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圍繞某壹重要傳統節日,或某壹重大節慶和紀念日,從禮儀禮節的角度,寫壹篇文章,該如何寫?

圍繞某壹重要傳統節日,或某壹重大節慶和紀念日,從禮儀禮節的角度,寫壹篇文章,該如何寫?

審題立意與寫作角度如下:

這個題目只給了壹則材料,選自《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而這份《綱要》出臺的目的,根據新華網的報道,在於提升全民道德素質,推動建設全面小康社會。

其中材料的第壹句就點明了“禮儀”和“道德”之間的重要關系:禮儀禮節是道德素養的體現,也是道德實踐的載體。所以我們今天作文的中心,首先要緊扣“禮儀”與“道德”這種“形於外而誠於中”的關系來分析。

“德”成於中,“禮”形於外。

英國哲學家洛克曾說,“美德是精神上的寶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則是良好的禮儀。”這句話的比喻就很具體地形容了禮儀和道德這種內外關系。

從內在來看,道德決定禮儀。有道德才有高尚的品格,有教養才有文明的行為。

在《呂氏春秋》裏有這麽壹句話,叫“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說的是想要知道平直,就壹定要有水準墨繩;想要知道方圓,就壹定要有圓規和矩尺。而壹個人禮儀的“準繩”就是用道德做刻度來評價的。

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小紙條們是否見過類似於得理不饒人、強詞奪理、無理取鬧的這壹類現象呢?這些顯而易見的“失禮”行為,其實都源於心中無“德”。

壹個有道德追求的人會處處為他人著想,尊敬他人,因為懂得“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所以說,道德是禮儀的基礎,禮儀是由道德決定的,沒有內在的修養,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

另壹方面,禮儀是道德的外在體現。禮儀作為壹種基礎性的行為規範,可以引導人們加強道德修養,在“仁、義、禮、智、信”這些基本的道德規範中,禮是很重要的範疇;在人的行為規範之中,禮儀是最起碼的、基礎性的規範。

比如《論語》裏說的“不學禮,無以立”,或是《法言》裏異曲同工的“人而無禮,焉以為德”等道理,無壹不說出了禮儀在生活中作為道德的體現。

所以,禮儀使抽象的、無形的道德變成真實的存在,文明禮貌的言行折射出道德的“真”與“善”,禮儀素養是評價壹個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標準。

好了,分析完“禮儀”和“道德”的聯系,在這道作文題中,各位小紙條們還不能放過的另壹個關鍵點哦!

我們闡述禮儀和道德問題時,還要將之放置於“某壹重要傳統節日,或某壹重大節慶和紀念日”的背景之下來談,這也是這個題目很重要的壹個範圍限制,這個限制也加深了寫作的難度。在這些重要傳統節日或是節慶紀念日中,材料特意強調了“儀式感、參與感、現代感”。

“儀式”形形色色,如在我們傳統節日中,有春節的拜年、守歲,清明節的祭祀,端午的龍舟比賽等;或者是在各種節慶紀念日,比如國慶的閱兵儀式,或者是學校每周的升旗儀式等。當我們參與在“儀式”之中時,我們能夠感覺,這壹天與其他日子不同,或是這壹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至於“現代感”,很容易理解了,那就是我們的各種“儀式”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賦予更多新的時代精神和社會意義,不能總是拘泥傳統壹成不變,而要與時俱進。

儀式不僅僅是所謂的“走過場”,在傳統節日或節慶紀念日當中體現的精神會內化為民族文化因子,在此不同時代節點迸發耀眼火光,展現古往今來家國情懷之深沈,賦人以挽風浪,辟天地的精神力量。

以上,就是對這則材料內容的剖析。所以各位小紙條在寫作立意的時候,先要確定好寫哪壹個傳統節日或者是重大節慶紀念日,之後再思考這個日子中蘊含的精神是什麽,與道德的聯系在哪裏,有哪些禮儀禮節……把握好這些問題的關系,我們的寫作思路也就清晰了。

吾輩青年習禮儀,道德之光顯華章

禮儀,是指人們在長期***同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以風俗、習慣、傳統的形式固定形成道德行為規範。各種禮儀禮節充盈在華夏兒女的生活角落,使華夏民族團結緊密而富有生氣。

如元日裏“爆竹聲中壹歲除”的慶祝之禮,社日時“豐年留客足雞豚”的祭祀之禮,端午節“彩線輕纏紅玉臂”的紀念之禮,在這些禮儀中,我們體會到團圓,感恩,愛國……禮儀禮節,作為壹種基礎性的行為規範,影響著我們的道德修養,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

隨著歷史的長河緩緩流經當下,中國身處新時代的入海口,正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吾輩青年,在禮儀禮節的學習中,不斷豐富道德體驗,增進道德情感。如在新中國舉行成立七十周年慶祝大典時,天安門廣場上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

在觀看閱兵式之時,我們很難不燃起對國家騰飛的自豪之感,很難不歌頌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在國慶典禮上的閱兵儀式,傳承著民族自豪自強的萬古芳華,宣揚華夏雄風,壹展九州魂魄。

國慶節上的閱兵儀式並不是為了炫耀,而是以此“儀式”展現了泱泱中華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豪之儀式感可喚醒大眾民族認同,激發人們強烈的***鳴之感,為愛國之心添上濃墨重彩的壹筆。

不僅如此,因為國慶節上的閱兵儀式所帶來的強烈“儀式感”,讓無論是對光榮成為閱兵方陣中的壹員,還是幸運地能親臨現場目睹的觀眾,甚至僅僅是通過電視、網絡直播的大多數人,都產生了深深的“參與感”,深感使人肩擔時代重任。

尤其是在青年人的心中夯實愛國主義的根基,也讓我們青年們更加堅定自己前行的腳步。

國慶時的閱兵儀式促時代以五嶽之力蓬勃向上,成為推動民族發展內生動力。以家國之誌為勉,可促吾輩青年走出個人主義的拘囿天地,將小我托於家國大我,與國同頻***振使生命永存。

在這個時候,我們能強烈感到自己作為華夏兒女的壹員,和整個國家、整個社會的***同命運是聯系在壹起的,從而對自己的身份產生認同,感到安全和滿足。

吾輩青年,羽翼正豐,正尋覓更廣闊的江山,正把握這時代的脈搏,正肩扛這未來的責任;而我們這個走過了五千多年的泱泱大國,有著豐富的道德禮儀,它賦予這片土地上的兒女在禮儀禮節中各種深刻豐富的道德感受。

讓我們“和光同塵,與時舒卷”,秉持中庸之態面對儀式,響應時代號召,不負民族之魂,鑄就人生華章。

  • 上一篇:喜歡報喜不報憂的宋欽宗成了這個宏大工程的囚徒。
  • 下一篇:中國畫有哪些類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