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壯族戲劇的發展過程中,有壹些受到了漢族民間藝術和戲劇的影響。由於方言、音樂唱腔、表演風格、流行地區的差異,其歌詞和道白都是用壯族方言寫成的,富有民族特色。壯劇分為廣西南壯劇、北壯劇、壯士功劇、雲南富寧壯劇、廣南壯劇。
眾多的戲劇構成了壯劇。
壯劇,又稱壯劇、板戲、門戲、平地戲、遊園戲,是壯劇的總稱。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富寧、廣南壹帶。壯劇是在壯族民間文學、歌舞、說唱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壯族主要由流傳於壯族的七種不同的傳統劇種組成,即:德景布袋戲、馬莊嬡戲、田林壯劇、富寧壯劇、廣南壯劇、石公戲。
德景木偶戲流行於靖西、德保,馬戲流行於靖西、德保、那坡,田林壯劇流行於田林、淩雲、樂業縣、百色,富寧壯劇、廣南壯劇流行於隆林壯劇、富寧縣、文山,石公戲流行於武鳴、河池、宜山、來賓、貴縣。
由於地域環境、方言、音樂唱腔、表演風格、伴奏樂器等方面的差異,壯劇產生了廣西的北壯劇、南壯劇、石公戲,以及雲南的富寧壯劇、廣南壯劇。
南魯壯劇用南魯壯語表演,主要分布在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陽、田東等縣。北陸壯劇是用北陸壯語表演的,主要分布在廣西的田林、西林、隆林、淩雲、樂業縣、富寧、南南等縣。
壯劇由七種不同的劇種組成,所以壯劇具有其他劇種所不具備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在這種情況下,壯劇的發展不是由某壹個劇種的時間傳承發展起來的,而是由不同劇種的平行形式發展起來的。
壯劇是在壯族民間歌舞、雜技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根據現有材料,莊戲在清初就已初具規模,到清中葉已有自己的劇作家、劇本和戲班。雍正時期已經相對成熟。
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的北陸壯劇,最早稱為板凳戲,起源於民歌、唱詩班和曲藝。最初是壯族民間說唱的壹種坐唱形式。下班後,兩三個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
清康熙年間,記載於中央白調的《太平春》手抄本,就是板凳戲的版本。1765乾隆年間,田林縣組織了龍城班,上演了最早組織北陸壯劇的平的評書《農民》壹劇。
後來在清朝嘉慶年間的1815年,南方壯族出現了半職業化的壯劇團。當時當地的戲曲藝人已經傳了七代。
第七代班長黃永貴,曾經參加過南寧粵劇社。在這個過程中,他抄寫了60多個粵劇劇本。回到家鄉後,他與第五代班長廖法倫合作,將劇本翻譯成壯語,用當地語言演出。還組建了洛陽劇社,成為北陸壯劇的代表。
黃永貴根據張輝小說《平南五虎》的故事,自編自演了歌頌壯族民族英雄的話劇《弄高智》。最多時有64名演員同臺演出,奠定了北陸壯劇的基礎,並蓬勃發展。
南路壯劇最早形成於清代。黃先炯,馬隘人,早年生活在南寧,在永戲班當過炊事員。1845年回鄉時,他把邕劇帶回家鄉,並組織了壹個班來演出,這個班叫土戲。起初是用中文唱的,但由於演員不懂中文,就改成了師傅在後臺唱,演員在前臺表演的雙簧表演。
辛亥革命前後,路楠壯劇逐漸發展成為唱做合壹的劇種,並改為用壯語演唱當地民歌,但仍保留後臺提詞的習慣。建國後吸收了壯族布袋戲的通俗唱法,豐富了南魯壯劇的唱法。
在壯族地區,學民戲叫詩劇,唱詩,強師,調師。主要流傳於河池、宜山、來賓、貴縣、上林、武鳴、永寧、柳州、百色等地,是在巫師之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民間戲曲。
石公戲的舞蹈本身就是壹種娛神的動作。石公為巫,歌舞娛神,稱儺。壹開始石公表演時穿紅色禮服,戴木制面具,後來用紙畫面具代替。用了1911年才卸下面具,開始了壹場化妝表演。
雲南壯劇包括地方戲和沙戲兩個分支。前者以阜寧壯劇為代表,後者以廣南壯劇為代表。過去人們把阜寧壯劇、廣南壯劇稱為“地方劇種”。
土族是壯族的壹個分支。阜寧地方戲已有近300年的歷史。主要流行於阜寧縣的城關、桂朝、培愛、那昂、董波、者桑、板侖、花家、古拉、阿勇、郎恒等鄉鎮。在鼎盛時期,有100多個業余劇團。富寧壯族人把表演壯劇稱為“掌摑戲弄”,翻譯成中文就是“捉弄土族人”。
廣南壯劇流行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是壯族的壹個分支,這裏的沙人聚居。原名沙戲或沙戲,是受沙人歌舞對漢劇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分為北路沙戲和東路沙戲,均形成於清朝光緒年間。
壯劇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幾次大起大落:乾隆年間形成了演出社,光緒年間北陸壯劇達到頂峰,但隨後迅速衰落。然而,由於歷史原因,壯劇受到多元文化和強勢文化的沖擊,其生存再次陷入危機。
壯劇植根於民族生活的土壤,是壯族人民創造的歷史悠久的獨特劇種,是東南亞民族文化交流的橋梁。因此,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壯劇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壯劇再次獲得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