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人性論主要包括性善、性善、性善幾個環節。其目的是通過道德教育,使人把“四德”養成“後天四德”。現代道德教育在“性善”理論的影響下,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進壹步完善了道德教育的目標、功能和道德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可以終身利用道德教育來提高自己的“善”。
儒家哲學充滿智慧,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它以其獨特的魅力為現代道德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引領現代道德教育走向完善。“人性本善”的理論——仁義禮智“四德”,從古到今詮釋了壹個宗旨,即道德教育在理想人格的塑造過程中,必須發揮自身的價值和意義。然而,教師在德育過程中,如何使受教育者形成自我教育意識呢?壹直是現代德育工作者反思的問題。
第壹,對性善論的分析。
孟子論孫之醜時指出:“沒有惻隱之心,是不人道的;沒有羞恥心,沒有人性;沒有聽天由命之心,是不人道的;壹顆沒有是非的心是不人道的。慈悲是仁的目的;恥惡之心,義之端;心之辭,禮之終;是非之心,也是智慧之端。人有四端,但仍有四身。”人性的“四德”為現代道德教育找到了理論基礎。
(壹)人的“善”和“善”的動機。
孟子認為人性中有壹種與生俱來的“善”,所謂“人性之善,即使還是水,也會往下流。”人沒有錯,水也沒有錯。“顯然,作為個體的人是有‘善終’的,但這種‘善終’只是處於道德心理學的胚胎狀態,並不具備仁、義、禮、智的道德品質。壹個個體的“人”,只有通過個體的主觀努力和仁、義、禮、智四種善的萌發,才能成為真正的“人”。孟子的“性善論”繼承了孔子的人性論,提煉了“性善”的本質,突出了“性善”的本性。
孟子在主張人性本善的同時,也確認了教育是個體發展的必要條件。對於每壹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生物來說,在成為壹個成年人之前,他首先要成為壹個人才。人有雙重生命,從父母那裏繼承的生命是物質基礎;人要成為壹個真正的人,要經歷“二代”——做人的方式,也就是“成人”。只有在“行善”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道德教育,才能激發人們“行善”的主觀心理感受。“行善”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個人的主觀“善”。
(二)“向善”的含義。
孟子的人性論論證了人在“成人”的過程中具有“向善”的本性和“向善”的主觀意誌。他在肯定人的“善”的同時,也論證了“向善”的必要條件。“能做自己不學的事的人,能力不錯;不操心就有良心了。”孟子關於人的“良知”和“德性”的論述指出,仁、義、禮、智等普遍的道德規範不是從外部強加於人的,而是來自於人的內在本性,是從人的性善本性中誕生的。但孟子通過“聖人人格”告誡人們,“善”如果不積極保存,必然會受到外界的影響而逐漸消失。“內聖外王”的高尚品質是在“行善”中拓展“善終”的結果,也肯定了人在“行善”中實現自我價值。當然,孟子也說過,“聖人像我”;“曹焦問:‘大家可以為堯舜不同?’孟子曰‘自然’。“聖人”的人格被人類賦予了極端和神秘,似乎遙不可及。但“借鑒”這句話,卻激起了人類挑戰自我的雄心。人的“四端”表明人有先天的成德才能,但孟子認為只有向善的動機和能力才能擴展人的“善端”。人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完全有賴於“求真”、“向善”、“國粹美”的思想教育,這也是人在世時錘煉人格的必由之路。所以孟子在尋求外在修養的同時,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人只有受到教育,才能體會到“真善美”的真正價值。
第二,“善”在現代道德教育中的體驗。
在孟子看來,良知是內在的本質,是人外在德性的源泉,是壹切善的源泉。人性和道德的完善需要後天的學習和努力,需要在“性善”理論的指導下對“善”的拓展和培養,我國傳統的德育模式強調教師在德育中的作用,而現代德育受“性善”理論的影響,倡導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模式。
(壹)“性善論”指導下的現代道德教育目標。
道德教育的理想目標應該是“學而優則仕”,即以“君子”人格來實現。“人性本善”理論是壹種基於人的內在善的教育。現代道德教育的目標是把握道德存在的可能性,並通過人的內在意識和外在修養將可能的善轉化為現實的善。努力使每個人在道德修養上享受平等待遇,倡導人們按照“理想人格”來要求自己:“保持誌向、忍耐、關愛自己、以自我為中心”。要想成為堯舜之人,必須做到內在精神與外在言行的統壹。孟子對道德主體的人文關懷表明了社會對道德的要求,要尊重和滿足人們精神生活包括道德生活的需要,提升人們的道德理想、道德品質和道德境界。只有註重挖掘和激發學生內心的美好願望,充分發揮良心的道德調節功能,將被動的教育形式轉化為主動自覺的個體活動,才能最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終身教育的目標。
(2)“性善論”影響下的現代德育功能。
“人性本善”理論是教育史上第壹次從理論角度理解和闡述人的本質。現代教育思想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探索“善”的本質,這是教育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教師以“善”的精神為學生樹立榜樣;以學生的“善”為基礎,規劃發展過程。學生以“善”為本,並在對他人的教育中拓展;立足於“善”的根本,在自我教育中實現自我價值。道德生活的起點不是零,兒童從壹開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體。試想,在教育的過程中,老師認識到學生有“良心好”“能力好不學”;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向善意願和向善能力,或許德育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實現。孟子的“四德”、“五常”為中國傳統文化註入了壹種道德意識和倫理精神。擴展“善”的過程正是構建人與社會和諧倫理的過程。社會在德性中發展,人在德性中成才。沒有道德教育的存在,就沒有人的精神家園。無德的社會是混亂而危險的。道德教育以“人性本善”的精神為社會和人類提供最根本的物質和精神保障。“仁者無敵”、“與民同樂”的“民本論”啟示學校教育必須以“德育”為基礎,倡導“尊賢敬德”的德育目標。只有這樣,德育的真正意義才能發揮出來。德育以“善始”為基礎,為學生身心發展提供舞臺。
(3)“性善論”意蘊下的現代德育模式。
“善”的本性為人類道德教育追求“高尚精神”的理想目標提供了可能性。而孟子的“性善論”分析的是如何將可能性變為現實,具體的德育模式是知行辯證統壹。這就凸顯了儒家對道德理論與實踐的知行關系的探討,道德修養的重點應該放在“行”與“行”上。那麽現代道德教育是如何通過具體的道德教育模式將道德觀念轉化為道德行為的呢?孟子"內求外踐"的道德教育思想揭示了現代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是提高道德教育的自覺性,培養道德自我。這種做法的實質是強調個人要在行動中彰顯主體性,重視自我思考、自我判斷和自我體驗,學會獨立思考,做出恰當的選擇。這種思想與當代的價值澄清方法有相通之處,與當代道德教育強調“學會選擇”是壹樣的。
孟子創造的人格理想實質上是現代道德教育模式中高尚道德的理想模式。他認為道德的完成是四端的擴展和發展,可以有壹個徹底的自我認識,這就是所謂的“奉獻”。任何道德教育範式都是基於對某種道德學習機制的理解。但是,真正具有“道德”意義的道德教育,不是把已有的社會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美德的集合體”,而是“啟發”和“喚醒”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良知,讓學生樹立道德理想,領悟人生真諦。現在社會上流行壹種說法來評論學校德育,就是“5+2 = 0”,即壹個學生在學校接受的五天思想教育,抵不過家庭和社會對他兩天的影響。正如孟子所說,“有意造化”、“反己”的道德觀念警示我們,必須推翻現代道德教育的教條主義和形式化。俗話說,“生命的延伸有道德教育的延伸那麽大。”生活世界是道德教育的基礎”。現代德育模式必須繼承和發揚傳統德育理念,由內而外滲透德育的價值和意義。
第三,未來的道德教育改革是“性善論”的衍生物。
現在,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追求高層次的“善”,賦予“善”更廣泛的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征,努力創造真善美的統壹。孟子蘊含道德責任意識的“性善論”可以喚醒人們追求人格理想的信念,積極實現和提高自身道德,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未來的教育最終將走向終身教育的模式,道德學習的形式必須依靠個體的能動性,道德的形成要自然完成。未來的道德發展取決於道德接受和道德選擇。在生活和學習中,當人們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認為重要的領域時,剩下的廣闊空間就可以交給自己的道德本能反應和習慣行為了。當道德與社會發生沖突時,就會出現自主選擇的行為,從而符合道德生活的自然狀態,提高個體的道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