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立軍
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可以了解學生對這節課的掌握情況。但“作業”似乎是其他學科的事,對於信息技術學科沒有批改“作業”的概念。雖然信息技術課程中經常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但學生通過操作練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相應的操作技能。然而,由於信息技術教學中很少布置作業,教師幾乎不批改作業。當學生掌握了這種教學方法後,往往不去做老師布置的任務,而是上網聊天甚至打遊戲,這就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因此,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也要借鑒其他學科,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並根據事先給定的評價量表批改學生的作業。讓學生在有目的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沒有對任務的評價,學生就不會完成任務。但是,教師在布置任務和進行任務評價時,如果評價過於籠統,即所謂的“模糊”,學生就不知道如何利用評價來指導自己完成任務,教師在批改作業時也會有困難。另外,信息技術學科的作業和傳統學科的作業有很大不同。信息技術學科的作業通過網絡以電子文檔的形式傳輸到教師的電腦上。這樣,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考慮壹系列問題,比如可行性,學生是否能完成電子文檔的作業,上傳有沒有問題,老師批改作業有沒有技術問題,是否能明確按照評價量表評分,這樣的評分是否合理,批改作業的工作量是否合理。
如果老師讓學生上傳作業,告訴他們按照評價量表批改。實際上,由於批改作業的不切實際,沒有把批改作業的信息反饋給學生,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會受到很大的打擊。時間久了,學生就會不願意交作業,回到沒有評價的教學狀態。
當然,在考慮批改作業可行性的基礎上,評價的合理性將至關重要。在信息技術教學評價中,大多數評價是針對學生完成任務形成的學生作品的表達性評價。對於績效評價來說,評價指標存在這樣壹對矛盾,即技術評價指標與主觀評價指標的矛盾。在整個評價尺度中,如果主觀評價指標過強,可能導致評價的“空洞化”;但如果技術性評價指標過強,就會導致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簡單量化,不利於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因此,教師應根據每節課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合理地設置評價指標,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
案例描述和評估
在初中信息技術的Excel教學單元中,有壹個板塊是美化工作表的教學內容。通過在工作表中設置文本、邊框和底紋,或者通過插入藝術字、可選圖形、剪貼畫、從internet下載的圖片等。,美化工作表,形成壹個有吸引力的Excel工作。在這壹節課堂教學中,是否使用教學評價,以及如何應用教學評價,或許可以從以下不同老師提供的美化工作表的教學案例中,讓我們得到壹些有益的教學啟示。
壹,課堂教學無評價
完成美化工作表的課堂講解後,老師讓學生從老師的電腦上下載壹張“網球全能冠軍榜”的工作表,按照課堂教學的要求對工作表進行美化。在隨後的學生操作階段,老師進行了全班巡回指導。
在巡回指導中,老師發現幾個學生做得又好又快,表揚了他們。但是也發現有幾個同學不是在做課堂作業,而是在用QQ聊天。還有壹些同學在做老師要求的工作表美化操作,問老師:我還有哪些操作沒完成?
因為老師只布置了課堂練習,沒有給出評價要求,雖然壹般同學都會做老師布置的操作練習。但是有些同學,尤其是操作基礎比較好的同學,認為這些操作很簡單,對自己來說不是問題。另外,老師不要求交作業,也沒有批改。同時,老師提供的工作表也不壹定會引起這些學生的興趣。所以他們不願意做老師布置的操作,而是快速進入自己的QQ世界。對於正在自覺練習老師布置的操作的同學來說,由於沒有參考評價,不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符合要求。以至於有的同學在這次運算練習中少做了這壹部分,在另壹次運算練習中又少做了另壹部分,有時甚至連這節課的重點練習都沒有做。壹個學期下來,發現很多操作都沒有掌握。這就是沒有評價的負面影響。
二、“模糊”的評價尺度
在完成美化工作表的課堂講解後,老師們要求學生根據表L7-1評價量表,美化自己的個性化數據工作表。
老師要求每個學生做壹張212的美化表,名字是“學號”。。xls”並在上課前上傳到老師電腦的“作業”文件夾。並告訴學生,課後老師會根據以上評價量表進行批改,並在下節課進行點評。
在參觀指導中,老師發現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在完成作業。有些沒按要求做的同學被批評了,他們被要求在完成作業的前提下做其他雜事,比如上網看新聞。在學生上機操作的過程中,有時會有學生問:這樣做能不能在“整體效果”上得40分?也有同學問:老師,什麽是創新制作?老師在導遊的過程中壹壹回答了以上同學的問題。並提醒學生保存作品,在快下課的時候交到老師的電腦上。
美化工作表第二節課,老師表揚全班同學最後壹節課交了作業。然後,展示了做得好的學生作品。但是,老師沒有給批改最後壹節課作業的分數。
因為老師要批改學生的作業,同時學生在之前的課上已經做好了自己的個性化數據工作表,所以學生都在努力完成這節課的學習任務。但由於評價尺度過於模糊,學生無法根據評價尺度指導自己的生產。就憑我這個簡單的想法:我盡量把工作表做的漂亮壹點來指導我的操作。
而且以上的評價尺度也造成了老師批改作業的困難。首先,通過看學生上交的作品,老師如何判斷學生是熟練還是更熟練?第二,教師可以通過觀看學生的作品,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對整體效果進行評分。但由於分數跨度大,老師如何把握有的學生分數寬,有的學生分數嚴?三、創新意識,沒有創新的制作會給0分。如果學生已經完成了老師要求的操作技能,沒有時間去創新,這部分分數就失去了,可能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後,批改作業的時候,老師會發現批改作業的工作量非常大。按照上面100分的評價體系,壹個50人的班級可能需要壹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如果老師壹周上六節課,兩節課,他就沒有時間批改作業了。
三、技術操作的評價尺度
老師上課的時候,先點評最後壹節課的作業批改。在肯定大部分同學都能完成上節課的教學任務的同時,特別表揚了壹些具有創新性和個性化的Excel作品。然後講解本節課美化工作表的教學內容,給出本節課的評價量表,如表17-2所示。
老師要求每個學生上傳他們美化過的工作表到老師電腦的“作業”* * *文件夾,名字是“學號”。。xls”下課之前。並告知學生,課後老師會根據上述評價量表批改作業,並在下節課進行點評。
在巡回指導的過程中,學生不斷問自己能不能拿滿分。根據評價量表,老師提醒學生,妳遺漏了底紋的美化,妳遺漏了藝術詞語的應用等等。,並且學生根據老師的提示繼續增加美化內容。
但是老師也發現有學生在看新聞或者上網聊天,進入老師電腦的“作業”文件夾,發現這些學生已經交了作業,也確實完成了相關的教學內容。但我總覺得這些完成了這壹課的作品在整體美感、創新美化等某些方面有所欠缺。這些學生看似應付作業,快速完成作業後就可以上網做自己的事了。
有利於對技術操作進行評價,讓學生和老師清楚地知道哪些操作已經完成,哪些操作需要加強;此外,由於采用了五分制,且易於判斷,教師批改作業的工作量也大大減少。壹個班50個學生批改作業,3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通過看批改過的作業,可以發現大部分同學都能完成這節課的操作練習。老師會註意到沒有完成操作練習的學生。下節課,可以對這些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對於那些有作業要處理的同學,往往操作基礎比較好,覺得老師的講解太簡單,但還是要交作業。所以,快速完成後馬上上傳,然後進入自己的網絡世界。但老師們似乎希望這些學生能做出更好的作品,上面的評價尺度並不能督促這些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出精品。因此,在課堂上要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灌輸,如拓展學生作品的深度和廣度;或者在課堂上充分鼓勵學生在制作作品時追求美,培養學生的美感。在評價量表上,可以加上壹些獎勵性的分數。比如這節課,可以加上“用創新(比如設置工作表背景)美化工作表”獎勵L分,在下節課的評論中表揚這些創新的同學,鼓勵同學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壹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指直接促進學生學習的壹種內部動機,是激勵和引導學生學習的需要。設計良好、使用得當的評價方法可以成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動力,使學習活動指向預期的學習目標。從前面的案例來看,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
1.怎樣的評價尺度才算合理?
為了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應盡量為學生提供短期的學習目標,避免提出遙不可及、模糊不清的學習目標。
2.什麽時候給出評價尺度合適?
有條件的應在教學前告知學生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評價,並提出評價標準。明確需要學習的任務類型,激發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圍繞評價所指向的預期學習目標進行學習。
3.如何合理應用評價結果?
盡快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在向學生呈現評價結果和反饋時,要多用評價報告和鼓勵性語言。反饋要最大限度地反映教學重點,為後續學習提供建議,幫助學生明確未來學習方向,調整學習策略。
在向學生提供反饋時,要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結果進行合理的歸納,正確認識努力、有效的學習策略與學習成功的關系,消除對運氣的依賴,防止學生不恰當地將學習失敗歸因於能力低下而影響自我概念。
4.如何利用評價來反映和提高教學效果?
教師在了解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同時,也要利用評價結果來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過程,發揮評價與教學的相互促進作用。要充分利用和分析學生在評價中的表現,確定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反思教學方法和教材選擇的適當性,學生學習活動組織的適當性,提出改進措施。①
問題討論
1.壹個班的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差異很大。尤其是來自農村的學生,他們中的壹些人甚至從未接觸過鼠標。老師可以通過批改作業來掌握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平時的練習中,學生可以有意識地給予更多的個別指導,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鼓勵。事實上,在老師的良好引導下,這些學生利用自己受網絡幹擾少、學習專註的優勢,往往不輸於那些自以為操作熟練,卻不認真做作品的同學。這種老師的鼓勵,其實是對學生情緒的壹種評價,往往對學生起到更大的激勵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妳是如何從情感上評價學生的?
有些學生壹方面往往希望得到老師更多的指導,另壹方面又特別敏感,不希望老師時不時在身邊。妳怎麽處理特別敏感的學生?
2.妳們是如何針對不同的教學單元進行教學評價的?比如以下教學單元,妳根據每個教學單元的特點,用什麽教學評價?
(1)用文字處理軟件制作電子小報。
(2)用電子報表軟件制作針對“用數據解釋問題”學習主題的電子作品。
(3)漢字輸入法教學單元。
3.妳是如何把學生過程性評價的分數和整個學期對學生的整體評價結合起來的?即過程評價占總評價的百分比是多少?
數據傳輸器
按照傳統的分類方法,根據評價中所用測試項目的特點,將測試分為客觀測試和主觀測試兩大類。然而,隨著評價理論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客觀性檢驗和主觀性檢驗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兩個極端。實踐教學中使用的評價方法在評價任務的真實性、評價任務的復雜性、評價所需的時間和評分所需的判斷能力四個方面是壹個漸進的連續體(如上表所示)。根據這四個特征的不同,教學中常用的評價方法可以分為選擇-反應測驗、補充-反應測驗、有限表現評價和擴展表現評價四種類型。
限制性表現評價:關註學生在壹個結構良好的限制性任務中的實際表現。比如按照明確的要求格式化壹段文字;按要求制作壹個多媒體作品;根據需要編寫程序語言;或者使用搜索引擎根據提供的關鍵詞查找信息。比如本文的教學案例就是評價美化工作表的限定任務。
1.技能和工作績效評估的優勢
(1)可以評價傳統紙筆測驗無法評價的復雜學習結果和技術性學習目標;。
(2)能對推理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運動技能提供更自然、直接、完整的評價;
(3)能讓學習變得清晰,讓學習變得更有意義,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4)鼓勵學生將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2.技能和工作績效評估的局限性
(1)耗時耗力;
(2)對學生成績的判斷和評分具有主觀性和復雜性,但信度通常較低;
(3)績效評價只能個別衡量,不能集體衡量。(比如本教學案例的第三課,試圖在評價方式上突破這些局限,做壹些改進的嘗試。)
數據2“專題學習”教學評價
實踐證明,任何新穎的教學形式如果忽視評價,都難以保證教學效果。壹般來說,有兩種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從“專題學習”的特點來看,我們更傾向於兩者的結合。具體來說,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在活動之前,應該給學生壹個明確的評價尺度。評價量表應分為組和個人。內容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壹是學科本身的要求;第二,小組合作的效果;第三,對信息技術目標的掌握;第四,群體和個人的縱向進步。
(2)評價應采取師生雙向互動的形式。評價要打破傳統的教師說了算的做法,采用師生討論的方式,在學習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時間而不是僅僅在學習結束時進行。,
(3)評價方式可以是書面的,但應盡量采用符合信息技術課程特點的口頭報告和活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