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主要是指壹種高尚的道德品質。孔子是仁學的開創者,他提出了“仁者愛人”、“克己自重”等思想。仁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美德都是圍繞這個道德修養來進行的。壹個人要追求真正的品德,就要以愛為大前提。“修身以道為本。”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和道德,以達到道德標準,為實現仁的最高境界奠定基礎。“施之於民,助之於民,可以說是仁者,可以為天下五事。”孔子非常重視人的品格的培養,即道德教育。他認為,人的性格的塑造主要依靠道德自律,完美的人格需要不斷的積累和道德修養。小人和君子的區別在於道德思想的培養。同時,仁雖然是壹種高尚的道德原則,但也並非不可追求。只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就會達到仁的境界。孔子還認為,仁是最完美、最善良的精神,是決定壹切的基礎。
禮義廉恥。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仁是其核心價值理念,而禮是其道德教育中的修身準則,是人與人相處的具體方式,是將仁運用到現實生活和學習中的行為準則。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目標是通過禮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使社會道德、社會法律和家庭規範對受教育者產生規範作用,使禮成為每個人都應自覺遵守的準則。達到人對自己有禮貌,人對他人有禮貌,人對自然有禮貌的境界。孔子主張以“禮”為社會道德標準,包括政治等級、倫理道德和壹切交往禮儀,要求人們全心全意地遵循“禮”所規定的諸多封建等級秩序來統治世界。孔子修身思想中的禮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禮的行為上,要求修身的人符合禮所包含的東西。首先要用禮貌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嚴格要求自己。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有各種各樣的性質和特點。如果我們不用壹種統壹的道德來規範它們,就不會有秩序。所以,禮是個人行事最基本的東西。其次,我們應該以禮待人。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如果每個人都能以禮待人,用禮來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促進人與人的協調發展,就能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忠恕原則是孔子思想中的具體實施方法。子曰:“孔子之道,忠恕己也。”這意味著忠誠和寬恕是仁之道的主要方面。忠恕主要建立在忠誠的基礎上。它主要意味著壹個人必須忠於他的國家,他的事業和他的朋友,等等。,而且他要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端正自己的心態和立場,也就是說,他要在做事中體現忠誠的原則。孔子認為:“要站起來,站起來,才能成就妳想要的。”他要求弟子要善於與人溝通,遵循“忠人”的原則。“忠”就是下屬要聽從上級的指示。尤其是在臣子侍奉君主的過程中,壹定要堅持忠恕的思想。在師生關系中,也要體現忠誠的思想。學生要用忠誠嚴格要求自己,就是壹個人會犯錯誤,但如果他能及時改正,他也會堅持忠誠的原則。如果他犯了錯誤,還沒有改變主意,他就不會堅持忠誠這個核心理念。孔子提出的忠恕原則並不意味著完全服從。不是絕對的服從,主要介紹與人相處的方式,與人交往的方式。這是壹個積極主動的道德原則。忠恕,就是寬以待人,自己衡量別人,推己及人,達到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明智。智慧思維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描述。首先,有智慧對於個人來說就是有自知之明,能夠正確看待自己的優缺點,也是智慧的壹種表現。有智慧就是壹個人能夠正確的反思自己的錯誤,改正錯誤,提高自己的內在素質。孔子認為,壹個人要達到修身養性,智慧提升,就必須要有壹顆善良的心和開放的心。他說:“君子有九思:思路清晰,傾聽用心,神情溫和,神情恭敬,說話忠厚,尊重事物,懷疑質疑,憤懣難思,見義見義。”只有形成以上思維模式,他才能達到智慧的境界。其次,智慧是壹種道德品質,是壹種分析事物的能力。所謂知者不惑,也可以說智者不惑,有智慧。因為理論和實踐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孔子的修身儒學中,智慧重在人事,重在對社會現象的認識和辨別,所以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慧最基本的內容。認識主要是認識和描述世界的過程。人認識到自己的知識,就打開了看世界、認識人的大門。但認識人的目的是認識善,善用善,以達到“以正其錯,以正其錯”的濟世目的。在孔子看來,要深刻理解仁義,並將其轉化為自己內心的信仰,就必須在行為上堅守,不能違背。
誠實。儒家的誠信主要是指壹個人要從自身出發,追求真正人格的實現。誠信的含義相當於孔子思想的知識,就像知識壹樣,其核心思想內涵主要是指準確的、自我實現的預言的含義。“誠”就是不食言,不欺騙他人,信守諾言,全心全意地履行和踐行自己的諾言。孟子認為:“老實人,老實人。思誠者,人之道也;壹切都為我準備好了。反過來真誠是壹大樂事。”荀子也認為:“君子不善於以誠養心”,“以誠之道,可以預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委身”。《論語》認為:“學而立誌,問而思近,仁在其中。”這些思想都反映了實現誠信的途徑和意義。誠信貫穿於孔子修身養性和道德教育的全過程。“誠”在《論語》中出現了四十多次。可見孔子對誠信的要求很高。子曰:“君子以為義為質,禮為行,孫為顯,信為成。”孔子非常重視這種美德,他的“與人為善”、“廣交朋友、守信用”、“與老人相安、與朋友相信、與少人懷”、“與人相信、誰不親”等思想都把“信”作為建立人際信任的根本因素和實現理想人格的前提條件。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評價
孔子的思想不僅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推動了現代社會和世界幾千年的價值觀。因此,結合現代社會的實際,正確評價孔子的德育思想,對教育有所啟示。
人是道德的主體,人格的確立有利於個體價值的實現。儒家文化中的“仁”思想是中國人最重要的思想之壹,它體現了社會崇尚仁人誌士的氣節和精神。孔子認為,為自我實現而不懈努力的人本身就是仁的化身,這些人把仁的實現作為自己的道德情操,而不是作為他人實現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它也不是任何形式的權力和權威,甚至不是金錢的工具。孔子尊重個人的獨立人格,突出個人作為道德人格主體的獨立意誌。他說:“三軍可奪帥位,匹夫不可奪誌。”人是主體,人格的實現是人的自我意識的深化,也是人格尊嚴的具體體現。人在尊重自我意識的同時,不能把別人的意識強加給別人。俗話說:“隨心所欲。”如果我想善良,我就會善良。”“善待自己”“善待自己,難道不重要嗎?“他認為,壹個人道德教育的提升,道德品質的升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鍛煉,達到仁義道德和知識文化的完美結合,最終實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雙向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通過傳授道德知識、鼓勵修身養性、啟發道德思維來進行的,從而從道德的角度肯定每個主體行善作惡的自覺性和自由性,賦予每個人在社會關系及其內在基礎中實現自我的主動性和自主性。
註重道德修養有利於促進社會穩定和諧。孔子認為,社會穩定和發展的重點在於如何提高群眾的道德修養和素質。只有每個人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豐富的知識結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促進社會的穩定和進步。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指個人知識結構和道德素養的高低決定了國家的富強和安寧。提升道德修養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內容,即在這種道德的基礎上,孔子試圖將道德思想註入到社會中每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中,認為只要將道德思想註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社會就能和諧穩定地發展。可見孔子的道德思想在社會中的重要作用。修身主要在於修德,孔子修身思想的政治意義在於強調“德”在德育結構中的主導地位和重要性。修身被認為是統治者治國平天下的主觀條件,這在孔子“修身保民”、“修身保民”的觀點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從政治上講,孔子也說過,政治家要做到“近者請,遠者來”,以社會穩定為己任,即“老人要平安,朋友要信任,少者懷”。他認為,只有“以德治國”,統治者才能“群星之中”。所謂“政者當義”,就是要求統治者嚴格遵循社會規範,為人民樹立有道德人格的榜樣。這樣,每個人都能恪守自己的名分倫理,提高道德修養,成為有教養的人,社會穩定才能得以實現和維持。道德功能的過度擴張會導致道德中心主義。孔子在世時期,以德治國的思想被作為社會發展和穩定的主要手段,“以德代刑”、“以德服人”的現象盛行。孔子的修身思想實際上誇大了道德對社會發展和塑造人的作用,擴大了道德修養的功能,造成社會對道德的高度盲目崇拜,陷入了道德中心主義的誤區。以道德為中心的治國理念,容易造成過度關註人們對社會的治理,而忽視法律法規等硬制度的建設,從而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孔子強調:“它是正直的,做事沒有命令;換句話說,治理國家的質量取決於統治者的道德素質,而不是法律和制度的健全。在中央集權制度下,這種制度誇大了道德的作用,將國家的統治寄托在君主個人身上,必然無法順應歷史潮流,導致國家的滅亡。其次,孔子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把道德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導致了對法律和制度建設的輕視。傳統儒家政治推崇德治而輕視法治,認為只有德治才是政治統治的正道和上策。孔子推崇道德的作用,將道德視為維護政治統治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這必然導致對法治和法制建設的輕視。除了人們自覺的道德意識,還需要社會發展、法律和各種社會規範。孔子重德輕科技的修養思想取向直接導致了中國古代社會知識修養的缺失,阻礙了科技的發展。個人認為,僅僅接受道德教育是不夠的。人的全面發展包括德、智、體、美。除了道德之外,還必須具備相應的科學文化知識、智力技能結構、強健的體魄、優秀的心理素質和正確性。
孔子德育思想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之壹。孔子的道德教育是其教育工作的核心內容。以德治國的首要任務是用道德來約束人們的行為和思想。他認為,理想的國家治理不應該充滿懲罰,而應該通過言傳身教進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應該是培養人的最重要因素。中國近代社會延續了傳統儒家文化的思想內涵,禮邦的道德實踐理論使當時的社會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在現代教育中,要借鑒孔子的德育思想,根據壹定社會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道德形成的規律,采取言傳身教等有效手段,通過內化和外化。對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素質進行系統的活動。學校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這壹指導思想必須貫徹到辦學的全過程,充分體現“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原則,繼承儒家以德育為核心和精髓的德育思想,更加重視思想道德教育。把德育放在學校教育的首位。“先學做人,後學做人”是德育的核心任務。教育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第三次來華,全教會再次強調,素質教育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備做壹個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責任感、精神和觀念。首先,要善於發現和樹立高尚品格的榜樣,用高尚的人格教育和激勵學生,從而實現教育目標。其次,從立、行、住三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基本道德,進而形成按照思想形態做事的方式。再次,註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教育學生學習和踐行孔子仁義禮智信的修身內涵,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構建完整的德育體系。為學生打下堅實思想基礎的下壹個主要環節是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教育。所謂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導下,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產生積極的進取精神,為自己設定任務,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意識思維轉換和行為控制的方法。德育不斷啟發和引導學生深入挖掘自身的優缺點,認清自身的優缺點,將個體的道德行為提升為社會道德行為,將個體的內在心理與自我價值的實現有機結合起來,將教育者傳達的教育內容“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思想、情感和意誌,“外化”為道德行為。首先,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培養堅忍不拔的毅力,接受嚴格的意誌鍛煉,形成堅強的意誌品質,為自我修養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其次,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客觀評價自己。自知和自我評價是提高自我教育的起點和必要條件。最後,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位壹體的德育體系。以學校教育為主渠道,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的橫向聯系,依托各種
總之,德育是壹項系統工程,客觀上需要壹個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工作網絡。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受教育者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在教育方法和內容上各具特色,相輔相成。因此,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相結合的德育體系是實現教育協同、提高學校德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