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系列涵蓋的產品中,有壹種有點特別,就是小圈子和貴圈子。關於知識付費的六種觀點如下:
作為壹個看了50+遊戲就知道live,訂閱了7個專欄的nao(燦)用戶,最近集中橫向對比了壹系列知識付費產品,比如喜馬拉雅、Fen-Answer、小秘圈等。當然,我花了所有的錢來體驗產品。這裏我和大家分享壹些經驗。
第壹,信息泛濫後,知識要付費。
這個在業內已經討論了很多。知識付費的壹個大前提是,互聯網20多年來信息泛濫,高質量的信息很多,但劣質的更多,劣質的更容易篩選,因為它有更強的動機去曝光自己,吸引眼球。
關鍵是在10多年前博客時代到來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web2.0或者UGC時代,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生產內容。可以說,他們在壹定程度上顛覆了傳統媒體,也增加了普通用戶識別內容的難度。但總的來說,妳還是可以從作者的名氣、粉絲數量、內容的轉發、評論、點贊比例等方面進行壹定程度的區分。
然後是五六年前的智能手機時代,內容多,碎片化,流量快。幾何量爆炸之後,普通人幾乎喪失了鑒別內容質量和真偽的能力,免費邏輯在很多場景下失效。當妳需要就醫、留學、職場體驗的時候,網上的信息很多不壹致,甚至會遇到完全虛假的軟文廣告。哪個能在短時間內看懂?
還有壹個核心原因:中產階級的崛起。而且只要是中產階級,幾乎沒有不焦慮的人。國外的中產階級壹般指生活穩定、富裕、健康的人,而中國的中產階級每天想的無非是房子、車子、升職。中產階級的人怕起不來,更怕摔倒。但同時他們手頭都有壹些現金流,也願意花錢在自我提升知識上。
第二,音頻成為主流形式
這壹波知識付費PK不同於去年火熱的直播,以視頻形式為主,也不同於* * *賞單車等線下投放的形式。音頻的形式復活了,幾乎沒有為知識付費的人不提供音頻服務。
音頻成為主流,壹方面是因為過去20年互聯網信息的泛濫,而圖文內容在這股洪流中首當其沖。同時,如果算上電視時代的長視頻內容,手機時代的短視頻和直播內容,那麽互聯網上的視頻內容其實已經泛濫了。
音頻類的互聯網內容其實是比較稀缺的,比如音樂產品、電臺產品,但是受制於政策、版權、牌照,發展屢屢受挫。包括這幾天剛剛融資的網易雲音樂,拿到歌曲版權也是非常困難的。
同時,由於產品形態的限制,音頻商業模式的探索也很不盡如人意。廣告主更喜歡可以固定位置的平面產品和形式豐富的視頻產品。
另壹方面,由於中產階級的焦慮,而且他們大多很忙,音頻是壹個可以解放他們的眼睛,充分利用他們碎片化時間的產品。相信大家都意識到了這壹點,比如上下班路上,地鐵上,開車時,飯後散步等場景。
當然,從本質上來說,音頻的形式更接近我們以前上學時在課堂上學習知識的狀態:老師在上面講課,借助PPT等圖形。這可能是教育行業千百年後的演變,尤其是對於技能的知識。這種形式不僅信息傳遞效率最高,也最能得到學生的理解。
第三,都是為知識付費。有什麽區別?
羅振宇在壹次知識付費產品的同行分享會上提到。我們都是汪洋中孤獨的漁夫。我們怎麽能只和這些小船為敵呢?我們盡可能近的釣魚,關鍵時刻可以互相幫助。?
所以相對於知識付費PK,我更願意稱之為知識付費的大航海時代,因為還沒到生死存亡的階段。現在的情況更像是大家從不同的角度進入遊戲。主要是圖文、音頻還是視頻?是做深度內容還是平臺模式?是壹次性分享還是付費年費?這就需要大家在知識付費的海洋中不斷探索它的邊際。
當然,如果知識付費仍然是互聯網傳統的流量經濟模式,也就是入口方的天下,那麽最後的決戰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同時大部分產品也會消亡(後面會詳細說)。
1)知道live是基於特定主題的單壹分享,類似的線下主題分享會搬到線上。以音頻為主,圖文並茂,也可以回答參與用戶的具體問題。知乎的優勢在於這些大V都是知乎土生土長的,可以保證這種模式在* * *關系下的持續運轉。而且知乎已經覆蓋了足夠多的話題,能聊的話題總能找到相應的人才做直播。同時,知乎在焦慮的中產階級中是眾所周知的。
2)相信妳能看到頭部效應。羅振宇的個人品牌效應用來帶動其他特定領域的高水平學者專家的加入,團隊對開設的課程有著非常深度的介入和協同策劃,所以相對來說,上面獲得的課程數量也是最少的。用戶付費學習壹年的課程,與傳統教育中的壹系列課程非常相似:費用預付,以年為單位提供服務。
既然得到了沒有知乎這樣粉絲的概念,就開始賣。需要保證這種模式能夠繼續平穩運行。除了利用新年致辭、近期與老羅的長談、優酷視頻轉化的每日5分鐘音頻獲得足夠的流量(客戶)來源,最重要的是讓大咖級別的內容生產者不僅賺錢,而且賺得盆滿缽滿。羅振宇自己對賺錢的判斷是:每年至少654.38+0萬。?
3)喜馬拉雅原本是壹個屬於廣播的互聯網產品,提供相對簡單的內容,比如書籍、聽故事、相聲節目等,但也因為知識付費中不可或缺的聲音服務而切入這個戰場。
喜馬拉雅知識產品的形式介於了解live和獲得live之間。本來它也有UGC社區,所以受到關註。但是在推廣上,突出了大V本身。然而,由於這些大V都是外部邀請(如馬東、湖畔大學和吳曉波),他們不是社區本地人。在粉絲管理這個維度上,喜馬拉雅對大V的控制力不強,在賺錢的效果上,不如得到。唯壹的差異化打法就是快速傳播和支付。但因為本來就是音頻產品,所以沒有轉化成本讓原來的用戶接受付費產品作為音頻服務的壹種形式(相對於知乎原來專註於文字,卻知道live專註於音頻)。
4)去年邢航推出的答題,像流星壹樣劃過天空,微博問答誕生後,幾乎沒有聲音。我覺得新講座和喜馬拉雅的音響產品差不多,但又不壹樣。更直接面對中產階級的焦慮,在使用場景上做了更多細分,涵蓋了兒童教育、心理咨詢、性別情感等話題。它利用自己多年的產品和運營經驗,迅速建成了壹個以知識服務為主的大型商業超市。但是,它的問題和當年的答案壹樣明顯。沒有流量來源,沒有頭部效應,沒有議價優勢,未來如何面對來自其他國家的競爭?
第四,圈子就是圈子,知識付費就是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系列涵蓋的產品中,有壹種有點特別,就是小圈子和貴圈子。
就我最近開小圈子的感受來說,它的形式更多的是知識輸出+線上?圈子?。小圈子不是壹種純知識付費。並沒有說付費後壹定會聽到像知乎直播這樣的特定話題分享,也沒有說付費後壹定會像那樣在獲得壹年的過程中每天看到固定的專欄。
更像是下線?圈子?文化的線上替代,可以形成壹個以圈主為核心的同心圓。在我國傳統的圈子文化中,交錢入會聚餐交友是常見的橋段。然而,仍然有有限的名人願意每年支付幾十萬甚至幾萬美元加入俱樂部,而不做任何事情。這類人可能會更多走線下俱樂部等渠道。
在提供這類超級名人的圈子產品中,有壹個產品叫桂泉,好像是薛蠻子、王思聰等人開的,但我懷疑這些人的線上投入程度。也就是說,出高價的人進去,除了純粹的好奇,他們是崇拜的,和為知識買單無關。
小圈子比較適合腰部和底部的人,包括自媒體。這些人可能有壹定量的粉絲,但他們比李開復薛蠻子的水平落後幾個數量級,不可能通過發美食和風景的照片來滿足粉絲的需求。他們需要在圈子裏提供壹定的知識輸出來持續吸引粉絲並與之互動,包括自身與粉絲的成長。
付費機制除了能更好地保證與真實粉絲的有效溝通,還能提高誌趣相投的粉絲之間的溝通效率,沈澱社群和圈子的價值。比如科技自媒體八卦和caoz,都用小圈子來管理自己的讀者。就眾多中小V的使用情況來看,小秘圈等產品對消息發送數量有限的微信公眾號和容易溢出失控的微信群形成了極其有效的補充。
五、服務能力是護城河。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我認為在知識付費領域,流量為王的想法可能已經過時,流量不準確。即使用戶這次買了妳的產品來品嘗,也可能只是差評。
同時,服務能力可能才是真正的壁壘。內容領域越垂直,提供的服務就應該越深入。對於知識付費產品,傳統的PVUV、日活、月活、註冊用戶數等數據評價維度可能都失效了。
這種服務能力可以是to c,也可以是to B,比如獲得專門的知識規劃團隊,將這種團隊能力開放給獲得欄目的行業專家,構建他們的課程體系,既保證了課程的質量,也使得其他產品很難在短時間內與之競爭。
因為這種服務能力可能是內容能力、產品設計能力和運營推廣能力的結合,人才顯然是不夠的。
為知識付費並不全是為了獲取知識。核心不是賣壹本書。真正的服務應該在書賣出去之後才開始。即使在半軍事化、產業化管理的中國中小學,上大班(沒有差異化的內容輸出)也只是老師工作的壹部分。課後作業批改、學生課間談話、針對性補課占據了老師的大部分時間。而這些都是服務。
與此同時,我們在這個時代對學習的態度發生了三種變化:
——從階段學習向終身學習轉變:學習不會因為妳大學畢業就結束,而可能只是開始;
-從學科(專業)學習到跨界學習:傳統的學科分類是無效的,要想解決當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必須是壹專多能的人;
——從深學到淺學:以前有壹種感覺,壹門學科要學好幾年才能看懂。但是現在,面對當今社會更加復雜的局面,有時候?明白嗎?比?主人?更有效。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現有的教育行業顯然沒有提供配套的產業服務,這就給了互聯網產品很多機會。過去的流量思維已經失效。妳不可能是BAT的敵人,BAT已經提供了所有的基礎服務,包括關鍵的移動支付能力。
在知識付費領域,服務越深,壁壘越厚。
第六,內容成為入口,個人大於平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大V頭的粉絲都是跟著人走的,比如李笑來、吳曉波、羅永浩等。他們的影響力是跨平臺的,無論任何產品形態,如pc或app、文本、語音或視頻,都可以輕松做到。他們是行走的IP,他們的流量不是平臺的流量,而是自己的流量。
他們的內容是平臺流量的入口,個人影響力大於平臺影響力。
這是我對壹些沒有原生社區知識的付費產品的擔心。類似當年的回答,名人來來去去都很快,但知乎的原生V可能好很多,說走就走但又回來的人也不少。
靠收入起家的知識付費領域,看起來很美,未來的競爭可能很殘酷。類似於長視頻網站優酷土豆愛奇藝的競爭,買的流量,買的版權,用戶從來沒有對妳產生過粘性。用戶跟著劇集走,在哪裏開播就在哪裏看,單獨播出就行。這就是典型的跟著內容走。
至於給妳提供內容的團隊,妳要麽出名,要麽賺錢,要麽賺粉絲。作為壹個平臺,妳至少要提供壹個東西。
最後,我想問壹個問題:如果中國的中產階級不焦慮,知識付費模式還能起作用嗎?
哦,也許妳不焦慮的話,就不會有那麽多人創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