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真實的唐伯虎簡介?唐伯虎,原名---唐寅,字伯虎。 唐寅(1470—1523年),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 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字伯虎,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 桃花庵主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親 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聰明伶俐。20余歲時家中連遭不幸, 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規 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壹名“解元”, 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後遂絕意 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 請赴南昌半年余,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佯狂得以脫身而 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 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 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少年時代、考場風波? 唐寅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史籍。喜愛繪畫,稍長拜名畫家周臣為師,又與文征明同師沈周。16 歲參加童生試,經縣、府、院試,高中第壹名案 首。明弘治十壹年赴南京鄉試,中第壹名解元。 次年,唐寅進京會試,因涉嫌程敏政受賄案,貶 謫往浙江為吏。唐寅恥不就官,歸家後縱酒澆 愁,傲世不羈。
中晚年時期?唐寅31歲開始“千裏壯遊”,足跡遍及江、浙、皖、 湘、鄂、閔、贛七省,貧困之下以賣畫為生。唐寅擅 畫山水,及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筆法秀潤縝密、瀟 灑飄逸。“唐畫”為後世畫家所宗。傳世作品有 《騎驢歸思圖》《秋風紈扇圖》《山路松聲圖》等。 詩詞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 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塢,壹 生中的主要藝術作品也產生於此。唐寅晚年,精神空 虛,“皈心佛乘,自號六如”,思想趨向解脫頹唐,又將自 己的屋舍改稱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 享年54歲。山水畫唐寅此圖畫春山吐翠、流泉飛濺 的山谷內,兩位文士盤坐於臨溪的 磯石上尋幽晤談的情景。圖中高嶺 回聳,枯樹新枝,綻發嫩芽,透露 出春的消息。谷口懸泉如練,匯入 溪流,跳珠濺玉,泠泠有聲。環境 清雅出塵。兩位士人的侃侃而談, 平添了些許詩情畫意。畫風與正德 癸酉(公元壹五壹三年)所作的 《雲槎圖》相近,約為唐氏四十四 歲前後的作品。圖左上題自作詩壹 首:[春山伴侶兩三人,擔酒尋花不 厭頻。好是泉頭池上石,軟沙堪坐 靜無塵。唐寅。]《春山伴侶圖》《虛閣晚涼圖》遠處山巒起伏,泉流折疊 於茂林煙霧間。
近處濃蔭茂盛, 深掩茅屋草堂。旁有溪橋流水, 意境清幽。盛暑時節,兩三老 人,在此消暑談心,樂以忘憂。 此幅皴法學劉松年李唐,山石 輪廓線轉折處不露鋒芒,皴點 齊下,豐潤華滋。作者善於把 前人的技法融會貫通, 自出新 意, 自成面貌。《杏花茅屋圖》《杏花茅屋圖》是唐伯虎風景畫 中壹幅富有生氣的作品。畫中高 峻的山峰,疊疊泉流,搖曳的松 樹,布置合理,意境清遠,的確 能顯示唐寅的才子之風,同時又 體現了他那堅實的傳統繪畫功力。 山峰高聳,視野開闊。畫面左側 山崖陡立,下方巨石盤踞,雜樹 濃密,當中是茫茫的江水。巨石 林木間兩位高士在小橋流水邊上 對立交談。這種高人雅士山林隱 逸的主題正是中國文人山水藝術 追求的境界,也是文人山水畫的 藝術精神所在。唐伯虎的人物畫龍虎榜中第壹名,煙花隊裏醉千場。花蓮 柳花 不冠 知子 人道 已人 去衣 ,, 年日 年侍 鬥君 綠王 與宴 爭紫 緋薇 。。王蜀宮妓圖圖中自題:“蓮花冠 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 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 年年鬥綠與爭緋。蜀後 主每於宮中裹小巾,命 宮妓衣道衣,冠蓮花冠, 日尋花柳以侍酣宴。蜀 之謠已溢耳矣,而主之 不挹註之,竟至濫觴。
俾後想搖頭之令,不無 扼腕。唐寅。”畫中喻意此圖原名《孟蜀宮伎圖》唐伯虎簡介,俗稱《四 美圖》,由明末汪砢玉《珊瑚網· 畫錄》最 早定名,沿用至今。近經專文考證,當改 為《王蜀宮伎圖》,描繪的是五代前蜀後 主王衍的後宮故事。畫面四個歌舞宮女正 在整妝待君王召喚侍奉。她們頭戴金蓮花 冠,身著雲霞彩飾的道衣,面施胭脂,體 貌豐潤中不失娟秀,情態端莊而又嬌媚。 蜀後主王衍曾自制“甘州曲”歌,形容著 道衣的宮妓嫵媚之態:“畫羅裙,能結束, 稱腰身。柳眉桃臉不勝春,薄媚足精神。 可惜許,淪落在風塵。”唐寅創作此畫, 則旨主揭示前蜀後主王衍荒淫腐敗的生活, 寓有鮮明的諷喻之意。人生低谷秋來紈扇合收藏, 何事佳人重感傷? 請把世情詳細看, 大都誰不逐炎涼。秋風紈扇圖?畫中手執紈扇的仕女,高高 地挽起發髻,美麗端莊,亭 亭玉立,目凝遠方,圓潤的 臉龐上流露出壹絲悵然若失 的輕愁和憂郁,顯得無助和 無奈。美人可能從手中夏揮 秋藏的紈扇想到自身青春難 駐、世情可畏。作者將世態 的嚴酷和美人的悲慘境遇和 盤托出,發人深省。拿唐寅這幅《秋風紈扇圖》與以前 介紹的仕女畫,尤其是唐代的仕女 畫中的上層社會的貴族婦女相比, 唐寅筆下仕女小眉小眼的造型,整 體的文靜氣質,顯出了壹種窮酸氣, 因為他這些畫中的模特是當時社會 下層的那些青樓青樓女子。
唐寅因對仕 途絕望,縱酒,目睹青樓女子的不 幸生活,在欣賞中流露出對身份卑 賤的弱女子的同情。而且,這壹氣 質的變化貫穿在唐寅及至整個吳派 仕女畫的創作之中,並成為壹種典 型的樣式。唐伯虎的花鳥畫《枯槎鴝鵒圖》構圖用折枝法,枯木枝幹由右下方彎曲多姿地向上伸展,以枯筆濃墨畫之,蒼老挺拔。 以積墨法畫壹只棲於枝頭的八哥,正引吭高鳴,樹 枝似乎都在應節微動,從而顯現出自然界生命律動 的和諧美。禿筆點葉,壹兩條細藤與數筆野竹同枯 樹上的老葉畫在壹起,增添了空山雨後幽曠恬靜與 清新的氣氛。右上角題詩為:“山空寂靜人聲絕, 棲鳥數聲春雨餘。”詩畫映發,對象的神態和畫家 的情趣融為壹體,寄寓了超凡脫俗的思想。這幅畫在畫法上屬小寫意,壹路運腕靈便, 以書法人畫,以寫代描,筆力雄強,造型優 美,全畫筆墨疏簡精當,行筆挺秀灑脫,形 象饒有韻度,從中可以窺見唐寅在探討寫意 技法和開拓花鳥畫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樹。《枯槎鴝鵒圖》《雨竹圖》,畫面以二組濃葉為主枝,後出淡葉,再出葉數筆以 相呼應,葉均向下急趨,壹派雨打竹葉之勢。《自書詞》這是30歲以前唐伯虎簡介,他居住家鄉蘇州,與同年齡的文 征明交善,甚受文氏影響,故兩人書畫均很接近, 唐寅20余歲所繪《黃茅渚小景圖卷》(上海博物 館藏),湖石、平坡、樹叢均極似文氏細筆;書 法亦俱從趙孟頫入手,均結體端麗,用筆秀潤, 唐寅的《高人深隱圖》上款字,就極似文征明此時唐伯虎30歲至36歲, 科場被黜,妻子離異, 無奈藉詩文、書畫謀生, 其時書法上追唐人,力 求規範,尤宗尚顏真卿 的楷書,用筆凝重,圓 碩多肉,結體偏於長方, 雄強茂密,點畫橫細豎 粗,並吸納隸法,橫筆 收尾似“蠶頭”,捺筆 收筆中途之頓近“燕 尾”,極富力度,如唐 寅作於弘治乙醜(1505 年)36歲時的《落花詩 落花詩冊 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