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壹篇200字的小學生作文,描述儀征鼓樓

壹篇200字的小學生作文,描述儀征鼓樓

流行壹句話:“平陽府有個大鼓樓,半個插天。”

位於臨汾市的大中型建築,俗稱鼓樓,巍然屹立,雄偉壯觀。千百年來,城裏的長輩以此為榮,外國遊客遠近聞名。這座建築的確是帝堯故都古代文明的象征。

大中樓因建在東、西、南、北街中心而得名。其底座為方形,建築面積為1600平方米,四向憑證式建造的門道從其底座中間穿過。

各州立樓掛鼓,開始自拜。“李沖是北魏末山東兗州刺史。由於北魏始於山東兗州,鼓樓建在兗州,所以平陽作為錦州的統治地,在北魏也有可能建鼓樓。據歷史專家考證,平陽鼓樓在晉代改名為鐘樓,現有金明昌七年(1196)鑄造的1大型鐵鐘懸掛在大中型建築上。由此推斷,這座建築最晚建於北宋時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城市的發展,鼓樓的作用逐漸從防盜變成了報時,而且由於鼓樓建在城市的中心,可以起到人文景觀的作用,所以破壞和修復的次數越多,建築造型就會越宏偉。據地方誌和碑刻記載,歷史上臨汾鼓樓曾七次建成。金代重建後,各界人士捐資修建鼓樓,直到民國22年(1933),才恢復原貌。

1948期間,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反攻階段,許司令員率部包圍臨汾城。市裏頑固不化的嚴軍不顧市民反對,強行拆除鼓樓,15才修好。1984年9月至1987年5月,臨汾市成立鼓樓修復委員會,按照明代風格對鼓樓進行修復,恢復了明代鼓樓的名稱——大中樓。

大中型建築新建的廳堂匾額,基本都是沿用明清時期的原有匾額。三樓東、南兩側,許元帥題寫“太生”和“田蕓誌”字樣;西側《望古社》為原國家書法家協會主席啟功先生所書;北方的“窗欞鬥牛”是部隊著名書法家李峰所寫。二樓有四個門匾。東方是我國著名書畫家董壽平先生題寫的《紫氣東來》。西部是原國家計委副主任、莆仙族革命老幹部段雲寫的《金代善河》。南面是大書法家舒同先生題寫的《幹坤閣》,北面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大書法家趙樸初題寫的《聲擊大地》。這是真的:名人牌匾掛在著名的建築物上,杜堯的聲譽傳遍九州。

門洞上方是石刻匾額,東臨雷霍,西臨汾河,南桐秦書,北有遊河。這組碑文最初是在明萬歷三十壹年(1603)刻抄的,蒼勁古樸,概括了平陽府的重要地理位置。

石門樓建在大、中型建築基座的東、西兩側。爬40級臺階,可以上到近10米高的平臺,然後進入壹廳,上二樓,可以俯瞰整個城市。亭子為巨大的木結構,兩層三檐四級滴水,十字架頂端倚山而立,總高43.75米。支撐兩層亭子的12根柱子直徑都在壹米左右。遊客看到後驚嘆:“非皇家殿堂無與倫比!”壹樓大廳頂部是天井式的彩繪網格,上面描繪著傳統民族的洋洋得意和祥隆圖案,金碧輝煌,宛如宮殿;二層梁拱頂形似八卦藻井,四壁皆是格子窗。格子窗上部的木格以堯帝傳說為主,描繪了60多個古代故事:或是訪賢,或是大禹鎖蚊,或許是洗耳恭聽,都是色彩古樸,筆墨生動。二廳外有回廊,出廳時可靠欄桿環顧四周。可以將臨汾的群山盡收眼底:城市鳥瞰,大街小巷五彩繽紛,花果城鋪滿了燦爛的鮮花;環顧郊區,遠山近水,麥棉村金銀溢。難怪登樓的遊客都感慨地說:“不去大中型建築,白來平陽壹趟。”

沒有文獻可以證實大中樓建於何時。據《北史·李崇傳》記載:“燕土強盜多,崇嶺村位於壹樓。樓上掛個鼓,用雙錘打偷來的頭發。周圍各村都在聽鼓聲,聲音傳了幾百裏,就送來了。

現在的大中樓是臨汾市舉辦出土文物和書畫展覽的地方。1987年5月竣工以來,市博物館在三樓大廳中央陳列了歷史上三次出土的鐵臥牛。素有臥牛城之稱的臨汾,易守難攻,自古就有兵家之爭。這頭鐵血臥牛歷經滄桑,銹跡斑斑。它已經躺在城墻裏幾千年了。它聽到了戰鬥的聲音,嘗到了人類的苦難。今天,它正處於壹個繁榮時期,它見過太陽,高高聳立在建築物上,接待遊客,展示了杜堯首都平陽豐富而燦爛的文化特色。

  • 上一篇:富人做什麽?
  • 下一篇:山東曹西安縣旅遊景點介紹曹西安縣有哪些好玩的旅遊景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