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JS/jian/jian-index.htm
-
在17世紀至18世紀初路易十三世和路易十四君主專制的鼎盛時期,法國開始倡導古典建築風格,建造了許多古典建築。古典建築造型嚴謹,古典圓柱運用廣泛,室內裝飾豐富。
法國古典建築的代表作品是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的宮殿建築和紀念廣場建築。在此期間,法國王室和有權有勢的大臣們建造了分離大廳和花園,被其他歐洲國家所模仿。
隨著古典建築風格的流行,巴黎在1671建立了建築學院。學生大多出身貴族家庭,他們鄙視工匠及其技藝,形成了崇尚古典形式的學院派。學術建築和教育體系壹直延續到19世紀。學院派關於建築師專業技能和建築構成藝術的理念統治了西歐建築事業200多年。
法國古典建築的代表作品有巴黎盧浮宮東立面、凡爾賽宮、巴黎殘疾人醫院新教堂等。凡爾賽宮不僅創造了宮殿的新造型,而且在規劃設計和造園藝術上也被當時的歐洲各國所模仿。
傷兵醫院新教堂,又稱傷殘軍人新教堂,是路易十四時期軍隊的紀念碑,是法國17世紀典型的古典建築。新教堂與舊的巴西利卡式教堂的南端相連。平面呈正方形,中心頂部覆蓋著三層貝殼的穹頂。外觀呈拋物線狀,微微凸起,頂部增加了文藝復興時期使用的照明亭。穹頂下的空間是壹個希臘十字架,有四個等長的臂,四個角上有四個圓形的祈禱室。新教堂立面緊湊,穹頂頂部距地面106.5米,是整個建築的中心。方形的教堂本身看起來就像穹頂的底座,更增添了建築的莊嚴氣氛。
18世紀上半葉和中葉,全國性和紀念性大型建築的數量比17世紀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舒適安靜的城市住宅和小巧精致的鄉村別墅。在這些房子裏,漂亮的沙龍和舒適的客廳取代了豪華的大廳。在建築外觀上,雖然巴洛克式的教堂風格很快被其他建築模仿,但巴黎建築學院仍然是這壹時期古典主義的大本營。
當時著名的建築包括和諧廣場(也譯為協和廣場)和南錫市的市中心廣場。後者由縱軸上的三個廣場組成:北面的政府廣場呈長方形;南面是斯坦尼斯拉廣場,長方形;中間是壹個狹長的廣場。廣場群是半封閉的,其空間組合多樣而和諧。廣場上的樹木、噴泉、雕像、圍欄、橋梁、凱旋門、建築也很協調。
中國建築中具有美學價值的特色形式和風格。從先秦到19世紀中葉,基本上是壹個封閉獨立的體系,兩千多年來風格變化不大,壹般稱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
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社會性質的變化和外國建築特別是西方建築的大量出現,中國建築與世界建築有了更多的接觸和交流,建築風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壹般稱為中國近代建築藝術。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
中國古代建築藝術成熟於封建社會。是壹個歷史最悠久、分布區域最廣、風格最明顯的獨特藝術體系,以漢族木構建築為主,也包括各少數民族的優秀建築。中國古代建築對日本、朝鮮、越南古代建築有直接影響,17世紀後對歐洲也有影響。
藝術特色
與歐洲古代建築藝術相比,中國古代建築藝術有三個基本特征:
審美價值與政治倫理價值的統壹。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建築還在維護和加強社會、政治和倫理制度以及意識形態方面發揮作用。
②植根於深厚的傳統文化,表現出鮮明的人文精神。建築藝術的所有元素,如尺度、節奏、構圖、形式、人物、風格等,都是基於當代人的審美心理,能被人欣賞和理解,沒有跌宕起伏、怪異莫名的形象。
③整體全面。古代優秀的建築作品幾乎都調動了當時所有可能構成建築藝術的因素和技法,形成壹個整體形象。從整體環境到單體住宅,從外部序列到內部空間,從色彩裝飾到附屬藝術,每壹個部分都不是可有可無的,如果去掉其中壹個,整體效果就會受損。
雖然中國的古建築類型很多,但可以歸納為四種基本風格。
(1)莊嚴的紀念風格。大多體現在具有特殊含義的禮制祭祀建築、陵墓建築和宗教建築中。其特點是簡單的群體組合,突出的主體形象和象征意義,對整個建築的尺度、造型和意義有壹些特殊的規定。比如古代的明成殿,皇帝的陵墓,大型祭壇,還有佛教建築中的金剛寶座,環壇,大佛閣。
②典雅華麗的宮廷風格。多體現在宮殿、宅邸、衙門以及壹般的佛寺、道觀。其特點是序列組合豐富,主次分明,群體中各建築大小組合恰當,符合人們正常的審美標準;單座建築造型比例嚴謹,尺度適宜,裝飾華麗。
③友好宜人的住宅風格。主要體現在壹般住宅中,包括大廳、商店等人們最常使用的建築。其特點是序列組合與生活緊密結合,尺度宜人不曲折;內斂的建築,簡約的造型,精致的裝修。
④自由委婉的園林風格。主要體現在私家園林,包括壹些皇家園林和山寺。其特點是豐富的空間變化,建築的尺度和形式不拘壹格,色彩典雅,裝飾精美;更重要的是,建築與花草樹木、山川融為壹體,自然風光融入建築之中。以上四種風格往往體現在壹組建築中,如王侯府邸和部分寺廟,包括宮殿型、居住型和園林型三種,而帝王陵墓則包括紀念型和宮殿型兩種。
地方民族風格
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地域(尤其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和山區)非常封閉。因此,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建築都有壹些特殊的風格,壹般可以歸納為以下八類:
①北方風格。集中在淮河以北至黑龍江以南的廣大平原地區。群體規整,院落大,但規模適宜;建築造型不起伏,房屋低平,屋頂曲線平緩;多用磚瓦,木結構材料大,裝修比較簡單。總的風格是開朗大方。
②西北風。集中在黃河以西到甘肅寧夏的黃土高原。院子很封閉,房子很低,屋頂坡度低而平緩,相當壹部分建築采用平屋頂。很少用磚和瓦,用土坯或夯土墻,木質裝飾更簡單。在這個地區,經常有窯洞建築,包括坑窯和平券窯。總的風格是淳樸。但回族聚居區有許多清真寺,高大、屋頂陡峭、裝飾華麗、色彩濃厚,與壹般的民間建築有明顯區別。
③江南style。集中在長江中下遊的河網地區。群體密集,庭院狹窄。大中型群體(大宅、會館、店鋪、寺廟、祠堂等)較多。)在城鎮裏,還有建築物;小樓(壹般的房子和店鋪)自由靈活。屋頂坡陡,翼角高,裝飾精美豐富,雕畫多。整體風格美觀靈巧。
④嶺南風格。集中在珠江流域的山區和丘陵地帶。建築平面比較規整,庭院很小,房屋高大,門窗狹窄,火山墻多,屋頂坡度較陡,翼角比較傾斜。鄉鎮建築密集,封閉。裝飾、雕刻、繪畫豐富復雜,技法精細。總的風格是清淡細膩。
⑤西南風。集中在西南山區,相當壹部分居住著壯、傣、瑤、苗等民族。多利用山坡建房子,是幹柱建築,架空樓板。平面和造型相當自由,很少成群出現。梁、柱等結構構件外露,僅用板壁或地墊作為維護屏障。屋頂曲線柔和,拖了很久,屋檐很遠,鋪著木瓦或稻草。不太講究裝修。總的風格是自由靈活的。其中,雲南南部的傣族佛寺空間巨大,裝飾富麗。寶塔的形狀與緬甸相似,民族風格很有特色。
6藏式。集中在西藏、青海、甘南、川北等藏族聚居的廣大草原和山區。牧民住在棕色的長方形帳篷裏。村裏居民住的是碉堡,多是2-3層的小天井式的木質建築,外面是面包砌的石墻,上面是平頂的大墻。石墻上的門窗很窄,窗外是黑色的梯形窗套,頂檐有裝飾線條,很有表現力。寺廟很多,都建在高地上。它們很高,顏色很濃。他們還使用厚墻和平屋頂,並在關鍵部位突出少量斜坡。整體風格紮實厚重。
⑦蒙古風情。集中在蒙古族聚居的草原地區。牧民住在圓形氈包(蒙古包)裏,貴族的大氈包直徑可達10米,裏面有圓柱,裝飾華麗。□馬寺體現了蒙古族建築的風格,來源於藏族□馬寺的原型,吸收了周邊地區回、漢族的建築藝術手法。它既厚重又華麗。
⑧維吾爾風格。集中在新疆維吾爾族居住區。建築外部全封閉,平屋頂,內部庭院尺度友好,平面布局自由,有綠色點綴。房前有寬敞的遊廊,室內外有細致的彩色木雕和石膏裝飾。整體風格是外簡單單調,內靈活精致。清真寺和阿亞圖拉墓地是建築藝術最集中的地方,體量巨大,塔樓高聳,磚雕、木雕、石膏裝飾豐富精美。還采用了拱形券結構,富有曲線節奏感。
時代風格
由於中國古建築的功能和材料結構長期以來變化不大,形成不同時代風格的主要因素是審美傾向的差異;同時,由於古代社會各民族和地區之間的緊密性很強,壹旦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或者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發生了急劇的交融,也會促使藝術風格發生變化。根據這兩點,商周以後的建築藝術可以分為三種典型的時代風格:
①秦漢風格。商周時期,初步形成了中國建築的壹些重要藝術特征,如方方正正的院落、軸對稱布局、木梁框架結構體系、屋頂、屋身、基座組成的單壹造型等。屋頂在立面中占很大比重。但商周時期的建築也有地域和時間的差異。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建築風格因文化不同而不統壹。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兩種風格,即以齊晉為主的中原北方風格和以楚吳為主的江淮風格。秦統壹全國,將各國文化集中於關中,漢承秦文化,民族建築風格趨於統壹。秦漢時期的風格主要以都城、宮殿、墓葬、禮制建築為代表。其特點是:都城的劃分有規律,住宅巷和市場用高墻封閉;宮殿、陵墓是大群體,主體是高大厚重的梯田式建築;重要單體多為十字軸對稱的紀念型,規模巨大,形象突出;屋頂很大,曲線不明顯,但屋檐已經“倒”了;雕塑的色彩和裝飾很多,題材復雜,造型誇張,色彩強烈;重要建築追求象征意義,雖然有很多宗教內容,但都是能被人理解的。秦漢建築奠定了中國建築的理性主義基礎,倫理內容清晰,布局流暢,構圖工整規整,同時表現出壹種古樸、渾厚、明朗、濃烈的藝術風格。
②隋唐體。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建築風格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中原士紳南下,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隨著民族大融合,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傳入南方,也影響了北方和西北。佛教在南北朝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傳入的佛教文化對幾乎所有的傳統文學藝術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增加了傳統藝術的種類和表現手段,改變了原有的風格。同時,文人歸隱山林的生活情趣和田園山水詩的出現,以及江南美景的開發,正式形成了中國園林的美學思想和基本風格,也延續了浪漫主義的意境。
隋唐時期的民族統壹和與西域的頻繁交流,促進了多民族間的文化藝術交流。自秦漢以來,傳統的理性精神與佛教、西域的異域風情,以及南北朝以來的浪漫情調相交融,最終形成了理性與浪漫交織的盛唐風貌。它的特點是:都城氣勢恢宏,四四方方;宮殿、寺廟等大型群體的序列。寬廣而舒展,空間尺度很大;建築造型豐富,輪廓凹凸不平,裝飾華麗;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規模、形式、色彩極其豐富,呈現出中外文化緊密融合的清新風貌。
③明清風格。五代至宋代,中國封建社會的城市商品經濟大發展,城市生活的內容和人們的審美傾向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也改變了藝術風格。五代十國宋遼金元時期,中國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文化藝術再次交流融合。元朝對西藏、蒙古的開發和對阿拉伯文化的吸收,為傳統文化增添了新鮮血液。明朝繼元朝之後再次統壹全國,最終在清朝形成了統壹的多民族國家。中國建築最終在清朝(18世紀)的鼎盛時期形成了最後壹種成熟的風格。它的特點是,城市在規格上仍然是方形的,但城市裏封閉的小巷和市場變成了開放的街道,臨街的店鋪和熱鬧的集市;市內或周邊景點多,市民觀光的地方多;重要建築完全定型、標準化,但組序形式多樣,手法豐富;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建築和建築的質量和藝術水平普遍提高,形成了各地區、各民族的多種風格;大量私人和皇家的家林出現,造園藝術空前繁榮,造園技術最終成熟。總之,盛青建築繼承了前代的理性精神和浪漫情調,最終按照建築藝術的獨特規律形成了中國建築藝術的成熟典型風格——婉約大方、嚴謹典雅、機制清晰、富有人情味。
秦漢,隋唐,明清,基本上相隔的時間是壹樣的。它們是國家統壹和民族融合的三個時期,也是封建社會前、中、後三個階段的代表朝代。作為積極全面反映生活的建築藝術,這三種時代風格所包含的內容顯然遠遠超出了純藝術的範疇;建築藝術風格的典型意義及其反映功能顯然遠遠超出了建築藝術本身。
中國現代建築藝術
中國現代建築藝術是隨著封建社會的解體和西方建築的傳入而形成的。它的發展與各個階段的社會制度、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審美情趣有直接關系。主要表現為:
(1)傳統建築在數量上仍占優勢,但由於
新的審美趣味改變了建築風格和壹些藝術手法。
(2)現代工業生產和以公共活動為主導的新的社會生活產生了新的建築類型。
(3)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也需要相應的新形式。
(4)封建等級制度的廢除和社會制度的變化,從根本上動搖了傳統建築藝術賴以存在的許多重要的審美價值,建築藝術的社會功能發生了變化,要求創造出能夠體現新的審美價值和適應新的社會功能的新形式。
⑤傳統審美心理、新的審美價值和新的社會功能之間出現了新的矛盾。是否以及如何在新建築中體現傳統形式已經成為現代建築美學和藝術創作的核心問題。
面對上述社會變革和建築變革的復雜背景,中國現代建築呈現出壹些新的藝術特征:
傳統建築的園林和裝飾藝術出現了新的風格。在傳統建築中,由於審美趣味的變化,園林和裝飾藝術是最敏感的部分。19世紀中葉以後,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園林,以北京為代表的北方園林,大部分都得到了改造和重建。它們的共同傾向是建築比例大大增加,空間曲折多變,裝修復雜精致,相當壹部分變得繁瑣。建築裝飾壹般都是大面積雕刻,色彩艷麗,用料昂貴,題材擴大,技法細致。西方也有壹些巴洛克、洛可可的技法,壹些作曲藝術家也受其影響。
突出建築的類型和風格。
剛開始,近代出現的新型建築大多是直接照搬西方同類建築,西方建築大多有壹套基本定型。當時有殖民主義,古典復興,哥特復興,折衷主義等等。從哈爾濱到香港,從青島到喀什,機關、銀行、商場、大廳、公寓、住宅、學校等等。,都以基本定型的形式標註了自己的內容,而且是同壹類型。很少表現出當地特有的民族特色,甚至出現了北方建築深騎樓百葉窗(殖民風格)、南方建築壁爐(古典復興風格)的現象。但經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民族形式創造,大多也采用了古代(主要是清代)某壹時期的官方建築風格,使得廣州的民族建築形式與北京並無太大區別。80年代以後才更加註重地方特色,也就是所謂的地方建築風格。
單體建築重在表現外觀和造型。
現代建築打破了封閉內向的傳統建築審美觀念,註重表達空間意境,突出了公共性和開放性的觀賞功能,這與西方建築同時重視表達物理造型的審美觀念是壹致的。中國現代建築的藝術形式包含兩種內容。第壹,壹些大型的、有紀念意義的建築仍然非常重視造型藝術的社會價值,審美功能要求有很強的政治倫理內容,即以特定的形式表達壹定的精神意義。比如,銀行和海關往往采用莊重豪華的西方古典形式,以顯示其雄厚的財力;壹些政府機構和紀念建築吸收傳統形式,以顯示繼承傳統文化和弘揚國粹的精神。第二,大部分民用建築壹般只從審美趣味出發,壹方面追求時尚新奇,同時還受到傳統審美趣味的影響。19年底到20世紀初,洋氣的店面,洋學校,洋劇院,城市的弄堂,都是所謂中西合璧的形式。未來會直接采用西方更流行的形式;20世紀80年代以後,追求鄉土氣息已經出現,這與當代大眾的審美趣味是壹致的。
城市環境和建築群體突出了開放性。現代城市功能的快速變化對傳統環境藝術產生了根本性的沖擊,原有的群體序列藝術和環境尺度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新的功能,於是壹種全新的群體藝術應運而生。首先,不同的城市和街區對開放性和公共性的要求不同,有不同個性和風格的不同群體,藝術形象非常鮮明,比如北京的使館區,青島、大連、哈爾濱的行政區,上海、天津、廣州的金融商務區和高檔住宅區,南京、長春的政府機關,各大城市的新商業區。其次,隨著現代城市規劃理論的輸入,城市和街區的群體構成藝術也被引入,使壹些城市和街區出現了新的風格。最初是德式、俄式、英式、日式等新的小街區建設,後來擴展為整個城市的自覺統籌管理。20世紀初至30年代,中國各大城市進行了新的規劃,大多註重新的環境藝術構成和建築空間序列設計,特別是1929 ~ 1930的上海、南京規劃和1939的偽滿洲國新都(長春)規劃。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群體環境表現城市個性的藝術手法開始走向成熟,如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改造和廣州北部新區的開發就是突出的例子。80年代以後的新興城鎮建設更加註重群體藝術的價值,深圳、珠海、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衛星城和住宅小區,以及許多歷史文化名城,都有突出的個性特征和藝術表現。
時代的風格變化很快。從19世紀中葉至今,建築風格變化之快,遠超古代。同時,既有與西方建築風格並行發展的壹般類型,也有受中國本土社會文化制約的特殊類型。從藝術特征來看,後者無疑更具有典型的審美價值,也就是說,新內容、舊形式、中外建築形式能否以及如何結合壹直是現代建築風格變化的主線。尋求時代風格與民族風格相結合的方式壹直是建築藝術創作的主題。
=======================================
在世界建築發展的浪潮中,日本建築無疑是引人註目的。日本當代建築作為經濟、文化和科技相結合的產物,創造了建築史上劃時代的作品。日本當代的文學、藝術、音樂似乎都沒有達到日本當代建築那麽高的成就。中國建築界壹直關註著日本建築界的發展趨勢,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馬院士的《論日本建築》(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9版)是這壹領域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築隨筆》包括《日本建築文化的簡要分析――吸收與創造》和《日本建築國際化的第四次浪潮》等頗有分量的長篇論文,以及對葛覃賢三、黑川張繼和日本女性建築師的專題研究,還有《日本的田野博物館》、《日本的凱裏宮及其翻修》、《日本的鄉村景觀》、《賴特與日本》等問題。內容非常豐富,顯示了作者的淵博學識。這本書最吸引人的當然是作者對日本現代建築的步伐和新時代新發展的精彩闡述。馬認為:日本有著鮮明而濃厚的傳統文化,有著固有而獨特的建築觀,同時也有著對外來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創作方法上,日本有很多理論和流派。比如老壹代建築師藤吾村野,壹直與現代建築保持壹定的距離。而葛覃賢三則壹直致力於日本的現代建築運動,使其逐漸在日本建築界占據主導地位;磯崎新的視覺語言是在世界的語境中找出他認為合適的語言;黑川張繼想表達東洋思想中的現代日本主題;安藤忠雄最簡潔的清水混凝土質感體現了低技能——高手工技能。這些建築師的立場和方法各不相同,主要觀點有三種:壹種是研究提煉日本的特色,然後用現代方法實現。二是追求“無形”的普遍性,即如何以壹種模棱兩可的形式表達日本的精神。第三種是新的妥協方法,但有時候壹看就完全是日式風格,而且只是表面內容。在實際創作中,日本建築師常常在這些觀點之間搖擺、猶豫,試圖尋找新的結合點和新的出路。
本書討論的“日本建築的國際化”也是讀者感興趣的問題。20世紀80年代後半期到90年代初,日本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泡沫經濟”,出現了短暫的建築熱潮。外國建築師尤其是歐美建築師大量湧入日本建築市場,隨之而來的是日本建築國際化的“第四次浪潮”(日本建築史學家鈴木博的話)。在本書中,馬論述了日本建築國際化的第四次浪潮,並分析了深刻的外部和內部原因。從世界級大師到後起之秀,從建築設計到室內設計,從歐洲到美國,最引人註目的大師,如美國的格雷夫斯、彼得·艾森曼、曲密和貝聿銘,英國的福斯特、羅傑斯和斯特林,意大利的皮亞諾和羅西,瑞士的伯塔,都在日本留下了作品,說明日本已經成為世界上無數建築活動的中心和熱點。這壹波,正如鈴木博所認為的,追求的是壹種“當代性”,即既是舶來品又是與他國同等水平的內容,是日本建築與外國建築的“對等”。而馬則從另壹個角度認為,還沒有完全達到“平等”的程度,入門本身就是壹種學習,意味著要付出壹定的代價。這股浪潮將對日本建築產生深遠的影響。這種外來建築文化與日本本土建築文化之間有著復雜的內容。它們不僅在壹定時期內相互存在,而且會產生激烈的沖突,從而引起日本建築體系整體結構的變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建築界在吸收和創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值得中國建築界思考。隨著西方建築文化成為主流,日本建築界做出了強烈的反應,日本建築文化也因此成為當代世界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葛覃、磯崎新壹和安藤忠雄也成為國際知名的建築師。中國雖然掙紮了很長時間,但似乎未能在國際舞臺上發揮主要作用。整個20世紀,恐怕只有戴念慈壹個中國建築師能在世界建築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他是壹個有保守傾向的古典主義者(“保守”這裏指的是壹種文化態度,不是貶義)。然而,試圖創造中國現代建築的建築師未能解決世界性的問題,因此不被國際建築師所重視。追求創新的建築師有時會以“勇敢犧牲”告終。面對中國的建築現狀,日本建築的發展應該值得深思。
參考資料:
標題:日本建築隨筆(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學術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