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語文課必須突出“三性”
(壹)突出工具性
所謂工具性,是指漢語作為表達和表達工具的特性。《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語文教學的三個維度,其中之壹是“知識與能力”。所以語文課要以“雙基礎”(基礎知識:單詞、句子、段落、文章;基本功:聽、說、讀、寫、寫的訓練),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提高語文基本功。
1.識字教學應重視單詞識字。所謂字論,就是漢字的構詞原理。在識字教學中,要註意分析漢字的構詞規律。根據每個漢字的構詞特點,采用“分解組合”的方法,引導學生析形求義,依義記形,可以提高識字效果。學生掌握了構詞法的原理。在他們心目中,每個漢字都不是壹個抽象的符號,而是壹個動作、壹個表情、壹幅畫或者壹個故事,所以他們會少寫錯別字,舉壹反三,形成自己的識字能力。
2.閱讀教學要註重“感知、積累、應用”。閱讀教學應以讀為基礎,而不是以說為基礎。所謂感悟,就是通過閱讀去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內涵。為此,教師註重引導學生嘗詞、嘗句、嘗讀。嘗詞的方法有替代對比法、換位對比法、添加對比法、省略對比法等。句子往往是通過改變句型來進行的;閱讀采用多種閱讀方式品味文本的內涵,從而理解和領悟。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有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所謂積累,就是把相關的語言材料背下來,記在心裏。俗話說:“讀書如破萬卷書,下筆如有神。”只有“多讀書胸中之寶”,才能“勤寫字,生出花來”。
漢語是用來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謂應用,是指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材料,進行選詞造句、構造段落和討論文章以及口頭交際的實踐活動。教師抓住關鍵詞、常用句型、典型段落,引導學生用詞、造句、構段、模仿寫作;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練習口語交際,通過表演壹個課本劇進行雙向互動對話。讀描述風景的課文,讓學生充當“導遊”和“解說員”,向“遊客……”觀眾解釋,回答“遊客”和“觀眾”的問題。
語文課堂教學強調語文的工具性,應構建“語言—思想內容—語言”循環上升的教學模式。要從語言、詞、句、讀的角度去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再回頭去體驗語言的運用,從而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還應註重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跨學科融合,有機整合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拓展學生學習和使用語文的空間,引導學生利用閱覽室、圖書館、網絡資源等。查閱資料,培養自己收集和處理信息的初步能力。
(二)突出主體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與方法”的設計中應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1.讓學生做到“五參與”。(1)全員參與:班級所有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不能落下壹個人”。(2)全員參與:全班有序高效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3)積極參與: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積極發言,默契配合。(4)創造性參與:學生創造性地參與教學活動,演講或練習中有創新因素。(5)差異參與:兼顧優等生和後進生的能力差異,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才華的機會,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發展”。
2.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提問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以多種形式合作,如指定小組合作學習、自由小組合作學習、按興趣分組合作學習等。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可以采取以下途徑:(1)補位。文中有些句子被省略或未完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想象,彌補這些疏漏或空白。(2)多變。指導學生進行句子轉換、語言重組等訓練。(3)幻想。教師根據課文的具體情況,引導學生幻想,發展創新思維。
突出人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壹門工具性學科,也是壹門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突出語文教學工具性的過程中,應該有機地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人文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任何壹種教育現象中,兒童越不感到教育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只是傅的名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思想教育“要因勢利導,貫穿於日常教學過程,通過熏陶和感染,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語文課堂教學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滲透人文教育:
1.在語言和寫作訓練中滲透人文教育。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結合,二者相輔相成。語言文字的訓練離不開具體的思想內容,要滲透人文教育。
2.教師在教學和閱讀中滲透人文教育。教師在示範閱讀和解釋文本含義時應充滿感情。正如葉聖陶所說的“設身處地,還之以激情的地方,還之以委婉的地方”,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3.在板書設計中滲透人文教育。板書的設計要生動藝術,體現課文特點,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易於接受人文教育。
二、搞好語文教學的“三分”
(壹)搞好語言培訓。
中國人的姓氏是“語言”和“文學”。語文課堂教學要回歸簡單,做好語言文字訓練,紮紮實實地開展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二)做好閱讀訓練要點。
閱讀教學要以讀為主,而不是以說為主,閱讀至少要占這節課的三分之壹。要提倡品詞、句子、閱讀、個性化閱讀,把自己的經歷讀出來。可以采取自由閱讀、同步閱讀、小組閱讀、挑戰閱讀、對比閱讀、行動閱讀、角色閱讀等多種閱讀形式,引導學生抓住閱讀的訓練點,進行閱讀訓練,理解文本的內涵。
(三)搞好口語交際訓練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口語交際的訓練點,創設相關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這也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第三,語文教學體現“四度”
(A)溫度-基本
我國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語文課堂是壹條待觸發的生命之河。這條生命之河應該是“暖”的,“恒溫”的,而不是忽冷忽熱的。這條“溫暖的河”需要老師們用激情去挖掘。有人這樣評價竇老師的課:“竇老師把激情傾註在整個課堂上,讓課堂像壹條奔騰的河流,時而蓄勢待發,時而洶湧澎湃,時而舒緩舒緩。好像我們帶著她和孩子們登上了她的激情之舟,開始了激情之旅。”如竇老師在講授《使楚》壹課時,稱贊學生讀得清楚明白,有“精”、“氣”、“神”。她引導學生壹起讀題目,讀中心,逐漸堅定學生的自信,點燃學生的激情,不斷提升課堂的溫度。
廣度----開放性
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開闊視野。可以圍繞妳所講的課文向學生推薦相關的文章和書籍。從壹個文本出發,延伸到生活,上升到人文精神。根據課文相同和相似的主題重新組織教材。竇桂梅先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既重視課文的規定性,又補充教材,拓展內容,實現“三個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她說:“沒有中國人的圍場。”在講授“晏子成就楚國”這壹課時,她補充了歷史學家和外交家對晏子的評論,以及《我腿上的恥辱》和《狼與羊》兩篇文章,把學生帶到了壹個“茂盛的牧場”,讓他們獨立學習和思考。
深度開發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給予及時、恰當的指導,逐步引導學生閱讀、體驗、交流,走進作者的內心,深刻理解文本的內涵,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培養學生對母語文化的親切感和理解。
(D)高度-目的
語文課的高度是引導學生攀登教學的更高目標。“書山有路,學海無涯。”“我為伊拉克累死了,我永遠不會後悔。”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增加生活智慧。對於作《楚》壹文,有的老師只是把它當作歷史故事來教,而竇桂梅卻在課文教學中滋養學生的情感和品格。她以壹個“規則的正方形”進入課堂,讓晏子的形象越來越清晰飽滿,進而歸結為“人要活得有尊嚴”,引申為“尊嚴由外而內”,上升到“國家的尊嚴、民族的尊嚴是建立在由外而內的強大之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