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經濟的現代化。
(壹)區域經濟的發展。發展特色區域經濟是明清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和特征。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差異很大,發展背景各異。明清時期,不同地區的發展軌跡和特點也大相徑庭,形成了幾個各具特色的經濟區。
1,高效農業與絲棉紡織業並重的江南經濟。以太湖平原為中心的江南,自唐宋以來壹直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明清時期江南的開發主要是合理利用現有的農業資源,進壹步提高生產的集約化程度。高投入高產出的農業經營模式是江南經濟的特色之壹;農副產品加工業,特別是絲綢和棉紡織業的發展,是江南經濟的又壹特色;市場開發起步較早,以農副產品加工和集散地為主的城鎮密布;城鎮人口和非農業人口比例高,城鎮化水平在全國遙遙領先。
2.以外貿為導向,快速崛起的珠三角。珠江三角洲的發展壹般始於宋代。雖然起步晚,但發展很快。到清朝中期,它已經成為中國的先進國家之壹。隨著農業生產結構的變化,市場機制的初步形成,商業人口的迅速增長,壹個以外貿為導向,以轉口貿易為中心的經濟結構正在逐步形成。
3.華北平原。華北平原的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位於黃河下遊,是中國歷史上最早開發的地區之壹。在12至14世紀的數百年間,該地區的經濟發展遭到破壞,經濟地位發生逆轉。明代,政府的移民和墾荒政策使華北平原的經濟再次崛起,並在清代得到進壹步發展。明清時期,華北平原的經濟發展主要表現在種植結構的調整、農副產品加工業的興起和農村市場網絡的形成。
4.長江中上遊是中國最大的商品糧出口區。江西在長江中上遊最早,從元末開始向湖廣移民。兩湖開發正是隨著江西移民的大量湧入而開始的,第壹次高潮在明朝中期,第二次高潮在清初,並進壹步推廣到四川盆地。“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伴隨著大規模的移民和開發過程;到清代前期,已經形成了“江浙糧米歷來歸湖廣,湖廣歸四川”的糧食供求格局。長江中上遊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出口區的確立,不僅提高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對江南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此外,清朝是中國統壹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時期。清朝建立後,大力開發治理邊疆。其中,《經濟效益》的作者是東北平原和臺灣省。經過近200年的移民開發,到清朝中期,東北和臺灣省的農業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成為新的糧食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業和商業也有了初步發展,為未來更大規模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
(二)商品流通的發展。從明代到清代,中國商品流通的範圍和規模大大增加,流通格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商品流通的發展是明清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又壹顯著特征。
1,發行量的擴大。明代長期禁海,長江航運不發達。南北貿易主要是運河,東西貿易主要局限在長江中下遊。到了清代,隨著海禁的開放,華北平原、長江中上遊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東北、臺灣省等新地區的開發,沿海、沿江貿易大規模發展。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萌芽》壹書估算,清朝初期,中國內河航運裏程已達5萬多公裏,沿海航線達1,000公裏,基本達到了近代的規模[2]。另壹方面,隨著清朝國家版圖的擴大和邊貿的發展,新疆、蒙古與內地的貿易也大規模發展,山西商人從蒙古草原到俄羅斯開辟的北疆陸路貿易線也達萬裏。
2.流通規模擴大。清代中國流通的商品種類和數量都比明代有很大增加。首先,糧食流通的增長非常顯著。運河和長江流通的商品糧從明代的幾百萬石增加到幾千萬石,沿海的流通也大大增加。其次,隨著棉花、煙草等經濟作物的擴張,花生、紅薯的傳入和推廣,在清代都成為流通中的商品;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毛織品、鐘表、眼鏡等外國商品的進口也大大增加;豆餅、芝麻餅、蘆葦、荊條、桑皮、香屑等低值商品在長途流通中成為大宗商品,這在明代也是不多見的。
稅收的增加可以從另壹個方面反映流通規模的擴大。康熙年間,全國關稅總額為654.38+0.2萬兩,幹嘉年間增至4500萬兩,654.38+0.20年翻了兩番。關稅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也從康雍年間的不足4%上升到12%左右。清代前期,我國主要稅門的關稅沒有明顯變化,稅率也沒有明顯提高,所以稅收的增加主要是商品流通增加的結果[3]。
3.流通布局的變化。從明到清,全國商品流通最重要的發展應該是宏觀布局的變化。即從運河環流到沿海和長江環流。明代禁海,南北物資交流主要依靠京杭大運河。到了清代,隨著海禁的開放和長江中上遊經濟的發展,沿海和長江航運逐漸取代運河成為全國最重要的流通幹線。這種流通格局的變化不僅是國家經濟布局變化的重要標誌和組成部分,也代表了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這種流通布局的變化,體現在紙幣和稅收的設置上。明代禁海,京杭大運河是國家商品流通的骨幹。全國八大國庫券中有七個位於運河沿岸,從北到南依次為:崇文門(北京)、河西事務(清代遷至天津)、臨清、淮安、揚州、湖熟(蘇州以北)、北新(杭州)。這七項關稅約占八種國庫券稅收總額的90%。清初運河七關全部保留。後來隨著沿海和沿江貿易的發展,清政府陸續增設了江海(上海)、浙海(寧波)、閩海(廈門)、粵海(廣州)等多個稅關,天津關和山海關逐漸成為北方沿海重要的稅關。長江稅關如魁關、武昌海關、九江海關、蕪湖海關、龍江江西新關(南京)等。
(三)形成城鄉市場網絡體系。城鄉市場網絡體系的形成是明清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又壹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這種城鄉市場網絡體系可分為三個層次:流通樞紐城市、中等商業城鎮和農村集市[4]。
明清時期中國經濟最具時代性和歷史性的發展應該是向市場經濟轉型[5]。具體來說,就是政府對經濟的直接幹預逐漸減弱,市場機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加強。這與希克斯在《經濟史理論》壹書中所闡述的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是壹致的,從習俗經濟到指令經濟再到市場經濟。政府對經濟直接幹預的減弱,與明中葉以來稅制的壹系列變化有直接關系:廢除強迫勞動和工匠階級制度,最終分配土地,使農民逐漸擺脫政府的個人控制;稅改銀使農業生產與土地稅脫鉤,有利於小農戶自主經營。這壹稅制改革,釋放了枷鎖,為所有家庭和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提供了廣泛的可能性。
到清朝中期,全國各地已經形成了覆蓋面廣、經營自由的城鄉市場網絡體系。沿海和沿江貿易的發展逐漸取代運河成為最重要的流通幹線,壹批沿海和沿江重要的流通樞紐城市相繼崛起。這些港口城市大多在鴉片戰爭後成為最早的通商口岸。在廣大農村,最遲在乾隆、道光年間,已經形成了相當密度的集市網。這種基層集市網絡在流通幹線上與商業城鎮相連,連接城鄉市場,使商品流通可以覆蓋全國幾乎每壹個縣甚至每壹個村,從而將不同自然條件和發展水平的經濟區域連成壹個整體,使區域間的分工互補,調整經濟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明清時期,中國傳統經濟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沒有大的突破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著內在的動力和活力,主要是市場機制在起作用。明清時期城鄉市場網絡體系的形成是傳統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重要標誌。
明清時期城鄉市場網絡體系的形成也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現代市場體系的形成並不是從開埠以後才開始的,至少在明朝中期就開始了,到清朝中期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19世紀中葉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後,並沒有建立新的市場體系,而是利用和部分改造了中國原有的市場體系為其服務。鴉片戰爭後侵略者選擇的通商口岸,幾乎都是明清尤其是清初發展起來的商業城市。第壹、二次鴉片戰爭後,依據不平等條約開放的主要通商口岸有廣州、廈門、上海、寧波、福州、潮州、天津、牛莊、鎮江、漢口、九江、煙臺。在這些港口開放之前,這幾十個港口的業務已經有了相當大的發展。它們要麽是國家稅務清算地點,要麽是地區商業中心。
雖然明清時期商品經濟也有所發展和繁榮,但明清時期中國經濟現代化水平較低。科學技術沒有在生產領域發展,商品經濟沒有向生產社會化方向發展。
第二,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經濟的向內發展。
西方資本主義從16世紀開始其全球化進程。16世紀上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是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開始階段。這壹時期恰逢中國清朝。與資本主義經濟的世界擴張不同,中國經濟呈現出內向進化的趨勢。正是這兩種不同的運動態勢,導致了中外經濟截然不同的結果。明中葉至清中葉,中國經濟向內演進,拉大了中西差距。
(1)中國內向進化傾向的形成有兩個歷史淵源。壹個是周邊民族對中原社會的影響。這種內向發展模式經歷了許多歷史劇變。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周圍有很多遊牧民族入侵邊疆或占領中原。秦漢時期匈奴入侵北方;魏晉南北朝時期,傑、鮮卑、巴、羌、氐等少數民族向內地遷移。到了宋朝,遼金分封北方諸國;元朝時,蒙古軍隊渡江南下。這些相鄰的民族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實力與文明的分離;他們雖然武力強大,但文明發展卻落後於中原漢族。這些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後,被中原文化征服和改造,但他們落後的生產方式和經濟制度往往破壞中原經濟,甚至導致社會倒退。中原封建統治者和民眾對周圍其他民族都有壹套輕視和恐懼的認知。另壹個是華夏中心主義的文化價值觀和世界觀。“漢官威儀,萬國來朝”逐漸成為傳統;社會的價值取向壹旦凝聚成文化就很難改變。到了明清時期,這種華夏中心論進壹步泛化。1793年,英國大使馬戛爾尼來華,在拜見清朝皇帝時,三次拒絕給乾隆皇帝磕頭。他來中國不離萬裏的使命失敗了。壹個自稱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壹個是世界上唯壹文明的國家。兩者可能把對方當成了工具,但不可能真誠交流。清朝統治者不僅拒絕開放對外貿易,而且抵制壹切外來影響。外國使節精心挑選的代表西方科學技術的禮物,對清廷的主人來說,不過是奇怪的新宮廷玩物。
(2)明清時期中國政府的內貿抑商政策。商品流通的擴大有利於市場和生產的擴大,但其政治和社會價值對統治集團和社會精英是消極的。14-18世紀期間,中國進出口的長期順差,白銀的大量流入,貨幣與商品關系的發展,封建禮教的日益侵蝕,“禮崩樂壞”、“世風日下”,動搖和侵蝕著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和統治秩序。這與明清時期和中世紀後期的西歐國家有很大的不同。歐洲君主積累財富的政策和雇傭軍制度使工商業發展的經濟價值與其政治價值相壹致。這是這壹時期西方統治者對商品經濟態度不同的根本原因。如果國內商業有不可或缺的社會需求,那麽對海外貿易的態度更能反映中國統治者的取向。遊牧民族對中原簡單商品經濟和有限市場經濟的入侵,從來沒有引起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變化。對海外市場的限制和漠視,使得明清時期封建社會動蕩不安的商品經濟無法獲得新的市場發展空間。在封建社會後期,孕育於其中的市場關系需要寬松的市場空間去拓展,變化著的生產關系需要新的市場需求去拉動,海外貿易是最合適、最有潛力的市場空間。希克斯說:“正是對外貿易最容易發展成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東西(即社會價值)。但是外貿要想拿下這個重要的位置,它提供的機會壹定要比國內大。”[6]對於東南沿海地區來說,海外貿易必然比內地貿易提供更多的市場機會。在中國傳統手工業資本主義萌芽階段,絲綢業的發展高於棉紡織業,這與中國絲綢業出口海外有關。對於大宗運輸來說,海運的成本可能低於內陸跋涉。市場的擴大導致生產的擴大和生產方式的演變,從而導致生產社會化的轉變和生產資源市場化配置的轉變。活躍的海外貿易極有可能使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發展出區域性的市場經濟,就像6世紀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沿海城市壹樣。與16-18世紀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和發展相反,明清時期中國有限的商品經濟始終無法推動壹種新的經濟變革——生產的社會化發展。
(3)人口與資源關系失衡,內向型模式導致大規模社會經濟破壞。明清時期的精耕細作,商品流動的擴大,商路的拓展,手工業的發展,都是人口壓力下的經濟增長,是生產力水平基本相同條件下的外延式增長。這種增長的空間非常有限。當人口增長、資源增長和生產力發展不協調、嚴重失衡時,社會危機就來了。明清時期,隨著人口規模的不斷增加,人口與資源的關系緊張,社會矛盾日益突出。向內進化的模式壹方面增加了農民起義和農民造反的頻率,另壹方面農民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周期性的朝代更替也對工農業生產造成了越來越大的破壞。明末的李自成起義、清中葉的川楚安百裏起義、太平天國後期的農民戰爭,無論是參戰人數還是參戰地區都是空前的,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也是空前的。壹方面,明清時期的中國社會,除了周邊民族的騷擾,還增加了海外異族的威脅。明代,海商和倭寇入侵東南沿海,葡萄牙和荷蘭侵略者緊隨其後。倭寇殺人盜貨,無惡不作,危害尤為嚴重。明朝中期,政府壹方面進行軍事圍剿,壹方面下令海禁。清初,滿清統治者鎮壓東南沿海地區的反清勢力,切斷沿海人民與臺省鄭成功的聯系,實行海禁。17-18世紀,西方商人尤其是英國商人與中國的貿易往來頻率增加,使節也多次敲門。清廷對那些“欺軟怕硬,桀驁不馴”的歐洲人有所警惕。清朝早中期的長商制度壹方面限制了外商,另壹方面也切斷了外人與中國人的直接接觸。另壹方面,隨著人口的大幅增加,資源與人口的矛盾日益突出,社會控制變得非常脆弱,難以抵禦新的外部沖擊,統治者的外交政策也越來越保守。同時,為了穩定農業,保證人口增長後的糧食供應,消除大規模流民和亂民造成的社會動蕩,進壹步實行“抑商”政策,遏制商業對“農本”的侵蝕。
(D)中國明政府和清政府輕視和阻止西方工業革命的成果。16世紀後半葉經濟全球化的開始,意味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形式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再像中世紀那樣孤立地、漸進地進行。壹個國家與其他國家的交往及其與世界市場的聯系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社會進化的“空間”不僅是時間,經濟活動空間的擴大和資源配置範圍的擴大也成為經濟發展的“名副其實的空間”。從16世紀上半葉到18世紀下半葉全球化開始,中西生產水平差距沒有後來那麽大,國力強弱也不懸殊。世界市場還在發展,西方國家還沒有壟斷世界市場,競爭優勢還沒有完全形成。如果中國能夠積極參與過去300年世界市場和國際經濟的互動,那麽在西方經濟的第壹輪發展中,中國也可能利用資源、人力和落後的優勢與西方競爭,在世界市場的發展中占據壹席之地。但明清時期經濟的內向發展,使中國失去了在全球化開始時吸收西方工業革命成果、趕超發達國家的有利時機。西方近代科學誕生於17世紀,歐洲在17-18世紀有很多先進的生產機器。從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英國等歐美國家進行了生產技術革命,創造了許多具有新動力的生產機械設備,大大提高了生產力。在這200年間,俄羅斯、德國和其他國家盡力從英國學習和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世界歷史上的自然現象。落後國家積極與先進國家交流、學習,是最有效的方式。而在中國,由於閉關鎖國,西方工業革命的成果根本沒有引起清廷的重視,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傳播被愚蠢地阻擋在中國的土地之外,從而失去了縮小中西差距、趕超發達國家的有利時機。乾隆的輝煌盛世,是中國落後於世界的最後壹個轉折點。這個機會壹去不復返了。不像物理現象,越看越近,歷史運動越清晰。今天回顧明清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壹歷史趨勢的巨大偏差,它嚴重延緩了中國生產力的更新和現代市場經濟的啟動,錯過了中國融入世界的壹個絕好時期。
從中國歷史發展的短期周期性循環和跨越幾個朝代的長期周期性歷史變遷來看,明朝以來中國社會文化心態的“內卷化”,清中葉以後人口的急劇增加,中國人文經濟地理環境的整體惡化,再加上中國未能大規模參與當時正在形成的全球生產貿易體系的經濟活動,最終導致了19年底的貧窮落後局面。中國經濟地位的變化引起了中國社會地位在全球範圍內的變化,也引起了西方對中國的掠奪性戰爭。
結束語
元末的農民戰爭和14世紀中葉的國內兼並戰爭,對中國社會經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經過明初的休養生息,明清經濟沿著中國封建經濟的“軌道”慣性發展,在明朝萬歷年間和清朝乾隆年間壹度出現繁榮奢侈的景象。發展形式是逐步積累,數量慢慢增加,發展方向以內向為主。政府和社會不重視甚至限制或拒絕對外開放,對外經濟關系在整個社會經濟運行中不占重要地位,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擴張采取以退為守的政策。對內抑制市場關系發展,忽視甚至反對經濟創新,生產力發展以內部自然積累的形式緩慢變化,國內外市場難以拓展,資源配置遲滯,生產社會化進程難以啟動,市場經濟難以萌芽和成長。壹系列因素導致了中國社會經濟地位的轉變。資本主義走向全球化,中國經濟也走向現代化,但更內向。
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經濟的變化主要是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發展。壹方面,中國經濟的現代化促進了我國的進步;另壹方面,中國經濟的國際化使我們的國家落後,擴大了中國與西方的差距。通過對明清時期經濟發展的這兩個方面的論述,說明經濟現代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總趨勢,但明清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主線是內化,這也是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經濟地位變化的主要方面,是中國落後於世界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明清時期中國的經濟發展是走向世界,落後於世界。通過對明清時期經濟發展的這兩個方面的分析,可以了解這壹時期中國經濟變化的原因,找出明清以來中國封建經濟逐漸衰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