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代末期開始,道情和鶯歌柳兩種曲藝形式的藝人逐漸合流,在音樂唱腔等方面互相吸收融合。
這時,有人將鶯歌柳的伴奏樂器小鼓、三弦改制成了墜胡,並且改彈撥樂器為弓弦樂器,從而使新融合的唱腔伴奏旋律起了根本性的變化,也促成新唱腔音樂發生了重大變革,新的唱腔和音樂結構的出現後,因主要伴奏樂器為“墜子弦”,即墜胡,且用河南語音演唱,故給這個新唱腔取名為“河南墜子“。
後來,河南墜子以新鮮活潑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三弦書和山東大鼓藝人參加到改革創造的行列中來,使河南墜子增加了大量曲目,豐富了演唱技巧,促使這壹新興曲種日益成熟,並迅速流傳到鄰近的山東、安徽等地。
後來,河南墜子又傳入北京、天津、上海、沈陽、蘭州、西安、武漢、重慶,香港等地,成為我國流行最廣的曲藝形式之壹。
1911年後,隨著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斷深入人心,河南墜子表演開始出現了女性藝人。1913年,河南墜子出現了第壹個女演員張三妞,隨後又出現了喬清秀、程玉蘭和董桂枝3位名家。
其中,喬清秀和她的師傅喬利元從河南至天津行藝。其間,她和喬利元壹起充分借鑒和吸收戲曲和曲藝諸曲種的精華,豐富發展了河南墜子的演唱藝術,創造出壹套清新優美,別具壹格的河南墜子的唱腔音樂,成為雅俗***賞的壹個流派,即“喬派”。
在天津喬清秀獲得了“墜子皇後”的桂冠。她的嗓音純美甜脆,吐字清晰俏麗,以行腔明快、節奏流暢、音區變換自如而被時人稱之為“巧口”或“俏口”。
喬清秀擅演長篇鼓書《楊家將》、《包公案》等,而短篇之《王二姐思夫》、《玉堂春》、《蘭橋會》、《寶玉探病》則更受世人喜愛。
女演員的出現及家班的形成,使得河南墜子的表演在通常的自拉自唱之外又出現了男拉女唱或男女對唱的方式。
同時也促使河南墜子擴展了唱腔的音域,改革和豐富了唱腔的旋律,伴奏技巧也有所提高。影響也隨之不斷擴大。
這壹時期,出現很多演唱河南墜子的藝人,先後有車姓男藝人在天橋撂地演唱墜子,因臉上有麻子,人稱他“車大麻子”。他壹個人自拉自唱,很有滋味,人們瞧著他又拉又唱,都聽他唱壹會兒,看得樂了,扔錢就走。
1928年左右,唱河南墜子的男女班紛紛來京,爭演於天橋爽心園、天華園等雜耍園子,孫家、賈家等茶館及露天棚場之中。
這壹時期有鴛鴦檔盧永愛、大老黑夫妻倆尤受歡迎。盧永愛唱做俱佳,身段好看,表情細膩。大老黑專會抓哏,形容態度,使人解頤。
女演員姚俊英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嗓音甜潤,動作瀟灑,她的表演是地道的河南滋味,唱壹句弦兒跟壹句的音韻,令人聽了真有繞耳三日不斷的妙趣。姚俊英的拿手段子有《小黑牛》、《劉二姐拴娃娃》、《許仙遊湖》、《黛玉悲秋》、《劍閣聞鈴》等。
男女拼檔的趙勤堂、趙金蘭生意同樣很火,也能叫滿堂座兒。
1930年以後,河南墜子進入興盛時期,在1940年前後,河南墜子女演員董桂芝、宗玉蘭姑嫂,程玉蘭、周玉花及擅唱“武墜子”的男演員王永安等進入北京,除天橋外,也演出於城內各處雜耍園子,以各自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征服了北京觀眾。
程玉蘭以曲調樸實明朗、音色圓潤柔美見長,人稱“大口”墜子。董桂芝以唱腔含蓄深沈、板眼規整有致見長,人稱“老口”墜子。
她二人與當時往返於京、津被稱為“小口”墜子的喬清秀成鼎足之勢,分別創立河南墜子三大唱腔流派。程玉蘭的代表曲目有《王二姐思夫》、《小黑驢兒》、《小寡婦上墳》等。
董桂芝的代表性曲目有《寶玉探病》、《遊西湖》、《俞伯牙摔琴》、《徐母罵曹》、《九字圖》、《哭祖廟》等,程、董二人對唱的段子有《藍橋會》、《相府借銀》、《玉堂春》等。
這二人創立的程派和董派與喬清秀創立的喬派在天津形成鼎足之勢。除此之外,在天津還有很多有名的女演員,郭文秋便是其中之壹。
郭文秋演唱的河南墜子是以“喬派”為基礎,並有所發展。她的聲音甜美,清脆,吐字清楚,善唱貫口。她演唱的《偷石榴》感情細膩真摯,準確地把握了小女婿與未婚妻兩個人物的不同性格,把小女婿的愚頑,未婚妻的惱怒與哀怨,活靈活現地展示在觀眾面前。
郭文秋更發揮了喬派墜子把鄉間曲藝所特有的自然美,與都市曲藝華麗、考究的藝術美相結合的特點,既保持了唱腔濃郁的地方色彩,又唱得酣暢、俏麗,使《偷石榴》傳唱了很久。
女演員的出現使河南墜子的表演在大城市裏的發展趨向短段“唱曲”,雖然豐富了唱腔旋律,擴展了唱腔音域,提高了伴奏技巧,但也丟失了長篇說唱的特質與優勢。
1948年,河南墜子老藝人杜學勤,壹次按照書中主要人物形象化了妝,藏在桌圍後邊,開書時突然鉆了出來,引起聽眾的極大興趣,藝人們也受到了很大啟發。從此,藝人們對於河南墜子便開始化妝演出,由單口、對口說唱發展為多口說唱,並輔之以簡單的表演動作。
1949年後,有些河南墜子的老藝人,在戲劇界老藝術家的指導下,用京劇、梆子的表演程式,加上鑼鼓,把它搬上舞臺,取名“化裝墜子”。
我國威縣、邢臺、南宮、隆堯等縣曾建有墜子劇團。這些劇團組建後,經過舞臺實踐和吸取各劇種之長,將原來的“水詞”改為固定臺詞。樂器增加了笙、笛、揚琴、二胡、低胡、大提琴。同時采用了京、評、梆子等戲的嗩吶牌子、行弦、曲牌,在唱腔上創造了墜子腔的尖板、搖板等。
到1956年,“化裝墜子”已在我國發展成為具有文樂、武樂、燈光布景、文戲武打的完整劇種。1961年,墜子劇團到北京演出時,受到首都人民熱烈稱頌,並將此劇正式定名為“墜子戲”。
墜子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