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第七個皇帝和政治家。唐太宗的曾孫,武則天的孫子,唐睿宗的第三子李旦,唐玄宗的母親趙承鬥(竇德妃)。玄宗個人素質過硬,善騎射,性情歷多才多藝。外號:阿藏(和曹操壹樣)。唐玄宗李隆基出生於685年9月8日。神龍元年(705),李習安登基,重建唐朝,但政治把手落到韋伯斯特女王手裏。中宗死後,侯偉為了年幼的皇帝,立文王李重茂為帝。71年7月265438日(景隆四年六月二十日),臨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女兒)聯合發動宮廷政變,殺死了魏如昀和安樂公主,把父親唐睿宗李旦抱了回來,被父親立為太子。712年(延河元年)八月,宗瑞被調任太子,退位為太上皇。李隆基即位,改元先天,是為玄宗。不久,太平公主欲發動宮廷政變廢掉玄宗。和郭、王茂忠、高力士等人在前兩年(713)主動出擊,賜太平公主死罪,殺光對方,改開元。玄宗開元年間,社會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後來被稱為開元盛世。唐玄宗後期貪圖享樂,寵信重用李等奸臣,最終導致安史之亂和唐朝的衰落。他從712年到756年在位44年。
文化成就
書法
《舊唐書》說玄宗“精於音律,擅寫八分”。書法工整、清晰、美觀。它在唐代書法中占有壹定的地位。唐竇儀《舒舒賦》雲:“開元應幹,靈動,有雄渾之氣,碑雄偉。他思如泉湧吐風,筆為海吞鯨。”《古今法律書館》雲:“唐·黃明公分八章草,豐饒蔥郁。”他傳世的著作有《石臺小經》、《鷂頌》等。《石臺孝經》建立於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這塊碑由四塊組成,每塊高590厘米,寬120厘米。唐玄宗李隆基親自作序、批註、合並,恒力加封。現存於陜西省Xi市碑林博物館小靜閣。銘文和隸書遵循韓立的規則,略有變化的方法,這是豐滿的,清爽的,充滿了唐代精神。石碑堅固而薄,至今光亮如漆。《孝經》是孔子的學生曾姬神關於他和孔子的問答。主要內容是孝和孝。石碑呈長方形,為細石合成雕刻而成,具有墨黑和光亮的顏色。方額之上,方額左右各有浮雕動物,上下雕雲,上承蓋壹石。石頭邊緣雕刻著美麗的卷雲,頂部形似山。碑下有三層方形臺階石,稱為石臺孝。石臺的三層和四面都有線條雕刻圖案,尤其是最低壹層,布滿了繁茂的蔓草和威武的獅形怪獸,為唐代所用。這兩種不協調的動植物很難組織在壹起,但作者將蔓草來回雕琢,如風如雲般湧動,既使畫面和諧,又突出了怪獸的力量。整個結構給人壹種有力、活潑、蓬勃的感覺。這是盛唐藝術的精髓。《石臺孝經》隸書拓片題寫後,原址在唐代長安五本坊國子監,神福元年移至唐代尚書省西隅(今安社會路),第五年移至北宋(1090),因尚書省“地處窪地,遷官學”。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碑林中最早的展品。《烏鴉頌》是壹部可疑的雙鉤書,作者是壹位宮廷書法家。紙質書。長26厘米,寬192厘米。行書,40行,337字。有宣和、內府書印、蔔曲江印、金夫書、吳婷、石渠寶藏、嘉慶、宣彤禦寶等藏品和印章。曾被宋宣和內府、王宓、和清內府收藏。現在被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此帖書法,起筆收筆,高大獨特。從整體來看,書法蒼勁有力,渾厚蒼勁,具有典型的唐代風格。這本書是在“二王”之間出版的,逐漸變胖,模仿傳統家學。向過去的幾代人學習。清代楊守敬《學記》:“明帝之碑,已成成熟學派。此帖柔軟有骨,可自傳。”此賦是唐玄宗書法墨跡傳世的唯壹壹部獨本,是唐代稀世珍品,堪稱人間瑰寶。[1]
曲藝
梨園,最初是唐朝首都長安的壹個地名,是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同義詞,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在這裏教授藝人。“梨園”的由來,在清代學者孫星衍(1804)的《武縣寺誌》中有記載:“我到京師,見寺神(指玄宗)。相傳唐玄宗年間,耿之子雅山“衣羽舞”賜姓李,慈於宮中教子。光喜梨,所以遍地都是梨樹,所以叫梨園。後人視其為音樂之父……”梨園的由來,在現代李有白的《梨園論》中也有考證。在唐中宗,梨園只是皇家禁苑中與棗園、桑園、桃園、櫻桃園並存的壹個果木園。郭牧花園裏有送別廳、酒亭和體育場,是皇帝、皇帝的親屬和貴族們宴樂的地方。後來,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大力倡導下,梨園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從壹個單純的果樹果園變成了壹個可供歌舞戲曲表演的梨園,成為我國歷史上第壹所綜合性的“藝術學院”。李隆基本人擔任過梨園的崔公(或雅公),相當於現在的校長(或院長)。據史家考證,梨園中最著名的作品《彩羽》是由"胡系新聲"引進,唐玄宗潤色而成,標誌著漢樂與胡樂融合發展的最高成就。唐詩說“開元皇帝什麽都有,只可惜時代這麽快,三鄉望仙山被還五彩羽”。據說唐玄宗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唱歌和跳舞。6歲時,祖母武則天在宮中舉行盛大宴會,他即興表演了歌舞節目《長生女》,深得皇室和大臣們的贊賞。唐玄宗當了梨園的“校長”後,十分珍惜藝術人才,經常把他們聘到皇家戲班,編輯、樂師、表演藝術家雲集宮廷。當時翰林學士李白寫了《清平調》、《雲要衣裝,花要容》、《春風吹門檻》等三首歌,揭示中國之富庶。不遇玉山頭,月下見瑤臺”。著名的女演員有李龜年、雷海慶、黃贊綽、公孫大娘和李賢河。玄宗經常為梨園寫劇本,有時還親自在劇中充當小醜。哪裏有小醜演,哪怕角色卑微,他也會以黑粉色出場。中國傳統戲曲中小醜面部的獨特而生動的素描,與梨園創始人唐玄宗在表演中不便表現真實面目有關。作為壹國之君,在舞臺上出醜是不尊重人的,所以表演的時候特意在臉上掛壹小塊白玉遮臉。後來,白粉塊成了歌劇舞臺上的小醜臉。因為醜角是唐玄宗首創的,所以醜角在梨園壹直有著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以前,無論妳唱得多好,演技多好,戲班的地位都是第二位的,但小醜演員才是老大,因為尊重“醜”就是尊重皇帝。有了這種情結,老戲班衍生出壹套奇怪的規矩:在戲班裏,任何人都不能坐在後備箱、道具箱等地方。,只有小醜才能坐。在表演之前,小醜演員不畫臉,其他演員不會化妝,也不會勾臉。廟會唱戲,戲班要敬“神”,大家都要磕頭跪拜。只有唱“醜”的演員,不分年齡、性別、輩分,可以不鞠躬、不鞠躬、不磕頭。過去,許多劇院、舞臺、劇場和表演場所的後臺都設有唐玄宗的泥塑或木雕。演出前後,演員要向先人塑像行禮鞠躬,小醜演員要獨自磕頭跪拜,感謝先人的身份和地位。唐玄宗是壹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精通音律,通曉八音(即金、石、絲、竹、木、土、皮、木)和當時各種民族樂器。他首創用羯鼓和手板指揮其他樂器,使其節奏和諧統壹。從前,劇團演出時鼓手坐的地方叫“九龍口”。戲班裏沒人能坐這個位子,只有鼓手才有資格坐,因為玄宗打鼓。弦戲(禦戲)分配角色時,叫“老狼”扮演天子,“老狼頭盔”扮演王冠。玄宗稱演員為“戲子”,排在“天子”、“太子”、“大師”之後,可見戲子壹開始的地位之高。後來,宋代“梨園弟子”在河南開封朱仙鎮建了壹座“王堂廟”,又稱“老狼廟”,把唐玄宗奉為“神”,以示尊敬和紀念。弟子住在這裏,排練集合,凡是正宗的“禦用戲曲”,都有固定的住處和排練場所。其他戲曲藝術家或表演團體也經常來此朝拜。他們都尊玄宗為祖師,稱“禦戲”演員為大師,從不逾矩。到了1940年代,朱仙鎮的老百姓迎來了去那裏演出的濮陽大仙戲(禦戲)劇團,到處告訴他們:“禦戲進鎮了,不要說瘋話。”如果有迎廟會,主持人會親自帶著香燭給“爺爺”(唐玄宗)跪拜,然後邀請弦劇團的主持人前往。其他劇種和弦戲對戲,要等弦戲開始。弦劇自稱“禦劇”“梨園”正宗,以示不辱玄宗聖人。唐玄宗在開元、天寶年間創辦了“梨園”戲班,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表演水平最高的第壹所民族戲曲學校。他開創的“梨園”小醜表演藝術,由粗到細,由簡到全,由低到雅,形成了滑稽、幽默、滑稽、典雅、大方的戲曲魅力表演藝術,為小醜的歷史增添了光輝的篇章。“宮女白發,辯玄宗盛況”。唐玄宗的故事壹直被後人津津樂道。他壹生前期,勵精圖治,睿智有為,開創了盛世新世紀;後期沈溺於荒政,昏庸得驚人,使唐朝衰落。他是歷代帝王中頗有爭議的人物,可以說蓋棺定論還沒有。[2]
[編輯本段]後人的評價
唐玄宗統治初期,大力治理,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封建社會空前繁榮。但他在位後期,縱情聲色,奢靡無度,重用奸臣,政治腐敗,最終爆發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的衰落。所以,唐玄宗是壹個功過突出的歷史人物:(1)唐玄宗統治初期,註重選拔地方官員,親自考核縣令,辭退無能之人。任命姚崇、宋敬為丞相,他們有才能,有責任心,敢提意見。由此,社會穩定,生產發展,經濟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開元史聖”。(2)高度重視邊疆地區的管轄,封粟末大托榮為“渤海郡王”,設渤海、黑水都督,封南詔皮洛格為雲南王,回鶻語古力佩洛為“懷仁汗”,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壹。(3)改革兵制,變官兵制為募兵制。(4)唐玄宗末年,楊貴妃嬌生慣養,終日飲酒作樂,不理政事,奸詐的李和楊在政治上高度腐敗,導致安史之亂。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對農業生產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人民流離失所,使唐朝由盛轉衰,唐朝開始走向衰落。(5)唐玄宗對唐朝的高度繁榮起了重要作用,但他的晚年也給唐人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他是壹位功勛卓著的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