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時小學學校叫什麽

古時小學學校叫什麽

問題壹:古代的學校叫什麽? 中國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學校。那時學校的名字叫“癢”。高壹級的大學叫“上癢”,低壹級的小學叫“下癢”。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把學校又分成了四個等級,按級別叫做:“學”、“東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066年)時,又把這四種學校的名字給為:“學”、“右學”、“左學”、“序”。

後來的朝代還有在王府裏設立的學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漢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最高壹級的學校稱做“太學”,下面分別稱做“東學”“西學”“南學”“北學”。再後來把“太學”改為“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漢代,是中國古代教育史上壹個比較昌盛的時期。漢代的學校分為官學與私學兩種。其中私學的書館,亦稱蒙學,系私塾性質,相當於小學程度。

到離現在最近的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國子監”已經不是學校的性質了,成為國家專門管理教育的機構。而這時候壹般的學校稱為“書院”、“書堂”、“私塾”等。

光緒二十九年,清 *** 頒布《奏定學堂章程》,不但明確了整個學校教育制度,還規定了各級學校的課程。《奏定學堂章程》裏公布的小學課程是我國第壹套正式的小學課程。

問題二:古代小學與大學的分別 大學

古∶聚集在特定地點傳播和吸收高深領域知識的壹群人的團體

《禮記?王制》:“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大戴禮記?保傅》:“束發而就大學,學大焉,履大節焉。” 盧辯 註:“大學,王宮之東者。束發,謂成童。”《漢書?禮樂誌》:“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

zdic/...16

小學(小學)

我國 西周 即有小學,此前則名曰下庠、西序、左學等,其後亦名稱不壹。官學如四門小學、內小學,私學如書館、鄉塾。近代小學始於19世紀末。《大戴禮記?保傅》“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 北周 盧辯 註:“小學,謂虎闈師保之學也……《白虎通》曰: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是也。此太子之禮。《尚書大傳》曰: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嫡子,年十三始入小學,見小節而履小義;二十而入大學,見大節而踐大義。此世子入學之期也。又曰:十五年入小學,十八入大學者,謂諸子性晚成者,至十五入小學,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學。《內則》曰:十年盯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者,謂公卿以下教子於家也。” 宋 朱熹 《<大學章句>序》:“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之下,至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禦、書、數之文。” 沈從文 《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壹課》:“ 民 三左右地方新式小學成立, 民 四我進了新式小學。”

漢 代稱文字學為小學。因兒童入小學先學文字,故名。 隋 唐 以後為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之總稱。《漢書?藝文誌》:“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註、假借,造字之本也。”《隋書?經籍誌》始以有關研究文字、訓詁、音韻著作備於小學。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太炎先生 曾教我小學。”

問題三:古代所說的大學小學指的是什麽? 古代有小學、大學之分。大學以詩書禮樂為學習內容,而小學則以文字訓詁為教授內容,故小學成為文字學的別稱。《漢書?藝文誌》說:“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養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註、假借,造字之本也”。可見,小學是古代學生的基礎教育,對小學的掌握程度,將影響著壹個人後來學問的發展。

我們在解讀《大學》這本經典時,已於前文說到了《學記》中的壹些古代教育的情況,這裏不妨再來看看我國古代的大學與小學是怎樣壹回事。

現代人先讀小學,而後是中學,然後是大學。古代人也是先讀小學,然後就進入大(太)學,那時還沒有中學這壹概念,也沒有這壹級學校。

有記載顯示,我國在夏代已經出現了正式的學校。《孟子?滕文公》:“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

這雖僅短短67個字,內容卻非常豐富,此為之解讀:

1.歷史起源與沿革。學校的出現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夏代。其沿革,則是夏、商、周三代在興辦學校這方面延續不斷。

2.名稱與含義。雖然這三代都設學校,但是名稱不壹。夏以“校”為名,是“教”的意思。殷以“序”為名,是“射”的意思。周以“庠”為名,是“養”的意思。雖然稱名不壹,但是實質都是教導、教育、教化的意思。王念孫《廣雅疏證》:“庠訓為養,序訓為射,皆是教導之名。”

3.學校的級別。“庠”、“序”、“校”都用作鄉裏學校的名稱,也就是都是地方性學校。“學則三代***之”,此“學”就是指“大學”,意思是至於大學,三代都壹樣稱為“學”。

4.學校的性質與任務。三代是壹以貫之的,就是通過學習教養來“明人倫”,使人倫彰顯明白。什麽叫“人倫”?就是人際關系的倫理準則。古人以為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五種關系是社會中最重要的,不可變革的,而處理這五種關系又必須依循壹定的準則,所以就稱為“人倫”、“倫常”。比如《孟子?滕文公上》說:人之所以是人,是有其為人之道的,如果吃飽了,穿暖了,住安逸了,卻沒有受教育,那麽就近於禽獸。當初聖人就憂慮到這壹點,便由契來作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此句話出自《孟子》)

5.明人倫的作用與價值。其壹,如果社會的上層,比如諸侯、卿大夫都明白了人倫,那麽下層的民眾就會和諧團結。這就構成壹個和諧社會。其二,如果有聖王興起的話,就必定會前來學習效法,這便成為了聖王的老師了。雖然後面這句話是針對滕文公說的,但是同樣彰顯出“明人倫”的重要的普遍的價值。如朱熹《孟子集註》:“滕國褊小,雖行仁政,未必能興王業;然則為王者師,則雖不有天下,而其澤亦足以及天下矣。”

我們再說說古代小學,這是指對兒童、少年進行初等教育的學校。西周時就有小學,在此前稱為下庠、西序、左序。此後名稱也不壹。官學比如有四門小學、內小學,私學有書館、鄉塾等。

“小學”也有故事。因為兒童於小學階段先要學識字寫字等,所以漢代就把文字學稱為“小學”。比如《漢書?藝文誌》就曾收錄字書《蒼頡》、《凡將》等“凡小學十家四十五篇”。後來“小學”作為語言學的名詞,其內涵也在擴大。比如魏晉之後,隨著韻書的出現,音韻學也歸入了“小學”。唐代以後,訓詁學也歸入了“小學”。“小學”成了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的總稱,壹直沿用到清末。國學大師章炳麟認為“小學”之名稱不確切,主張改稱語言文字之學。“小學”是壹門艱深的傳統學問,要精通它絕非易事。魯......>>

問題四:我國古代的學校叫什麽 《禮記》:序,夏後氏之序也。《王制》:夏後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孟子-滕文公上》:序者,射也。序起初是教射的場所,後來發展成為奴隸主貴族壹切公***活動如議政、祭祀、養老的場所,也是奴隸主貴族教育子弟的場所。

孟軻:“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問題五:學校在中國古代叫什麽 各個時期都是不壹樣的,例如學習的地方壹般叫

癢,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而周朝的時候私人學校剛開始設立,而設立的人壹般是諸侯豪門為了培養人才,於是叫“學宮”,比較有名的是齊國的“稷下”。春秋戰國及以後其他王朝也有類似的“學社”“文社”“詩社”等,宋以後的“書院”盛行,成為相對於“太學院”的學生學習的地方。當然,古代士人也大多會寓居在寺院道觀中(感覺古人非常註重經文的研究),所以學生們住的地方也有些類似的味道。至於吃飯的地方,根據明代的文獻,說那時候的老師是不管飯的--去求學是求人家的,要自己找旅店住(送東陽馬生序)。而壹般來說,古人會將他們的與學習有關建築物起很文雅的名字,什麽這個堂那個館或者什麽什麽閣的(文淵閣)。

至於老師開會,這個就更加復雜了:戰國時候是百家爭鳴,而且那時候叫“子”的往往有勢力,可不想我們想的那樣壹群溫文爾雅的學者。而很多是暴力崇拜,像墨家和魯班,縱橫家,兵家。而墨家本身又有為爭奪“拒子令”內鬥的記載。儒道法家雖然不崇尚“武鬥”,但學術間也是“劍拔弩張”的相互詆毀,而儒家本身後來又八分,反正是打到亂七八糟的。所以那時候壹般開會就是爭鬥大會,辯經論法的,在道觀舉辦的比較多(佛教在漢後期才在中國興起)。

問題六:我國古代的學校叫什麽 書院。是中國古代民間教育機構。開始只是地方教育組織,最早出現在唐朝,正式的教育制度則是由朱熹創立,發展於宋代。原由富室、學者自行籌款,於山林僻靜之處建學舍,或置學田收租,以充經費。當時,著名的書院有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江西上饒的鵝湖書院、湖南衡陽石鼓山的石鼓書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陽書院等。  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大學。太學之名始於西周。夏、商、周,大學的稱謂各有不同,五帝時期的大學名為成均,在夏為東序,在商為右學,周代的大學名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國子監。是中國古代隋朝以後的中央官學,為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又稱國子學或國子寺。

私塾。私塾是我國古代社會壹種開設於家庭、宗族或鄉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它是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它是私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問題七:中國古代有小學 大學之分小學也叫什麽名字 我也覺得現在的人太隨便了,翻翻家譜,我都覺得我爺爺輩取的名字比我們的有內涵。

問題八:”指什麽中國古代所謂“小學”指什麽 “小學”在古代就是古漢語文字學 “小學”二字最早並不專指學校.西漢時稱“文字學”為“小學”,唐宋以後又稱“小學”為自學.讀書必先認字,掌握字形、字音、字義,學會使用.周朝兒童入學,首先學六甲六書(六甲指兒童練字用的筆畫較簡單的六組以甲起頭的幹支.六書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註、假借),所以從前把“文字學”稱“小學”,“小學”之名即由此而得

  • 上一篇:南北朝歷史人物有哪些
  • 下一篇:唐代絲綢面料有哪些高超的工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