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歷史文化論文篇1
試談大連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摘要:近年來大連市發展建設加速,新區面積增加,建設質量不斷高,但能夠代表大連歷史的歷史文化街區建設質量升級卻遲遲未能推進,導致城市特色及風貌逐漸缺失。加強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工作,使歷史文脈、城市記憶在延續傳承的同時,街區本身也能夠適應環境的變化、自身得到發展;保證歷史文化街區得到整體保護,挖掘和強化歷史風貌特色,提升環境品質,完善區域功能。
關鍵詞:大連 歷史文化街區 保護 發展
壹、現狀概括
新中國成立後到現在,大連城市經歷了翻天腹地的變化,城市規模進壹步拓展,同時在城市規劃中也非常註重對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現狀保存較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主要有:勝利橋北歷史文化街區、南山歷史文化街區、黑石礁歷史文化街區和中山廣場歷史文化街區。
勝利橋北歷史文化街區是沙俄租借時期(1898-1904)形成的,是當時沙俄的行政區,沙俄的大連市政官衙公署等機構均集中於此,市政官吏、港口及城市建設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東清鐵路公司辦事機構、俄籍鐵路員工宿舍、俱樂部、醫院、商會、公園也均設在這裏。除行政辦公職能外,這裏還是俄國人住宅區,住宅地塊以小路分割成均勻的,中間建有二至三層坡頂式的半木結構或全原木的花園式住宅。隨著年久失修,街區建築開始破敗,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大連市政府對團結街兩側進行了保護式改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俄羅斯風情壹條街。目前,街區內建築許多均破敗不已,街區內居住人口多為無業流動人口。
中山廣場歷史文化街區形成於日俄占領大連時期。俄國人占領時期(1898-1904)把城市規劃為行政區、歐羅巴區、中國人區三個區。歐羅巴區即為現在的中山廣場歷史保護街區,該區是城市的中心地帶。規劃的莫斯科大街(今人民路及青泥窪橋以東的中山路)貫穿東西,規劃的碼頭、火車站均設在此,交通便利。市區的主軸線規劃是自港灣廣場通向中山廣場而直達西公園的莫斯科大街(中山路、人民路),它串聯著幾個廣場,聯系著碼頭、中心廣場再經歐洲市場到達中華劇場(群眾劇場)。在日本占領大連時期(1905-1945)實施了俄國人的規劃,1909年規劃在廣場周圍安排了大連民政署廳舍(現大連工商銀行)等大型公***建築。在道路廣場及有軌電車方面,首先實施了沙俄的規劃,修建了直徑為213米的大廣場即現在的中山廣場。中山廣場歷史街區保護較好,廣場周圍歷史建築保護完好,街區功能仍為商業金融,但街區內部歷史建築存在壹定程度的破壞。
黑石礁歷史文化街區始於俄國人占領大連時期(1898-1904),是俄國高官富豪的高級住宅區。日本人占領大連時期(1905-1945)為日本人的居住區。現在這壹地區為部隊用地,用地功能仍為居住,但街區內歷史建築遭到壹定程度的破壞。
南山歷史文化街區是日本占領時期日本人居住區,建築多以全木質結構建造,外形則融合了歐洲古典風格與日式風格,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由於南山地區風景優美,適宜居住 ,許多歷史人物曾居住於此,有張作霖、林彪、博愛醫院創始人孟天成、孫傳芳西班牙領事、德國領事等。近年來通過小規模改建、新建,仿照日式風格建設部分別墅,以步行街形式形成日式風格壹條街,兩側分布日式酒館、飯店、會所,成為城市旅遊亮點之壹。
這些歷史街區集中反映了大連市城市建設的發展歷史,是城市發展中凝固的記憶。每壹個歷史街區都代表著不同的歷史特色,是大連僅存的歷史記憶,但由於年久失修和?改造性的破壞?,部分歷史街區正在喪失它原本的特色,並有遭到進壹步破壞的危險,保護工作刻不容緩。
二、保護原則
1、堅持歷史保護與有機更新並重的原則
歷史街區存在大量的歷史遺跡,應做好對歷史街區整體空間格局及路網肌理的保護、文物古跡及歷史建築的修繕、測繪、存檔等工作,堅持歷史街區歷史保護的原則。防止大拆大建,實現逐步有機更新歷史街區面貌。
2、堅持新老城區統籌發展的原則
歷史街區部分職能可以疏散到周邊地塊或其他城區,促進歷史街區協調和整體統籌發展。
3、堅持功能提升與整體風貌保護統籌的原則
在充分尊重歷史環境、保護歷史文化的前提下,應對壹些歷史街區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完善歷史街區功能。城市建設和發展要有歷史眼光,重點著眼於城市功能和城市風貌的歷史性演化,形成與城市自然格局、歷史格局相適應的物質形態。
4、堅持公眾參與、管理創新的原則
歷史街區保護不同於壹般的城市建設,無論是文物古跡的修復和保護、歷史街區房屋修繕和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還是城市整體格局、水系的恢復與建設,都需要大量的投入,應喚起社會的***同關註,推動公眾對歷史保護工作的積極參與。同時,可以通過組建民間團體、基金會、非營利組織等形式,推動市民和社會各界人士對保護工作的直接參與,鼓勵制度創新,協助政府***同推進歷史街區保護和更新工作的開展。
三、保護與更新策略
1、歷史保護策略
關註原住民及原生文化。歷史街區文化遺產的傳承延續,需要壹定的載體。街區中的文物古跡、歷史建築,是靜態無聲的載體;而街區中的原住民則是動態有聲的載體。保護歷史街區,應該留住原住民,保存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這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保護。歷史街區功能的延續與產業發展都是基於當地無形文化的基礎展開,沒有用外來文化替代。此外,都試圖將無形文化?有形化?,通過賦予無形文化有形的場所與載體,創造?動態生活場景?來實現街區文化的傳承。
增加文物保護單位數量。目前的在冊文物單位大多是當年的公***建築,如學校、銀行等。應組織下壹步的文物單位擴充工作,將反映出歷史居住形態的歷史建築添加到文物保護名錄裏。
2、感知體驗策略
大連作為壹個山海輝映的旅遊城市,應增強街區周邊山體、濱海的開放度,成就山體、濱海開放空間,將歷史遺產的保護與城市開放空間結合。為更好的感知體驗空間格局、特色開放空間,應設置景觀路、景觀視廊、標識系統等。預留近海通道、觀海視廊;預留進山通道並在山體上設計觀景平臺;設置感知遊覽城市歷史路線,並結合歷史價值片區設計駐留點、瀏覽線。
3、政策配套策略
在政策支持上,要考慮到對歷史街區內搬遷的工企業提供相對優惠的政策支持,比如給以土地政策的優惠。同時完善民間力量的參與機制,考慮要促進歷史街區無形文化保護的民間力量的發展,必須要把它設定在國家和社會互補的關系格局中,政府需要強有力的推動力,完善其參與歷史街區保護的機制。應以立法的手段將遺產保護的責任切實分散到社會各階層。在完善相關法律的基礎上,還應該為相關個人和團體建立對話、合作的平臺,以協調不同利益團體間的沖突,保障參與合作機制的公平與公開。
參考文獻:
[1]尤坤,王華新.國內外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發展案例分析研究.城市,2012,(01)
[2]趙中樞,胡敏.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再探索.現代城市研究,2012,(10)
[3]李晨.?歷史文化街區?相關概念的生成、解讀與辨析.規劃師,2011,(04)
大連歷史文化論文篇2
試談由移民歷史看大連 民俗文化
摘 要大連是由移民組成的城市,移民的歷史之長、規模之大都是在我國各地區的文化中獨具特色的。大連民俗文化是由山東民俗、旗人民俗、東北民俗等各種文化融合而成,具有鮮明的地方文化特點。
關鍵詞大連;移民;民俗
大連位於遼東半島的最南端,是溝通東北腹地白山黑水和中原大地的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研究大連的古代歷史,會發現壹種現象: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大連地區屢遭?滅頂之災?,在歷次的戰亂中經常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等到新政權建立以後,統治階級就會采取多種 措施 移民大連,生產力重新發展。然後再遭遇新的壹輪戰亂,百姓又要流離失所,大連地區再被重新毀滅掉。然後再在新政權穩定後,重新移民,繼續發展。可以這樣說,大連地區移民的規模之大?p移民歷史之長,在中國各地區的文化中是獨具特色的。
壹、山東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老大連人的祖先基本都來自於山東,大連文化受山東文化影響明顯,尤其是魯東沿海文化對大連文化影響尤甚。目前大連地區山東移民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明末的戰亂是大連歷史上遭受到的又壹輪毀滅性打擊,人口減額嚴重。後來隨著清朝統治的日趨穩定,大連地區的人口有所增加,其中大部分人是山東?p河北?p江浙壹帶的移民,尤其以山東人居多。這就是所謂的?闖關東?現象。由海上進入遼東的人們首先經過的地域就是大連,所以大連成為了許多山東人的新家園。山東的風俗文化自然流傳到了大連地區。
其實對於山東本身來說,山東也存在著移民現象。如明初,朝廷推行?移民寬鄉?的政策,從明洪武二年到永樂年間大批移民由山西遷至山東濱州、德州、濟寧、聊城、菏澤、泰安壹帶,其中壹部分又先後東遷。所以山西移民幾乎遍布山東各地,山西風俗影響到整個山東。再如明初移民到山東的四川人,多集中在萊州地區,形成了萊州獨特的風俗。當然還有許多其他地區的人們移民山東,所以山東各地民俗也各不相同。
山東的移民們由於生活所迫,遠離祖輩生活的故土家園,來到人生地疏的大連。移民們以無比勇敢的豪氣,克服重重困難,在大連地區紮下了根。而隔海相望的家鄉又是每壹個山東人難以忘記的心靈家園,所以壹代又壹代的山東移民及其他們的後裔便把膠東大地上的民風民俗頑強的保留了下來,以極其堅強的意誌力代代相傳,把山東各地的民俗民風大量融入到了大連地區風俗文化之中。比如舊時在 春節 前,小年結束,祭完竈神,威海等地就會選壹天蒸餑餑。餑餑分為插棗的?棗餑餑?和沒有插棗的?光頭餑餑?兩種。還有的人家要蒸壹些?聖蟲?和?葫蘆?,分別放在面缸和窗臺上,稱為?壓面缸?、?壓窗臺?,待到農歷二月二?龍擡頭?的時候再拿出來吃。這種風俗在老大連人的家裏是壹直保留的。再如山東、中原等地流行的祭竈神,也是大連百姓必做的節日風俗。還有山西人寒食節期間不生火做飯的民俗也早就由山西移民帶到了山東,而此遺風在大連地區也可見到。
二、旗人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大連的移民當中還有壹些人是旗人的後代。八旗文化是滿清統治時期所特有的壹種文化。清政府派了大量的八旗將士駐紮於現在的遼寧地區,當然也包括大連。八旗兵有從北京來的,也有從黑龍江等地來的。駐紮在大連的?八旗?士兵分為滿八旗、蒙古巴爾虎旗和漢三旗總計十二旗的兵丁將士。金州以南地區主要由漢軍正黃?p鑲黃和正白三旗駐防。當時編入旗籍的人稱為?旗人?, 沒有編入旗籍的人稱為?民人?。 大連的老住戶中,有相當的壹些人是清朝八旗的後人(準確的說,其中很多人應該屬於漢軍旗人),因此滿洲八旗的習俗文化也融入進了大連的本土文化當中。
大連地區文化自清以來就有明顯的滿漢文化***存的現象。如春節 除夕 夜,滿族人家院中常常要立有索羅桿子,高數丈,桿子頂部安裝壹個淺方形的錫鬥,錫鬥內裝有豬的五臟供烏鴉、喜鵲去吃。相傳這是因為烏鴉、喜鵲曾救過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命,為報答烏鴉、喜鵲救命之恩,所以滿族就形成了這樣的習俗。
這壹習俗在大連農村至今還能看到。再如滿族的住房習俗是以西房為尊貴,家中長輩壹般是住在最西端的房間,以表示對長輩的尊重,這壹點在大連農村部分地方至今保留。當然從這些文化習俗中也能看出明顯的滿漢文化融合痕跡。比如漢軍旗人及其後代,在住房的安排方面,西房為大的習俗就不是十分明顯,有時會保留漢族以東為大的習慣。而且在節日祭祖進行供奉的時候,滿族人壹般要在西房和西墻供奉祖宗板,而漢軍旗人供奉的是具有鮮明漢族特點的家譜,地點也往往在中廳。這和滿族習俗都有所區別。
三、近代以來的移民及其民俗文化
清末洋務派開發旅順口,當時圍繞著大連地區的海防建設進行了壹次移民,這是大連歷史上帶有選擇性的、素質較高的壹次移民。當時清政府從山東和天津等地招募了壹批能工巧匠,由政府發給工資,這些人可算是中國第壹代的產業工人。後來在俄國和日本統治大連時期,殖民統治當局也從山東?p河北等地以及江浙壹帶招募了大批的勞工。可以這樣說,大連的老住戶基本上都是祖上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移民到大連地區的。
大連位於東北三省的最南端,對於東北腹地和內蒙古地區的文化發展向來是有著重大影響的。同樣道理東北的黑土地文化也對大連文化產生了很大影響。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大連城市的發展,大連對於東北地區的整個發展起到了窗口示範作用和模範帶頭作用,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優秀人士聚集到了大連,其中尤其是以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的人為多。新的城市移民,也為大連的文化建設帶來了新的移民文化。黑土地和內蒙古大草原的民俗文化逐漸影響到了濱城大連。走在大連的街頭巷尾,只要稍加註意就會看到富有東北地區飲食文化特點的東北菜館和具有內蒙古大草原飲食習慣的火鍋城。
大連是由移民組成的城市,移民文化鑄造了大連的本土文化,大連民俗文化是膠東文化、滿族文化、八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p東北文化、海洋文化、農耕文化、商業文化、 傳統文化 、現代文化、東方文化、西方文化等融合在壹起經過長期的磨合而最終形成的不同於其他任何文化的具有鮮明地方特點的文化體系。
歷史文化論文篇3
試談城市文化和城市歷史文化保護
摘要:本文從城市文化的角度探討了文化對城市發展的意義和保護城市文化的核心。提出保護城市歷史文化必須將形式與內涵統壹起來,延續城市獨特的文化。
關鍵詞:城市;文化;歷史;保護
在為壹個城市做規劃的時候,無論是發展戰略,或是總體規劃,再或是城市設計,我們總是以解讀壹個城市為開始。這種解讀主要是兩方面:壹方面是對城市物質環境的解讀,包括城市的地理條件、氣候條件、路網格局、城市形態等等;另壹方面是對城市經濟環境的解讀,包括區域經濟地位、城市經濟水平等等。如果將這兩者喻為解讀城市的兩只眼睛,那麽城市文化是解讀城市的第三只眼睛。
壹、文化的第三只眼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和標誌。而城市文化是壹個特定的空間發展起來的歷史範疇。―個城市的文化是多樣性與同壹性的統壹。即使是兩個在建築風格上極為相似的城市,在本質上也會使在城市中活動的人產生完全不同的社會認知感。因而,除了從物質、經濟這兩只眼睛來研究城市發展動因外,還必須用文化眼來研究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因。
以文化眼解讀城市的另壹個原因在全球化經濟影響下,中國本身的傳統文化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外來文化的沖擊。因此,以文化眼解讀城市的意義除了了解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因外,也是提煉城市文化精髓,使城市在全球化過程中保持自身特質的重要手段。
二、保護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性
基於以上兩點,以文化作為理解城市的重要因素之壹,在規劃過程中的意義是必須註意保護壹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使城市文化具有壹定程度的連續性。因此,保護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意義在於:
1、保護城市的發展脈絡,使依附於城市物質實體上的城市文化能得以延續;
2、豐富城市的空間和文化,使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城市文化得以互相交融,從而反作用於城市客體,豐富城市的空間和文化;
3、具有 教育 和回味的作用,使城市居民產生認同感。
三、保護城市歷史文化的原則
城市舊區作為城市歷史文化的物質載體之壹是城市的組成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機體。要保持城市文化的魅力,使城市文化得以延續,就有必要保持城市舊區內建築的?原真性?,這是保護城市歷史文化的最根本的原則。
?原真性?是對舊區建築表現形式和文化意義內在統壹程度的衡量。保持舊區建築原真性的意義在於壹方面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歷史、美學等有形的價值,另壹方面在這些建築背後還隱藏著與之價值相關的意義,它是其精神意義的物質載體。因而,舊區建築等物質實體,如果離開了它所承載的文化意義的話,就喪失了它們的?原真性?,其本身只能是壹堆毫無意義的構件。
四、關於保護城市歷史文化 方法 的觀點
城市向前發展的趨勢和要求是無法遏制的。城市在進行大規模更新時,對如何進行舊城改造,如何保存城市的歷史文化,陷入了困惑:壹方面是舊城中不斷惡化的生活環境,另壹方面是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害怕投資之後得不到回報。
為了打破這樣的僵局,政府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制定產業導向,極力推進舊城改造的速度。由於政府在舊城改造中為投資者樹立了信心,各大城市的舊城改造速度也超乎想象。然而伴隨這個過程的,是舊城中原本蘊涵著歷史文化意義的大批城市景觀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商業性開發和貴族化區域。尤其是大城市,商業化與貴族化趨勢尤為明顯。
因此,由於舊城改造,使得寶貴的城市歷史文化喪失了其原真性。產生這類現象的原因是城市舊區內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再利用是壹種多元主體參與的方式,其結果難免不受到其中某幾個主體的主導和控制。在這些主體中,決策者是政府,利益相關者是直接參與的公眾、企業、業主等,參與者是社會團體、專家等幾類。
政府――政府是城市舊區改造和歷史建築保護最重要的主體,在歷史建築的保護和再利用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的責任是全面發展,不僅是歷史文化保護,還要兼顧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其他問題。
公眾(社會團體)――作為壹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保護主體,實際是指生於此地、長於此地、並將子孫後代的發展希望寄托於此地的城市市民。
企業(業主)――市場經濟下,企業的本性就是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各種資本追求歷史文化所擁有的潛在經濟效益,但企業的價值取向往往以直接經濟利益為主。
專家――包括文物、建設、規劃等不同行業的專家學者,在價值取向上,能站在時代的前沿,把握方向。專家習慣於依據他們的知識和價值標準來判斷事情,成為壹種?由少數專業人員表達他們的意誌,並以此來規範城市各類群體和個人行為的手段?。
由於各主體的利益出發點不同,價值取向不同,致使利益指向多元化,使得它們在舊城改造過程中產生復雜的博弈行為。在這由多元主體結成的網絡中,政府、專家與企業基本是整個保護與發展更新過程中的控制者、主導者和實施者。從根本上說,他們決定了舊城改造的實施方向。而公眾、社會團體僅僅處於監督、建議的地位,對整體的發展沒有實質性的把握。
五、政府在保護城市文化中的作用
我們把城市看成物質和精神的總和,認識到城市文化的存在能體現城市的個性和特征,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續性,保證社會各個層次的群體的利益是他們保護舊城、開發新城成功的關鍵。
政府作為調配社會公***資源的主要角色,其價值觀與工作方式對歷史文化保護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為了使我們的城市文化得以延續,政府有必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
1、確立壹種正確的保護觀念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政府的價值傾向直接影響到社會公眾的利益。如果政府能始終將公眾利益放在首位,將城市建築與城市文化看作不可分割的統壹體,那麽在舊城改造和歷史建築保護與再利用過程中,商業化與貴族化的傾向就難有滋生的土壤。
因此,政府有必要樹立壹種正確的保護觀念,首先把舊區改造行為與歷史建築再利用行為放到?公眾利益?天平上考量,同時將歷史文化保護與歷史建築的保護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那樣城市的歷史文化才能得以延續,公眾的利益才能得以維護。
2、提供壹種良好的保護機制
觀念轉變之後,必須有良好的機制作保障。而這個機制必然包括壹份良好的保護規劃、壹種有效的開發模式和壹個嚴格的管理體制。
?壹份良好的保護規劃?指在保護規劃中除了規劃中所必須考慮的物質因素外,還要考慮人文的、歷史的、社會的等等其他非物質因素。
?壹種有效的開發模式?指為平衡改造成本,同時為保持歷史文化的原真性,所采取的突破壹般開發方法的開發模式。
?壹個嚴格的管理體制?指在改造的審批過程中,每壹個建設改造環節、每壹種再利用想法都要有嚴密的論證體系和嚴肅的評審過程,保證歷史文化的原真性。
而在整個改造和再利用過程中,公眾參與也必須作為壹個法定程序貫徹整個過程始終。
六、結語
以文化眼來解讀城市、理解城市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城市發展的方向,發現城市的特質。而如何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還有相當多的難題需要攻克。這些難題不僅僅是規劃手法上的,還包括了管理模式上的、運作上的,甚至人們的價值觀念上的。
因此,尊重城市的歷史文化,必須把城市的實體與文化統壹起來、保護起來,使城市在空間上與文化上都能得以延續,這才是壹個城市長久的生命力所在。
參考文獻:
1、?文化遺產保護的原真性? 阮儀三林林 ?理想空間?第四輯
2、?市場經濟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制度再認識――以曲阜為例? 劉海濤朱新社 ?理想空間?第四輯
3、?城市歷史保護的生態觀?張松?城市規劃匯刊?1992年第四期
4、?歷史地段保護的價值觀:追求可持續的資源、環境與效益?趙誌榮?城市規劃匯刊?1999年第壹期
猜妳喜歡:
1. 中國歷史文化論文範文
2. 歷史文化名城論文範文
3. 歷史文化論文範文
4. 中國古代文化歷史畢業論文
5. 歷史文化名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