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活動目的: 根據新課程改革要求,為促進學生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並提高學生社會交往、組織管理、分析思考、實踐創新能力,結合我校實際,校德育處、團委每學年、美學期開展學生社區服務活動,拓展學校素質教育領域。 通過社區服務活動,整合了社會各方力量,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學校對學生的教育管理進壹步得到延伸,進壹步完善了學校的常規管理監督網絡機制。通過自主探究和實踐,培養了同學們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精神、交流合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社會參與意識、公民責任感。 二、活動主題: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盡情展示“東林學子”、“女中學子”的風采。三、活動主體:全體高中學生。四、活動形式和要求:1、各年級以班級為單位分成若幹活動小組,選出組長,走進社區,開展社區服務活動。活動時間量為1小時/周/人,或1工作日/月/人。各活動小組的組長帶領組員密切合作,自主開展社區服務活動。主動聯系活動單位,簡要制定了活動計劃,在活動中同學們有意識地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2、以學生社團(義工團等)為單位,由學生幹部自主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進壹步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能力。五、活動時間: 雙休日、“五壹”長假、“十壹”長假、寒暑假。六、活動內容:1、參與社區管理,參加義工等活動。協助村、居委會出墻報,開展協助社區管理的各項工作,參加力所能及的社區勞動,開展植綠護綠、清潔樓道、拾撿垃圾等活動。2、開展綠色環保活動。在社區開展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活動;開展本地區水資源狀況的調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議;對本地區水環境汙染的調查、分析和建議等。3、發揚助人精神,在敬老院、福利院等地開展敬老愛幼活動,深入社區開展“送溫暖,重晚情”活動。4、開展讀書學習互助活動,主要是同學間的相互幫助和指導社區內的中小學生開展讀書學習。5、開展社會調查活動。6、普法宣傳。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傳《勞動法》,宣傳與工人農民和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知識等。7、積極參加“感動無錫”、“活力無錫”尋訪實踐活動,並有學生活動小組獲獎。8、參加“文明使者在行動”交通協勤活動。9、參加學校學生假期安全值班工作。10、參加愛心義賣活動。七、活動效果:(壹)、服務社區 通過服務社區的活動,使學生熟悉社區在地理環境、人文景觀、物產特色、民間風俗等方面的特點,繼而萌生親切感、自豪感,並懂得愛惜、保護它們;使學生經常留意社區中人們關註、談論的問題,並能學會綜合而靈活地運用自己的知識加以解決,從而掌握基本的服務社區的本領,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環境的情感和態度;使學生在服務的過程中學會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團隊意識和歸屬感,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感。 (二)、走進社會 通過進入社會情境,接觸社會現實,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等途徑,使學生理解社會基本運作方式、人類生活的基本活動,積累社會生活經驗;理解社會規範的意義,並能自覺遵守、維護社會規範與公德;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並增進法制觀念、民主意識;在實踐中發展社會參與能力,形成參與意識和較強的公民意識。通過觀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學技術與日常生活、社會發展的關系,形成正確的科學觀。通過接觸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三)、珍惜環境 通過和自然的接觸,領悟自然的神奇與博大,懂得欣賞自然的美,對自然充滿熱愛之情。通過觀察、考察身邊的環境,領悟到自己的生活與環境息息相關,加深珍惜環境的情感。通過保護環境的活動,懂得人們的生產、生活對環境的各種影響,熟悉環境保護的常識,掌握基本的技能,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環保中的壹些問題,自覺地從身邊小事開始,關註周圍、社區、國家乃至世界性的環境問題,並養成隨時隨地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習慣。(四)、關愛他人 通過和他人的接觸、交流,學會理解他人的生活習慣、個性特點、職業情況,懂得尊重人、體諒人。通過體驗個人與群體的互動關系,懂得他人和社會群體在個人生存與發展方面的重要性,體驗關懷的溫暖,對他人的幫助心存感激。通過與人交往、合作,形成團結、合作的精神。經常留意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自覺而樂意地為他們服務,掌握誌願服務的有關知識和技能,對他人富有愛心,使學生在與那些由於他們的幫助而從中獲益的人的接觸中,獲得深刻體驗、感受和滿足。 (五)、善待自己 通過各種活動感悟生命的奧秘、意義與價值。發現自己的優點與弱點,知道如何發揮優勢、彌補短處。能夠了解自己的情緒,並學會用適當的方法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進壹步適應各種社會角色,正確理解個人價值。通過各種鍛煉活動,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識,能夠在危難中自救與求救,養成對自己生命高度負責的態度。懂得自己的權利與義務,能夠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樂觀的生活態度,願意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八、活動小結:社區誌願者服務活動,是近年來各地新興的壹項公益事業,要做好這項工作,學校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題,營造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新風,建立並完善進社區誌願者服務組織向規範化、制度化、經常化發展,從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德育處、團委廣泛發動,壯大社區誌願服務力量,提高社區誌願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健全機制,為社區誌願服務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我校德育處、團委每次組織學生開展的社區服務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年級各班級(各團支部)都十分重視,精心準備,指導學生成立了活動小組,指導學生制訂活動方案。各班同學人人參與,組組有活動記錄、照片和活動成果(調查報告、論文小結、心得體會等)。新學期開學時,同學們都按時把自己社區服務活動材料(活動記錄、照片和活動成果)交班主任,由班主任統壹上繳到德育處。活動結束後每班都進行了活動經驗總結,並達到了預期效果。
上一篇:壯族的主要舞蹈形式下一篇:大班端午節專項活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