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被稱為梵蒂岡塔和大佛塔。位於巨野縣城東南角,南臨人民路,西臨永豐街,北靠文廟,東臨林州賓館。古代“巨野八景”之壹。《巨野縣誌》載:“永風塔為唐人所建,但未止於此,宋人續之。”據考證,此塔建於北宋嘉佑年間,距今約壹千年。它是巨野古代文明的象征。
該塔是壹座平面等邊八角形四門亭式磚塔。據《巨野縣誌》記載,明初洪水泛濫,巨野湮沒,塔未達二級。地上五層,總高度30.3米。壹至五層高度分別為6.3、6.5、4.1、3.9、3米,寶塔6.5米(含保定),底部周長40米,上部周長36米。第壹關是磚挑檐,就是把磚堆起來挑出來,再堆起來分。古樸蒼勁,端莊端莊。其他層次由兩個突出部分組成,交錯復雜。每層東、南、西、北四面都有檢票口,明暗不壹,或進天井或直入塔內回廊。塔身各層高度自下而上逐級遞減,點數適當收集。底層有壹個塔室,可以從北門進入。室壁上嵌有六尊宋代佛教石像,原為大佛寺遺物,1961年維修時嵌入。房間裏有石階通往二樓南門,然後沿著塔檐繞著西門轉,再壹層壹層螺旋上升到塔頂。從欄桿周圍望去,可以看到整個城市。塔下碧波粼粼,水色與天光交相輝映,古塔倒影,蔚為壯觀。這就是著名的景點“芬達趙輝”。
佛塔是佛教建築,是供奉“舍利子”的地方。梵語稱為“寶塔”,音譯為“寶塔”、“佛實”,意為“方墳”、“靈殿”。所以它也被稱為梵蒂岡塔。塔的建築形式早在東漢時期就隨著佛教的興起從印度傳入中國,隨後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亭、臺、樓、閣等古建築的影響,逐漸演變為具有獨特藝術形式和風格的中國塔。塔和廟是分不開的,要麽塔為廟而建,要麽廟為塔而建。永風塔位於儒教之前的巨野縣大佛寺內(《巨野縣誌》),故又稱大佛塔。大佛寺因寺內八尊銅佛而得名。原占地20余畝,位於永豐塔東側。寺內有佛寺佛塔,古柏參天,遮天蔽日;煙繞夏薇,暮鼓晨鐘;遊客絡繹不絕,香火旺盛,是當時巨野著名的旅遊景點。如今沒有寺廟,只有巍峨壯觀的古塔,跨越千年,銘記歷史滄桑,留下壹串串悲壯、神奇、動人的傳說...
永風塔名稱的由來沒有歷史記載可以考證。相傳古曠野低窪,積水。這裏經常有黑龍搗亂,洪水泛濫,讓人苦不堪言。托塔李田王奉命降妖,將寶塔分為三段,塔底降至運城,塔身拋下巨場,塔尖落至金鄉,分別牢牢攔住黑龍的頭、身、尾。黑龍投降,洪水退去,小野澤逐漸幹涸,露出良田。所以後人將塔命名為“永豐”,寓意鎮邪吉祥,以祈求年年豐收。這雖然是壹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卻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戰勝自然災害的堅強信念和對幸福美好的向往。
永風塔歷經無數劫難,後人多次重修,才得以保存。但晚清以來,戰亂頻繁,國事日益惡劣。永豐塔已經千瘡百孔,岌岌可危。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重視加強對古建築的保護。1961巨野縣人民委員會在經濟極度困難的情況下,下撥專項資金對永豐塔進行搶救性修繕加固。“文革”後,人為破壞嚴重。此外,這座塔四面環水,風化嚴重。塔身日益傾斜,磚塊脫落,塔頂洞口坍塌。1991年,全縣人民捐資20萬元,對永豐寶塔進行了全面修繕,歷時半年,梵塔煥然壹新,重現昔日魅力,成為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巨野文廟
巨野文廟位於巨野縣城東南角,永風塔以北約100米處。巨野文廟始建於宋金時期的城北,但屢遭河水破壞,建築也各不相同。明洪武十五年,縣令程魯讓於1382遷至此址。歷代多次改建擴建,清康熙四十壹年,縣令張宏鼎為新正殿,後繼續成為各種寺廟。館、閣、廳、亭、坊近百間。文廟中軸線自南向北由太和袁琪廣場、星星門、池畔、薊門、大成殿、明倫殿、尊經閣組成,兩側有景德齋、修業齋、東鬥、西鬥、明觀。後來,它被改造成了壹個訓練所。龍超十八年,巨野縣令朱镕基在此建林州書院。此後,在道光、光緒、民國時期多次修建和修繕。書院規模更大,名聲遠播。大成殿裏供奉著孔子、顏回、曾參、子思、蒙克和十二哲。朱雕像。兩塊“七十二賢人”牌位掛牌討債。整個建築布局得當,松柏掩映之間,形成壹個氣勢害人,郁郁蔥蔥的古建築群。1947年,文廟廢棄,大部分建築被毀,只剩下大成殿,殿內神像也被搶。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它的地基是用磚和石頭建造的。其橋臺高1.4m,東西長22.3m,南北寬14.25m。正殿高13.7m,寬5間,深3間,重檐九脊。它的翅膀飛起來了,綠瓦覆蓋。直徑約0.55米。前檐下的八根石柱和後檐上的端柱為高浮雕二龍戲珠,上有浮雲,下有波浪,栩栩如生,精雕細刻。其他石柱是淺浮雕花,構圖復雜,技藝精湛。後廊正中的兩根石柱上刻有“清康熙四十壹年七月二十壹日”“宣義郎知巨野縣宛平張虹重建:題詞”殿頂聳立,橫梁重疊交叉,顯示出高超的建築藝術,此大成殿仿照曲阜孔廟大成殿,是魯西南現存最完整的古建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新中國成立後,文廟舊址被糧食部門占用,大成殿曾作為糧倉使用。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特別重視文物保護工作。1982年,山東省文物局撥專款維修瀕臨倒塌的大成殿。1995年,糧院遷建大成門,大成殿內恢復了孔子和四佩的塑像。寺廟前建了壹個平臺。目前,文廟正在逐步恢復原有建築。成為人們祭奠先賢、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礎和展示巨野歷史文明的窗口。
泰
位於麒麟鎮陳胡莊村東750米處,史稱麒麟墓,是春秋時期“西征討林”林的葬地。上世紀60年代初,林林臺被夏官屯公社武裝部挖了出來,養起來建了壹個射擊臺。現存平臺高約4米,東西長48米,南北長20米。根據1979調查勘探,發現原址東西長73米,南北長52米,面積約3800平方米。發現了灰坑,出土了許多帶砂的紅陶碎片、漢代陶器碎片、蚌殼和動物牙齒。《左傳》記載:“十四年(公元前481)春,西設小野,叔車於林,以為不明給人。”仲尼說,“葉林”。《東周史》也載:“周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初婚於小野,叔家臣,得林,以為不明,以給他人以危。”仲尼說,“葉林”。《東周編年史》也記載:“周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初聘於小野,蜀家臣時,得壹獸,有屍、牛尾、馬蹄,頭上有肉角,怪殺之。孔子嘆道:“葉林,誰來了?”讓弟子埋了。是為麒麟墓準備的。麒麟來到人間,卻無人知曉,卻被“怨殺”。孔子深感遺憾,認為自己壹生未遇才子,觸景生情。他為麒麟寫了壹首挽歌:“唐瑜天下哀,今非所求之時,林憂。”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寫過壹本書。麒麟墓也因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正在成為壹個景點。歷代文人騷客來到它的領地尋找聖地,或謳歌,或哀嘆,思索著古老的愛情,吟誦著不朽的句子。唐代著名學者魏彪偉曾寫過《臨臺銘》:李白、辛棄疾,明代著名詩人王茂登、孫毅等,都曾為麒麟臺留下過灸人口的詩句。唐武德四年,巨野曾壹度改名為林州,據傳是壽贏了林。明代嘉靖十四年,秀才張九緒題寫“麒麟墓”二字,並在臺前刻石。天啟時期,縣令及時在這裏修建了壹座寺廟,取名“芮林寺”。從那以後,麒麟臺風景區更加出名了。