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和氣候是人類生存和文化創造的先決條件。每壹個民族的產生,每壹個地區的文化特征,都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史前時期,人們的生產力低下,社會發展受自然地理環境影響很大。中國古代是壹個農耕國家,農業在發展過程中的繁榮程度直接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服飾作為壹種可見的、綜合性的民族文化類型,還受到自然地理、氣候、地貌水文、森林、農田、濕地等因素的影響。自然地理環境資源影響了當地人適應和改造環境的意識,並將其投入到服裝的生產和選擇中,形成了獨特的服裝文化。比如說,據說早在黃帝時期,他的妻子嫘祖就開始馴化野蠶為蠶,並將蠶絲制成錦緞用於服裝。在古代耕織圖上,人們詳細記錄了古代蠶農養蠶、養蠶、繅絲、織布的全過程。再比如,我國北方民族喜歡在嫁妝的鞋墊或肚兜上刺鴛鴦戲水、喜鵲攀梅、鳳凰戴牡丹、蓮枝枝、蝴蝶花等民間圖案,以隱喻的形式將相親相愛、白頭偕老的純愛註入視覺語言中,以體現簡單純粹的民間婚姻觀。
二,文化傳播因素
文化傳播是指思想、經濟技能和其他文化特征從壹個社會到另壹個社會、從壹個地方到另壹個地方的過程,也稱為文化擴散,是基本的文化過程之壹。考古資料證明,壹種文化的傳播與群體的實力和活動範圍有很大關系。通過入侵或融合,擴展到鄰近的地理單元,從而影響鄰近地區的文化。但是,文化的交流和溝通往往是雙向的。比如魏晉女裝,繼承了秦漢的習俗,又吸收了少數民族服飾的特點,在傳統基礎上加以改良。壹般女性穿襯衫、外套、絨布、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富”,身體部位緊繃,袖口加大。裙子是百褶裙,長裙和寬松的下擺,這樣就達到了帥氣別致的效果。再比如,在唐代,少數民族的“胡夫”促進了漢族服飾的進步,“胡床”改變了中國人席地而坐的習俗,“樂虎”豐富了中國人的文化生活。歷史證明,每壹次外來文化的輸入,都給民族文化帶來新的思想和新的內涵,給民族服飾文化帶來新的內容和新的飛躍。
第三,宗教因素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壹定階段的歷史現象。最初的服裝與人類最早的宗教儀式有關。服裝作為壹種文化的象征,不僅在宗教儀式中不可或缺,在宗教感情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服裝和宗教信仰可以追溯到古代巫師。例如,薩滿巫師通常穿著壹些與薩滿教密切相關的禮服、飾品等特殊法衣,以加強其在神聖活動中做法的神秘性和威懾力,並根據神的想象願望使用器具主持祭祀活動。這是原始信仰的物化符號和感性符號,也能集中全面地反映少數民族的原始宗教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服飾能夠反映出各民族深層的文化結構,同時也反映出在這種獨特的文化母體中孕育出來的民族審美意識和精神。古代西亞等地區的宗教文化對服飾的影響也很明顯。這壹帶的人主要從事畜牧業,擅長騎射,崇拜多神。自古以來,這個地區就有幽閉女性的宗教習慣。女性外出時,必須戴面紗,穿長裙來遮蓋自己。現在穆斯林仍然保持這壹傳統。
第四,戰爭因素
在服裝發展史上,戰爭對服裝的影響是非常深刻和廣泛的。《戰國策·趙策爾》記載,趙武靈王“今我騎射胡夫,以教百姓”。趙武靈王推行“胡夫騎射”後,最早的正式軍裝出現在趙,後來逐漸演變為鎧甲裝備。“學胡夫,求方便”成為服飾變化的大趨勢,為中原中國人和北方遊牧民族的服飾融合奠定了基礎。
鴉片戰爭後,外商雲集中國通商口岸,西方服飾文化傳入中國。清末,大批有誌青年出國留學。受西方先進思想文化的影響,他們沖破封建思想的束縛,掀起了“剪辮子換衣服”的浪潮,剪辮子穿西裝。
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戰爭的影響,後方婦女參加生產勞動,為了行動方便,出現了裙褲。裙褲是裙子和褲子的結合體,既保留了褲子的優點,方便運動,又有裙子的優雅、浪漫、寬松。
動詞 (verb的縮寫)政治因素
政治和法律環境對服裝的時尚也有影響。在封建社會,政治權力淩駕於財產所有權之上,從消費領域直接幹預各階層的服飾,服飾的分配由權力的分配決定。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統治階級對服裝有嚴格的限制。比如普通人不能穿黃色的衣服,因為黃色象征著權力,是皇室成員的專利。早在西周時期,中國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冠服體系,對不同身份等級的服飾都做了嚴格的規定。後世和後世對服裝和服飾的等級差異作出了明確的規定。17世紀,壹些歐洲國家以變裝裙的長度來表示穿著者的等級,如女王裙長15.5米,公主裙長9.1米,公主裙長6.4米,公爵夫人裙長3.6米。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的服飾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簡單大方的改良旗袍等服飾迅速在女性中流行起來。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古代還是當代,服裝的演變直接反映了人類社會的政治變革、經濟變革和時尚變革。
不及物動詞經濟因素
社會經濟的發展是服裝繁榮的物質基礎。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進化過程中,服裝的發展水平始終受到社會物質財富生產能力的限制。唐宋時期,封建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上都達到了頂峰。唐代的城市發展已經初具規模,而宋代的城市發展已經成熟。城市是經濟發展到壹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城市的出現對服裝的繁榮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隋唐時期,中國統壹,經濟文化繁榮。服裝的發展在材料和款式上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輝煌景象。
七、社會生活方式因素
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曾說:“人總是與周圍的壹切聯系在壹起的。”人們的服裝需求取決於不同的生活方式。因紐特人是北極的土著,他們住在石頭房子、木頭房子和雪房子裏。他們主要從事陸上或海上狩獵,輔以捕魚和馴鹿。獵物成為主要的生活來源,衣物主要由毛皮制成。“流浪帶”是我國古代北方草原遊牧民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它在官服體系中具有很強的等級象征意義。在中國北朝時期,草原人的褲子和夾克是為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而創造的。
八、文化交流因素
服裝是社會、文化和政治氣候的晴雨表。唐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建立了統壹強大的國家,發展了對外貿易。這壹時期,中國人的文化心理是開放的,中西文化交流頻繁。兄弟和外國使節齊聚長安,帶來了很多外域文化。唐朝對外來服飾采取兼收並蓄的態度。各種外來服飾被盡情地“拿來、消化、吸收”,使這壹時期的服飾大放異彩,具有時代特色。在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民族服飾的特色逐漸形成。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文化,服飾文化的快速發展有賴於民族間的交流。民族交流促進了各自服飾文化的形成、發展和壯大。中國的服飾文化是在東西方民族的交流中成長成熟的,西方服飾的歷史也是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過程中完成的。在全球信息壹體化的今天,民族交流已經被大範圍的“時尚”所覆蓋。不同民族的服飾文化融入流行趨勢,使得服飾傳播更具實用性,在未來的服飾發展中將顯示出永恒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