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評價古今典當業

如何評價古今典當業

對於現代人來說,銀行業是壹個極其重要的行業。不用說,企業,甚至普通人,都離不開銀行。

具有存款、貸款、匯兌、儲蓄和信用中介功能的現代銀行誕生於歐洲,是伴隨著資本主義出現的。Banca在拉丁語中是銀行的意思,原意是長凳,在意大利早期是貨幣兌換商的意思。世界上最早的銀行是1580年成立的威尼斯銀行,隨後西歐成為現代銀行的發源地。工業革命後,銀行隨著歐洲的殖民擴張而遍布全球,成為現代商業文化的典型象征。

就中國而言,古代的“銀行”是指經營金銀等貴金屬及其制品的店鋪,有時也叫“金銀店”,屬於“三十六家銀行”之壹。比如南宋建康(今南京)城內,不僅有紗市、鹽市、牛馬市,還有花店、雞店、銀行,甚至還出現了壹條“銀行”街,類似於現在的專業市場。

銀行作為存貸款的商業金融機構,在中國古代壹般被稱為“銀行”或“錢莊”,其客戶主要是大客戶和政府官員。對於普通人來說,能提供日常存貸款服務的銀行,其實就是典當行。與銀行的歷史相比,典當行的歷史要悠久得多;典當行在中國長期以來壹直扮演著“銀行”的角色,或者可以說,典當行是中國古代的銀行。

壹個

典當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行業之壹。甚至說,只要有錢,典當就出現了。尤其是在中國,早在兩三千年前,卒就已經存在了。典當本來叫“質”。東漢《說文解字》對“質”的解釋是“物質性過剩”,“物質性貨幣性過剩”。秦漢以前,中國以貝類為貨幣。僅從字形就可以看出,無論是“質”還是“冗”,都與貨幣有關。

中國雖然有著豐富的歷史傳統,但是關於古代平民生活的記載卻很少,尤其是日常經濟。對於今天的人來說,要了解古人的生活史,只能從壹些片段中尋找推測。西漢劉欣《西京雜記》記載:“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初歸成都,生活貧困,愁苦不堪,在城隍羊昌飲酒,與文君同飲”,如《說文》所解釋,“可以借錢。”這個“鸛鳥之仇”的故事已經成為壹個傳奇故事,而羊昌無疑是最早的典當名人。《後漢書·劉玉傳》記載:“虞急卒。”這就是歷史上第壹次見到的“卒”字。進入南北朝以後,關於典當業的記載是如此的詳細和廣泛,以至於有人認為典當業起源於此。

有壹點是肯定的,即使典當業在中國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但在南北朝時期更加發達和繁榮,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流行業。《南史·法真沖傳》中記載,甄嬛“嘗得漳州長沙寺壹捆錢,然後贖回。他在竹子裏拿了五兩金子,用毛巾包起來。賓德,還寺庫。”《虞傳》記載:“有的鄰居被誣為賊,違法受罰,妄自尊大。他們出兩萬元買書,令弟子詐作親人,改備。”所謂“寺庫”,就是寺廟經營的典當行。典當物品從珍貴的獎勵、書籍甚至壹束麻都有。

在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是壹個罕見的宗教時代。從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等遺留至今的珍貴佛教造像,可以想見佛教的鼎盛時期。“南朝四百八十殿,多少塔煙雨。”據說僅建康(今南京)壹地就有500多座佛寺。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經濟地位,佛教寺廟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些寺院,擁有數不清的田地和大量的農奴,加上皇室的饋贈和社會各界的捐贈,壹下子成了財富最集中的地方。所以有“世間富貴十,佛有七八”之說。

作為壹個宗教機構,寺廟本身就是以慈善為導向的。這些財富之所以能夠聚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寺廟有扶貧的責任。寺內設立“優質銀行”,就是發放貸款救濟百姓。事實上,歐洲的典當業也是由教會發起的。如果我們回溯壹下,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倫神廟,公元前675年的羅馬神廟,公元前500年的希臘神廟,也都有管理保管金銀、收取和支付利息、發放貸款的機構。

進入盛唐以後,工商業突飛猛進,寺廟經營的典當業更加繁榮。《兩唐新世紀》記載:“貞觀以後,錢帛金繡,積累不可估量。常使僧侶入獄,為世人修伽藍。燕、梁、蜀、趙、鹹取之。每天都有無數。也許我有順風車,我不寫預約,但我會把它送回期限。”中晚唐時期,滅佛運動嚴重打擊了寺廟經濟。典當行擺脫了寺廟的壟斷,逐漸社會化,成為中國古代最核心的金融業。在當時的200多個商業行業中,規模最大的是典當行,甚至政府也涉足其中,用公款(“官款”)設立典當行。

唐代的典當又叫“櫃”,在《資同治鑒》中的解釋是:“人在不同時期用物錢贖回,除了母錢之外還要還錢。”因為經營典當行的富商不僅資金雄厚,而且信用可靠,除典當業務外,壹般還接受存款、貸款和保管業務。在服務功能上,基本和現代銀行差不多。現代銀行壹般以存貸款為主,古代典當行以抵押貸款為主;相對而言,典當行的服務對象更側重於普通家庭。用現代的話說,典當行的主要業務是小額抵押貸款。壹般農民的抵押物主要是農產品,城鎮居民的抵押物主要是金銀飾品、衣服等家居用品。

當鋪和銀行的相似之處在於,它們都從存款和貸款的利息差中獲利。貞觀年間,時任宰相的方奉命撰寫《唐律》,規定“凡質升者,不得超過五分,許諾加倍;如果妳回利(復利),官方就不管了。”也就是說,存款利息5%,貸款利息10%,不允許滾息。開元二十年,唐玄宗下詔:“今後天下借貸收息,個人只準四分,官員五分。”

安史之亂後,國庫空虛,政府不得不向民間借貸。“德宗建建立三年,他也把錢納入內閣。”自唐代以來,典當業的發展已經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杜甫寫過壹首詩,“回日本碼春裝,天天醉”;白居易寫過壹首詩,“桑葚賣官租,明年衣食何如?”。多少人間悲喜劇在當鋪上演。

宋代達到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頂峰,在政治、科技、經濟、文化方面都是空前的。作為金融業最大的創新,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就出現在這個時期。時間是宋仁宗天盛元年(1023)。宋代的城市化水平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所以典當業比唐代更加繁榮,數量也更多。清明上河圖,有壹家當鋪,掛著當鋪的牌子。南宋時,政府進壹步加大了促進經濟的力度,皇帝高宗頒布法令,凡立小卒者,都要授予朝爵位,成為官員,並免除繳納賦稅和徭役。“朝鳳”從此成為典當從業者的尊稱。當鋪老板的地位如此重要。連衣服都和普通商人不壹樣。《東京夢華錄》記載:“士農工商數百人,衣有其質...倉庫的質量就是他們穿肥皂襯衫,戴喇叭,戴帽子。”

明清時期,隨著徽商、陜商、晉商等商幫的興起,典當業成為最熱門的行業,遍布大同各地。特別是徽商、晉商有“無徽不成”、“無西不成”之說。《明史》記載:“今江北徽商遍地,數千元,不超過十二班。看河南吉旺科213公司。”壹般來說,典當業以南方徽商和北方晉商為主。

到了清代,無論是大小城市,還是偏僻的鄉鎮,到處都設立了當鋪。鹽業和典當業是公認的暴利行業,典當業也成為國家利稅的主要來源之壹。清順治九年(1652),規定每戶納5兩稅。康熙三年(1664),整個典當業全年稅收達到11萬兩;以此計算,全國共有2萬多家典當行。乾隆年間,典當業發展更加迅速,北京城內外大大小小的典當行已經發展到300多家。

雖然清政府明令禁止官員經商,但實際上官員都是善於斂財的,這些巨額資金必然會找到投資渠道,怎麽可能放過典當這個搖錢樹呢?不管是朝中有權有勢的人,甚至是宮裏的太監,都躲在幕後,找人開當鋪。其實皇帝自己也是這麽做的,內務部把公款借給當鋪產生利潤。很多政府部門都加入了進來,就連司法部的監獄也不甘落後。典當業成為官商勾結、以權謀私的重災區。

“小沈陽失陷,嘉慶滿座。”乾隆時代,小沈陽作為大學士,富如敵國;乾隆死後,小沈陽成了最大的貪官。他參與的壹大罪狀是“利用當地的當鋪、錢莊,投入十幾萬元與民爭利”。小沈陽有75家當鋪,資本為3000萬兩白銀。

北京作為帝國的政治中心,是典當業的聚集地,皇冠無數,商旅無數,官員朝聖,科考無數。在當時的情況下,出去的人壹旦遇到困難,錢用完了,馬上就有麻煩了。無論是存款還是貸款,都離不開典當行,所以北京的典當業壹直保持著繁榮。

“洪洋之亂”後,曾國藩為了恢復戰後經濟,用公款開了壹家典當行;章程規定,存款利息不得超過壹分,活期利息由五分之二、三分之二逐步降低到三分之二。湖廣總督張之洞也以低息支持恢復典當業。經清政府批準,典當行壹分為二,成為後來的普遍標準。其實典當行業的投資利潤壹般在三分至三分之間,並不比其他行業高多少。典當業的繁榮與普遍的貧困有關,因為這是窮人的生意,難免陷入“剝削”的惡名。

就中國歷史而言,在銀行和銀行出現之前,典當業壹直扮演著城鄉民眾融通資金的準金融機構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說,典當行的歷史也是中國人的經濟史和生活史。對於壹個古老的中國人來說,為了維持農業和手工業的再生產,解決生活的燃眉之急,典當行是唯壹能以抵押物的形式獲得貸款的地方。對於貧窮時代的人來說,典當行的意義遠沒有今天的銀行大,因為那個時候,人們的剩余財富很少,家裏沒有閑錢沒有余糧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典當行有“窮人的後門”之說。這裏所說的“窮”,絕不是現代的相對貧困,而是溫飽和基本生存都極其悲慘的絕對貧困。20世紀30年代,清華大學(李樹清)社會學系對典當行的客戶群體進行了壹次社會調查,結果顯示,82.8%的人壹貧如洗,48.5%的人典當金額在1元以下,56.9%的人典當衣物。對於這些窮人來說,他們的家庭被圍墻圍著,他們壹無所有。他們只能用舊衣服當救命錢,其實也只能勉強撐幾天。

雖然典當行的業務範圍包括接受儲蓄存款和其他金融信托業務,但在工業化時代——或者說豐裕時代到來之前,這些業務與抵押貸款相比很難成為主流。壹個窮人占多數的社會和壹個富人占多數的社會是完全不同的。說白了,中國古代的典當行,其實就是窮人的銀行。事實上,對於今天中國的大多數人來說,去銀行存錢才過去了近30年。傳統典當行以富人大額存款和窮人小額貸款為主,現代銀行以窮人小額存款和富人大額貸款為主;換句話說,前者是把富人的錢借給窮人,後者是把窮人的錢借給富人。。典當業重在扶貧,銀行業重在支持工商業發展。說到底,典當業和銀行業是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兩種不同的金融業業態,本質上是完全同構的。

光緒二十三年(1897),清政府戶部將典當作為有利可圖的行業,輕征稅。從那壹年開始,每家典當行的年納稅額從5兩增加到50兩。這壹年,中國商業銀行成立了,這是中國人創辦的第壹家現代銀行。在此之前,由英國人在上海創立的匯豐銀行已經走過了30個年頭。在1873年4月5日的《倫敦新聞畫報》上,有這樣壹篇關於中國壹家典當行的報道:

本報特約畫師從上海市公安局長彭富德先生那裏得到了上海典當業的統計數據。上海英租界有29家這樣的典當行,月均貸款75000銀元,月息1%至9%不等,但大部分典當行的月息只有2%左右。南京路上壹家典當行有六個合夥人,平均每月付九千銀元,月息略高於百分之二。很多比較貧困地區的小典當行也同時做其他業務。至於這些被盜的財物,如果值錢的話,壹般都在大典當行。中國的當鋪老板既不能問抵押人他們的物品來自哪裏,也不能問他們屬於誰。如果抵押人不能在六個月或八個月內贖回抵押物品(每家典當行的抵押期限都印在當票上),則這些物品歸典當行老板所有。後者會把那些沒有贖回的物品賣給舊貨店老板,典當行不會自己零售這些物品。出售這些物品的所有收入都歸當鋪老板所有。

中國的歷史從來都是宏大敘事,但在其不經意的細節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的典當業,甚至可以說這些細節改變了歷史。1900年,清兵恩海開槍打死了德國公使克萊恩德;事後,恩海拿走了Cleander的手表,抵押給了當鋪。不久,外國偵探從當鋪裏找到了這塊表。克林德事件成為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借口。1931年,東北軍打死日本間諜信太郎後,中村將手表拿到當鋪,日本人很快從當鋪找到了。“中村事件”成為“九壹八事變”的導火索。

  • 上一篇:如何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質
  • 下一篇:孫尚香的劍術和劉備的劍術誰更厲害?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