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廢電池有哪些危害?如何處理廢電池

廢電池有哪些危害?如何處理廢電池

天然電池中丟棄的汞會慢慢從電池中溢出,進入土壤或水中,然後通過農作物進入人體,損害人體腎臟。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無機汞可以轉化為甲基汞,會聚集在魚的體內。人吃了這種魚後,甲基汞會進入人的腦細胞,嚴重損害人的神經系統,甚至導致瘋狂和死亡。日本著名的水俁病就是由甲基汞引起的。鎘滲出來汙染土地和水,最後進入人體,對肝、腎以及軟骨造成損害,嚴重時造成骨骼變形。汽車廢電池中所含的酸和重金屬鉛泄漏到大自然中會造成土壤和水汙染,最終對人造成危害。

1,紐扣電池含汞。當它被遺棄在大自然中,外層金屬生銹後,水銀會慢慢從電池中溢出,雨後進入土壤或地下水,再通過農作物或飲用水進入人體,損害人體腎臟。

2.充電電池通常含有有害的金屬鎘。在自然界中滲出後,汙染土地和水流,最終進入人體。

3.普通幹電池也含有汞、鉛和酸堿,對環境也有危害。因此,它們在自然界中絕不能被丟棄。

廢電池的危害

壹粒紐扣電池可以汙染60萬升水,相當於壹個人壹輩子的飲用水。地裏壹塊爛電池就能讓壹平方米的土地失去使用價值,所以說廢電池是“小汙染彈”壹點也不為過。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幹電池主要有酸性鋅錳電池和堿性鋅錳電池,這兩種電池中都含有汞、錳、鎘、鉛、鋅等多種金屬物質。廢棄電池廢棄後,電池的外殼會慢慢腐蝕,其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逐漸滲透到水和土壤中,造成汙染。重金屬汙染最大的特點是在自然界中無法降解,只能通過凈化來消除。

廢電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屬。

金屬種類危害的表現

錳在體內過量蓄積引起神經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綜合性功能障礙。較重者腿重,語言單調,表情呆滯,冷漠,常伴有精神癥狀。

鋅和鋅鹽能沈澱蛋白質,對膜粘膜有刺激作用。當在水中的濃度超過10-50 ms/L時,具有致癌性,可能引起化學性肺炎。鉛:鉛主要作用於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肝臟、腎臟等器官,可抑制血紅蛋白的合成代謝過程,也可直接作用於成熟紅細胞,對嬰幼兒影響較大,會導致兒童身體發育遲緩,慢性鉛中毒可導致兒童智力低下。

鎳鎳粉溶於血液,參與內循環,毒性強,可損傷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血管變異,嚴重時甚至導致癌癥。

汞是這些重金屬汙染物中最值得註意的。這種重金屬對人類危害很大。長期以來,我國生產幹電池時,都要添加壹種有毒物質——汞或汞化合物。我國堿性幹電池汞含量達到1-5%,中性幹電池汞含量為0.025%。我國每年用於生產幹電池的汞都有明顯的神經毒性。此外,對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也有不良影響。1953年,日本九州島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水俁病,給人類敲響了汞汙染的警鐘。

汞、鎘、鋅、鉛、鉻在1998《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被列為危險廢物;

汞:食用被汞汙染的水產品會引起甲基汞中毒、頭暈、四肢麻木、記憶力減退、精神錯亂甚至死亡,還會影響孕婦的胎兒畸形。

鉛:食用含鉛的食物會影響酶和正常血紅素的合成,影響神經系統。鉛在骨骼和腎臟中積累,具有潛在的長期影響。

鎘:進入骨內引起骨痛、骨軟化、萎縮,易發生病理性骨折。最後不吃東西會痛死。

鉻:鉻進入體內,分布在肝臟和腎臟,導致肝炎和腎炎。

這些電池的組件在電池使用過程中是密封在電池盒內的,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但經過長期的機械磨損和腐蝕,裏面的重金屬、酸、堿會滲漏出來,進入土壤或水源,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人體食物鏈。

如何處理廢電池

1,人工分離回收技術

壹般幹電池分類後簡單機械切割,鋅皮,塑料蓋,碳棒等。人工分離,剩余的二氧化錳和水鎂石混合物送回磚窯煆燒制成脫水二氧化錳。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占用勞動力較多,經濟效益不大。

2.熱解回收技術

壹般幹電池都是分類粉碎,然後送到回轉窯。在1100 ~ 1300攝氏度的高溫下,鋅和氯化鋅被氧化成氧化鋅,隨煙氣排放。用旋流器回收氧化鋅,剩余的二氧化錳和水鎂石進入渣中,再進壹步回收錳等物質。該方法簡單易行,壹般冶煉廠無需額外設備即可回收鋅。

3.濕法回收技術

根據鋅和二氧化錳溶於酸的原理,將廢舊幹電池分類粉碎,然後放入浸出槽中。加入稀硫酸(100 ~ 120 g/L)進行浸出,得到硫酸鋅溶液,可用於電解制備金屬鋅。將濾渣洗滌並分離成銅帽和碳棒後,煆燒濾渣Mn02和水鎂石。采用的方法包括焙燒浸出法和直接浸出法。

濕法與火法相比,具有投資少、成本低、建廠快、利潤高、工藝靈活等優點,但不能保證有害成分的完全回收。

  • 上一篇:工作積極的小文章_工作正能量勵誌隨筆
  • 下一篇:如何填寫居民健康檔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