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輩,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於表示家族 輩分 的字(多為名字中間的字),俗稱派。其意蘊為修身齊家,安民治國,吉祥 安康 ,興旺發達。字輩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國古代壹種特別的“禮”制,它壹直延續到現代。由於各種原因,自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後,字輩譜對世人變得陌生,這種現象在年輕壹代更是明顯。
古人有雲:“ 賜子千金,不如教子壹藝;教子壹藝,不如賜子好名 。”由此可見,古人格外重視取名,古代父母在孩子未出生時就會為孩子的名字冥思苦想。在古人看來,名字不僅僅是壹個人的標簽與符號,同時還承載著人的精氣神與情意誌,在壹定程度上能夠改善運勢與前程。
本文就來談談四川地區漢族過去的姓名字輩習俗與取名習俗。
漢族的姓名字輩習俗起源於東晉南北朝。當時,壹些大族子弟已流行以字輩命名。到宋元時期,字輩命名習俗已在很多地區普及。 七、八十年代以前 大多數四川人也按字輩取名,這之後 以後,字輩譜對四川人逐步變得陌生。
壹、字輩、族名與字號
(壹)字輩即通常說的字派、行第、派序,用以表明同宗家族世系血緣秩序的命名序列。
清代、民國時期,川人的姓名構成壹般是三個字。第壹個字為姓,這是始祖所傳,絕不能更改。第二字壹般為輩份字(也有少數家族將輩份字放在第三字)。第三字才由父母、通常是父親所取。
按字輩取的名字稱“族名”、“譜名”。
據《明史》卷壹百《諸王世表壹》記載:洪武年間,太祖見其子孫甚多,怕命名時出現重復,便對東宮及北王世系各擬定二十字,壹字為壹世,並規定,後人必須依世次輩份取雙名,上壹字按輩份取,下壹字則按“五行”偏旁(以金木水火土為序)取名。
明蜀王府鎮蜀二百余年,歷代蜀王皆按輩份取名,這對四川的取名習俗影響很大。到明代中晚期,四川已普遍推廣按字輩取名。如四川廣安蒲氏,至遲在其入川後的第五代,已按輩份取名。李家鈺將軍的先祖、洪雅李氏在明代也是按輩份取名的。清皇室也是嚴格按照字輩取名的,地方官及壹般百姓也爭相效法。
清代早期,外地移民入川後,相當壹部份人都以“始移民”的身份重新制定了“字輩譜”,也有壹部分人仍沿襲使用以前的字輩譜。有少數移民在剛進入四川時,原並沒按字輩取名,或者說原來沒有字輩,但過兩三代後,也定了字輩,讓後人按字輩取名。如大邑縣城東北6公裏有郭家壩、郭山溝,聚居郭姓壹族。其始遷祖郭扶,於清初入川,當時並未按字輩取名,三代後開始按學輩取名至今。
按輩分取名即為族名。族名,川人通常稱其為“大名”。
字輩譜所用的文字,單獨看似乎並無多大的意義,但聯在壹起,往往是壹首意義深刻的韻詩。壹般都具有教育後人發奮向上、尊老愛幼,正直為人,忠孝兩全,詩書傳家等意義。定字輩時有幾個重要原則:先祖定好後,後人能耐再大,也不能更改;同壹族字輩中,應避免相同的字;輩份譜上最後壹字開始使用時,其族長或家長有責任為後人編定新的輩份譜字,新譜與舊譜的字數應相同。
如:羅江李氏(調元)宗族班輩序列:“朝端崇道義,庭際上青方。孝友家聲遠,祖宗功德長。”
廣安大姓蒲氏的第二輪輩份為“金殿耀祖,華廷顯宗,新豐慶美,俊發昌隆,建興嘉壽,世代懋功,天錫有德,業廣善崇。”
遂寧攔江羅布溝羅氏輩份:“少元正國,泗登朝廷;鴻開景運,大啟文仁;維世光顯,戚德昌明;忠孝誠繼,加著長新。”
雙流劉氏家族按《周易》卦名序輩,即鹹、恒、晉、泰、謙、益、履、豐、隨、升、復、賁、巽、比、師、蒙等十六卦,並規定每輩命名須按五行相生順序,即水、木、火、土、金作為所命之名的偏旁。如鹹字輩,名字必有火作偏旁;恒字輩必用土作偏旁。
蒲江李氏的輩份為:“洪漢朝正登,國如家克興,天心仁本在,祖澤世代存。”
大邑安仁劉氏的排行是:“應朝芳漢繼,仕宗公文元。世德能光裕,守道述嘉言。作善有余慶,本固定支蕃。和平復正大,萬代自同源。”
極個別的字輩中有兩個相同的字,為避免混淆,也有壹些具體的處理辦法。如大邑灌口牟氏的字輩是“秉文家乃大,好學業斯成。修身尊道義,善業守和平。”其中有兩個業字。該族譜上便明確規定,取名時,輩份中的第壹個業字,必須放在雙名中的下壹個字,即姓名中的第三個字;第二個業字,放在雙名中的上壹個字,即姓名中的第二個字。
(二)族名川中舊俗,只有父親或祖父、或父系長輩才有權為孩子取族名。
其具體的取名時間,各地各族並不完全壹致。有的是在孩子出生的幾天內,有的是在滿月以後,有的要待其滿三歲後。
近現代四川的許多著名人士,幾乎都是按輩份取名的。
如:張大千,原名張正權,系按張家“正心先誠意”的輩份所取;巴金,原名李堯棠,是按李家“道堯國治,家慶澤長,勤修德業,世守書香”的輩份所取。其祖上從浙江嘉興遷來,新制定輩份,巴金為入蜀後的第二代。
李劼人的先祖入川後第五代,開始按輩份取名。李劫人的父親按“正大傳家遠,詩書處世長”的輩份序列為他取名李家祥。
清代習俗,女性壹般不取族名,也不正式取名。如原姓張,出嫁到李家後,便叫李張氏,把丈夫的姓放在前面,父姓放在中間,這在姓氏上表達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的 社會 觀念。如李劼人(1891 1962)的曾祖母李周氏,祖母李彭氏,母親李楊氏,在很多場合可簡稱為周氏、彭氏、楊氏。
族名的主要功用有三:反映了本人的血緣傳承關系,使家族後裔能井然有序、符號分明的傳承下去,清楚的反映了每壹個人在血緣鏈上的位置;它在姓的基礎上,又進壹步加強了宗族烙印,為避免後代子孫同宗婚(它比上古時期的“同姓不婚”又進壹步)、近親不婚提供了有力的參考資料;通過家譜族名,了解本家族的奮鬥史,促進其奮發有為,促進尊老愛幼、團結互助之美德。
“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壹些媒介和進步人士提倡“壹名制”,反對將人的名字區分為族名與號名兩個。但影響甚小,只有城市中的少數人響應,絕大多數人仍實行雙名制。新文化運動後,政府在進行有關登記時,開始要求女性也應有名字,開始為女孩取了族名和號名。許多過去沒有名字的女性,也在這壹時期補取了名字。未婚的女性通常由父親為其補取,已出嫁的婦女則由其夫為其補取。
(三)字號
過去,川人的名字中除族名外,還有壹個字,又稱字號、或號名。字號與族名,壹般在字面意義上有某種聯系。如羅廷說,字伯章,在朝廷上可以說話,寫的文章又最好,這當然是取名者望子成龍之心太切了。
李劫人為其女取族名李遠山,據“遠山如黛”,黛者,眉也,又為其取字號李眉,標準說法為:李遠山,字眉。
取字號需壹定的文化知識,過去蜀中農村壹般是待孩子“發蒙”讀書時請老師、或算命先生代取。30年代後,地方政府在辦理戶口、征兵、稅收、入學、招工等登記時,開始實行“壹名制”,即只承認壹個名字,任登記人在族名與號名中自選。
當時,大多數川人都認為,族名比號名更尊嚴,壹般只能供族內人叫,不宜給外人隨便叫,壹般都選號名登記戶口。所以民間實行族名、號名並行制。在當時的報刊等媒介上,也常用族名、號名並用的辦法。
50年代後,人民政府采用壹名制。不僅在戶籍登記、招工、招幹、招生等方面均采用壹名制,在報刊電臺等新聞媒介上也是使用壹名制。從此,壹般家庭為孩子取名時,也只取壹個名字,多數家庭只取族名,即按輩份為孩子取名,不再取號名。這壹時期,有些家庭只為男孩取族名,女孩則取其它名字。
50年代以後,傳統的宗族習俗多有被認定為是“封建主義殘余”而取締者,川人取名的風格也為之壹變。
首先,壹些人認為,姓名只是壹個沒有實際內容的符號,可以任意改變,甚至認為按字輩取名是“封建文化”的因素,給以全盤否定。於是,許多人不再按字輩取名。許多與政治運動有關的名字開始出現。如與抗美援朝戰爭有關的“抗美”、“援朝”之類。“文化大革命”中,民間曾大改舊名,壹時“衛東”、“衛紅”、“永革”、“向東”等具有 時尚 特征的名字大量出現。
80 90年代,民間又出現取單名習俗。此期出生的嬰兒單名占了絕大多數,重名、同名比例較高,從名字上已分不清輩份血緣,易於出現近親通婚的不良後果。
(壹)時代特征
川人取名,除上述按字輩取名外,還有壹些有趣的特征。從城鄉區別來看,農村人取名多偏向質樸,城裏人取名多偏向文雅。從行業來看,商人取名重錢財,軍人取名重武,教師取名儒味較重。
從時代特征來看,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取名用字特征。如:清代民國時期,川人取名常用與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傳統道德標準相關的字:忠、孝、仁、義、廉、惠、廷、璽等。其次常有按排行序列取名的習俗。常見的有:
1、以伯、仲、季為序,其第三字則按輩份用字;
2、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為序,其具體取法很多:(1)用其偏旁字:如老大取名時,采用金旁的鐵、銅、鈹、鋥等,老二取名時,采用木旁的相、欏、機、傑等;(2)用其屬性相同、含意相近的字,如:如金與銅、木與樹、水與雪、火與雷、烈、日、土與山等。(3)直用本字。3、數列為序,按大、二、三、四、五叫下去。
1950年初,四川解放,壹些人便用“解放”、“新生”給孩子命名。1958年掀起“大躍進”、“三面紅旗”、“人民公社”高潮,許多人便以“躍”、“躍進”、“紅旗”、“公”、“社”、“公社”這些字給孩子命名。大躍進後,城鎮中給孩子取單名壹度成為時髦,如張偉、李偉、王軍這壹類單名,幾乎隨處可見。
60 70年代,愛用“紅”、“東”、“兵”、“衛兵”給孩子取名。從傳統觀念看。迄止70年代前,川人普遍希望多生子女,這在取名上也有反映。許多人給第壹個孩子取名為“得(德)群”,是希望還能生壹群;如第壹胎是女兒,有的便取名“招(朝、召)弟”、“生弟”,希望引來弟弟。
80年代後,壹些人又給孩子取“洋名”;90年代,電腦、英特網成為時髦,壹些人又愛用電腦、英特網中的術語給孩子取名,如:摩噸、英特。多取單名的習俗,造成在中、小學中,學生同姓同名的普遍現象,引起許多不必要的誤會。
(二)小名
小名又叫奶名、幼名、乳名。壹般是在孩子出生當天或幾天後為其隨便取壹個名,不講典雅。父母皆有權為孩子取小名,甚至其它長輩、鄰居、哥哥等都可為小孩取小名。川人認為,要將小名取得賤壹點,小孩才容易長大。故以“狗娃子”、“李娃子”壹類為常見。
還有壹類是按出生順序,叫為“大娃子”、“二娃子”、“三娃子”、“大妹子”、“幺妹子”等。郭沫若曾寫道:“我母親說我受胎的時候,是夢見壹只小豹咬著她左手的虎口,便壹覺醒了。所以,我的乳名叫文豹。”李劼人出生時,正值端陽節剛過,父母為他取乳名“端端”,俗稱“端娃子”。
(三)外名、外號、諢號
四川民間還有為人取外名、外號、諢號之俗。壹般由外人為其取,當事人並不壹定知道、同意。有的當事人還對這些外號非常反感。
其取法大體有以下幾種:
據生理外貌所取。臉上有麻子的,往往據其姓氏稱其為“ 麻子”;身材矮小的,往往稱其為“ 矮子”;身材高大的男子,則稱其“ 大漢”;腳殘疾者,往往據其姓氏,稱其為“ 躋#”等;手殘疾者,則稱其“ 爪手”;長得胖者,稱其“ 胖子”;戴眼鏡者,則稱其“ 眼鏡”或“四眼狗”。進入80年代後,外人對不認識的中青年男性戴眼鏡者,往往簡稱其為“眼哥”。
據職業所取。如王姓的補鍋匠,熟人便叫其“王補鍋”。80年代,對開出租車的男司機,往往簡稱其為“的哥”、對女司機則稱其為“的妹”。
據其事跡所取:清末川督趙爾豐,殺人甚多,民間稱其為“趙屠夫”。李劼人在班上歲數較大,又極有號召力,同學們都稱他為“李大”和“精公”。
據高學位所取:如孫姓的博士,往往稱其為孫博士。
(四)筆名
多在知識階層流行。用筆名的原因極為復雜。舊時多為避“文字獄”,許多知識份子在發表文章時,都用筆名。如川籍著名學者郭沫若用過30多個筆名。四川著名作家李劫人年輕時常用“老懶”為筆名寫小說。李堯棠筆名巴金。此俗至“文革”期間仍存。80年代後,發表作品的多少及其影響大小等,與評定技術職稱相聯系,用筆名者大幅度減少。今僅見於文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