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所謂的朋友都是利益捆綁的。壹旦繩子松開,朋友就會隨風而去!
真正的朋友可以同甘共苦。不是不需要朋友,而是需要真正的朋友。
君子之交淡如水。退休後,他會心安理得,過著平靜安寧的生活,朋友多,隨遇而安,少花時間社交,少了後顧之憂,讓兒孫們開開心心,養老。
直到退休了才發現,但是上班了才發現,不是所有人都能做朋友,也不是靠朋友就能玩好的。合不來的人,最後只會消耗自己,浪費時間,壹事無成。
可能我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家的獨生女吧。十三歲被送去外地,十五歲被下放自食其力。我基本是自娛自樂,長大後也是特立獨行。後來考完試,分配了工作,我也喜歡單幹。
壹個人玩各種遊戲,看的東西太多了。我覺得時間不夠用!
在壹個陌生的城市,我會漫步街頭,關註各種陌生的事物:風景、建築、民族服飾、小吃、手工藝品、風俗、民謠...
還自學了壹些技能:會吹口琴,電子琴,二胡,古箏,會聽歌,會唱歌跳舞,會裁剪縫紉,會手工DIY,會畫油畫,會裝飾壁畫,會畫漫畫,會勾衣服,會編織,工作技能不錯:會玩PS,AI,Sai,PPT,打印,掃描,復印...我得註意做飯。
說實話,我還沒找到能真正誌同道合的朋友。找壹兩個能壹起玩的朋友就好了!所以和壹群人壹起玩的時候,經常會覺得內容很無聊,但是根據自己的性格,盡量去遷就別人,所以覺得人際關系成了自己的負擔。
我不是壹個遊手好閑的人。我的學歷、職稱、工資在單位的同行中算是高的。我獲得了兩個本科學位和四個執業證書。工作也是壹塊革命磚需要搬動的類型。
我能感覺到職場不喜歡我這樣的人:沒有什麽是做不到的,我很獨立,我走我自己的路,我有原則,我不解釋。拒絕妥協和隨大流,不奉承煽動性的潮流。
所以我經常成為嫉妒討論的中心。很多人好像都想找我的缺點,找出我不擅長的地方,然後說出來。比如“如果我有妳這麽能幹,我就不會蹲在這裏了!”“我想這個單位沒有妳是不會轉的!”“我覺得XXX做的比妳好!”我當然毫不客氣地回了壹句:“我和妳壹樣,所以我來了!””“我覺得沒有妳地球可能轉得更快!”“我說過我什麽都能做嗎?"
當然,大部分人對我是敬佩和佩服的,在背後叫我“X人才”。領導也知道我的能力,有困難也不會有人“照顧”我。但對我來說,我就是喜歡探索,解決問題能滿足我的好奇心。其他人肯定不確定我知道。
我知道我的狀態是什麽:不喜歡嘈雜的環境。和熟悉的人獨處的時候會說大話,在公共場合舌頭也不會很亮。平時得心應手的工作,有人在看的時候,妳會無所適從。
所以,對我來說,獨處讓我感覺很放松。過多的人際交往讓我覺得無聊,疲憊,疲憊。
退休後沒幾年,我也找到了壹份好工作。職場上復雜的人際關系,讓我有了重溫噩夢的感覺。後來,我義無反顧地辭掉了工作,回到了自己獨立的時間。後來我謝絕了老板的再三邀請。說實話,老板覺得我幹得不錯,我也覺得自己有能力。
但我不能說的原因是:我就是不喜歡和人打交道。我只是喜歡安靜獨立的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我看來,只有沒有自我,沒有興趣,沒有強大的內心,環境依賴型的人才會沒有朋友無法相處。
孤獨和獨立不是壹個概念。孤獨是被動的被群體疏遠,獨立是自我主動的遠離噪音和喧囂。
孤獨不壹定是阿爾茨海默病。現在信息無處不在,溝通渠道無處不在。只要妳不停止學習、探索和思考,妳就不是壹個孤立的存在。相反,如果妳亂交往,妳會發現妳失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影響了妳在有生之年對世界的靜靜欣賞和對身邊美好的細心發現。
這個問題很有意義,很有針對性,說出了退休老人的感受。
老話早就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悅耳,七十而稀,八十而壽的名言,符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生特點。
其中寓意深刻,字數不多。幾句話就能把不同年齡段的人的習慣說清楚。
退休後,以前關系不錯、有來往的戰友、朋友、密友,大多會逐漸遠離,有的甚至完全沒有聯系。
退休後,人們已經開始明白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會再有在職工作和學習的機會。這是壹個人事業的開始,工作和停止工作。
退休後,人們往往以家庭為重,不再關註自己的外表、衣著等生活狀況。
退休後,從自覺感覺退休到實際退休,有人反應,有人不反應。這是壹個人開始適應退休的過程。
退休,不需要朋友。退休的朋友都是街道、鄰裏、社區、同學等新老朋友。,和原工作單位的朋友漸行漸遠。
朋友分三個等級。
生意上的往來被稱為生意上的朋友。退休就是畢業,畢業就是友情。這種朋友,即使退休後妳需要他,他也沒時間理妳。因為妳不在利益白名單裏。
朋友聽起來很壞,但本質上是好的。有點像臭豆腐。無論何時妳呼喊,妳總是在那裏,總是朋友。至少他們能看到這個詞。
退休了不需要朋友?我連壹個說真話的聽眾都沒有,這輩子只能差評了。別的不說,就邀請我們村的老人和女人散步!萬壹有事,電話裏總有朋友。人是群居動物,有朋友總比沒有朋友好!
其實退休了,就相當於退出了壹個生活圈子,進入了壹個新的圈子。過去工作中的朋友,以後聯系和交流會少,再聚的時候交流和言語會少,慢慢會有距離。個人認為,退休前,如果有條件,壹定要陪伴壹些愛好,退休後也要積極尋找和融入新的社交圈,這樣才能成功克服退休初期的不適。另外,退休後也可以從事壹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果經濟允許,不需要繼續打工貼補家用。還應該通過參加壹些社會公益活動來學習和年輕人交流,防止自己的衰老在退休後接觸到新的思想和新事物。
退休後我更需要朋友。
1.退休後無所事事。退休後,不像上班時,每天都準時上班。我有事情和任務。乍壹看不知道該怎麽辦,也不適應。尤其是領導幹部,上班時都是人擠人,退休後又是壹個人,失落感倍增。大部分人退休後基本沒事做,空閑時間很多。有的人沒有愛好,沒有陪伴,空虛孤獨,容易抑郁。這時候就需要有朋友的陪伴,有朋友的傾訴,有朋友的樂趣,有朋友的期待,有朋友的生活,有朋友的滿足,這樣自己的生活才能充實起來。
二是退休後容易成為空巢老人。目前,大多數孩子不和父母住在壹起。退休後,老兩口獨自生活。他們上班的時候,工作上的同事也能知道壹些。他們不上班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這時候就更需要有朋友互相照顧了。退休生活寂寞無聊,需要朋友壹起找樂子,為生活增添樂趣。
所以,退休後我們更需要朋友。
需要利益的朋友,壹旦壹方退了,關系自然就斷了。
誌趣相投的朋友和退休沒關系,還是朋友。
君子之交淡如水。很多接觸不壹定是朋友,難得壹遇才是壹輩子的朋友。
在職時是利益朋友,退休後是休閑朋友,年輕時的友誼可以維持到真正的朋友。不為利益交友的才是真朋友,只是越來越少。
退休後的生活對於還在崗位上的人來說是壹件被拋棄的事情。隨著時間的變遷,原本虛偽的笑容,親切的問候,都在時間的長河中消失了。更好的人看到妳可以停下來說晚安,或者問候妳的健康,但大多數人都像看到空氣壹樣清新自然!自然擡頭看空氣。不是別人這樣對妳,而是我退休前看到退休的同事也是這樣。沒什麽可說的,也沒什麽可問的。能笑就好了。我說,這其實是生活的壹部分,必須以平常心看待。沒什麽好指責的。所謂的感情和友誼,都是建立在交流的基礎上的。這種情況下,退休後,交流沒有了,還有牢不可破的友誼可能嗎?還是按照自然規律來看吧!
退役後和朋友跳舞,組織去農家樂旅遊,去參加比賽,同學開始打麻將喝茶。時光飛逝,所以我喜歡和老婆較勁。本來話就不多,壹句話都沒說好。有時候我真的不在乎他。
不是不需要朋友,之前真正的朋友也不在少數。所謂妳根本不需要的朋友,根本不是朋友,只是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主動或被動相遇的路人。這些人的陪伴或離別,與退休無關,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現在他到了退休年齡,精力和體力都不如以前了。再加上生活環境的改變,他只能說和真正的朋友接觸少了,但友情依舊。
“朋友”這個詞不能用壞。只有語言相同,經常交流,相處融洽,互相理解,才能稱得上是朋友。退休後好好生活。只要妳覺得開心,有沒有朋友都無所謂。
人活壹輩子,只有退休老了才能明白。我明白,除了做好他們的健康和家庭,壹切都只是浮雲。太可惜了!我年輕的時候誰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