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您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麽,如何解決?

您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麽,如何解決?

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問題

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副局長李欣欣

2002年4月26日

壹些業內人士從不同角度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方方面面提出了建議和評論。但筆者認為,當前影響我國中長期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是社會總需求不足和社會總供給脫逃序列。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增長的市場驅動力明顯不足。去年以來,我國消費品市場壹直穩定增長,但今年壹季度8.4%的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9個百分點。根據以往經驗,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年度增長趨勢呈現前高後低的局面。近年來,消費品市場呈現平穩增長的態勢,其中消費品市場較為活躍的因素主要是政府的政策作用所致,市場供求的自發作用仍不明顯。比如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工資的增長,拉動了消費的更大增長;農村費改稅試點擴大,緩解了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幅的回落;住房、汽車、教育等個人消費信貸的持續增加,帶動了消費品市場的增長。由於這些政策因素的主導作用,促進了消費品市場的持續增長。如果排除這些政策性不可比因素,消費品市場的增長將面臨後勁不足的危機。當前,受城市下崗失業人員增加、低保缺口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滯後、住房、醫療、教育等各項改革措施相繼出臺、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等因素影響,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增長的市場驅動力明顯減弱。

2.商品供過於求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根據國家經貿委等部門對全國600種主要商品供求情況的分析和預測,今年上半年,我國商品供大於求達86.3%,比去年下半年提高了5個多百分點。只有13.7%的商品處於供需平衡,不存在供不應求的商品。這個供給相對過剩的問題,表面上看是全國市場價格總水平呈下降趨勢,但實質上是受我國經濟結構過程中的結構性矛盾影響,包括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地區結構、產品結構,正在從目前的工業化初中階段向中後期轉變。具體表現為:生產結構與消費結構的矛盾;知識結構與就業需求的矛盾;要素、資源與產業結構和布局的矛盾;重復建設、地區封鎖與市場規律矛盾等。由於這種供過於求的壹系列矛盾的存在,以及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的逐步加大,未來幾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較往年有所放緩,失業人數將繼續增加。所以,未來兩三年,供大於求的壓力依然存在。

3.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是政府行為,缺乏市場機制的內在驅動力。去年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投資,而且主要是由政府發行國債和國債投資帶動的貸款拉動,社會投資增長相對緩慢。2001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12.1%,高於上年同期1.8個百分點。今年1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為19.6%,比去年同期提高7.2個百分點。其中,2001年,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8%,比去年同期加快3.1個百分點。今年1季度,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1%。這些情況壹方面說明政府主導的投資增長格局沒有根本改變,另壹方面也反映出經濟增長過於依賴政府政策性投資,社會投資明顯不足。據統計,2001年,城鄉集體、個人、農民等其他投資僅同比增長8.3%,比國有及其他投資低4.5個百分點。城鄉集體、個人、農民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5438±0.7個百分點。如果經濟增長轉型依賴政府政策投資,脫離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壹旦未來國債投資下降,如果民間投資未能及時啟動,今年以來,雖然壹些有利於民間投資的“好”消息已經在醞釀和落實,但真正落實還需要壹個過程,短期內難以從根本上扭轉社會投資不足的矛盾。

4.通貨緊縮的壓力增加了。去年以來,我國物價走低跡象越來越明顯,通貨緊縮壓力加大。目前物價走低的具體表現:居民消費價格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回落,今年65438+10月連續三個月回落,為近兩年來首次;工業品出廠價格從2001年4月份開始再次下降,之後降幅逐月加大。今年6-2月,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平均下降4.2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2001比上年下降0.8%,2002年2月進壹步上升,同比下降1.5%,已連續9個月下降。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2001下降0.2%,2002年下降幅度明顯加大,65 438+0-2月分別下降4.8%和4.6%。2001年房屋銷售價格雖然上漲2.2%,但全年價格走勢是前高後低,逐季下降,尤其是第四季度。預計今年我國商品房價格增速不會大幅提高。雖然2001年固定資產投資價格同比上漲0.4%,但漲幅比上年回落0.7個百分點。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價格開始下降,2月份下降0.3%,比上年同期1.6%。中國入世後,全球生產過剩和價格下行的影響將通過各種渠道傳導到中國。這些因素將直接影響中國市場的供求關系和物價的上漲趨勢。因此,預計短期內中國物價走低的趨勢不會改變。

5.金融貸款總量增速下降,資金供給渠道不暢問題突出。去年以來,我國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速呈下降趨勢,今年貸款增速繼續下降。1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9.8%,其中工業短期貸款減少67億元,導致當月短期貸款減少。這種情況表明,產業貸款資金供給渠道不暢的問題更加突出。此外,有幾個財務現象值得關註:壹是現金凈投入增速下降。去年以來,我國現金流通量增速呈逐月下降趨勢。65438+今年10月6月,M0出現了幾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同比增長-1.7%。今年1季度,M0同比增長8.2%,較去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根據壹般經濟規律,在控制利率的條件下,經濟系統中商品和服務的總體價格水平的變化趨勢是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是否適應的主要標誌。目前,凈現金投入增長率的下降可以解釋商品和勞動力市場的蕭條。第二,M1的增長速度比M2慢。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增速壹直低於M2。2001年末,M1增長率為12.7%,M2為14.4%。今年,這壹趨勢進壹步加劇。1季度,M1的增長率為10.1%,M2為14.4%。根據壹般經濟學原理,壹般情況下,如果M1的增長速度在很長壹段時期內始終慢於M2的增長速度,則說明經濟增長勢頭已經開始放緩。

6.就業矛盾突出。目前,中國的就業矛盾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政府部門和經濟學家不僅對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有不同看法,而且對就業的主要矛盾是總量還是結構也有不同看法。筆者認為,目前我國就業的主要矛盾是總量,全國勞動力供給遠大於勞動力需求。近年來,為了緩解下崗失業人員的壓力,雖然我國政府在增加就業崗位、增加財政支出和轉移支付、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勞動力市場建設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就業矛盾越來越突出。它可以反映中國經濟運行的質量和壹些制度上的弊端,如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幹部任用標準、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地區結構、投資結構、教育結構等等。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緩解或導致失業的加劇,不僅會嚴重影響中國經濟的良性運行,還可能引發政治問題。對此我們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盡管當前中國經濟運行存在上述問題,但也存在難得的機遇。壹方面,國際資本目前正在大量流向發展中國家。去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投資增幅10.4%。另壹方面,中國市場需求空間大,機會多。我們要抓住這壹擴大需求的機遇,從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調整財政資金投資和使用方向、增加就業和促進出口等方面入手,加大政策調整力度,保持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

電話:86-10-63071372,傳真:66079391,電子郵件:zdjun@263.net。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文佳街2號,郵編:100031。

  • 上一篇:壯族在飲食,服飾,習俗上各有什麽特點 要簡短點的
  • 下一篇:快跑,夥計。第三季節目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