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族地區傳統民居的主流是規整的民居,以北京四合院為典型代表,具有對稱的布局。
自元代北京正式建都以來,四合院就和北京的宮殿、胡同、胡同壹起出現了。經過明清的不斷完善,終於成為壹種典型的模式。四位壹體是指圍繞東西南北形成的“口”形。北京正規的四合院壹般坐東西胡同,朝南。
經過數百年的建設,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和細部裝飾都形成了獨特的北京風格。
2.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以永定縣客家土樓為代表。永定的土樓很有特色,有方形、圓形、八角形、橢圓形。它們主要由中心的壹個單層大廳和周圍的四五層建築組成。數量多,規模大,造型美。有人曾把它的圓形形容為UFO。
土樓是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屑建成的,堅固、安全、封閉,具有濃郁的宗族特色。樓裏有井,有糧倉。遇有戰事和土匪,壹旦關了城門,就要自給自足,食物和水還要持續幾個月。而且冬暖夏涼,抗震抗風。
3.皖南民居
皖南古村落是指位於安徽省長江至南山區壹帶的古村落,以西遞、宏村為代表。它們是具有相同地域文化背景和濃郁徽州文化特色的歷史傳統村落。
皖南山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民居特色鮮明。村落不僅與地形、地貌、景觀巧妙結合,而且體現了明清徽商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高雅超然的文化,使得皖南古民居的文化環境更加豐富,村落景觀更加突出。
4.窯洞
中國北方黃河中上遊地區有許多窯洞。在陜西、甘肅、河南、山西等黃土地區,當地居民在天然土墻上挖橫洞,往往連幾個洞,洞內加磚加石,建造窯洞。窯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涼、節地、經濟、省力,將自然和生活場景有機結合,是壹種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滲透著人們對黃土地的熱愛和眷戀。
5.蒙古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壹種房屋。建設和搬遷方便,適合畜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在古代,蒙古蒙古包被稱為拱頂、“氈包”或“氈帳”。隨著畜牧業經濟的發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圓頂或氈帳逐漸被蒙古包所取代。蒙古包有壹個圓形的尖頂,頂部和外圍覆蓋著壹兩層厚厚的毛氈。普通蒙古包,頂高10-15尺,墻高5尺左右,門朝南或東南開。包裏的四大結構分別是Hana(蒙古包圍欄支撐)、天窗(蒙古語“腦蓋”)、椽子、門。
6.幹柱式住宅
我國的雲南、廣西、貴州等少數民族地區基本都位於熱帶雨林地區,其傳統民居大多為幹欄式以適應環境。幹柱式住宅基本上是用木頭建造的。
所謂幹欄,就是把房子分成上下兩層,上面壹層住人,下面壹層沒墻住人,也沒墻養牲畜圈。早在六七千年前,河姆渡人就能建造幹柱式房屋。新唐書?南蠻傳:南平廖居東,四千多戶,癤子多。山上有毒草、沙虱、毒蛇,人住樓房,爬樓梯,叫甘蘭。南平就是現在的南川和綦江。
7.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壹種特殊類型的地方建築。是壹座集防禦、居住、中西建築藝術於壹體的多層塔式建築。
根據現有的證據,開平碉樓最遲產生於明末(16世紀),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發展成為壹個獨特的表達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和文化傳統的群體建築形象。這類建築群規模龐大,種類繁多,造型獨特,分布在開平市農村。
以中西合璧的房屋為特色,有古希臘、古羅馬、伊斯蘭教等多種風格。
8.西藏碉堡
藏族民居很有特色,藏南河谷的碉堡、藏北牧區的會計房、雅魯藏布江流域林區的木建築都各有特色。其中,最富有北方情調的是貂房。碉堡大多是三層以上的建築。底層為畜圈及雜用,二層為臥房及臥室,三層為佛寺及露臺。周圍的墻都是用碎石砌成的,窗戶很少,裏面還有樓梯可以上下,易守難攻,類似碉堡。窗戶多為梯形,漆黑色窗套,沿窗戶上緣建有屋檐。
9.哈尼蘑菇屋
哈尼族的蘑菇房,形似蘑菇,由土墻、竹架、茅草屋頂構成。屋頂有四個斜面。房子是分層的:底層關著牛馬,堆放著農具;中層用木板鋪成,分為左、中、右三個房間,中間有壹個四方形的火塘,常年煙火不斷;頂樓用泥土覆蓋,既能防火,又能堆放物品。
土石方是建築施工中的主要墻體材料。屋頂有平頂的“土棕櫚屋”和雙坡四坡的茅草屋。由於地勢險峻,缺少平地,平屋頂的房屋較為常見,既能防火,又便於屋頂曬糧,充分利用空間。
客人到了,熱情的主人會邀請妳圍坐在壁爐旁,讓妳吸壹口長長的水煙,喝壹杯熱騰騰的“糯米香茶”,喝壹碗可口的“悶罐酒”。趁著興高采烈,主持人打開嗓子向大家展示哈尼族有著哀牢山翠竹般條理分明的歌喉,並祝來賓好運友誼。
縱觀歷史,哈尼族遷徙的地方都建有蘑菇房。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改進,現在的蘑菇房既有傳統特色,又日臻完善。與巍峨的山峰、迷人的雲海、五彩斑斕的梯田壹起,成為哀牢山的壹道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