,這個度著實不好把握。其次是豆腐幹炸的要酥脆壹些,但不能過火,過火會老,火候不夠則過於綿軟,口感都奇差。

至於調料,其他的都可以缺,豆面、白糖、核桃油是不能缺少的,尤其是豆面,必須用辣鍋炒香,回潮了壹點都不行。

扯遠了,古人的豆腐幹長什麽樣,我查了半天也沒發現壹星半點,大抵是宜賓南溪豆腐幹那樣的吧!

五、栗子

談到板栗最先想到的是糖炒栗子,口感像是燒熟的紅皮白心紅苕。

我甚少吃板栗,也沒見過板栗樹,只從他人口中得知板栗外面有層毛刺,很紮人。

板栗也很難剝,剛出爐的還好,輕輕壹捏殼就碎了。待涼了,還得放在牙上咬個口子才能去掉外殼,真是麻煩,遠不及瓜子來得便利,這就不多談了。

六、雜色糖

古人最早吃的糖是麥芽糖,麥芽糖又分為塊狀的“餳和稀狀的“飴”,現今的麥芽糖多為塊狀。

糖是小孩愛吃的東西,遠遠聽到叮叮當當的聲音,就會飛快跑回家舀壹缽米去換點麥芽糖吃。麥芽糖被敲成小小的碎塊,壹口壹個,真實痛快!那時候沒有冰箱,過夜後麥芽糖就粘在壹起,往往需兩人合力才能掰開,咬壹口,糖絲可以拉的很長。

現在,各式糖果應有盡有,麥芽糖淪為憶舊的小玩意兒。偶爾可以看見頭發花白的老者,肩背竹編背簍,走街串巷,清脆的叮叮當當聲在車水馬龍間回響。

他們老了,麥芽糖會老嗎?

  • 上一篇:《曹沖的大象》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懸念
  • 下一篇:企業文化如何影響壹個企業的發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