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轉型發展”的邏輯——談談東莞

“轉型發展”的邏輯——談談東莞

每個城市都有其發展的邏輯。羅斯托的經濟成長階段論、劉易斯的勞動力無限供給理論等,說明城市的發展具有其階段性,每個階段需要關註的重點不壹樣。羅斯托的理論還指出以人均GDP3000美元作為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分水嶺,投資出口對GDP的拉動作用呈現下降趨勢,必須將發展戰略重點從外貿依賴向內需驅動轉變。當前中國東部沿海城市普遍面臨“人均GDP3000美元”的轉折困境,在內需驅動的大背景下,多數城市都面臨著轉型重任,需要從傳統的外向型經濟向內需滿足型經濟轉變,但轉型順利與否,除了政策支持,更需要結合城市的特點進行引導和調整,而且不能忽視“路徑依賴”、“區域競爭”等重要因素的影響。

東莞在08年金融危機後,外貿出口受到重大打擊,歐美訂單的大量減少導致壹批企業和工廠倒閉,經濟發展速度明顯放緩,09年東莞的GDP增速排名廣東倒數第壹。依托深港穗經濟走廊的優越區位,東莞早年以來料加工制造業為主導,成為廣東制造業重鎮,外貿出口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憑借深圳、廣州等產業高地的功能外溢以及自身的制造業傳統,大量制造企業在東莞形成,包括眾多臺灣企業、香港企業和部分歐美企業,也激活了大批中下遊配套的微小企業發展。在改革開放發展前期,制造業的繁榮打造了東莞的經濟奇跡,GDP增長速度連年排名前列,“東莞制造”聞名全國。

在制造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衍生出與之配套的服務業,比如商貿服務、商務旅遊等等。由於城市能級不高,夾在廣深兩個超級城市之間的東莞在金融、會計、中介等生產性服務業方面發展相對緩慢,而與食住相關的生活性服務業則發展較快,建立了大量星級酒店和餐館。在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比較特殊的服務行業——色情服務業。由於色情服務業不被政府法律和政策允許,故壹直在“地下”運行,屬於地下的非正式經濟。其規模據網友估計有500億元之巨,占東莞GDP約十分之壹。

在金融危機前,東莞也意識到外向型經濟比例過大的危險。東莞800萬人口,600萬是外來人口,壹旦外向型產業出現問題,不僅沖擊經濟基礎,更有可能引發社會問題。同時,長三角和內地的崛起,引發珠三角“用工荒”,東莞模式的可持續與否也引起了擔憂。東莞嘗試轉型發展,建設了松山湖科技產業園,主打軟件、信息等現代服務業。但從效果來看,東莞現代服務業的突圍並不算成功,壹方面沒有廣州的文化和信息集聚優勢,另壹方面也缺乏深圳那樣的服務業基礎和創新環境,東莞對外向型制造業的依賴仍難以改變。在產業逐步向珠三角核心區外圍轉移後,惠州在接收電子信息等產業方面得到較大發展,對東莞的地位也造成了壹定沖擊。

在金融危機爆發後,東莞的危機也終於全面顯示出來,GDP的大幅下滑和企業的大量倒閉引起,倒逼之下唯有“加快轉型發展”。但轉型不是妳想轉就能轉,產業的路徑依賴、區域城市“群雄並起”,不斷擠壓轉型空間。周邊的城市,每個都有產業轉型的欲望,也有轉型的基礎,尤其是廣州、深圳,已經在文化、信息、資本等各種新發展要素上占據了高地。東莞淪為“性都”——最讓人銘記的,竟然是國法不容、政策不許的色情服務業,確實是諷刺但也是無奈啊。

“掃黃”確實會對東莞產生壹定影響,但“掃黃”也是必要的“再倒逼”階段,是對政府治理和發展智慧的進壹步考驗。東莞將何去何從?東莞能否打破外向型經濟的“緊箍咒”,再走出壹條符合趨勢和特色的發展道路?

最後,想說說兩點。

壹是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未來東莞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麽?我認為水鄉文化應該是其核心要素之壹。以水鄉特色為基礎的創意文化、以體育競技為核心的休閑娛樂、以高質量的教育、醫療等為主導的服務業,或可形成東莞新的產業特色。

二是城市空間格局。東莞不是壹個真正意義上的強中心城市,莞城的經濟實力並不是最強,其他鎮街在經濟聯系上也並非以莞城為中心,而是與廣州、深圳等城市形成區域經濟板塊,東莞市域僅形成松散的行政意義上的聯系。結合產業轉型,未來東莞需要打造“強中心”城市還是形成網絡式、多中心的城鎮空間格局?如果要形成上述兩種結構,需要怎樣的發展策略?這都需要進壹步去研究。

  • 上一篇:家訓、家訓、家風優秀論文
  • 下一篇:四位大師的楊柳青年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