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心理學”這個詞是誰提出來的?

“心理學”這個詞是誰提出來的?

朋友,我已經給妳詳細介紹過了,很全面:

心理學最早出現在希臘語中,意思是“靈魂的知識”。

在古代,哲學家和醫生以思辨的方式研究它。柏拉圖氣勢磅礴地寫了壹本書《靈魂之學》,形而上學地構建了他想象中的心靈王國。

漫長的中世紀,殘酷的宗教專制讓科學的方方面面看不到活力。折磨、禁欲、壓抑把人性禁錮得太緊了,心理已經為此煎熬了近千年。

好在基督教裏還有“靈魂不滅”的說法,所以心理學的火並沒有熄滅。隨著自然科學的出現,心理學也高舉了自己的旗幟。1897年,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第壹個心理學實驗室,使其成為壹門獨立的實驗學科。

到目前為止,各國正準備大力加強在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有人懷疑,在21世紀生物技術火了壹段時間之後,心理學也到了登峰造極的時候了。

心理學以應用為主,融合了哲學、工程學、人際關系,產生了壹系列分支。其服務領域的廣度是無與倫比的。

心理學的起源和發展

心理學最早出現在希臘語中,意思是“靈魂的知識”。在古代,哲學家和醫生以思辨的方式研究它。漫長的中世紀,折磨、禁欲、壓抑把人性禁錮得太緊,心理學也在其中掙紮了近千年。1897年,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第壹個心理學實驗室,使其成為壹門獨立的實驗學科。到目前為止,各國正準備大力加強在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有人懷疑,在21世紀生物技術火了壹段時間之後,心理學也到了登峰造極的時候了。心理學以應用為主,融合了哲學、工程學、人際關系,產生了壹系列分支。其服務領域的廣度是無與倫比的。

精神導航

大學生正處於學生時代和步入社會的交替期。時代的變遷,就業觀念的轉變,中西文化的交融,讓很多大學生迷茫,失落,不知所措。同時,青少年是社會中最活躍、最敏感的群體,往往對社會變化和文化沖擊有著敏銳的感知,容易滋生各種心理適應不良。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發展的基礎。

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正常學習、交往、生活和發展的基本保證。如果壹個人不斷地、過度地處於焦慮、抑郁、孤獨、自卑、猶豫、易怒、怨恨、猜疑等不良心理狀態,就不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發揮個人潛力,得到發展。在大學生中,有些人因為自我否定和自我排斥,幾乎喪失了從事壹切活動的欲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愛情受挫而產生自殺的念頭和行為;有些人因為現實的不如意而憤世嫉俗或者絕望;有些人因為人際關系不和諧而逃避群體,封閉自己。這些現象雖然罕見,但說明了壹個普遍的道理。壹個人心理健康越虛弱,他在生活和事業上的成功和貢獻就越少。可見,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功和發展的基礎。

心理健康是21世紀生存和發展的通行證。

21世紀,生活將高度現代化,充滿競爭。人會同時面臨夢想與艱辛、機遇與絕望、希望與痛苦的困擾。正如聯合國有關專家所斷言的:“從現在起到20世紀中葉,沒有任何災難能像心理危機那樣給人們帶來持續而深刻的痛苦。”如果壹個人生活的頻率很難跟得上社會發展的頻率,那麽他不僅不能走在時代的前面,甚至很難生存下去。所以,時代呼喚心理健康,人才培養呼喚心理健康!我們很多人的生活中並不缺少天賦、能力和機遇,但我們總是錯過成就和財富。根本原因是我們沒有健康成熟的心理和人格。實踐告訴人們,壹切智慧、成就、財富和幸福都始於健康的頭腦。心理健康是21世紀生存和發展的通行證。

心理訪談(咨詢)中的幾個誤區

心理訪談(咨詢)是由咨詢者和尋求者組成的人際互動過程。咨詢師通過專業知識,為咨詢者提供壹個打開心理世界、了解內心感受、調整和改變心理運作模式的場所和氛圍,從而幫助咨詢者了解自己的心理問題,找出個性化的問題解決方案,督促咨詢者實施解決方案。可以說,心理咨詢是人生的溝通,可以讓人走出迷茫,從而更好地了解自己,再現自己,激勵自己。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相當壹部分人對心理咨詢存在誤解。

1.心理問題≠心理變態。

心理咨詢的對象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有心理問題的正常人。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不同階段,工作的不同方面,都可能遇到這樣的心理困惑和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心理咨詢,並不意味著變態或心理變態。在高校,大學生心理訪談主要是針對成長中的心理問題而不是障礙咨詢!

2.心理咨詢≠救世主。有人認為咨詢師能猜透人的心思,像個“鎖匠”,各種心結壹下子就能解開,所以往往咨詢壹兩次,達不到預期的“奇效”就很失望。事實上,心理咨詢是壹個持續而艱難的改變過程,咨詢的效果往往與咨詢者的性格和生活經歷有關。就像冰山壹樣,封存了很久,沒有強烈的求援求變的動力和與之抗衡的持久決心,很難融冰。如果咨詢師被尋求者視為“救世主”,不去思考,不去努力,不去承擔責任,把自己所有的心理負擔都拋給咨詢師,是不可能有效果的。心理咨詢的效果,30%取決於咨詢師,70%取決於求助者。咨詢者只起到分析、引導、啟發、支持和促進咨詢者人格成長的作用,他無權把自己的價值觀和願望強加給咨詢者。

3.心理咨詢≠同情安慰。有些人把心理咨詢看作是壹種簡單的同情和解脫,或者是壹種泛泛的說教,或者是把重大問題最小化的壹種方式。事實上,心理咨詢的目標是鼓勵人們幫助自己,幫助他們體驗痛苦,克服痛苦,走出困惑。不是同情,是親情。同情只涉及對方情感上的安慰和物質上的幫助,而* * *愛必須進入對方的精神世界去理解和分擔他的各種精神負荷,這是壹種精神上的幫助。

4.心理咨詢≠心理治療。雖然心理咨詢經常采用心理治療的原則,但它們的程序、服務對象、範圍和任務是不同的。心理咨詢側重於正常人遇到的各種問題,如人際關系、職業選擇、學習發展、婚姻家庭問題等。它的任務是促進成長,幫助來訪者開發潛能,消除正常發展的障礙。心理治療的適應範圍主要是針對壹些神經癥、性變態、心理障礙、行為障礙、身心疾病、康復中的精神病人等。,其任務是幫助患者彌補已經形成的損害,解決和改變發展的結構性障礙。

心理學起源於西方,它在中國的生根、發芽和發展都離不開翻譯。老壹輩的心理學家或多或少地把西方心理學著作介紹給了國內的翻譯家。唐越(1891-1987)就是這樣壹位心理學與翻譯並重的傑出學者。

唐越先生,本名黃波,於1960年6月7日出生於福建閩侯。早年就讀於華英學院和福州中等商業學校。1911進入北京清華大學,畢業後1914去康奈爾大學學習心理學和哲學。1917進入哈佛大學哲學系心理學系深造,從事心理學研究。

在1920獲得博士學位。1921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清華大學心理系心理學教授,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部哲學教育組組長,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首任所長、研究員。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中國心理學會北京分會首任主席,第二至第六屆政協委員。1987於2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2001,11,北京大學舉行“唐越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同時,《唐越文獻集》正式出版發行。

唐越先生是中國心理學的創始人之壹。多年來,他在心理學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這在心理學領域內外都是眾所周知的,但他作為譯者的成就在翻譯界並不為人所知。恩斯特·馬赫,唐越先生早期翻譯並向中國介紹了大量西方心理學和哲學的著名著作,如密爾、J.S功能主義、康德、I的《道德形而上學的探索》、詹姆斯、W的《心理學原理》、蘭德、B。在紀念唐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上,吉林大學車教授盛贊唐先生不僅是我國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人之壹,而且是基礎心理學和心理學的集大成者,是“著名的編譯家和翻譯家”。研究唐先生的翻譯作品,發掘和傳播他的翻譯思想,對我國心理學界和翻譯界都具有重要意義。

朋友,很詳細!

  • 上一篇:如何理解師生關系?試談師生主客體關系研究的幾種觀點,談談妳的看法
  • 下一篇:小學生對抗擊疫情和預防疫情的認識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