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又名秦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因為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樂淳樸典雅、古色古香,所以後來人又把它稱為“古箏”。
古箏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壹,它是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的方式之壹。
二、古箏的發展
在漫長的二千多年歷史進程中,經過歷代彈奏者和樂器制作匠的***同努力,古箏這件華夏民族的古樸樂器得以不斷改進,其發展趨勢和人類社會的事物發展規律壹樣,也是由“簡”和“繁”、“彈撥樂器”。
最初的古箏體積小,只有5根弦,後來發展到十二、十三、十六、十八,直到現在最多的有五十余根弦,目前慣用的則是二十壹根弦,又稱二十壹弦箏。
古箏在東南亞很多國家非常流行,在日本、朝鮮、新加坡及我國臺灣、香港等地可與鋼琴並駕齊驅,由於古箏的表現力豐富,韻味深長、色音淳美、古樸典雅,彈奏起來時若玉珠落盤,時若翻江倒海,跌宕起伏,變幻莫測,氣勢磅礴,令人陶醉。
三、箏體簡介
(1)箏頭、箏尾。大的壹頭稱箏頭,小的壹頭稱箏尾。
(2)嶽山:古箏分前嶽山、後嶽山,大箏頭處稱前嶽山,箏尾初處稱後嶽山。
(3)箏碼:也稱柱或雁柱,它是箏弦和面板的傳振支柱,箏碼可以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低,前後移動,以調整音質。
(4)箏弦:分鋼絲弦和尼龍弦,從高音到低音依次排列為1—21弦。
(5)箏的***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
四、坐姿
1、彈箏姿式分立式、坐式及盤式(盤腿、坐地)日本、朝鮮彈奏政者多采用盤式,我國常用坐式。
2、坐式要點
(1)坐在靠箏頭壹邊,身體右側與前嶽山延長線對齊、人體中線對第壹、第二個箏碼。
(2)箏上最高碼之頂端在彈奏者胸腰之間。
(3)坐距箏體約10—15厘米。
(4)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呈“丁”字形。
(5)上體平直,放松自然。
3、手形要求
兩肩自然放松,手腕放平,手呈半握拳狀,各手指自然彎曲,各關節凸出,不能踏陷,大指要立起與中指相對,彈奏時各關節往掌心運動。
134
5評論
踩
1條回答被折疊
古箏廠家批發哪家好?
根據文中提到的古箏為您推薦
要問古箏廠家批發哪家好?江蘇揚州找揚聲,揚聲民族古箏廠家批發我們用品質說話!
揚州市揚聲民族樂器廠廣告
1對1古箏陪練,嚴格的老師錄用標準 保障孩子練琴成果
根據文中提到的古箏為您推薦
VIP陪練采用真人老師在線1對1陪練方式,以科學陪練為準則,在線與孩子實時互動,讓孩子練琴不再枯燥!每節課都有陪練老師認真填寫的課後單,問題與演奏中的長處,讓家長放心!
上海妙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十分鐘有問必答
1211人正在問
古箏的歷史?
去提問
— 妳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古箏的壹般價格?聽聽古箏愛好者的分享
古箏多少錢百年傳承,手工制琴,琴廠直銷,沒有中間價,認準老字號,放心購買,質量保證。老財古箏天籟之音
廣告2020-10-08
古箏有哪些歷史?
古箏是我國古老的撥彈樂器之壹,形成流傳於秦地(主要是陜西、甘肅壹帶),盛行於隋唐。隨著歷史的變遷,流傳到全國及亞洲不少地區。史稱秦箏。對古箏的起源,說法不壹,主要有三種見解:第壹種認為:古箏淵源於瑟。唐趙磷《因話錄》記述:“古箏,秦樂也,乃琴之流。古瑟五十弦,自黃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後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爭之,又破為二。古箏之名自此始。宋代《集韻》中載有:“秦人薄義,父子爭瑟而分之,因此為名。古箏十二弦,蓋破二十五而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紀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樂道類集》中記載有:“……或雲:秦有婉無義者。以壹瑟傳二女,二女爭引破,終為二器,故號箏。”二人爭瑟,而產生了“箏”,僅是傳說而已。 第二種認為:古箏是由秦國名將蒙恬所造或蒙恬所改革。公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書勸秦始皇收回他對客卿們下的逐客令的壹段話中,有兩處談到古箏,即“彈古箏博髀”和“退彈古箏而取韶虞”。這在時間上比蒙恬發跡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古箏的說法是靠不住的。在《舊唐書.音樂誌》中,對蒙恬造古箏也持否定的看法。至於蒙恬改革箏的說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記載:“古箏五弦,施於竹如築,秦蒙恬改於十二弦,變形如瑟,易竹於木,唐以後加十三弦。”這壹段文字記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箏。 第三種認為:早期第三種認為:早期古箏是五弦竹箏,築身瑟弦。如:東漢應劭《風俗通》雲:“古箏五弦,築身而瑟弦。”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宋代徐鉉校定重刊本)中記載:“古箏,鼓弦竹身樂也,從竹,爭聲。” 從歷史材料看,早期古箏與築更為類似:都是築身,都是竹制,都是五弦。關於古箏的命名,在東漢劉熙《釋名》壹書中解釋為:“古箏,施弦高急,古箏箏然也。”這就說明古箏是由本身發出的“錚、錚”音響而命名的。古箏很可能來源於壹種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簡單樂器。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壹中國後的秦代。古箏、築、瑟的關系,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古箏築同源,古箏瑟並存。五弦竹制古箏演變為十二弦木制箏,築身筒狀***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古箏在我國有著古老的歷史淵源。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戰國時代,古箏就已流行於秦、齊、趙等國。其中以秦國最為盛行,故素有“真秦之聲”、“秦古箏”之稱。古箏流行於民間,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樂器。正如《戰國策.齊策》中壹段話所述:“臨淄甚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箏。”又如西漢桑弘羊《鹽鐵論.散不足篇》中所述“……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古箏鼓缶而已。”可見古箏在民間流行的廣泛性。古箏發展到漢代已出現了轉調。候瑾《箏賦》中記有:“於是急弦促柱,變調改曲。”是采用移動古箏柱來轉調的。 十三弦古箏,在隋代就已流行,隋文帝開皇雅樂中首見載有十三弦古箏的使用。隋代古箏的演奏中也用了移柱轉調的方法:“促調轉移柱”(王臺卿詩),“調宮商於促柱”(顧野王賦)。 古箏在唐代音樂中廣泛使用,並東傳日本。公元834年(唐文宗太和八年),日本遣唐使準判官藤原貞敏來我國從琵琶名家劉二郎學藝,二郎以女妻之,二郎之女是彈箏名手,6年後隨藤原去日本。公元889年(唐昭宗龍紀元年),唐代曾派遣彈箏博士皇孟學,率62人樂隊前往日本傳授箏藝,在日本朝中掀起彈箏熱,天皇和大臣也紛紛學習箏技。在此後的千余年裏,箏逐漸成為日本邦樂的主要樂器,產生了許多演奏流派和箏曲。現在日本正侖院珍藏的壹張經過修復的桐木箏,已成為世上罕見的唐制箏標本。 古箏在宋代也流行較廣。宋陳煬《樂書·宋史·樂誌》中記載:“本朝十三弦箏,然非雅部樂也。”明代已出現十五弦箏,但仍以十三弦箏流傳最廣。據明代《敦煌實錄》雲:“索函宗伯夷成善彈箏,悲歌能使喜者墮淚;改調易謳,能使戚者起舞,時人號曰:雍門周。” 清代的箏有了新的發展,值得重視的是,清代十四弦箏已用了七聲音階的定弦。在《律呂正義合編》中記載有:“箏似瑟而小,十四弦。……;各隋宮調設柱和弦以諧律呂,通體用桐木金漆,四邊繪金夔龍,梁及尾邊用紫檀,弦孔用象牙為飾……今箏十四弦則五聲二變為七,倍之為十四也”。這裏說的“五聲二變為七,倍之為十四也”,即指七聲音階定弦。另據記載,清康熙年間,曾有人用箏等四種樂器在宮廷合奏了康熙根據琴曲改編的“平沙落雁”。當時還有人用箏獨奏了變調“月風兒”。箏此時也廣泛用於民間器樂和說唱音樂中。到了清末,箏發展為16弦。在廣東,有人借鑒揚琴,將銅絲弦用於16弦箏上,替代使用了2000多年的絲弦,從而使箏的音色發生了鮮明的變化。這種幾弦箏壹直延用至今,本世紀30年代,箏才使用鋼絲弦。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古箏逐漸流傳到全國不少地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風格和地方流派,如河南箏、山東古箏、潮州古箏、客家古箏等。在延邊朝鮮自治州,箏又演變發展為伽揶琴。古箏還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傳統古箏曲據記載可查到漢代的《陌上桑》及民間流傳的《天下大同》、《寒鴉戲水》、《高山流水》、《出水蓮》、《錦上花》等。在民間流傳的有手抄二四譜記錄的箏曲,但是壹直沒有正式的箏譜出版,直到1930年,才有梁在平先生編著的《擬箏譜》壹書出版。 古箏不僅用於獨奏,還在傳統民間器樂合奏和地方戲曲的伴奏占有重要位置。如《弦索十三套》、《河南板頭曲》廣東潮州音樂的傳統合奏中都有箏。河南曲劇中箏是不可缺少的主奏樂器之壹。陜西《榆林小曲》也有箏伴奏。 近年來,古箏的演奏藝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古箏的改革也進行了多種實驗,制作了多種優質精美的箏(如四川箏、上海箏、蘇州箏);箏的轉調也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已經改革了幾種轉調箏(如營口張力轉調箏,沈陽音樂學院移碼轉調箏,蘇州截弦轉調箏,上海音樂學院蝶式箏),這些轉調箏擴大了箏的表現力,使箏更便於參加合奏和伴奏。
140瀏覽2019-07-30
古箏的歷史文化?
古箏,原名叫箏,也叫秦箏。因它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歷史,故後人冠以“古”字,稱為古箏。我國歷來對古箏很推崇,稱古箏為民族樂器中的瑰寶,雅俗***賞的奇葩,群聲之祖,萬樂之師。漢《古詩十九首》中有句:“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之神。”漢侯瑾《箏賦》有句:“苞群聲以作主,冠眾樂而為師,移風易俗,混同人倫,莫有尚於箏者矣。”魯迅有《贈人》(其二)詩:“秦女端容理玉箏,梁塵踴躍夜風輕,須臾響急冰弦絕,但見奔星勁有聲。”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對中國的古箏也非常推崇,稱古箏為神秘的樂器,稱它彈奏出的樂曲為神奇的音樂。 古箏屬於弦鳴樂器,按其演奏技巧來分,屬於彈拔類樂器。它的外形古樸典雅美觀大方,音色優美圓潤清麗明亮,音量大而不噪。它有著極強的表現力和強烈的感染力,能充分表現民族風格濃厚的樂曲內容。用古箏彈奏出的樂曲,柔和優美,清麗和諧,余音繞梁三日而不絕,深受人們的喜愛。 箏和箏名之由來,眾說紛紜。歷史上曾有黃帝摔瑟而有箏之說。唐代趙璘的《因話錄》中記載了這樣壹個故事:黃帝命令宮女鼓瑟,宮女用瑟彈奏了壹非常傷悲的曲調,使黃帝動了傷感,流淚不止。黃帝不能自制,把宮女的瑟舉起擲地,摔成兩截,使原來的五十根統的瑟壹分為二變成兩臺二十五根弦的瑟。於是後人稱二十五弦瑟為箏。歷史上還有姊妹分瑟為箏之說。《樂道集》卷二中記載:“秦女姊妹爭瑟,引破終為兩片,其壹片十三弦,為姊分,其壹片十二弦,為妹分。秦皇奇之,立號為箏。”後來,還有父子爭瑟壹分為二而得箏名,兄弟爭瑟壹分為二而得箏名之說。這些箏名由來之說有無道理,暫且不說只是有壹點是可以肯定的,箏是由瑟演變而來的。 秦箏之說源於何處?秦相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寫道:“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聲也。”意思是說,敲打瓦罐和瓦盆,邊彈箏邊拍著大腿打拍子,唱起嗚嗚呀呀的歌,使耳目歡快,這才是真正的秦國的音樂。李斯把箏看作是秦地特有的樂器,把箏聲看作是秦國音樂的重要標誌。《史記?荊軻列傳》中記載:“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這段記載意思是說,太子和賓客們知道了荊軻刺秦王這件事兒,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子送荊軻。到了易水之上,祭了路神後上路,高漸離擊築,荊軻跟著唱歌,聲調蒼涼悲哀。送行的土大夫都流下眼淚哭泣。這裏說的築,根據《風俗通義》中的記載和《說文解字》中的解釋,可能是箏。早期箏和築極相似,文人常把箏築混為壹談。由此可以看出,在戰國時期,古箏在秦國相當流行,而且在樂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就是後人稱箏為秦箏的原因。古箏最初是靠彈箏人自身指甲彈奏的。為了提高彈奏質量,增大彈奏力度和彈奏音量,彈箏人采取了以假甲取代指甲的辦法。古箏演奏技巧上的發展變化,較之其他樂器都大,尤以近三十年為最大。最早的古箏演奏技巧是很簡單的,兩手分工極為明確,右手彈奏,左手按弦。曲調也極為簡單,基本上是慢節奏單旋律。隨著時間的推移,古箏曲目難度越來越大,彈奏技巧越來越復雜,表現力越來越強,表現內容越來越豐富,經歷了從單手簡單彈奏到雙手復雜彈奏,從簡單彈拔按弦技巧到復雜彈拔顫按推揉技巧的發展過程。
100贊·6,137瀏覽2017-09-25
古箏的來歷是什麽?
古箏是壹件古老的漢民族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有說法為,箏是戰國時的壹種兵器,用於豎著揮起打敵人,還有壹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眼下人們見到的箏都是以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態優美,並附有裝飾。 漢代應劭《風俗通義》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從應邵的《風俗通》2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4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7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應劭《風俗通義》說,箏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麽樣式,歷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壹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厘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壹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器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箏、築、瑟的關系,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弦竹制箏演變為十二弦木制箏,築身筒狀***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根弦,弦軸裝置在與碼子平行的面板左側,弦質為金屬(鋼弦或銅弦),演奏時壹般右手戴玳瑁甲片(即指甲)。調弦定音為五聲音階(即首調)三個八度音域,多用G調或D調,F調、C調或A調較少使用。[1] 發展 1965年,王昌元成功創作出了古箏曲《戰臺風》,《戰臺風》的出現,使古箏的演奏的技術、技巧,又進入了壹個新的高度,從而結束了古箏只能輕彈慢揉的時代,此曲中的掃搖四點、密搖、扣搖、刮奏等來制造臺風效果等技法,都是創新技法,提高且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 70年代,趙曼琴在演奏實踐中,創造使用了雙弦過渡滑音、和弦長音、快撥及1/5泛音等新技巧。並突破傳統的八度對稱模式,創立了由輪指、彈輪、彈搖等幾十種新指序構成的“快速指序技法體系”,使箏不須改變定弦即可單手演奏五聲、七聲及變化音階的快速旋律,為箏由色彩樂器進入常奏樂器行列奠定了堅實地基礎,代表作品有《打虎上山》、《井岡山上太陽紅》等。 ***4張 古箏 90年代以來,古箏創作迎來了百花爭艷的春天。《黔中賦》的演奏首次運用快速的左手技法而成為亮點;在這時期中,作曲家們參與箏曲創作,增強了創新力度,他們突破傳統五聲性調式的局限,吸收了日本琉球調式、都節調式的色彩,借鑒了梅西安人工調式的經驗,自行設計了許多新的調式,甚至創造了全新的“下方小三度加上方小二度”的調式色彩,每個八度分為三個環節,每個環節是壹個大三度音程,在每個環節上都可以演奏同主音大小調的調式。新的調式色彩和多調性連環疊置的定弦方法,促進了演奏技法的變革。如《山魅》(徐曉林)、《幻想曲》(王建民曲)、《箜篌引》(莊曜曲)、《溟山》(王中山曲) 等。在這些箏曲的定弦中,就為轉調準備了條件。不同音區還采用不同音列,使不同音區演奏不同的調式色彩成為可能,既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偏離,又有對傳統調式色彩的回歸。音程的變化又為新的音樂語言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而進入21世紀,湧現出壹批青年古箏演奏家,其中以王中山、翟誌榮、邱霽、袁莎、蔣周健、劉樂、鮑棟、宋心馨等老師為代表。多年來,這些演奏家多次出訪了德國、奧地利、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俄羅斯、比利時、瑞士、瑞典、匈牙利、波蘭、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使箏這件樂器走向了世界。 基本構造 古箏的統壹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采用河南蘭考的桐木制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調箏”等。 面板 壹臺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面板以陽面中段為最佳,陽面是指整株桐木置於水中,露出水面的壹面為陽面,去頭斬尾為中段,壹般以9-12年樹齡的桐木為最佳,尤以河南蘭考的桐木為最佳,沙土地,木質疏松,利於音質的傳導。 專業演奏古箏的面板以通紋為最佳,中音區紋理間距5-9厘米,高音與低音區間距1.5-2.5厘米為最佳,面板厚度高中低音的厚度壹般為9mm、11mm、10mm,眼下面板大多數采用弦切工藝。 琴弦 早期的琴弦以馬尾、鹿筋為原料,到了當下這段時期以尼龍鋼絲弦為主流,增加了音量,也提高了韻味,琴弦以德國進口鋼絲為主,含碳量均勻,壽命長,手感好,以五音不全牌、寶泉牌、敦煌牌為代表,較受專業人士歡迎。 箏碼 壹般來說紅木古箏配套紅木箏碼,楠木古箏配套雞翅木箏碼,紫檀古箏配套紫檀箏碼,亦有說法以色木為箏碼最佳材料,但是尚未有定論,箏碼要求紋理垂直向下為最佳,上嵌牛骨,擱弦槽壹般為對應琴弦的1/3深度為最佳。 古箏流派 傳統的箏樂早期被分成南北兩派,即“南箏”(潮州箏)和“北箏”(河南箏和山東箏),英國出版的《辛格羅夫音樂大辭典》的“中國音樂”詞條中寫道:“中國箏北方以河南、山東學派為代表,南方主要以潮州箏學派為代表。”[2] 隨著時代的發展,20世紀又在南北箏的基礎上分別衍生出其他幾大箏派,即“潮州、山東、河南和浙江”四大流派,到當代流派的區別已經很小了,幾乎每個流派都兼具各家之長。現壹般分為九派,正如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中國”,各派的箏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陜西箏 陜西箏:陜西地區是中國箏的發源地,但眼下“真秦之聲”的箏樂卻幾乎近於絕響,這裏有豐富多彩的戲曲和民間音樂,其間傳統的慣用樂器均不為少,但唯獨無箏或極少用箏;只有在榆林地區才用箏作為伴奏樂器,跟洋琴、琵琶、三弦壹起在榆林小曲的伴奏中出現。著名秦箏理論家、教育家曹正先生說,這就是“秦箏的余緒”。箏在榆林雖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榆林地處偏僻,文化比較落後,箏的技藝還停留在古法彈奏上,右手主要用大食兩指,左手滑顫音很少,這正是箏的最早奏法。箏在陜西地區已漸漸失傳,其傳譜傳人都無資料可尋。 20世紀50年代末,陜西秦箏學會會長、著名演奏家周延甲先生提出了“秦箏歸秦”的口號,從理論研究到彈奏技藝,從伴奏地方戲曲到編制秦韻風格箏曲,做了大量的工作,使陜西人民從新熟悉了箏。1957年,榆林箏名家白葆金參加了全國的民間音樂調演和陜西省第三屆民間戲曲匯演,並獨奏了《掐蒜苔》、《小小船》箏曲。1961年全國古箏教材會議在西安召開以及會議對陜西迷胡箏曲的肯定,都對秦箏在陜西的發展起了有力的促進作用。後來湧現了象《秦桑曲》、《姜女淚》、《香山射鼓》、《三秦歡歌》、《繡金匾》等優秀的陜西風格箏曲。西安鼓樂、秦腔和迷胡清曲等史料中關於箏的記載,給陜西箏人以啟示,又有箏名家曹正、高自成、王省吾等人的巨大努力,眾多箏同仁的幫助,經過近三十年的實踐,陜西已漸漸地恢復箏奏秦聲。 陜西風格箏曲的鮮明特色,首先是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二個變音的遊移性。七聲音階中的四級音編高,七級音偏低。所謂偏,當然不是半個音。這兩個音又遊移不定。壹般來說,是向下滑動緊靠下壹級音的;其次,在旋律進行上,壹般是上行跳進,下行級進的。第三,在彈奏時的左手按弦,使用大指較多,這是出於旋律進行需要而必然使用的技術。第四,風格細膩,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楚,激越中有抒情。已故著名浙派箏家王巽之先生談古箏流派時說“陜西派多抒情”,說明了陜西箏曲的風格特點。
21贊·27,161瀏覽2020-04-01
古箏的起源和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戰國時期,西北三秦地區有壹種古老樂器名叫瑟,當時有個叫宛無義的人,他彈瑟技藝非常高,他的兩個女兒也非常喜歡彈瑟。 有壹天,姐妹倆都爭著到父親那裏學習彈瑟,姐姐快壹步,先把瑟拿到手中。妹妹哪裏肯讓,趕忙跑過去,雙手抱住瑟,兩人妳拉我扯,互不相讓,忽然,“哢嚓”壹聲,完整的瑟被掰成了兩半。 這時,宛無義趕過來,他不由得楞住了,只見大女兒手中的壹半瑟是13弦,小女兒手中的壹半瑟是12弦。宛無義又急又氣,他忙把兩個女兒手中的瑟拿過來。宛無義唉聲嘆氣,左摸摸,右看看,用手指把弦壹撥,讓他吃驚的是,半邊瑟竟然發出了更好聽的聲音。 宛無義早忘了責備兩個女兒,他把半邊瑟分別做了壹些修繕,結果這半邊瑟反而比完整的瑟更加好彈,聲音也好聽多了! 宛無義欣喜萬分,因為這種新樂器的由來是兩個女兒爭瑟,於是他便把半邊瑟叫做“箏”。從此以後,“箏”就在我國流傳開了。 箏也叫“古箏”,是我國古老的民族弦樂器,它屬於八音分類中的絲類樂器。古箏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非常好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人們喜愛。 古箏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嶽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嶽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等結構組成,其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可以自由移動,壹弦壹音,按5聲音階排列,最多擁有25根弦。 古箏,是先秦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是我國獨特而重要的民族樂器之壹。古箏是壹件伴隨我國悠久文化、在這片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 古箏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期,在當時秦國壹帶廣泛流傳,所以又叫“秦箏”。關於先秦古箏起源,漢代文學家應邵在他所著的《風俗通義》中記載: 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從中可知,先秦古箏形制應為“五弦,築身”,但是應邵也不知道是何人發明古箏的,他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就又為古箏起源添加了壹些神秘色彩。 還有,關於先秦古箏命名,自古說法也不壹致,壹直以來都有兩種說法。壹種說法認為古箏是先秦時期的瑟分劈而來的;另壹種說法是因古箏發音錚錚而得名。後來,宋代文學家丁度在他所著的《集韻》中記載了秦人“分瑟為箏”之說: 秦俗薄惡,姐妹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 但是這種說法並不可靠,因為就常識而言,瑟被分開就成了破瑟,怎麽能算是壹種新樂器呢?即便將破瑟修補成古箏,這恐怕遠比制作箏、瑟要難很多。還有,另壹種說法是古箏因為其發音性質而得名,這種說法依據是漢代經學家劉熙在他所著的《釋名》中記載: 箏,施弦高,箏箏然。 這便是說,先秦古箏因為其發音“箏箏然”而得名,這音色顯然是對瑟等樂器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箏與瑟聯系起來了。 其實,我國先秦民族樂器可以因為樂器來源命名,也可以因為研制方法命名,更可以因為其音色命名。其中古箏因為音色發音“箏箏然”而得名,這也是很自然的事。 先秦古箏盛行於戰國時期的“秦”地,後來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他所著的《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了這件樂器: 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叩缶、擊甕而就癥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可見,先秦古箏是“真秦之聲也”,這也是“秦箏”之名的由來。還有,在司馬遷這篇文章中,古箏與“擊甕、叩缶”壹起被列舉出來,這顯然不是為了文采,而是古箏本來就是先秦“樂舞”中的重要形式和內容,而秦國民間樂器,也是以古箏為主的。 還有,古箏這種樂器在戰國時期是專門用於宮廷音樂中的韶樂演奏的,它最初顯然不是民間樂器,因此,古箏最早是宮廷專用樂器, 它理當比缶、甕等古樂器高雅壹些。只是後來宮廷中已經開始用“韶簫”替代了古箏,這時候古箏才不再是宮廷樂器,逐漸在先秦民間發揚光大,開花結果。 還有,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