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指以遊戲為手段,貫穿幼兒園整個教學活動,將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任務隱藏、融於各種遊戲中,使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掌握知識、獲得技能的壹種教學方法。其本質是讓孩子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如何開展遊戲化教學;
在幼兒園開展遊戲化教學,首先要認清兩類幼兒遊戲。
1,兒童遊戲兩大類
第壹類兒童遊戲是傳統的兒童自主遊戲,如角色遊戲、建構遊戲、表演遊戲等。角色扮演是兒童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象,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遊戲。建築遊戲又稱結構遊戲,是兒童利用各種自然或非自然的物體,如泥、沙、雪、積木、塑料嵌件、金屬片等,將現實生活與兒童想象結合起來的遊戲。在構造遊戲時,我們需要特別註意積木遊戲,這是兒童發展和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不可替代的遊戲。尊重孩子的遊戲本性,給孩子豐富快樂的遊戲體驗,讓孩子在遊戲中充分對接生活經驗,從而獲得自然的、融合的學習和發展,是自主遊戲的重點。
與此同時,另壹種“有目的的遊戲”也成為遊戲研究的重要內容。有目的博弈,也稱“博弈工作”,在進化博弈論的研究中被重新定義為“進化博弈工作”,成為研究者高度重視的博弈研究新焦點。目的性遊戲有更明確的教育目標。根據兒童在某壹領域發展的要求,用遊戲來引導和組織兒童的學習。目的性遊戲具有遊戲和活動的雙重特征,可以靈活地成為幼兒園課程的有效組成部分。比如很多幼兒園的班級裏都有益智區、科學區等活動區,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尋找同伴,做遊戲。
2、幼兒園遊戲區材料。
這是孩子進行各種遊戲區活動的必備玩具材料。比如在角色扮演區,兒童開展各種角色扮演主題活動所必需的基礎設施和道具,就屬於基礎物資的範疇。研究不同主題的角色遊戲,我們發現這方面的基礎材料主要有:仿真娃娃、桌椅、行軍床、衣櫃、貨架、廚竈(竈具、水槽、冰箱)、洗衣機等。這些基礎素材體積比較大,擺放基本固定,沒有明顯的主題特色,可以供孩子進行各種類型的角色扮演主題活動。基礎素材的主要作用是為角色遊戲創造和營造環境氛圍,激發孩子對遊戲的興趣,為孩子提供壹個相對穩定、獨立的角色遊戲活動區域和平臺。
拓展材料是指結合兒童特定的遊戲主題或區域活動而提供的各類輔助材料。比如角色遊戲區,玩“醫院”主題遊戲時,需要醫生的角色服裝、醫療器械和工具。根據兒童角色扮演活動的主題,這方面的開發素材可以分為:娃娃屋、醫院、餐廳、超市、理發店、銀行、警察局等主題類型。在自主遊戲的研究中,近年來研究者更加關註區域材料的放置和替換,探討如何通過玩具材料來拓展和建構兒童遊戲的主題,以更好地促進兒童遊戲的發展。
創意素材的配置和使用在不同的遊戲活動區可能有不同的意義。比如在角色扮演區,創意素材是指教師或幼兒根據幼兒角色扮演主題和情節發展的需要,開發的壹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成型或未成型的活動素材。玩“冷飲店”主題遊戲時,有老師和小朋友自制的榨汁機和各種果汁配件,還有制作這些自制教具所需的各種廢料和輔助物品,如橡皮泥、紙、彩筆、紙箱、積木等。這些創意遊戲素材通常是適應兒童遊戲劇情發展的各種需求,由老師和孩子手工加工改造而成的。它們具有時效性和仿真性,能夠滿足兒童多樣化的遊戲需求。
3.教師有效地引導遊戲。
在幼兒園環境中,無論是自主性遊戲還是目的性遊戲,都應該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有隱性要求,期望幼兒通過遊戲去探索、學習和拓展各種有效的學習體驗。與此相關,無論是幼兒自主遊戲,還是幼兒園課程設計中的目的性遊戲,教師都不能無動於衷,袖手旁觀,必須發揮有效的引導作用。
在自主遊戲中,要求教師有兒童在遊戲中學習和發展的觀念,對兒童學習和發展的過程有框架性的認識,有符合兒童特點規律、支持兒童學習和發展的遊戲活動指導。否則,任何遊戲活動區都有可能成為孩子心理舒適放松的地方,永遠不會自動形成促進孩子學習和發展的環境。
當前遊戲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活動中,孩子的自主性得不到體現。大部分教師決定活動主題,主導教學活動。孩子只是按照老師預設的內容去做回應者和接受者,沒有給孩子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
遊戲素材的缺乏讓老師不得不點名,這讓壹些孩子心理不平衡,產生了孩子之間搶玩具的攻擊性行為;
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很容易被扼殺。兒童在操作遊戲素材時很有創造性,教師限制和幹預過多,無法保證兒童主體性的實現。
環境如果壹個班學生太多,會造成室內擁擠。進行室內活動時,很難自由發揮。在室內遊戲區和活動區的營造上,大多保留了“上課”的課堂特色。
幼兒園教師遊戲化教育的構想。老師不應該機械地教,讓孩子機械地學,而應該融合遊戲性和教育因素。有些老師在指導遊戲教學時,規定學生必須完成壹定的任務,才允許孩子進行幼兒活動。孩子沈浸在遊戲情境中的同時,受到老師的壓力,會破壞孩子在遊戲中的自我進步,挫傷孩子玩遊戲的積極性。
和父母的溝通不完善。家庭和社會應該充分認識到孩子遊戲和學習的關系和重要性,才不會阻礙遊戲化教育理念的發展。
遊戲形式化,自由化,模式化。第壹,遊戲只是壹個簡單的保持孩子註意力集中,吸引人入境的工具或手段。其次,有些老師把遊戲等同於自由活動。他們經常看壹眼玩具,讓孩子隨意玩耍。沒有老師的參與和指導,遊戲就成了壹種無目的、無計劃的活動。第三,作為壹門課程,遊戲是以集體的方式教授的。教師決定玩什麽和怎麽玩,制定每個參與者的角色和地位,規定遊戲動作,評價他們的正確性和評價孩子遊戲的水平,最後給予獎勵、表演或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