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的飼料應該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水煮菠菜和菊苣是合適的飼料,但不要煮過頭,去掉纖維。剛開始給的飼料少,以後逐漸增加。每天定時餵壹次,不要太多,以免飼料殘留水分腐敗。每次餵食後殘留的飼料必須用吸管清除,每隔壹兩天換壹次水。最簡單的誘餌是面包餅幹的面包屑或碎米粒,少量煮熟的蛋黃也可作為動物飼料。家裏養蝌蚪很現實。剛孵出的蝌蚪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差,此時消化器官連接不好,由腹部的卵黃囊提供營養,不需要攝取外界食物。因此,剛孵出的蝌蚪不宜立即移至蝌蚪池中,應待其腹部卵黃囊完全吸收,消化器官完全相通,或觀察到開始已排出時,再移至蝌蚪池中。
蝌蚪大多以口中有壹排排角質齒的藻類為食,但如果水中有壹些蚯蚓、甲蟲等小動物屍體,也會成群結隊地進食。有些種類的蝌蚪沒有角質的牙齒,如雨蛙和黑曼西雨蛙,但它們以過濾水中的浮遊生物為食。另外,樹蛙埃利希的蝌蚪是吃卵的,雌蛙會定期回來產卵,給蝌蚪餵食。在食物不足的情況下,也會出現大蝌蚪吃小蝌蚪,自相殘殺的現象。
很多長滿苔蘚的石頭放在水裏會被刮下來吃掉。如果是飼料的話,要泡過才能吃(否則要稍微磨壹下);如果飼料過少,蝌蚪的攝食效率會大大降低。當然,這需要壹點觀察,然後他們才能選擇合適的飼料。如果妳突然沒飼料了,或者偶爾想換換口味,可以選擇“爛菜”(煮,不爛!),使得蝌蚪容易刮。如果覺得每次煮菜都很麻煩,可以壹次多煮,然後軟化成大小適中的綠色菜球,冷凍。壹次拿出壹個,放入水中。過壹會兒,蝌蚪就可以吃了。這樣,蝌蚪就可以通過與飼料的互動順利成長了!還有,剛孵出的蝌蚪可以用面包屑、米粒、煮熟的蔬菜等餵養。長了後腳,就可以餵魚幹、剁碎的魚片、蝦肉、貝類肉等。
點擊圖片進入下壹頁> & gt
二、正確的蝌蚪餵養方法
養蝌蚪最需要註意的是水質,影響水質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蝌蚪的數量、飼料的種類和數量、投餵的頻率、布局環境等。要保持優良的水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勤換水”,但多久換水壹次呢?換水太頻繁也很麻煩,3-5天換壹次水就好了!換水的時候只需要倒2/3的水,然後把加氣的自來水加到原來的位置。建議再準備壹個容器進行水曝氣,每次換水後再裝滿水進行下壹次換水。但水質最差的地方通常是底部,會有大量的糞便和取之不盡的飼料。所以換水的時候,最好盡量把底部的沈澱物吸上來,有效改善水質。
因此,在這樣的換水頻率下,決定了餵食的次數。蝌蚪雖然不能盡量多吃,但也不能壹次給太多,既浪費食物,又容易汙染水質。所以根據餵食的次數,投放不同量的飼料;稍加觀察,每次10分鐘內,幾乎可以壹天吃2-3次,或者慢慢加,直到蝌蚪停止進食。如果是辦公桌上養的,也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但前提是老板不反對先養。
至於蝌蚪的數量(應該說是蝌蚪的密度),最好不要太多。這樣壹來,糞便就會增多,水質很快就會變差。其次,生活過密容易導致疾病,身體不好。如果養壹些大蝌蚪,就要養得稀疏壹些,給它們預留成長的空間。當然也可以只養幾個,不用太頻繁的換水!
第三,蝌蚪在不同生長階段的表現
1.早期生長階段
生長期前期(10 ~ 20天):10天後,蝌蚪的食量增加,生長發育加快。蝌蚪開始尋找新的食物,但消化功能仍然不強。這個時候,飼養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蝌蚪的存活率。因此,為了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在投餵時需要補充餌料,以營養豐富的糊狀餌料為主,如蛋黃、玉米粉、4號粉等,輔以細膩的藻類植物。餵食時間可以是白天也可以是晚上,壹天1次,但是要定時。要求10 ~ 20日齡蝌蚪在管理中保持池水清潔,防止中毒,每天更換池水壹次,水深以10 ~ 20 cm為宜,池水應避免陽光直射。
2.生長中期
生長期中期(20-50天):此時,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斷增強。為了盡快促進蝌蚪消化道的發育,適應兩棲類特定蝌蚪期食草的生物學特性,20天後的蝌蚪除了吃糊狀餌料外,還要餵植物飼料和藻類植物,如浮萍。這壹時期,蝌蚪的飼養管理比較簡單。起初以植物餌料為主,動物餌料為輔,後來逐漸改為動物餌料。動物餌料的增加會加速蝌蚪的變態,而植物餌料能促進其個體生長,所以平時要混合餵養。管理上要註意保證池水幹凈無汙染,每天要清除池內的餌料殘留。
3.生長後期
生長後期(50 ~ 78天):這個時期是蝌蚪向幼蛙轉化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蝌蚪會長出後肢和前肢,從水生向兩棲轉化。50天左右,體長4cm多,後肢長出。後肢長出後,前肢開始生長。前肢長出後,尾巴開始被吸收。這時,石蛙蝌蚪停止進食,進入變態期。在此期間,除了餵足夠的飼料外,還要添加少量的動物活餌飼料。管理方面,是:分級投餵,淺淡水(淺水區水位僅3cm左右),水陸半,上岸方便,光線昏暗,環境安靜。蝌蚪進入變態大約需要10天,蝌蚪進入變態的變態率可達9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