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的主要舞蹈形式屬於自然崇拜的遺存,如“蛙舞”、“銅鼓舞”、“鼓鼓舞”、“鬧鑼”等。以下是我整理的壯族主要舞蹈形式。歡迎閱讀參考!
鋼管舞:又叫“打呂烈”“古浪”。流傳於廣西馬山、都安等村落。“鼓浪”壹詞在壯語中的意思是盛米的木臼。過去壯族人把原木挖空做米,用木杵做米。這種舞蹈起源於打飯工作。起初是繞著木臼表演,後來發展到用竹竿敲打板凳。可以說,只有壯族的“鋼管舞”才是比原始形式更活潑自由,聲音節奏更多樣優美的道具舞。這種舞蹈既能表現插秧、收割、脫粒、打稻等勞動過程,又保留了伴隨著竹筒敲擊聲的古樸韻味。“扁擔舞”在中年婦女中尤其流行。表演人數壹般為四人,十人以上為壹組。他們或壹起打板凳,或互相交叉,此起彼伏,舞蹈有條不紊。春節的晚上,到處都是燈光,人們組織自己的打擊樂和舞蹈,笑聲陣陣,村莊沸騰,壹派豐收的景象。《莊諺》中有這樣壹句話“正月春滿堂,今年處處豐收”。
甩米舞:最初是古代洛越和甌人的“甩米廳”,後來發展成為多民族的歌舞形式。比如布依族、黎族的稻舞,佤族的鼓舞,高山族的鼓舞等等。敲鈸舞自古就有。唐代劉庚在《嶺表記》中描述了打飯的聲音:“廣南有壹個打飯堂,以泥濘的木坑為槽,兩邊約十脊,站在男女之間,用米、糧打槽的兩邊。至於“磅堂”二字,宋代周去非在《答嶺外之輩》中解釋說:“谷舂時,聲如僧廟木魚,女伴用韻意,故稱磅堂...“所以,磅堂就是女人有節奏地搗米。在其他地區,它被稱為“打舞”和“京舞”。
青鳥舞:流傳於柳州武宣壯族聚居區。道具以竹、鳥為材料,外貼綠絲,縫綠毛為羽毛。當地人喜愛翠綠色的皮毛,清脆的啼叫,性情溫和的翠鳥,視其為吉祥的象征。春節期間,壹人扮成裴翠鳥,壹人扮成老人,牽著鳥壹起詢問各種新年演出的願望。表演時,舞者進入道具,雙手握住或鉤住鳥的頭、眼、嘴和翅膀操縱桿。鳥的頭部旋轉,眼睛睜開,嘴巴咯咯作響,表現出飛行、覓食、飲水、洗澡和打瞌睡的親密而動人的動態。舞畢,從道具中拔出壹根“羽毛”送給主人,祝家庭興旺。主人賞酒賞肉賞紅包。沿門送祝福,可以聯想到漢族秧歌的表演。表演技法與傣族孔雀舞相似,各種鳥形道具的舞蹈融入了壯族人民的智慧和創造。
蛙翻舞:即“蛙翻舞”。當地人稱青蛙為蛙怪,有祭拜蛙怪的傳統。每年農歷正月的“蛙怪節”,人們都會表演壹系列與蛙有關的舞蹈,流行於廣西的天峨、南丹、鳳山、紅水河等壯族聚居區。
“木怪節”的盛大活動可分為兩部分,壹是“尋蛙”、“哀蛙”、“葬蛙”等民俗活動,隨後開始了蛙怪舞的系列表演。會場設在壹個寬闊的場地上,用彩紙做成的轎子,兩邊插著龍鳳虎蛙等彩旗。轎子對面的場地上,懸掛著兩個銅鼓,旁邊是壹個由鑼鼓和嗩吶組成的樂隊,兩個大皮鼓。各種表演在銅鼓和皮鼓之間進行,兩個戴著女面具,穿著長裙的演員敲打皮鼓進行指揮。舞蹈系列包括:青蛙的誕生、青蛙的崇拜、銅鼓崇拜、青蛙的拳頭、刀棍舞、耙田、插秧、撈蝦、紡紗織布等。,最後是青峰的舞蹈。在這壹系列舞蹈中,除了《青蛙出生》之外,四位演員都戴著不同的面具,穿著不同的生活服出場。裝扮成青蛙的小朋友穿著短褲,全身畫著黑白相間的青蛙圖案,跳來跳去,表現出尋找食物、捕捉昆蟲的樣子,開心又貪玩。此外,還有壹名保姆和壹名算命師在演出期間維持秩序和活躍氣氛。
“蛙翻舞”是近幾年才發現的民間舞蹈。和銅鼓上畫的青蛙形象壹樣,是青蛙崇拜心理的壹種表現。在壯族的民間傳說中,青蛙是天上雷神的兒子,是決定人間下雨的使者。青蛙崇拜和祭祀活動關系到雨水充足與否和當年的農業收成。因此,就有了這樣壹種民間舞蹈。雖然各地的舞蹈內容和表演形式不盡相同,但都有反映勞動生活的舞蹈,都是帶著面具表演的,體現了各種舞蹈文化因素融合的特點。
三靈圍白族——“三靈圍”是雲南大理白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連續三天舉行盛大的祭祀歌舞活動。當時全國各地的村民盛裝參加,自動排成壹排,由兩位手持柳枝的老人為向導,邊說邊唱,群眾也跟著唱,後面還有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等表演隊,熱鬧非凡。這種習俗歷史悠久。以前“繞三魂”的三天,我們是沿著蒼山和洱海過夜的。第壹天,我們住在蘇州附近的聖元寺,第二天,我們住在海邊的和愛城。最後,我們在崇聖寺三塔以東的馬九義結束了我們的活動。據民國時期《大荔縣誌稿》記載,“二十三、四、五日為‘左右三靈會’。在西周聖元寺,住在鄉下的人迷信,現在禁止廢除,造像被毀。”如今古風猶存,已經成為壹種大眾娛樂活動。
“繞三魂”又稱“繞山林”,關於其起源眾說紛紜。如果從活動的時間來看,正好是谷雨和芒種前後插秧的時間,其目的明顯帶有歌舞祈雨的意味,其形式與北方的秧歌相似。正如上壹章引用的陸遊《有時》詩中所述,芒種的及時雨有利於幼苗的生長,當年的豐收是意料之中的。此外,各隊領隊手中的柳枝在民俗中也有祈雨之意。像漢秧歌的傘頭手中的傘和虎撐,是風調雨順和人畜安全的象征,首領的即興和插科打諢與傘頭相似。兩者的區別只是活動的場地和具體形式。比如蒼山洱海遊壹圈要三天,突出了繞廟走、繞廟走、過夜的特色。
白族道具舞也有自己的特色,如“霸王鞭”由女子表演,男子則以八角鼓和“飛燕”舞蹈。雙飛燕,用四塊小竹板裝飾,用絲帶裝飾,雙手表演。雖然和東北二人轉的“手玉子”壹樣,但更多的是舞蹈,有著與眾不同的名字。白旗男子的頭巾和服飾別具壹格,民族色彩濃厚,與八角鼓、飛燕共舞時的動態形象自然不同。八角鼓道具現在其實是六角形的。最初的形狀是如何演變的,六邊形是否便於在手中舞動,或者還有什麽其他原因,還有待進壹步考證。至於白旗民間舞蹈,其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水族鬥角舞——“鬥角舞”是壹種展示兩頭公牛角鬥的民間舞蹈,流行於劉度上遊的三都水族聚居區。牛是不會說話的農民的忠實朋友。過去,牛是農業勞動的重要生產工具。因此,自古以來,農耕民族就喜愛牛,他們通過各種藝術形式贊美牛,表達對牛的喜愛,寄托人們對農業豐收的祝願。壹些民族也有和牛有關的習俗和節日。中國民間舞蹈中,漢族有“水牛舞”、“牛燈”,壯族有“春牛舞”,侗族有“逗春牛”,白族有“戲牛舞”。苗族、侗族、瑤族、布依族等民族都有鬥牛的習慣,仫佬族有敬牛和“牛王節”的習俗,水族則創造了獨特的“鬥舞”。水族的祖先是古代百越人的壹個分支。他們擅長種植水稻,熱愛耕牛。過年看到相鄰的苗族侗族鬥牛,喜歡,但又不忍心讓牛打得傷痕累累。於是他們想出了用牛角道具代替牛的辦法,兩人手持道具,表現兩頭牛頂角打架的競技表演。因此被稱為“角鬥舞”。
“鬥角舞”的道具首先是在帽子上安裝壹對特制的角,舞者雙手握著帽子跳舞。後來鑲嵌了兩個小鏡子,讓牛的眼睛變得清晰。鬥笠下端用飾有雞毛的碎花條裝飾,背後釘著壹條長長的綢子遮住舞者的後背,使道具更加美觀。表演中,舞者晃動道具,“靶心”在陽光下閃爍,羽布飄動,像壹只睜大眼睛的兇猛公牛。伴隨著音樂,另壹只“公牛”跳起來跑了過來,兩只角撞在了壹起。然後,要麽伸手,要麽拉,忽高忽低,閃轉騰挪,鬥得不可開交。與苗族、侗族的鬥牛相比,緊張熱烈的氣氛別有壹番滋味。
舞蹈中以“波步”為基調。據說這種步法是水族的祖先模仿海浪創造的。因為牛的東張西望、甩動毛發、翻滾等動態和步法,凸顯了牛溫順天真的壹面,也透露出人們對牛的深深喜愛。伴奏樂器有“三滴水”(三種不同音色的蘆笙)和銅鼓。古老的音樂賦予了舞蹈古雅而熱烈的色彩。“鬥角舞”的表演讓人想起古籍中對古代百戲中“嬌嬌”的描述。古書《亦舒紀》記載古冀州“蚩尤戲”:“其人三三兩兩,穿角相沖,漢使角相沖戲,蓋其遺。”從這段引語可以看出,“鬥角舞”是古代角堆戲的遺存。
布依族紡織舞——布依族的“紡織舞”又叫“織布舞”,流行於貴州惠水、羅甸、望謨等布依族聚居區。布依族的祖先是古百越人的壹個分支,古稱“中加”。他們以紡織品和蠟染而聞名,其巧奪天工的“中甲布”早已聞名於世。在中國南方的少數民族中,壯族、傣族和黎族的婦女大多擅長紡織和刺繡,而壯錦、傣族織錦和黎族織錦各有所長,可以相互媲美。這些民族中也有很多反映紡織和刺繡的舞蹈,表現了中國自古以來的農業文化特征,但像布依族紡織舞蹈這種表現形式可以說是獨壹無二的。
“紡織舞”壹般是三人壹組,用兩根中間扁、兩頭圓的木棍作為道具。兩個男人對面站著,抓著道具兩端,壹個女人用腳踩著道具中間,也就是站在離地壹米多高的木棍上表演。表演時,兩人密切配合女子雙腳的動作,使木棍有規律地上下左右擺動,就像壹臺織布機在壹個姑娘的控制下用梭子旋轉編織,妙不可言。演員雖然掛在木棍上,但在織布機前卻像往常壹樣靈巧,細致地展示著紡紗、拉絲、織布的過程。這位演員穩定的腿部動作和大膽的表演令人驚嘆。
布依族婦女以吃苦耐勞的美德著稱。她們白天像男人壹樣在地裏幹活,晚上在家裏的織布機前紡織。辛勤的勞動鍛煉了他們靈巧的雙手和銳利的目光,創造了精美的紡織舞蹈,從而將紡織技藝傳授給後代,弘揚美善。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古老的紡織機器逐漸被淘汰。但布依族精湛的紡織技藝仍在傳承發展,人民智慧結晶的紡織舞蹈成為布依族民間舞蹈中壹顆璀璨的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