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好家訓演講1妳們社區的領導、幹部、居民:
大家早上好。
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鼓勵人們善良、孝順、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非常感謝社區書記給我這個難得的機會和大家分享我們家是如何孝順老人,如何孝敬長輩的。
在遼陽古城,有壹戶人家,父母孝順長輩,多年來堅持給長輩送面粉大米豆油。他們帶孩子吃粗糧。長輩癱瘓在床,父母日夜照顧,不離不棄。他們為孩子樹立了壹個好榜樣。這個家庭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孝順父母的良好家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在我們父母雙雙癱瘓在床十年的時候,我們五個姐妹日夜照顧,無微不至地照顧父母,讓他們平安度過晚年。除了關愛父母,十五年前,我們五姐妹成立了關愛小組,抽出時間做公益,經常去老年公寓、養老院、兒童福利院,關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
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孝敬長輩,助人為樂。我家的家風就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國。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風能代代相傳。我出生在壹個知識分子家庭。我記憶中的父親是壹名小學老師。他以身作則。他和他媽媽孝順我爺爺奶奶。記得小時候基本上沒見過爸爸。那時候爸爸每天上班,晚上下班後去爺爺奶奶家陪他們說話,關心他們的飲食起居。他和我爺爺奶奶壹起呆到晚上10點半才回家。我們已經睡著了。第二天早上五點,爸爸起床,走到爺爺奶奶家。那時候,我們還在睡覺。父母用言行告訴我,他們孝順老人。他們把憑票供應的面粉和大米給了我爺爺奶奶,還帶我們去吃粗糧。我們親眼目睹了爺爺奶奶癱瘓在床,父母日夜伺候的場景。我媽給癱瘓在床的奶奶收拾幹凈被褥,壹口水壹口飯餵她。因為父母孝順,奶奶活到93歲,爺爺活到82歲。要知道,他們都是六八十年代的長壽老人。
父母經常告訴我們做好事,照顧老弱病殘。放學後,父母讓我們去打水打柴,打掃房間,給住在院子裏的五保戶周奶奶擦窗戶。他們教我們做有禮貌的人,並警告我們應該站著和坐著。我媽媽讓我們向所有來我們家的客人致敬。客人走的時候,父母帶著我們去送行,直到客人消失。記得小時候,父母經常給我們講孝道的故事,比如孟母的三遷,孔融的放梨。我們的父母從小就告訴我們要學會聖人教育。我的父母喜歡閱讀書籍和報紙。記得我三歲的時候,家裏訂了壹份遼陽日報。每天晚上,我經常看到父母站在昏暗的電燈下,給我們讀報紙,給我們讀報紙上的好人好事。當時我就想,等我長大了,我也要寫文章報道好人好事。
我們六個姐妹努力學習。全國恢復高考後,我們6個姐妹陸續考上了大學。我們都被分配到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在單位,我們熱愛本職工作,陸續入黨,幹得不錯。結婚的時候父母告訴我們要孝順公公婆婆,不要給對方壹分錢彩禮,要自力更生,從零開始。我們五個姐妹沒有壹個向對方要彩禮的。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沈淩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目睹了他的父母尊敬他們的長輩。他的父母把憑票供應的面粉和大米給了他的祖父母。當他的祖父母癱瘓在床時,沈淩看到了父母精心服務的場景。
20___年春節期間,沈淩的父親因病癱瘓在床,剛退休的姐姐白天承擔起伺候父母的任務。那時,沈淩和其他上班的姐妹不得不在晚上輪流服侍父母。20年6月2日,妹妹往保溫瓶裏倒開水時,劣質水壺橫梁突然斷裂,壹鍋開水燙傷了妹妹的腿,她住進了醫院。我媽親眼目睹了這壹幕,急了。三天後,我媽突然失去理智,大喊大叫,癱瘓在床。為了減輕姐妹們的負擔和照顧老人,沈淩和他的妻子搬進了父母的家,日夜陪伴著他們。給母親餵水和米飯。永不離開。晚上每隔2小時給媽媽翻身,勤給她換衣服和被褥,給她做全身按摩,避免肌肉萎縮。背著媽媽出去曬太陽是我每天必須做的事情。由於精心護理,媽媽壹直沒有褥瘡和痱子。只要天氣好,我腰椎滑脫,很難背著我媽下樓,推著她去文廟公園曬太陽,看風景。凡是為母親唱歌、送祝福的,我都有義務為他們拍照,免費送照片、剪紙,以表達我的感激之情。每個月給媽媽買1000塊的保健品和營養品。我母親壹直神誌不清。八年前,父親去世,母親經常為父親喊冤。為了不讓媽媽知道爸爸已經死了,我每天都裝成爸爸的聲音和媽媽說話,讓媽媽覺得爸爸還活著。我跟我媽說了八年這樣的善意謊言。每到過年,我都會主動去看望年邁的公婆,給公婆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給他們買衣服和生活用品,關心他們的飲食起居。
從20___年開始,我們家五姐妹成立了淩雲五姐妹愛心團隊。經常自費購買禮品,帶妹妹們去光榮醫院、老年公寓、夕陽老年公寓、愛心養老院、愛灣村老年公寓、沈陽市兒童福利院、遼陽市兒童福利院20余次,捐贈慰問品300余件,價值1萬元。多次在社區、學校、公園舉辦剪紙攝影展,宣傳好家風、孝道,多次采訪報道好媳婦、好女兒、好叔叔、好媽媽,讓好家風得以傳承。因為我們六姐妹以身作則,孝順父母,愛父母,我們家的愛影響了下壹代,他們也紛紛效仿。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孩子,相繼上學。
從xx年母親節開始,我就開始做幫助貧困母親的事情。在我的幫助下,五位貧困母親度過了生活的難關,她們的生活開始發生變化。這些年來,我壹直省吃儉用,資助這些貧困母親的費用是654.38+0.5萬元。
有壹個貧窮的母親,她的丈夫20年前去世了。她帶著7歲的兒子過著貧困的生活。我得知後,開始幫助她,每年給她家買生活用品,每年給她家補貼幾千元。據說壹個單親媽媽靠自己的微博收入來支撐兒子的教育,擔心交不起300塊錢的學費。沒有300塊錢,單親媽媽不敢去學校參加家長會。我馬上從籃子裏拿出300塊錢,遞給了這位單親媽媽。對她說:用這錢給妳孩子交學費吧!不要還給我。這是給妳的。給孩子讀書是件大事。去年,這位單親媽媽的兒子考上了大學。我給了這個大學生20xx作為祝賀和獎勵。
我堅持為人民拍照多年,免費發照片,沖洗照片,免費送人,費用壹萬元。我還自費資助了多名貧困學生,多次向他們捐款數萬元。30年來,我的做法得到了很多單位的好評。20___年,我成為遼陽市道德模範,遼陽市十大美麗家庭之壹,20___年成為沈淩家庭。20___年,我們家成為中國五大文明家庭之壹。20___年,我被市婦聯和文明辦聘為家風事跡宣講團成員。同年,我被評為全國社區最美人物。20___年1月,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中國好人榜。
成績只能說明過去,未來需要我更加努力。作為壹名有30年黨齡的黨員,我應該加倍努力,無私奉獻,關愛弱勢群體,把我應該做的事情做得更好,繼續做好人,做好事。由於時間關系,我的發言只能到此為止。謝謝妳。
好家風好家訓演講2“誠實上進,尊老愛幼;勤儉、和睦、家和萬事興”——走進馬鞍山村民張龍興的家,案角裏特別的“家訓牌”十分醒目。近年來,在王洋村村民的啟發下,“踐行好家訓”“培育好家風”的做法在奉賢蔚然成風。
隨著媒體的宣傳和報道,家風這個詞不經意間闖入了大家的視野。雖然大家對家風並不陌生,但家風到底是什麽?恐怕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說家風就是廉潔,有人說家風就是尊老愛幼;有人說家風就是勤勞善良,有人說家風就是拯救文明。雖然家風有字面上的定義,但在每個人心裏,家風其實有著不壹樣的內在。
從歷史淵源來看,家族的興起源於農耕社會的古老文明,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家風仍然是壹個家庭或宗族的重要能量核心,是所有家庭成員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範。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裏的“管好自己的家庭”就是管好家庭,管好家庭就要有好的家風,所以家風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隨著80年代的發展,內部家風不斷被改寫,越來越豐富,現代元素多了,封建色彩少了,這也是之前歷史的進步。但是,我們大概可以看到,在產品經濟時代,人們的價值觀日益多元化,而且由於不良風氣的影響,壹些人無視道德,不講誠信,或者為了自己的私利,強迫自己造反,或者為了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這些雖然只是法律或道德的表象,但本質上是家風受損,家庭教育缺失的結果。
從表面上看,家風只是家庭的事情,與社會和國家無關,其實不然。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家風對自身的影響不容忽視。家風作為壹種靜靜的道德力量,無時無刻不在凈化著每壹個家庭成員的心靈。家風好的家庭可以為社會培養好公民,好家風塑造的官員可以成為公民的好公仆。
從廣義上講,家風既有宗族特征,也有社會特征。而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所以作為壹種正能量,家風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深度沈澱的產物。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家風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能量風範,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細節展現。所以只要家風正,民風就能正,政風就能清,黨風就能端。
建設好家風,不需要喜出望外。可以遵循“勿以小惡而為之,勿以小善而為之”的原則,從小事做起,從小事做起,讓良好的家風不言而喻地代代相傳,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發展和中國夢的早日完成。
好家風好家訓演講3家風也能代表壹個國家的風氣。國為民所居,這種風格更為重要。靠的是人民的勤勞、守法、互助、互助,壹個國家的富強不僅僅是物質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壹個國家,壹個王朝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亡和勝利。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使國家富強,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強國。
壹天晚上,我去同學家玩。我和我媽約定7點半回家,要尊重別人家的休息時間。我和同學在電腦上玩CS槍戰,我也壹直在想和媽媽約好的時間。離七點半還有五分鐘。我迅速向陳寧告別,沖下樓回家。我媽壹開門就給了我壹個大大的擁抱,還誇我守時。這次我媽不僅親了我壹下,還獎勵我下周末玩壹個小時電腦。我太高興了!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有義務和責任照顧好家庭,教育好孩子。雖然讓孩子擁有高尚品質的責任未必全在父母身上,但父母在甘當“牛”和“馬”的同時,建立良好的家風,用家風培養好孩子,責無旁貸。如果因為家風不好而讓孩子長得像“祖克”而不是“愛德華”,不僅會讓父母傷心失望,還會給社會帶來無窮的危害。
“班前教子,枕邊教妻”,把嚴明紀律作為培養良好家風的重要環節。家庭給人壹種歸屬感,成為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正因為如此,家庭容易成為人性弱點的避風港,原則容易在家人面前變通,底線容易在家人面前突破。家庭成員子女管理不善,往往導致家庭不幸。黨員幹部要自覺把好作風落實到家庭生活中,經常向家人宣傳政策法規,幫助他們劃清是非美醜榮辱界限,隨波逐流,棄惡從善;我們必須堅決拒絕孩子的不正當要求。同時,“身教重於言教”,這就要求孩子家庭和睦,首先要專壹;要求家人廉潔奉公,首先要遠離低級趣味。這樣才能把家庭變成壹個追求進步的家庭,壹個經得起風浪考驗的家庭,壹個和諧幸福的家庭。
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形成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習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風氣!
好家風,好家訓演講4。大家好!
“學校有校規,家庭有家風”是人們常說的壹句話,但當被問到“家風是什麽?妳的家風是什麽?”很多人會被這些問題弄得目瞪口呆。別急,我今天就是想和妳聊聊家風。家風是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走得更遠!
牢記家風,夯實人生基礎,邁出堅定步伐,成為國家棟梁!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比如謙虛謹慎,禮貌待人,尊老愛幼,誠實守信……而我們的家風就是:勤奮,堅持不懈。
記得我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學寫作文了。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我們總是有點困惑。我不知道從哪裏開始。我媽壹遍又壹遍的給我重復作文的三要素和要點,我還是壹知半解。最後,我媽告訴我她最後的殺手鐧:多讀書,積累好的單詞和句子,多看,多聽,多觀察。
壹開始還是不愛看書,覺得沒意思,總是想辦法把事情搞定。但是我看到我爸媽每天都會抽出時間看壹些我訂閱的書甚至雜誌,然後給我講壹些精彩的片段,告訴我哪裏可以學習,而且每天都沒有停止過,深深的吸引了我的好奇心。每次寫完作業,我也試著和父母壹起看書,讓我體驗從書本中閱讀的樂趣,欣賞優秀的青年作家是如何把壹篇作文寫得漂亮又出位,從中積累好的詞句,給我帶來很多啟發。漸漸地,我養成了讀書的好習慣,也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漸學會了如何寫好作文。我再也不會撓頭了。我目前的書已經滿了。
這是我家的家風,從中我養成了很多好的品質。這種家風值得傳播!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形成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習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風氣!
好家風,好家訓演講5親愛的XX:
所謂家風,就是家風。家風好不好,影響後代。壹個家庭或家風要端正,首先要註重以德建家,以德治家。家風有幾種,比如家裏做的事,家裏做的家務等。家裏做的才是好家風。家風,又稱家風,是壹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
家規是非常嚴格的,所以家規必須嚴格遵守壹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準則,壹般是壹個家庭傳承下來的規範後代的教育規範。家規也叫家規。國法家規,就是壹個國家有國法,壹個家庭有家規,相當於國法。指的是家規,凡事要懂規矩。
最後,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嚴格遵守良好的家風和家規,我們小學生也應該遵守良好的行為準則,禮貌和公正。
謝謝大家!
好家風,好家訓演講3
親愛的XX: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說有什麽家風家訓的話,那壹定是爸爸常說的那句話:孝為先。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孝順父母,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踐行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我們家是壹個大家庭。我的爺爺奶奶和我的小姑姑和我們住在壹起,他們幸福的生活了十幾年,是小區裏的壹段佳話。
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有時候會因為瑣事吵架。父母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即使爺爺奶奶有時候看起來不可理喻,父母也無意責備。爸爸總說,孝順,不孝順不尊重,不孝順?對長輩要聽話,只要不是大的原則問題,都可以讓他們做。爸爸常說,孝順是沒有底線的,也就是說,孝順大人沒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孝為先”,“孝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訓,從小做壹個孝順父母、感恩的人。
謝謝大家!
好家風好家訓演講6“青春不僅要挺拔地走向未來,更要紮根於歷史傳統。”講臺上,福州大學徐晨的表白贏得了師生的陣陣掌聲。這是前幾天學校舉辦的“我最喜歡的中國家教”演講中的壹個場景。
為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閃耀在每壹位大學生的心中,福州大學以“弘揚中華家訓文化”為切入點,從20xx年初開始,開展了“傳承家訓,培養良好品行”系列主題活動。壹年多來,福州大學的學生們壹直在深入尋找家訓文化,認真學習家訓,積極踐行家風。他們壹路探索,壹路感悟,壹路提升,讓承載著中華文明傳統基因的家風家訓成為滋養青春情懷的“第二課堂”。
在搜索中探尋傳統魅力
家風家訓蘊含在每個家庭和家族的歷史脈絡中,反映在紛繁復雜的日常生活中,呼喚人們去挖掘和發現。
活動開始後,每到周末,福州大學的學生組成壹個小團隊,深入福州三坊七巷的歷史建築,挨家挨戶走訪,尋找並記錄藏在黑瓦白墻下的格言警句。
林則徐的錚錚誓言是“無論禍福,國家生死”。“綱要和聖賢的格言也應該經常註意...若心中有無數聖賢之語,便成了無所不能的小人,可畏矣。”沈葆楨的名言充滿了人生的智慧;“忠孝”,冰心的家規裏彌漫著家國情懷...
學生們還試圖挖掘家訓背後的故事,思考名人的成長與良好家風的關系。“聽著這句家訓,讓我們有種如夢如幻的感覺,仿佛和老朋友做朋友。這是壹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讓我們沐浴在傳統文化的光芒中。”黃克玉深有感觸地說。
福建有著悠久的人才歷史和家訓文化。從福州出發,同學們把目光投向了八閩大地。在泉州晉江、廈門集美、龍巖土樓,福州大學的學生走街串巷,尋找當地居民的家訓方式。他們了解和記錄了姜俊勇、李清泉、施瑯、陳嘉庚等仁人誌士的家風家訓,深切感受到他們的愛國情懷和對家鄉的熱愛。
福州大學學生處的史衛華老師告訴記者:“尋訪的過程也是發現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過程,給學生上了壹堂生動的德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