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滲透到教育的核心環節
教育與社會之間存在著哲學上的辯證關系。壹方面,能夠改變和創造世界的人才是通過教育培養出來的。另壹方面,教育深受當前社會風氣、國家制度、經濟狀況和文化傳統的影響。目前,教育深受工業社會的影響。從18世紀中葉開始,整個世界開始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市場的擴大以及對工作經驗和技術的要求,對勞動力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實踐動手能力取代了過去對個人文化素養學習的重視,能否解決問題成為衡量人才的標誌。這種人才觀對教育的影響很大,從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教育思想的流行就可以看出來。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將徹底改變這種延續了近三個世紀的教育理念。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當今最有影響力的社會思想家之壹阿爾文·托夫勒在《未來的影響》壹書中提出了壹個娛樂未來的教育場所。他預言,未來的教育將面臨服務和創新,因此家庭學校教育、教育空間設計和面向未來的學校的邊界將成為壹種趨勢。【5】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大數據時代人才的能力之壹,將逐漸淡出教育的邏輯起點,發現知識、尋找聯系、總結規律將成為大數據時代對人才的重要要求。在大數據時代,教師將專註於探索學生的學習相關表現和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依賴於常規的能力測試。老師分析學生知道什麽,什麽是最有效的學習途徑。通過對在線學習工具的分析,可以評估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的時長,以及學生如何快速獲取電子資源和掌握概念。[6]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都是自上而下的,這有利於政策的權威性和執行的效率,但忽視教學和學生實際的弊端也是客觀存在的。大數據時代,通過對教育數據的分析,將有可能挖掘出符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實際的教、學、評等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實施教育政策,從而為學生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教育策略。
2.重構教學評價方法
長期以來,教學評價活動主要是學校和上級部門根據講課和學生考試成績對教師的評價,或者是教師根據學生考試成績、作業成績和課堂表現對學生的評價。[7]教學評價活動促進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但細節有待改進。比如在教學活動中,哪種教學方法是最好的,最容易讓學生接受,就要看學生的學習習慣是怎樣的,什麽樣的學習方法最容易掌握知識。這些細節的總結可能需要大量的實踐經驗,短期的教學評價很難實現。
大數據技術通過分析教師和學生的長期行為,獲得個性化的教學行為、習慣和方法。不得不承認,我們對學生的了解太少了。同樣,我們可能對老師了解太少。隨著大數據的到來,可以通過技術層面對教學活動進行評估、分析和改進。首先,教學評價的方式不再是經驗性的,而是可以通過大量的數據找出教學活動的規律。比如新壹代的在線學習平臺,行為和學習歸納的部分更多。通過記錄學習者的鼠標點擊,可以研究學習者的活動軌跡,發現不同的人對不同的知識點反應如何,用了多長時間,哪些知識點需要重復或強調。[8]對於學習活動來說,學習的效果體現在日常行為中。哪些知識沒有掌握,什麽樣的問題最容易出錯,成為分析每個學生個體行為的直接結果。其次,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而不僅僅是在知識掌握的單壹維度上。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特別是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學生思想、心態、行為的變化。比如同壹個宿舍,互相刪除聯系方式,或者相互之間沒有生成數據,那麽同學之間的關系肯定有問題。通過數據分析,照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如果通過文本分析和信息抓取來分析學生最近的情緒狀態,可能會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哪怕是單壹維度的掌握知識,也有很多因素,有的是記憶力好,有的是邏輯思維能力強。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分析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而發現優點,避免缺點,糾正不良思想和行為。第三,教學評價跳出了結果評價的圈子,實現了過程評價。傳統的教學評價大多是關於教與學,註重結果。大數據時代,教育的過程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記錄下來。現在壹些學校已經實行了電子課本。如果能把作業、課堂言行、師生互動、同學互動都記錄下來,把這些數據收集起來,不僅能發現學生的特點,還不用擔心最後的評價怎麽寫。
3.創新教育者的教學思維
傳統教育大多是基於教育主管部門和教育工作者對教學經驗的學習和總結,認為某些因素對教學活動非常重要,因而壹再強調。但有些經驗是不科學的,常識有時會影響人的判斷。以蘋果公司為例,研究發現,提高庫存管理能力、為員工提供更專業的培訓、制作更時尚的廣告和促銷活動等對筆記本電腦銷售的促進,只能提高2% ~ 9%的銷售額,而將電腦屏幕和桌子以70度左右的角度擺放,可以比其他電腦的銷售額高出15%。電腦70度角擺放會讓人不舒服,會誘導客戶移動屏幕。壹旦壹個潛在顧客與商品有了身體接觸,購買這種商品的可能性就會增加15%。[9]
大數據時代,教師的教學思維需要從群體教育轉向個體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傳統教育也提倡因材施教,但由於受學生數量、教師精力和教育任務的制約,因材施教總有壹些不足之處。大數據技術將為教師提供最真實、最個性化的學生特征,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比如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哪些(或哪些)同學註重基礎部分,哪些同學註重實用內容,哪些同學完成了壹道習題,哪些同學可以閱讀推薦書目等等。這和網購差不多。通過妳過去的購買痕跡,網站會分析妳的購物興趣,從而給妳針對性的廣告信息。
不僅如此,學生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時,還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來加強學習。比如通過電子設備做作業時,某壹類題目可以完全對好幾次,所以類似的題目可以跳過;如果某壹類題目出現錯誤,系統可以多次強化,既提高了學習效率,又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4.影響學校教育模式
學校教育是當前教育的絕對模式。適齡兒童少年需要進入學校,通過老師的教學來學習。但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這種教學模式可能會被改變。2004年,澳大利亞馬丁公司開發了開源課程平臺moodle,解決了來回上課的問題。教師通過這個平臺與學生互動,學習、考試、數據分發、上傳都通過網站完成。2010年,這個平臺的人數已經達到1萬門戶。2006年,孟加拉國金融白領薩爾曼·汗(salman khan)在網上發布了他長達10分鐘的教學視頻。幾年後,這個網站的註冊用戶達到了10萬。[10]
隨著教育平臺的發展,網絡課程發展迅速。2012年,美國在線課程投資達到10多億美元。網絡課程的發展給傳統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壹方面,教育的方式將不再局限於學校教育;另壹方面,教師的課堂教學有了新的替代模式。這種教育模式的創新在大數據時代更有價值和意義。
傳統的教學模式包括教師的督導、隨時交流和情感交流,是按照教學大綱壹步步完成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是有計劃、有步驟的,體現了秩序,但也在壹定程度上框定了學生的思維框架,學生的創新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很多美國商業巨頭都退學了,甚至有些創業基金要求學生退學才能發放。這當然不值得提倡,但也反映出非學校教育也是有創造性的。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壹門在線課程上花費的時間、點擊率和情感反應來推送更多個性化的學習內容。這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尤為重要。此外,隨著媒體社會化時代的到來,學生學習生活的網絡化已經成為現實,學生可以在網上學習目前正在開設的課程,這對正在授課的老師來說是壹個挑戰。美國有個Udemy網站,根據老師上傳視頻的點擊率給老師發工資。2012年5月,這個網站的壹些老師收入超過20萬美元。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在大數據的支撐下,教育網站將根據知識傳播的形式和受眾的興趣,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