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加強教研組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如何加強教研組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教研組是學校的基層管理實體和教學科研的組織形式,在學校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壹所學校的課堂教學質量與教研組的工作密切相關;教研組不僅是教學常規的實施者和日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也是開展教學研究的重要陣地和教學創新的“孵化器”。因此,搞好教研組建設是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質量的關鍵。

無論是實施素質教育還是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學校教研組的建設都不能局限於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的層面;不能局限於聽課、說課、評課、觀摩等教研活動層面;不能局限於少數“精英”秀,大多數人以活動的形式加入;不能把教學研究的目標局限為單純的教學質量。教研組應該是校本研究的推動者和實施者,是學校教學創新的“孵化器”。因此,教研組的建設必須立足於校本研究,落實到教師的研究和實踐層面。

壹,當前教研組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學校管理:

1.分級管理模式決定了壹些學校更重視年級組的管理,而相對忽視教研組和備課組的管理。因此,壹些學校僅僅滿足於成立教研組和備課組,可以象征性地開展壹些活動,並沒有使教研組建設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在現有的形勢和條件下,教研組尚未成為教師繼續學習和科研的重要基地。

2.在實際工作中,壹些學校領導註重對教師個人的培養和指導,對教研組的集體建設缺乏足夠的認識和必要的方法指導。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不是民主選舉的,而是主觀任命的。有的組長根本體現不出“長”的作用,有的教研活動無法開展。

3.學校教研活動沒有制度化,學校領導未能深入課改壹線,部分領導從根本上放棄教學。雖然在相關會議上談到了課程改革的問題,但這只是紙上談兵。所以建立的體系不能從實際需要出發,不能把握教學、科研、研究的壹體化。所謂的以科研促教學,推動課堂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也僅僅局限於口號,在具體操作和執行上還是壹個薄弱環節。

(2)在教研組內部:

1,教研組的工作老套。從教研組的工作方法來看,部分教研組組長在學科教研活動中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他們滿足於舊的教研模式,不思進取,缺乏創新意識和變革能力。日常教研活動主要以集體備課和理論學習為主,沒有具體的教研目標和詳細的教研措施和可操作的教研策略,教研組在學科教研和師資隊伍建設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主導作用。

2.教研組的活動轉瞬即逝。縱觀教研活動的全過程,壹些教研組不能根據自身學科特點積極有效地開展工作,在教研活動中缺乏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明確的教研課題。教研活動更多的變成了壹些教育法律法規、政策、教育教學理論的空洞說教活動。整個教研活動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方面缺乏有效的專業指導和細致的統籌安排。其次,從教研效果來看,教研組的活動過於簡單,流於形式,無法針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教師之間缺乏深入的討論和交流。

3、教研組評價。學科教研組工作的評價壹直是學校管理中的壹個難點。壹方面,大多數學校沒有及時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和相應的規章制度,沒有明確教研組長的基本職能和教研活動的基本規範,對教研活動缺乏相應的制度約束,教研活動隨意性大,管理不嚴;另壹方面,學校在評價教研組工作時,僅以教研活動次數和活動材料來衡量教研組工作的成效,缺乏對教研活動的深入了解和分析。這些簡單的評價方式挫傷了教研組組長的積極性,制約了教研組工作的成效。

(3)教師自身:

1.學校管理教研組的活動不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從實際需要出發,不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因此,壹些教師認為教研活動是壹種負擔,沒有實質性的收獲,導致很多教師參加教研小組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比如我們經常聽到壹些老師說:“教研,我哪有時間教我所有的新課!”

2.有些老師認為他們的工作就是聽課、備課、指導、批改作業、考試等。學校、教育局、家長最需要的是考試成績,而教研有時事倍功半,有些不具有可操作性,結果得不償失,研究欲望不強。

3.學校缺乏研究氛圍,部分教師沒有問題意識,遇到教學問題時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研究價值。比如有的老師上課效率低,完成不了教學任務,就拼命要求多上幾節課,很少自覺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很少考慮把自己的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起來。

4.在當今的教育評價體系下,評價的主要內容是教學成果,評價者看重的是教師個體,導致部分教師只註重自我成長,很難與他人真誠交流,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參與交流,分析討論也只是流於表面,不願深入研究。

二,關於教研組的建設

(壹)加強教研組的組織。

1,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和調整學科教研組。

教研組的建立是以有利於教學和開展教學研究為原則的。壹般以學科為單位組建教研組。在更小的範圍內,通過合並相關學科,成立教研組。跨學科教師納入其主幹課程的教研組,同時必須參加壹定的兼職學科的教研組活動。學校領導根據兼職上課的情況組織成相應的教研組。

2.在學科教研組下成立備課組。

備課組是以年級為單位組織同學開展教學研究的組織。教研組和備課組的職責和活動範圍不同。加強統籌協調,使兩級教研組織充分發揮相應作用。

3.教研組組長是教研組的直接領導者和組織者,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力量,是聯系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重要紐帶。

選拔思想品德好、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有壹定組織協調能力和團結群眾能力的骨幹教師擔任教研組組長。實行聘任制和任期制,並定期更新和調整。明確並落實教研組長的崗位職責和相應待遇,積極吸收教研組長參與學校教學工作的研究、決策和管理,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務處建立教研組組長例會制度,定期研究部署教學管理工作。

附:就團隊領導而言,必須具備“三種意識”:壹是勇挑重擔的意識。組長除了認真完成教學工作外,還要認真落實上級和學校的要求,創造性地開展各項活動。學校有接待任務,首先要上好公開課和示範課。二是學習進取的意識。既要保持教學能力的提高,又要保持教學藝術的新鮮感和教研科研的風格。三是熱情服務的意識。壹方面,上級和學校布置的活動多,經常要走教研組的路線。另壹方面,壹個小組有六七個人之多,年齡、性格、脾氣、工作作風都不壹樣,這就要求教研組長腿勤、手勤、口勤,有壹顆溫暖的心,壹顆寬厚的心,壹片服務。

(二),明確教研組的基本職能

壹般來說,教研組的基本職能主要有四個:

1,管理功能。教研組是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協助教務處圍繞日常工作和教育教學對本組教師進行監督管理,幫助教師提高認識,自覺遵守紀律,熱愛本職工作,做好本職工作。

2.導向功能。教研組是同學們的基層組織和學習園地。要指導這個群體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如何備課、聽課、開展研究等。,還要督促和指導各備課組的工作,做好日常工作檢查和教學質量監控。特別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討論解決。

3.組織功能。教研組要組織教師參加政治學習和專業學習,不斷提高教育理論水平,組織教師參加各種教育培訓活動和各種競賽,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4.研究功能。教研組的重點是組織教師,討論交流教育教學中的問題。組織本組教師學習教材、教法、學情、學法等。,並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教研組和個人的研究課題,把教學和科研結合起來,積極進行教學改革。

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日常工作:

1,組織業務學習

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和我校校本培訓、校本教研的計劃,以集體學習、小組討論、個人自學等形式,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及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提高對新課程的認識,更新教學觀念,探索教學規律,運用新課程及教學理論分析總結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和經驗。組織教師學習本學科的課程標準、專業知識和科研成果,幫助教師不斷更新和豐富本學科的專業知識,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科學和人文知識,開闊教師的知識視野,豐富教師的文化底蘊。

2.加強教學規範化管理。

組織教師嚴格執行課程政策,認真執行教學計劃,制定並實施本組的教研工作計劃。研究、制定和落實本學科備課、上課、布置和批改作業、測試評價、課外輔導等環節的具體要求,切實加強教學過程的日常管理。加強對本學科各年級備課組教學工作和教研活動的管理和指導。及時發現和糾正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行為,及時樹立先進典型,推廣成功經驗。積極承擔學校安排的教師教學工作的考核和教學質量的檢測評估。

3.廣泛開展教研活動。

圍繞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程實施水平,開展教學觀摩研討、教學總結反思、教學案例分析、課程改革專題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重點研究課程標準、教材教法、課程資源、教學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加強考試與評價的研究,充分發揮其對提高教學和質量的積極作用。研究制定本教研組的學科發展規劃,把握課程改革方向,明確教學改革目標,突出研究重點,落實工作措施,逐步形成本教研組的教學特色和教研文化。

4.積極參與學校課程建設。

認真承擔學校安排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選修課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任務,充分利用本學科的課程資源和教師的專業特長,依托學科教學,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活動和興趣小組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5.積極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

積極承擔學校和教研部門下達的科研任務,選擇課程改革和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建立本學科的科研課題或研究課題,集合集體智慧和力量,開展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和經驗文章,及時總結推薦教育改革經驗和科研成果。教研組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相關教研活動。認真組織學生參加相關學科競賽。

6.做好青年教師培養工作。

要根據學校的教師專業發展規劃,確定和落實青年教師培養的具體目標和工作措施,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充分關心青年教師,促進他們自主發展和健康成長。

7.創造壹個團結合作的工作環境。

協助學校行政做好教師的思想工作,努力調動教師關心學校和教研組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合作意識,發揚團隊精神,開展溝通、幫助、指導工作,形成真誠合作,* * *享受成果,* * *共同提高的工作氛圍。

8.重視教研組的文獻建設。

建立教研組工作檔案,重視各種教研活動的記錄,積累和整理各種文字和檔案。

三、關於教研組的管理

1,處理好教研組和年級組的關系。

學校年級組和教研組不是對立的機構。作為學校工作的兩大支柱,二者不可偏廢。年級組是基於學校的行政權力而存在的,旨在督促教師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教研組是基於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權而存在的,旨在促使教師提高教學能力,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教研組和年級組的工作相互依存,共同實施。教研組建設要與年級組管理同步發展,年級組管理強調學生的教育和發展,教研組強調教師的教學和研發,以教師的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的發展。學校要加強教研組和年級組之間的溝通、融合和整合,最大限度地形成兩個組織在學校工作中的合力。要合理分配年級組和教研組的權利。進壹步明確各自的職能和責任;要加強年級組和教研組之間的信息共享,促進學校質量的提高;在年級組的配合下,教研組要積極嘗試組織跨學科的教研活動,也要嘗試為學生開展跨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有必要進壹步理順教研組的管理體制。教研組應在教務處的領導下與年級組共同工作。

2、做好相關制度建設。

校級教研組的行政職能壹直比較薄弱。教研組長雖然肩負著組織教師專業活動、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職責,但並不具備任何行政能力。他們對教師的影響力,大多取決於自身的人格魅力和職業經歷與能力,即非權力影響力。因此,我認為教研組組長必須依靠制度管理來保駕護航,逐步形成壹系列切實可行的教研組建設規章制度並認真執行,這是依法治教、和諧治教的重要保證。因此,加強教研組建設,必須經常深入思考和不斷實踐這個問題。根據我們的實踐,至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考慮。

●在學校層面應建立教研組的壹系列工作制度。比如教研組組長和備課組長的職責,中層蹲點制度(學校中層以上幹部全部深入教研組,深入課堂,蹲點在壹個教研組,參加教研活動),教研組組長月度工作匯報制度,教研組組長學習考察制度, 校本培訓與教學反思制度、專題論壇制度、導師制、案例與課例研究制度、課題研究制度。

●教研組內部也要形成壹系列的工作制度。

(1)教研組定期活動制度。努力做到“五有”——切實可行的計劃、明確的議題、切實可行的活動安排、討論過程中的材料積累、具有壹定價值的階段性書面總結和交流研討。

(2)閱讀分享制度。在教研組建設中積極倡導“與書為友”的理念,重視合作互補、經驗分享、精神共享。閱讀包括兩類:第壹類是“雜書”。教研組要求成員廣泛閱讀各種有用的書籍,增加人文背景。教研組安排壹點時間讓老師介紹自己的讀書摘抄、讀書心得或者推薦好書給大家分享。第二類是專業理論書籍。教研組要求成員根據自己的研究課題,有目的、有選擇地精讀專業理論書籍,摘抄好,積累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專業理論水平。

(3)備課和講課制度。采用講座制備課,提倡“多方案備課”、“專題備課”。還可以圍繞某壹教學環節多開展研究性備課,將個別備課與集體備課、教學與研究相結合,將課前設計與課後反思重構相結合。(4)聽課評課制度。可以分三步進行:①教師上真實的反映其正常教學的課;(2)教師講課,重在反思和重建;(3)參會人員真誠發表意見,聚焦問題,提出建設性改進意見。

(5)建立資源共享體系。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是教研組建設的保障。沒有制度化的規範,就不可能執行的過程,這是壹個人文與制度融合的過程。我們認為,人不是制度的奴隸,但必須被制度所束縛。特別是團隊精神的形成和完成任務的過程,有賴於團隊的合作,有賴於良好制度的建立,有賴於制度的正確引導和評價。因此,我們在學校建立的制度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既給每位教師創造了空間,又保證了教研組建設過程的落實,並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努力。

3、充分調動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首先要給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壹定的“權力”。讓他們在本學科的人員調配、考核、經費控制上有壹定的權力。其次,要切實提高教研組組長和備課組組長的待遇,給予教研組和備課組壹定的活動經費。最重要的是為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的發展搭建壹個“平臺”和“階梯”。要加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和後備人才的培養和鍛煉,形成學科優秀人才成長梯隊。

4.積極創新教研組和備課組的工作方法。

教研組和備課組是教學改革的前沿。創造性的教研活動可以突破傳統教研活動內容缺乏新意、形式僵化老套等缺點,使教研活動從形式到內容都進入實際的教學生活、教師的關註領域和教師的需求領域。通過營造濃厚的教研學術氛圍,為教研活動註入新的活力,使教研組、備課組真正成為教師汲取教學精華、實現專業發展的重要組織。

5.進壹步優化集體備課活動。

集體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是培養和鍛煉青年教師的重要手段。要註重實效,防止形式主義。集體備課應堅持個人研究和集體討論相結合。教案與學案相結合,主要備課與參加研討相結合,做到全身心投入,真誠討論交流。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積極倡導二遍三遍備課。有必要加強集體備課的管理。做到制度、人員、時間、內容、程序、效果“六個保證”和進度、要求、內容、重點難點、練習、考核“六個統壹”。要加強過程監管,不僅要檢查備課方案、備課記錄和教案,教研組、教務處、年級組的負責同誌也要聯系備課組,親自參加集體備課活動。集體備課活動是壹項專業性很強的活動,既可以依靠年級組的行政管理,也可以依靠專業的指導。年級組主要為集體備課活動提供保障,解決實施中的困難。教研組要加強對集體備課組的業務指導、評價和管理。學校要加強對備課組教學質量的約束性考核,增強合作意識,切實提高集體備課的效果。

6、做好教研組的考核評估工作。

教研組的評價從師德建設、常規管理、教學水平、教研成果、教師培訓五個方面進行。

這是建設教研組文化的重要途徑。合作、交流和對話應該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壹。團隊領導要打破教師之間自我封閉的壁壘,倡導溝通、合作、對話。在合作的文化氛圍中,開放的對話和交流會啟迪每壹位教師的思想,改進他的教學行為。同行的想法和好的建議會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資源。我校教師可以集體備課,統壹教學進度,統壹考試考核,隨時交流討論備課和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也是建設教研組文化的重要手段。傳統的競爭來自於孤立的工作環境和對教師單向的、不完整的評價體系。教師的工作往往是孤立進行的,教師缺乏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所以學校評價的導向很重要。學校需要競爭,但不是封閉的,應該是開放、合作、共贏的。有人認為和諧的教研組文化不需要競爭,這是有失偏頗的,因為人性根源中的“惰性”,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彈性,制度建設的監督不到位,很容易導致集體積極性的缺失,甚至導致整個教研組的懶惰。沒有競爭,總的來說,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國情;從小的方面來說,不符合學校生存發展需要的辦學情況。因此,競爭也是教研組文化的重要特征。應該是教研組文化建設的最高境界。基於教師發展的教研活動需要和諧民主的文化氛圍。我校在教研活動中提倡“百家爭鳴”,允許* * *知識與個性並存,允許教師持不同觀點,讓教師在實踐中積累,在反思中提高。我校公開課教學分層次開展,壹般由名師、學科帶頭人、教學專家進行示範和研討,發揮專業引領作用。青年教師公開課主要是標準要求的優質課,滲透著課程改革的理念。這樣培養他們在教學中逐漸成熟。教研組的建設與管理是教育改革帶給我們學校管理層面的壹個重要校本課題。我今天講課的權利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有什麽不對的地方請指教!

  • 上一篇:外國美術史重點
  • 下一篇:學校元旦晚會創意策劃參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