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已被文化部申報為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俗話說: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作為中國最大的民間節日,春節深受人們的重視和喜愛。各地慶祝春節的傳統習俗數不勝數。作者想談談大同的春節習俗。
第壹,節日習俗
大同的春節壹般從臘月初八開始,到正月十五和元宵節結束,甚至是二月二。民間有句話叫“臘月忙,正月鬧,拖到二月”,是很多春節習俗的真實寫照。
臘月初八是臘八節。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這壹天成佛。佛教徒將這壹天視為佛陀的“開悟日”。人們還吃“臘八粥”,它象征著好運、長壽和豐收。在大同地區,“初七初七,我把冰塊和融水切進雨荷,做棗粥。沒有飼料,但我和水僮有壹碗棗粥。”[1]“吃臘粥,做臘醋,腌肉,蓄冰。”[2]忙碌的春節活動開始了。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俗稱小年,是祭竈神的日子。祭竈是民間影響很大、流傳很廣的習俗。火神祝融是文獻記載最早的竈神。他負責管理每個家庭的爐竈,被崇拜為家庭的守護神。大同地區的廣大農村,幾乎每個廚房都有壹個“竈神”本尊,兩邊都是“天說好話,下界平安(或“回宮求好運”)的對聯,橫批為“壹家之主”。農歷大年三十,竈王爺“上天述職”,大同人“獻餅、酒、果,拜皂神(同“竈”)祈福庇護。”[3]吃麻糖祭竈糊竈王爺的嘴也是當地的習俗。大同民歌《二十三,吃盤》(註:盤指芝麻糖的初級產品,特別粘,現統稱為芝麻糖)。意思是人們希望他在天堂多說好話,少說壞話,以保護全家。
從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稱為“春節”,是春節前的準備階段。購買年貨,打掃庭院,改善個人衛生是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
三十,俗稱過年。換門、貼對聯、放鞭炮、蒸年糕、包餃子、吃年夜飯、請祖先、熬新年、建旺火,是大同地區的習俗。《雲中縣誌》記載:“除夕,換門神,符濤,修舊事,陳毅;壽年。”這和中國北方其他地方的風俗基本相同,就不贅述了。
大同地區煤炭資源豐富,過年生火旺是當地的習俗。每到除夕,每家每戶的院子都要用大塊的煤壘成壹個塔,裏面放幹柴。上面的紅紙條上寫著“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火樹銀花”等吉祥文字。《大通縣誌》記載:“大年初壹,家家砍柴減薪,雷蕾升得高,像壹幅小小的浮圖。及時送來,取名‘旺火’。”大年初壹之交,鞭炮齊鳴,辭舊迎新,活動達到高潮。旺火是父母自己點燃的,叫做旺火,發財,旺盛,興旺。沖天的火焰從無數個小洞裏噴出,燒紅的煤炭照亮了庭院,孩子們穿上新衣服,圍著旺火放鞭炮,男女老少圍著旺火取暖,企圖“壹飛沖天”。早上主人會把炭火鏟回爐子裏做飯,不允許外人鏟走,預示著壹年的興旺。如今,雖然隨著城市現代化的發展,樓房已經取代了四合院和排屋,但是,過年生火的習俗依然如故。與以往不同的是,旺火逐年增加,造型優美,規模巨大。周圍的人紅光耀眼,光彩奪目,吐著長長的火焰,排成長長的隊伍,轉三圈,倒三圈。轉圈祈禱的人們在歡笑玩耍,祝願來年美好,生活幸福。如果說王火規模宏大,造型精美,那麽懷仁王火應該是最重要的。最大的壹座由80噸煤建成,高達三尺,氣勢磅礴。
“拜年”是新年後迎接新年、接受祝福的主要活動。它是中國的壹個傳統民俗,是人們辭舊迎新,互相表達美好祝願的壹種方式。其內容豐富多彩。大年初壹之際,隨著新年的鐘聲和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各家各戶開始燒香祭奠天地,祭祀祖先,然後依次向長輩拜年。通常的順序是:“先拜天地,後拜祖先,再拜高唐,再出門走親訪友;還有各種各樣的儀式,如第壹天祭拜自己的家人,第二天祭拜嶽家,第三天祭拜親戚,直到正月十五。今天的大同地區通常是後壹種習俗,“新年快樂”已成為最常用的新年說。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因為初壹以來的很多禁忌,這壹天都可以打破,所以叫“破五”。破五年計劃的習俗活動主要是“送窮”。天亮了,大家把臟東西掃幹凈,送出門外。並為人們剪彩,在街上相換,稱為“送貧”[4]。民間還留下壹個傳說,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註:所謂五路財神指的是東南西北,意思是出門五路就能發財),於是各地的商家、店鋪紛紛開門迎客,以求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