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唐君毅“德治”思想及其時代價值

唐君毅“德治”思想及其時代價值

唐君毅“德治”思想及其時代價值

  摘要 :唐君毅德治思想的核心內容是道德之治,而道德是國家之大德與個人之小德的有機結合,其的核心內容是仁義禮智四德。而四德是個人修生養性以及人與人交往時待人接物的基本準則。它是人們要達到的壹種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四德具有自足性和與其他文化活動的相依性,因此其時代價值要在實踐中體現。

  關鍵詞 :唐君毅;“德治”思想;時代價值

  壹、唐君毅“德治”思想的核心內容

 唐君毅的“德治”思想的核心內容主要體現為道德。道德是人們內心確信的關於善與惡、美與醜、正確與錯誤的判斷和在這種判斷指導下的行為規則,從本質上說,道德更多地表現為信念和良心。道德建設就是要激發人們內在的力量自覺維護、創造良好的社會秩序。道德應為德治的核心內容。而基本善德(或道德品性,包括仁義禮智四德)又為道德的核心內容。它包括個人活動時之善德和與人交往時之善德。

 (壹)個人活動時之善德

 1、自己對自己之仁。它是自強不息,自己奮發,自勉向上,自力充沛有余及生機洋溢之善。這種善,最初只是壹種觀念,即通過人之活動之“慊足或不安之情……更順其活動,……(或)阻抑其活動。”並以此來判斷“吾人活動之善不善,而善善去不善之道德理性自我,或良知之呈現”。而有善不善的種類及各種類之善不善的觀念,是當我們對自己“所慊足之活動或不安之活動[1]的性質類別,有進壹步之察覺時才有的。而且人們最初所覺察的善之活動,是能成就促進其自身繼續與發展之活動。

 第二、自己對自己之義。即自己裁制自己,為另壹自己留地位;也即謂人雖從事壹種活動,而其心卻並未陷溺於此種活動。這種不陷溺之表現,在於自己在從事壹種活動時還能兼顧從事他種活動,或者在其從事壹種活動時,仍能在理性中了解其他活動之價值。

 第三、自己對自己之禮。即自己對將來自己之活動之尊重。因為敬事、遠見、預謀、謹慎,皆為壹善德。意思是當我們從事當前之活動時,不僅有此活動呈現在我們的自覺中,還要有此活動對於未來其他活動之促進引發之價值,呈現在我們的自覺中,這才是本次活動之理想意義的指向之所在。人們對當前活動的價值認識越深,對自己今後的活動的促進作用就越大。這便是對自己之禮。

 第四、自己對自己之智。即自己之保清明理性,以判斷自己。因為能保持清明之理性,與時作反省之本身,亦為壹善。壹個人常保持清明之理性來反省自己的每壹種活動,使其能普遍地為過去現在未來之我所承認,這就是壹個人貫通統壹的人格。因此,凡不為未來之其他活動設想,缺乏遠見預謀謹慎之活動;凡陷溺黏滯於壹活動,而不能在必要時表現斬截之斷制,使其他活動之繼起成可能之活動;凡懈怠而不求繼續之活動,皆為使不同時之自我之活動相阻滯隔絕,而妨礙不同時之自我之統壹貫通性,將被斥為不合理性,“為吾人所視為非而當改者”。為此,唐君毅認為“……心之虛靈、凈潔、平靜通達,時有自知之明,是人之清明之理性之時時在躬。”[1]

 (二)與人交往時之善德

 唐君毅認為,在人與人交往過程中的基本善德為仁愛。而人最初之仁愛表現,唯中國儒家認識最真。所謂愛人如己、推己及人之恕,有人己之差別觀念,雖然也是仁之表現。但這種表現,又落後於儒家所言之仁之表現。儒家所言之仁是壹種與“肯定人己差別相伴”之德,即禮、義與智,是涵蓋人我及以仁為本之超越的道德自我之呈現。這種道德自我是以承認人我之差別分際分位,抵消私欲,並代替“順私欲而只知有己不知有人,而排斥人於我之外,所造成之另壹種之差別”者。正因為承認人我之差別與分際分位,才使我們產生壹種“不願受人之侮辱、受人之爾汝,不肯食嗟來之食”的自尊之感覺。[1]

 總之,這種超自覺的自然合理之仁義禮智之表現,是仁義禮智之德之最初表現。其進壹步之表現,就是仁義禮智四德在實踐中的具體運用。

  二、唐君毅“德治”思想的運用

 唐君毅的“德治”思想是在不斷的道德活動中彰顯出來的。四德是人們主要之德行,但並非人的壹切德行。因為人們的每壹個善行善念,都有所關聯之情境並有其特殊性,因此,這些善都可以是壹種特定之善。而壹切特定之善,只要不與其他特定之善相違,就可以成為普遍化而合理的善。因此,人之道德自我,都有無窮合理的善德,不甚枚舉。但在通常的實踐中,道德活動都具有雙重性:

 (壹)道德活動的自足性

 壹個人的道德,壹方面是無盡的表現,而另壹方面則是對自覺道德生活的絕對滿足,“處處求諸己而外無所待,內無所憾者”。這與人的文化生活不同。

 人的欲望生活,不能外無所待。因為欲望自我根本為向外要求外境,才能滿足的。而人的文化生活不能無所憾,是因為文化活動是自覺欲實現壹客觀價值的活動。道德之價值,實現於人之人格之內部,而非實現於人之人格與外物之關系。雖然人們在沒有道德生活之前,有自然生活,有文化生活,這種自然生活、文化生活,可自然地表現為道德價值。但這種道德價值是針對他人,而非針對自己的,是壹種非自覺的,人力不能改變其善與不善的。只有自覺的道德生活開始時,才是道德理想建立之時。當然,人之道德理想,常包含壹文化理想。此理想之實現,必須依賴於壹外部條件的實現。

 (二)道德活動與其他文化活動的相依性

 凡脫離文化價值而實現之道德活動雖然能使個人無憾,但對他人及社會道德的促進則是有憾的。因為,人的最高的個人道德意識,必包含促進他人及社會之道德的意識。因而為求他人及社會道德之促進,我們不能不求文化價值的實現,自覺地在其道德活動中,包含文化價值之實現之理想,也不能排斥文化活動於道德活動之外。因而,真正最高的道德活動,應自覺地為促進社會道德,從事文化活動,以實現文化價值。

 如果無其他文化活動,人與人之道德活動,就會缺乏客觀的統壹聯系交會之諸媒介或象征,而不能相知以互充實其道德生活,亦不能有具備各種文化氣質之人格之德性之形成。因此,我們欲求促進社會道德,實現客觀之道德精神之統壹體,為社會形成具備各種文化氣質之人格,就應當使人有不同的文化生活,謀求創造未來文化的同時保存過去文化。況且,我們要體驗社會中其他人之道德,了解客觀的道德精神之統壹體之存在,了解不同的人格,也只有通過人類所有的公***文化活動,***同欲實現之文化理想、文化價值及客觀的文化表現,來體驗和了解之。因此,我們所謂最高之道德活動,應包含促進社會道德而從事實現文化理想、文化價值之文化活動。這就是中國儒者所謂善良之禮俗。而我們最高的生活就是文化的道德生活,或道德的文化生活。

  • 上一篇:古代銅鏡怎麽制作?
  • 下一篇:古代最流行的娛樂形式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