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麽寫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
1、自主識字,認識“晝、耘”兩個生字,並會正確書寫。
2、隨機滲透學習古詩的方法,會借助註釋理解古詩的大意,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主要意思。通過看插圖、想象畫面等方式幫助學生體驗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句,並能背誦古詩。
4、拓展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之二,從比較閱讀中體會詩人采用不同的寫法再現鄉村夏季忙碌、和諧的意境,激發學生積累更多田園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習借助註釋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大意,並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
教學過程:
壹、復習舊知,引入新詩
1、我們剛學了壹首古詩,題目叫《鄉村四月》,誰來背背?壹起來吧!(學生背詩)(板書課題)
2、讀詩題,解題意。請同學來讀課題。(“興”在這兒讀第四聲,在文中,他指:興致;“雜興”就是——各種興致;“四時”在這兒表示的是——壹年四季,那麽整個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說就是——詩人看到壹年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色而產生了很多的感想。
3、了解詩人。(出示詩人簡介)
這首詩是由南宋詩人範成大所寫,請大家讀讀資料,妳能從中獲得什麽信息?(自由讀,交流)
《四時田園雜興》組詩***有六十首,今天咱們所要學的只是這其中的壹首。
二、初讀感知——原境之讀
1、師:請大家先自由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麽季節的田園風光?
2、生自由讀,指名讀,(季節:從哪個詞讀到的?理解“桑陰”師:桑就是桑樹,桑陰就是——桑樹成陰了,當桑樹成陰時,那就是——夏天)
齊讀(正音,註意讀出詩的節奏)
3、解意
師:同學們,古詩語言簡練,但含義深遠,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先要了解詩的大概意思,平時遇到壹首新的古詩妳是怎麽學的?(交流學習方法)
師:是的,這些都是學習古詩的方法。接下來,咱們就先借助詩句下面的註釋,來讀懂重點字詞的意思,把這些詞的意思串起來就是每行詩句的含義,再把每行詩的意思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整首詩的意思啦!
4、學生自學
5、大概說說詩句的意思。(指名說,同桌說)
教師隨機點撥語言表述上的流暢。
三、精讀領悟——意境之讀
1、(過渡)師:“鄉下人家,不論什麽時候,不論什麽季節,都是壹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大家再自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讀著讀著,妳的腦海裏,除了剛才讀懂的`畫面,還出現了哪些畫面?
(生自由讀詩,想象)
2、品讀第壹句
交流:(勞動的辛勞、繁忙及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那好,請妳來讀壹、二兩行詩。(指名讀)剛才妳在讀的時候,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這畫面比剛才讀懂詩意時的畫面要更豐富了)誰再來讀?妳的感受呢?
3、師歸納總結
4、升華
師:村莊兒女日夜勞作雖然繁忙、辛勞,但,是快樂的,孩子雖然不懂耕織,卻愛學做農活,也是快樂的。這樣和諧、恬適的勞動場面感染了詩人,讓他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愛上了這裏勤勞樸實的人們,更愛上了這溫馨美好的田園生活。(讀)
5、我們把這首詩牢牢地記在心裏。(背誦)
四、拓展品讀——心境之讀
1、拓展《四時田園雜興》之二
2、比較兩首詩
五、積累古詩,激發興趣
師:是啊!鄉村是那麽恬美、秀麗,字字都洋溢著壹種平和、寧靜的氣氛。歷來許多詩人就以描寫鄉村生活、田園風光為主,寫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這樣的詩,就叫——田園詩。同學們課下可以繼續搜集、品讀更多詩人所創作的田園詩。
現在我們趕緊把第壹首抄寫下來。看看哪個字比較難寫,需要老師幫忙的?
四年級語文《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2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用古詩學習五步法學習古詩,理解詩意,從中感受詩人描寫的農村美好景物,體會作者對勞動者的贊美和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3、激發學生尊重勞動者和熱愛勞動的情感。
重難點:
教會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體現自己的學習收獲。
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特殊時期,我們課堂也與平時有許多不同,老師總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教給妳們知識,更多的是想教會妳們在家自學的能力。上節課老師用“古詩學習五步法”學習了《宿新市徐公店》,孩子們,本節課我們繼續采用“查—讀—明—悟—誦”這樣的方法來學習,好嗎?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對於古詩的學習更有方法。
二、五步法學習古詩
1、查(查資料)
孩子們,在這首詩中,妳們最先想到的是查什麽資料呢?對了,我們首先要通過資料書或網絡對作者範成大和本詩和寫作背景有壹定的了解。
(學生查找資料並做簡單筆記:範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與楊萬裏、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壹組大型的田園詩,***60首,描寫了農村春四個季節的景色的農民的生活。)
2、讀(讀詩句)
同學們,古詩之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就在於它有著獨特的節律與韻律之美,所以壹首古詩我們要從三方面來把握好讀的部分。請同學們按照老師給出的方法去嘗試讀,妳壹定可以讀得很好。
(1)讀得準確——要求清除字詞障礙。
(2)讀出節奏——壹般情況下七言詩常用的是2/2/3或4/3節奏。
(3)讀出韻味——可以唱讀或吟唱
3、明(明詩意)
學習壹首古詩我們必須弄清楚詩句的意思,老師想告訴大家的`是,任何壹首古詩我們都應該從整體上去感知、去理解,而不應該把古詩分解的支離破碎,破壞了古詩原有的意境之美。老師建議大家,可以在理解了部分難點詞語的基礎上,采用想象法去還原古詩的意思。
在《四時田園雜興》這首詩中,大家可以整體的聯想:在壹個初夏的中午,詩人範成大來到壹座農舍前,他看到梅子己經( )杏子也長得( ),蕎麥花( )油菜花( ) ,白天更長,人們都( ),只有蜻蜓和蝴蝶( )。
孩子們,相信通過對於詩句的反復誦讀,妳壹定能夠完整的說出作者眼前的畫面,而這壹過程就是妳對於詩句的理解。
4、悟(悟詩情)
孩子們,作者在這初夏的中午,駐足於農家小院前,當他看到大自然這壹切美好的景物時,妳認為他是壹種怎樣的心情呢?而這壹切美好又是誰帶來的呢?所以我們不難想象,這是詩人對於大自然的熱愛,這對於農民勞動的贊美。我們還可以通過找出詩眼,來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5、誦(誦古詩)
孩子們,中國古典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瑰寶。尤其是近幾年來,《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更加讓我們體驗到了古詩詞的魅力,也領略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真正含義。所以當我們學習完壹首古詩詞後,壹定要背誦,讓更多的積累成為妳學習成長中的財富。
三、拓展延伸
孩子們,小小的熒屏不能阻擋老師對妳們學習的關心,相信也阻擋不了妳們學習古詩詞的熱情。在這節課剛開始時,老師就告訴大家《四時田園雜興》***有60首,如果妳們有興趣,可以用今天的學習方法去學習更多的古詩,老師也等待著在開學後的賽詩會上看到妳們精彩的綻放。
四、作業布置
用老師提供的思維導圖模版將今天的學習收獲做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