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在體驗數學概念的過程中理解概念。
數學概念的引入要從實際出發,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通過與概念和直觀明顯相關的例子,讓學生在具體問題的體驗中感知概念,形成感性認識。通過對壹定數量的感性材料的觀察和分析,提取出感性材料的本質屬性。比如在“面外直線”概念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展示概念的背景,然後提出“什麽是面外直線”的問題,讓學生互相討論,並嘗試描述。經過反復的修改和補充,他們能夠簡潔、準確、嚴謹地定義它。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在教室或長方體中找出面外直線,最後以平面為背景畫出面外直線的圖形。通過以上過程,學生對非平面直線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認識,也體驗了這壹概念的發生和發展的經歷。
第二,在挖掘其內涵和外延的基礎上理解概念。
新概念的引入是對已有概念的繼承、發展和完善。有些概念由於內涵豐富,外延廣泛,很難壹步到位,需要分三個層次努力,逐步深化和完善。比如三角函數的定義,經歷了以下三個逐步深化的過程:(1)用直角三角形各邊之比描述的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2)用點的坐標表示的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3)任意角度三角函數的定義。
從這個概念衍生出來的是:①各象限三角函數的符號。②三角函數線。③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④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⑤三個求解函數
數的歸納公式等。可見三角函數的定義是三角函數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整個三角形部分的基石。它貫穿於與三角學相關的所有部分,起著關鍵作用。
第三,在找到新舊概念聯系的基礎上把握概念。
數學中的許多概念是密切相關的,在教學中要善於發現和分析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有助於學生掌握概念的本質。再比如,函數的概念有兩種定義,壹種是初中從運動變化的觀點給出的,壹種是高中從集合和對應的觀點給出的。歷史上初中給出的定義來自物理公式,函數是描述變量之間依賴關系的重要數學模型。函數可以用圖像、表格、公式等表示。所以高中用集合和對應的語言來描述函數,抓住了函數的本質屬性,更具有壹般性。仔細分析兩種功能的定義,只是敘述的出發點不同,所以兩種功能的定義本質上是壹樣的。當然,真正認識和理解函數的概念並不容易,需要壹個漫長的反復接觸的過程。
第四,在用數學概念解題的過程中鞏固概念。
數學概念形成後,解釋概念的內涵,了解概念的“原型”,引導學生運用概念解決數學問題,發現概念在解題中的作用,是數學概念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讓學生盡快投入到對新概念的探索中,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有內心的體驗和創造。另外,老師通過反例和曲解進行辨析,也有利於學生鞏固概念。目前,課時不足是數學新課程教學中的壹個突出問題,這將嚴重影響數學概念的教學。即便如此,我認為在概念教學上花更多的時間還是值得的,因為只有理解和掌握概念,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落實“兩基”,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理解數學的思想和本質,進壹步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概念教學中,要根據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優化概念教學設計,把握概念教學過程,真正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有內心的體驗和創造,從而達到理解數學思想和概念本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