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把三國人物按起步排序,也是:“壹魯,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三國演義》第十三回說,走投無路的呂布感謝劉備的接納,讓家人感謝。劉備壹再讓步,呂布插話說:“親愛的兄弟,妳不必讓步。”張飛大怒:“我弟是金枝玉葉。妳憑什麽說我哥哥是好哥哥?”那麽,張飛的話有道理嗎?
從現代戲劇形象和楊柳青、濰坊等年畫設置的呂布形象來看,呂布看起來是個白臉,年輕、英俊、勇敢。無論是《鳳儀亭》、《呂布之戰》,還是呂布飾演的丟西姆的故事,呂布永遠是白武生的代言人。
據史料記載,呂布是九原(今山西忻州)人。他擅長射箭和騎馬,被稱為“飛將軍”。曾是兵史家丁原的主簿。丁原率呂布到洛陽後,被任命為“京師守備司令”。後來呂布被董卓引誘殺了丁原,和董卓產生了矛盾。王允利用呂布殺了董卓。呂布,魏奮將軍,被任命為第三師的義弼,並進入了侯文的封地。
此時呂布已經三十多歲了。呂布死於建安三年(198),應該四十多歲了。
從劉備死亡的記載推斷,劉備在建安三年38歲。可見呂布比劉備大三歲。所以寫呂布稱劉備為“好兄弟”也不錯。張飛對呂布的憤怒不在於他的年齡,而在於他對呂布的蔑視,所以他壹直稱呂布為“三姓奴才”。三姓為奴,指先後侍奉丁原、董卓、王允。
再看呂布的長相。在元代刻的《三國平話》中,有呂布刺死董卓的插圖,也有在水下捕獲呂布的插圖,這些插圖都描繪了三綹胡須的呂布。元代鄭德輝寫的雜劇《虎牢關與呂布三戰》,也註有:“三叉冠、雉羽”、“三須”。
呂布的裝束變成了白面人,出現在元朝的雜劇中,那時候就開始變化了。
順便說壹下,根據歷史記載,呂布的主要武器是長矛,而不是田方畫的戟。《三國誌·舒威·呂布傳》說呂布擅長在轅門射戟。那戟應該是門戟,是將軍主帳用作裝飾或護衛的兵器,不是呂布本人。
但是,從元朝開始,呂布的長矛已經換成了方天戟的。後來《三國演義》等著作紛紛效仿,呂布的拿手兵器變成了田方的畫戟。
這樣創作才有意義。張飛持矛,史料記載清楚,不可更改。對付呂布,還有劉三營對付呂布,有三個人拿著長矛,大刀,雙劍圍著呂布,打得不分上下,豈不是更熱鬧好看?但那畢竟是創造,不是歷史。
這部小說講述了英國對呂布的三次戰爭,儲旭和典韋攻擊呂布等。,這讓呂布的軍事膽識高人壹等。
既有令人欽佩的壹面,也有可鄙的壹面。呂布如何用兩個字概括他的壹生?
在小說和戲劇中,呂布的性格特征概括起來就是兩點:壹是敢,二是賤。
先說呂布的勇猛。《三國演義》中,三英大戰呂布的故事,首先呂布和張飛互相廝殺,不分勝負,久久不散。然後關羽和劉備壹起去,他們三個壹起對抗呂布,打得很辛苦。此外,呂布和徐楚楚在勝利之戰中也有過膠著。俗話說“人中間有呂布,馬中間有赤兔”(《三國誌·舒威·呂布傳》)朱培引用《曹臧傳》說:“人中間有呂布,馬中間有赤兔。”),呂布攻打張炎的時候,當時的人就是這麽誇呂布的。這說明呂布真是勇猛過人。
再說呂布的卑鄙。他先是從丁原,然後從董卓,再到王允。他完全是壹個忘利求榮的人。所以張飛稱呂布為“三姓奴才”。呂布的奸詐善變也是出了名的。
呂布的勇敢是有史料依據的,呂布的卑鄙也是有史料依據的。程羽是曹操的重要謀士。他說呂布“粗魯無禮”,但他是“匹夫之勇”。(《三國誌·舒威·程昱傳》)荀攸、郭嘉也說呂布“勇猛有勇無謀”(《三國誌·舒威·勾踐傳》)。此外,陳登還告訴曹操,呂布“勇而不謀,輕於行”(《三國誌·舒威·呂布傳》)。可見,在呂布很漂亮的時候(侯,人稱“飛將軍”),很多人鄙視甚至鄙視呂布這個人。
勇敢又賤的呂布,後來被曹操俘虜。他想用自己的勇氣說服曹操,說只要有曹操和他,天下就能治。不料劉備對曹操說:“妳收留呂布,就看不出他是怎麽對待丁原和董卓的!”其實劉備強調的是呂布的卑鄙,食言,不守信用。曹操也不是只靠劉備壹句話,身邊那麽多人鄙視呂布,他自己應該早就知道呂布的事了。所以呂布在白門樓被殺,是“賤”造成的。
呂布的壹生以勇猛著稱,他的壹生也是由勇猛決定的。與此同時,他和基地壹起名譽掃地,和基地壹起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