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宇文邕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禰羅突,漢化的鮮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生於同州武鄉(今陜西大荔)。
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閔帝宇文覺和周明帝宇文毓異母弟,母文宣皇後叱奴氏(叱奴太後),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武成二年(560年)至宣政元年(578年)在位。
宇文邕十二歲時被封為西魏輔城郡公。周閔帝宇文覺繼位時拜大將軍,出鎮同州(今陜西大荔)。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官任大司空,封魯國公。宇文邕聰明有遠識,性果決,有智謀,能斷大事。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在宇文護的擁立下,即帝位。
2、宇文覺
宇文覺(542年―557年),即北周孝閔帝(557年在位),字陀羅尼,代郡武川(今屬內蒙古)人,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為元皇後(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馮翊公主)南北朝時期北周第壹位君主(當時稱天王),但實際上是權臣宇文護擁立的傀儡。
宇文覺七歲(壹說九歲)時,被封為略陽郡公。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拓跋廓命宇文覺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為大司馬。十月,宇文泰過世,由宇文覺繼承太師、安定公等官爵。十二月,拓跋廓又下詔以岐陽之地封宇文覺為周公。
3、顧野王
顧野王出身吳地名門望族,祖父是顧子喬,南梁東中郎武陵王府參軍事。父親顧烜,信威臨賀王記室兼本郡五官掾。
從小聰明穎異,9歲曾寫成《日賦》,文采可觀,領軍朱異見了大為驚奇。12歲隨父去建安(今福建建甌),撰成《建安地記》兩篇。博學宏才,天文地理、蓍龜占候、蟲篆奇字,無所不通。
梁大同四年(538),拜太學博士,不久,升為中將軍、臨賀王府記室參軍。侯景之亂,顧野王返回海鹽,召募鄉黨數百人,支援京城。亂平,太尉王僧辯命其作海鹽縣監。陳武帝即位,任金威將軍、安東監川王府記室參軍、府諮議參軍。
陳宣帝太建年間,遷國子博士、太子率更令。不久領大著作,掌國史,為知《梁史》事兼東宮通事舍人,後以才學顯著,遷為黃門侍郎、光祿卿。太建十三年卒,詔贈秘書監、右衛將軍。至德二年,又贈右衛將軍。
4、斛律光
斛律光(515年—572年8月22日),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今山西朔州)人,北齊名將、軍事家。祖父斛律大那瓌,為北魏光祿大夫,第壹領民酋長,父親斛律金。
斛律光年少時期善騎射,以武藝知名,在17歲的時候為高歡所欣賞,任其為世子高澄的親信都督,當時傳號為“落雕都督”。天保三年(552年),斛律光從征出塞,先驅破敵,多有斬獲,班師後被任命為晉州刺史。
大寧三年(562年)正月,北周遣將達奚成興等進攻平陽(今山西臨汾市),斛律光率步騎三萬擊敗之,追入周境,獲二千余口,升為司徒。
同年,周武帝遣尉遲迥、宇文憲等,號稱十萬大軍進攻洛陽,斛律光率五萬騎兵前往會戰大破之,斬獲三千首級,以死者堆積為京觀,升太尉,又封冠軍縣公。
5、宇文護
太昌元年(532年),宇文泰出鎮夏州,留下宇文護隨侍賀拔嶽。永熙三年(534年),賀拔嶽被殺害,宇文泰前往平涼,封宇文護為都督,隨宇文泰征討侯莫陳悅,將其擊敗。大統元年(535年),因迎接西魏文帝元寶炬有功,被封為水池縣伯,食邑五百戶。
大統(535年-551年)初年,加授通直散騎常侍、征虜將軍。又以參預定典樂之功,晉封公爵,食邑增至壹千戶。曾隨從宇文泰活捉竇泰,收復弘農,攻克沙苑,大戰河橋,每次均立下戰功,升為鎮東將軍、大都督。大統八年(542年),晉升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大統九年(543年)三月,在邙山之戰中,宇文護率領先鋒諸將被東魏軍包圍,都督侯伏侯龍恩挺身抵禦,才幸免於難。當時,趙貴等軍也已退卻,宇文泰於是撤軍。
宇文護因此而被免官,但很快又恢復原職。大統十二年(546年),加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晉封中山公,食邑增加四百戶。大統十五年(549年),出鎮河東,升大將軍。
百度百科-宇文護
百度百科-斛律光
百度百科-顧野王
百度百科-宇文覺
百度百科-宇文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