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歌”的藝術特征不是抽象的革命口號,更不是簡單的政治符號。它能廣為流傳,經久不衰,首先是因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紅歌”的創作源頭是民歌,這就決定了它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從井岡山時期的江西民歌,到延安時期的“信天”,再到祖國解放和改革開放的豪情壯誌,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民歌構成了多種風格的“紅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們都能在“紅歌”中找到自己的音調。這使得“紅歌”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紅歌》曲調優美,語言精煉。幾乎每壹首流傳至今的“紅歌”,都是經過千人傳唱,千人流傳,在人們的反復吟唱中日趨精煉成熟。從這個角度看,《紅歌》不僅是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也是人民群眾創作的藝術,是人民群眾真情實感的表達。所以《紅歌》無論是詞還是歌,都是簡潔、樸素、明快、優美的。
《紅歌》另壹個突出的藝術特點是質樸。質樸是民歌的特點,來自民歌的“紅歌”不僅繼承了這壹特點,而且發揚光大。它來源於人民的勞動、鬥爭、生活、娛樂,真實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黨,以直白的敘事抒情發揮感人的力量,閃耀著藝術的光芒。
“紅歌”也具有時代特征。不同時代產生的“紅歌”,無論是旋律還是歌詞,都非常貼近生活。其歌詞內容固然反映了不同時代的革命、建設和生活實踐,表現了特定的時代;它的旋律也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真實生活和精神狀態。比如戰爭年代的牛仔,遊擊歌,東方紅等。、建設時期的我的祖國、翻身農奴把手唱、十五的月亮、祝福祖國等。
“紅歌”的這些藝術特征使其區別於其他音樂藝術,也是其獨特的審美功能和社會教育功能的基礎。
《紅歌》的審美功能《紅歌》的演唱,仿佛把人們帶到了戰火紛飛的歲月,帶到了熱火朝天的工地,使人們回憶起那些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而獻出青春熱血甚至寶貴生命的英雄們,同時又生出壹種英雄氣概,激勵人們奮發向上。人們在欣賞“紅歌”時,不僅能享受感官,享受身心,還能從中汲取精神力量,受到熏陶和教育。可以說,“紅歌”不僅是宣傳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的優秀載體,也是壹種不可多得的良好的美育形式。
“紅歌”可以提升審美觀念。優美、質樸、豪邁的“紅歌”不僅能使受眾獲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悅和理性的滿足,還能得到情感的升華。人們欣賞“紅歌”的過程,不僅是壹個欣賞美的過程,更是壹個凈化心靈的過程。在這個欣賞的過程中,人們不斷激發內心的豪情,調整審美觀念,完善積極向上的人格。
“紅歌”可以培養人的審美。《紅歌》生動記錄了中國* * *生產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程,以其獨特的特色和強大的感染力震撼著人們的靈魂,陶冶著人們的情操。也許,第壹次聽這樣的音樂只會讓妳想起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戰爭場面,但壹遍遍聽“紅歌”卻能讓妳沈浸在美的享受中,壹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浮現在妳的腦海中,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與時俱進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
“紅歌”可以促進美育。審美教育的形式多種多樣,但音樂在審美教育中的作用更為突出,因為它在交流過程中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它的形式能激發人們的審美興趣。就“紅歌”而言,由於其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易學易唱的特點,其內容與其他音樂相比具有明顯的特點,有利於促進美育的進壹步發展,從而培養積極健康乃至崇高的審美情趣。
“紅歌”的社會教育功能
“紅歌”不僅具有美育功能,而且有助於弘揚先進文化,培養人們的愛國情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具有獨特的社會教育功能。
唱“紅歌”有利於弘揚先進文化。《紅歌》誕生在中國社會充滿信仰和奇跡的時代,藝術地展示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紅歌》的“紅”,在於它是無數先烈的鮮血染紅的,是堅定的理想信念鑄造的。它唱出了革命者和建設者的豪情壯誌和不斷創造奇跡的精神,從而體現了時代和群眾的先進文化。《紅歌》的“紅”,在於它唱出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藝術地再現了中國人民幾千年來創造的民族文化。正因為如此,才感人肺腑,催人奮進,具有超越時空的永恒魅力。
唱“紅歌”有利於培養人們的愛國情懷。當今時代是壹個思想開放、文化多元的時代。受經濟全球化和西方思想文化傳播的影響,很多人在吸收西方現代文明成果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對本國民族歷史的學習和了解。“紅歌”作為民族文化的天然載體和革命傳統、愛國主義的藝術表現形式,在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而且“紅歌”依靠優美動人的音樂語言和內涵深刻的歌詞發揮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比其他方法更有效。
“紅歌”有利於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多人片面追求自我價值和利益的實現,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被淡化。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成為壹部分人認可的價值觀。這與我們的民族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這個時代需要的是“紅歌”中蘊含的愛國情懷,積極正確的人生態度,為理想和事業勇於拼搏、不怕犧牲、無私團結的精神。因此,唱“紅歌”可以促進人們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產生巨大的行為動力。
“紅歌”幫助人們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勤勞、拼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革命勝利、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成功的重要保證。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奢侈浪費正在逐漸腐蝕社會風氣,消磨人們的意誌,侵蝕民族精神。要扭轉這種局面,必須大力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作風。“紅歌”所蘊含的艱苦奮鬥精神在這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喜歡“白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食斷;“紅軍是鐵人,不怕困難”的歌詞真實地描述了中國* * *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和軍隊的優良作風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唱這些“紅歌”,對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肯定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總之,“紅歌”是壹種具有獨特魅力和思想內涵的藝術形式。在欣賞其藝術魅力的同時,必須深入挖掘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充分發揮其審美和社會教育功能。(作者是湖南工業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